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我站在北流市郊的中灵村选择两张大面积的池塘养鱼种藕试验,以探索出池塘养鱼种藕获得鱼藕高产高效技术,为今后推广鱼藕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又名草鳊、油鳊、长身鳊。鱼藕共生是一种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鱼藕共生技术既能提高长春鳊品质,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鱼藕互利、生态共赢。一、养殖池塘准备1.试验条件试验地点位于江苏鼎和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该公司养殖基地周围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周边地区无污染源。池塘共10亩,池塘蓄水性能好,水深1.5~2米,坡比1∶(2~3),  相似文献   

3.
新野县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水产业的通知》精神,将水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1133.3公顷,并对这些水面进行立体利用,采用鱼藕混养模式。1994年共推广鱼藕混养  相似文献   

4.
为了搞好省级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禹城水产局扎实开展了渔业生产“春季行动”,具体采取四项措施,力保行动取得实效。一是帮助养殖户制定生产计划,并严把苗种质量关。二是以政府传真电报的形式把春季渔业生产的要求传达到各乡镇。三是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现身说法。班子成员带领鱼藕混养典型户和技术人员巡闯各乡镇指导春季渔业生产,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降雨偏少、旱情较重的实际,夏邑县积极引导农民开发利用坑塘、废闲地、废窑坑地发展需水量较少的水产项目。结合“科技传播工程”项目的实施,在省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指导下,推广鱼藕混养模式,深受广大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近几年在山东微山湖地区的生产实践,探索了鱼藕混合养殖生态学原理及混合生态养殖主要技术,并在微山县马坡乡、鲁桥镇、两城乡、任城区石桥镇等地推广试验9210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试验面积2.5亩,投入埃及胡子鲶鱼种3000尾,合每亩放养1200尾,经121天饲养,共捕出成鱼3400kg,产值23800元,采挖莲藕2250kg,产值4950元,鱼藕总产值达28750元,总支出12800元,纯收入15950元,合亩纯收入6380元。  相似文献   

8.
<正>为解决传统水产养殖投入高、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下降、养殖企业(户)收入低等问题,近年来,临沧市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着力研究推广健康生态的养殖模式。鱼藕生态立体养殖是近年来临沧市试验研究和推广的一个重要养殖模式,即在池中种藕、水里养鱼,科学利用鱼和藕的生物学特性,营造一个合理和谐的生态系统,达到鱼藕互利共生,  相似文献   

9.
莲田养鱼,具有鱼藕共生互利的作用。草鱼能吃掉藕田中大量的水草,鲤鱼、鲫鱼能吃掉底栖动物和莲藕的害虫,减少莲池的病虫害发生。同时,鱼在莲田中来回游动觅食,翻动表层泥土,改善疏松了土壤的供氧状况,增强了透气性能,达到了中耕作用。鱼类排泄的粪便又增肥了水质,改善了土壤的营养成份达到了施肥作用。因此,莲田养鱼具有除草、  相似文献   

10.
用层次分析法对沿黄背河洼地废弃土地资源分析计算,得出了“宜稻则稻,宜藕则藕,宜鱼则鱼,稻鱼兼作,鱼藕混养”的水产综合开发方案,并用于科技扶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鱼藕混合生态养殖,养殖鱼类以草鱼为主,同时也可养殖鲤、鲫等。这种综合养殖的生态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养殖观念,大大提升了养殖效益。其生态学原理为:池底植藕,池中养鱼,鱼粪便肥水养藕,同时藕净化水质,增加溶氧,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近而促进鱼类的生长,鱼藕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互惠互利,互促生长,节约水资源,节省成本,提高效益。2018年,我们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靖远宏达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藕田生态养鱼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养殖废水在实际渔业生产中净化处理的很少,本文就净化利用养殖废水栽培水生植物(莲藕、荸荠、水稻等),对养殖废水进行资源化循环使用,做到鱼稻,鱼藕、鱼菜双丰收的技术进行探索。最终使养殖废水得到了有效地净化,种养殖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安徽省皖河农场从事莲藕养殖有悠久的历史,受技术限制产量一直不高,投入产出比低。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从2013年进行了秸秆种藕与鱼藕混养高产节能养殖试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养殖试点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军 《河南水产》2009,(4):24-24
商城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总水域面积21.95万亩,可养殖水面15万667m^2,其中:塘、堰、坝2.35万处(池塘8.2万667m^2)。占全县总水域面积的37%,由于我县大部分池塘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化现象严重,部分池塘处于闲置荒芜状态。为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调整我县水产养殖结构.2008年我县水产局技术推广站利用鄢岗镇老化池塘开展鱼藕共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登周 《齐鲁渔业》2006,23(1):22-23
鱼藕混作就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充分利用藕鱼之间的共生关系,立体利用藕田,使藕、鱼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一种集约化经营的好形式。 1环境条件 1.1水源以无污染的黄河水为好,因为这些水的溶氧量高,水中养分较多,适宜养鱼种藕。井水作为水源,只  相似文献   

16.
《重庆水产》2007,(1):21
2006年10月,酉阳自治县农业局举办了农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水产培训班,对全县60名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培训。此次培训是根据《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实施2006年农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通知》文件精神,培训时间共7天,聘请了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农业专家进行授课。培训课程有:水产业务、农村经营管理、农业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  相似文献   

17.
1996年,陵县广播电视局记者魏宝水积极响应县委、县府“精减机构,分流人员”的号召,承包了本县边临镇渔场,该渔场占地1000亩,有池塘220亩,抬田550亩,承包前长年亏损。魏宝水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依靠科技,大胆投入,连年盈利。2000年,收获鲜鱼2.5万公斤(其中彭泽鲫1.9万公斤),鲜藕65万公斤,养牛、猪100余头,养鸡5000余只、产鲜蛋5万公斤,培育三倍体毛白杨30万株,全年实现综合效益160万元。概括起来增产增收措施有五条:一、实现集约经营,突出规模特色。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220亩池塘以植藕为主,实行鱼藕混养,550…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开发利用藕池水域和水生生物资源,大力发展各优鱼类养殖,1997年我们在县渔场进行了革胡子鲶养殖试验。试验面积0.17hm~2,投放鱼种3000尾,经121d饲养,共捕出成鱼3400kg,采挖莲藕2250kg,鱼藕总产值达2.87万元,除去生产费用1.28万元,纯收入1.59万元,合每0.067hm~2收入6380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李学瑜  邓伯台 《内陆水产》1989,(2):12-13,21
农业工程学是现代农业生物学与现代工程学之间一门边缘性技术科学,水产工程是农业工程学的组成部份,是研究工程建设、水质、增氧、饵料、放养密度、鱼苗繁殖培育,捕捞等工程技术及其相应的机械和装备等。因此应用水产工程,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2005,(1):5-7
农业部于2005年初启动了“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全国遴选了100个试点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阳西县成为全国5个渔业试点县之一的任务下达后,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高度重视,在农业部领导、专家的指导下,紧急行动,制定方案,宣传发动,督导检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顺利。为了扩大科技入户工程的作用,增加科技入户活动的效果,使更多的渔民享受科技入户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