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2.
樟子松木蠹象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木蠹象主要危害樟子松枝和主干。在长春地区,1a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下浅土层内和树皮裂缝内越冬。第2年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中旬开始产卵,高峰期5月下旬;孵化高峰期为6月上旬;6月下旬化蛹,高峰期为7月上旬;7月上旬羽化,高峰期为7月中旬。卵期平均14d,幼虫期平均34d,蛹期平均12d,成虫期长达300~330d;幼虫分6个龄期。  相似文献   

3.
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在我县最早发现于1983年,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m以上的六哨乡鱼味,马场华山松林内,危害面积38hm^2,1985年扩大到646.7hm^2。经过连续2年采用化学防治580hm^2,基本控制了危害。2001年11月调查,该虫在全县受害面积476hm^2,波及六哨等7个乡镇,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制约我县华山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生物灾害因素。为尽快控制危害,找到经济、安全、有效、简易的防治办法,我们结合生产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经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华山松木蠢象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据此,分别提出该虫卵、幼虫、蛹和一世代的有效积温预测式卵N=124.15±25.77/[T-(9.83±2.64)],幼虫N=201.86±56.3/[T-(19.58±0.86)],蛹N=255.71±39.14/[T-(12.06±1.41)],一世代N=522.14±14.58/[T-(19.38±0.87)]。本研究为有效防治华山松木蠢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华山松木蠹象是危害华山松的一种重要害虫,为了探索防治措施,自1980年至1984年,对华山松木蠹象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本文详细记述了此虫种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木蠢象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蛀干害虫,在云南省天保工程实施范围内,其危害面积已达4.7万~5.3万hm2,而且还在迅速蔓延中。文章介绍了对受害林分的监测方法、防治指标、防治措施以及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生物,属国家检疫性害虫之一。红脂大小蠹在山西省泽州县分布于伊候山林场、巴公镇、大阳镇,寄主植物有油松、白皮松、华山松。该虫在泽州县1a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以及少量的蛹在树干基部或根部的皮层内越冬;采取性诱、化学防治、伐除虫害木、检疫、生物防治、营林等技术进行了防治,防治效果达80%以上,虫株率可控制在1%以下。  相似文献   

8.
经对华山松木蠹象历时2年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初步了解了华山松木蠹象的分布、寄主域、为害特性、为害方式及为害部位。结果表明:该虫在滇东北、滇南、滇中及滇西地区均有分布;其寄主主要是松科的多种树种,该虫具有为害致死速度快,扩散蔓延速度快,只为害健康植株,成虫羽化历期长,防治难度大的特点。本项研究为制定一套经济有效的华山松木蠹象综合防治措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沙棘木蠹蛾幼虫化学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针对沙棘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干基喷雾、浇根、排粪孔注药、熏蒸等化学防治方法防治其幼虫,进行了大量野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这些防治方法中,只有磷化铝熏蒸可称得上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防治方法。夏季日均温在21-25℃时,以每株树1丸(3.2g)的剂量进行根部熏蒸,防治效果可达82.61%,防治成本为191.4元/h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林间定期周年跟踪观察研究,编制出了华山松木蠢象自然种群生命表,并对影响华山松木蠢象自然种群的关键阶段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华山松木蠢象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初步对华山松木蠹象种群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灰胸突鳃金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灰胸突鳃金龟在白龙江林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40cm以下的土壤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上升危害,成虫羽化盛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在育苗地进行化学防治的最佳时间为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2.
云杉树叶象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云杉树叶象是白龙江林区森林苗辅的主要地下害虫,以云杉属苗木为寄主,在该地区1年发生1代。幼虫在苗木根系周围的土壤中越冬,以越冬幼虫在每年春季取食苗木根系而造成主要危害。该虫发生与苗龄、海拨、坡向等因素有关。防治应采取苗木检疫、虫情测报、对苗木进行土壤处理及化学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Study on the parasitoids of Pissodes nitidus Ro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ring 1996 to 1999, we made a systematicobservation and intensive study on the parasitoids ofPissodes nitidus in Langxiang and Xinqing ForestryBureau, Xiaoxing'an Mountain region, HeilongjiangProvince. The species number of parasitoids on Pis- sodss nitidus is about 70, including Eurytomidae,Ichneumonidae and Braconidae etc. Among them,Eumpma sp. is a dominant species and a braconid,IPobracon sp. is a subdominant species, and theyplay an imports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pest.Euopma sp.…  相似文献   

14.
张家界市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张家界地区松褐天牛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已基本摸清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张家界地区目前松褐天牛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豹纹木蠢蛾(Zeuzera sp.)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方法,于1992~1999年在宾川县拉鸟乡进行室内饲养和林间套笼解剖观察试验,并引进了黑光灯诱杀、烟雾荆防治、树干注药、喷雾、根部埋药、剪除病枝等防治试验,进行了防治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6.
松梢象甲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松梢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松树的危害程度,提出几种防御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庄树渊 《福建林业科技》2001,28(3):66-68,73
卵叶小蜡叶蜂是卵叶小蜡和女贞的重要害虫之一 ,在福建晋江 1a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土茧内越冬。卵单产于叶背边缘 ,幼虫取食嫩叶 ,可吃尽嫩梢 ,甚至整枝条 ,影响卵叶小蜡等植物的观赏价值。在室内对 2~ 5龄幼虫喷洒 40 %乐果乳油 2 0 0 0倍液或 30 0 0倍液、80 %敌敌畏乳油 2 0 0 0倍液或 30 0 0倍液、90 %敌百虫晶体的 10 0 0倍液或 12 0 0倍液均能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死亡率达 82 5 %~ 95 % )。  相似文献   

18.
铁杉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p.)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长尾小蜂科Torymidae大痣小蜂属Megastigmus,在云南省主要分布于丽江市、维西县。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并结合室内饲养观察,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丽江1年发生1代,完全在种子内取食、发育。  相似文献   

19.
云南木蠢象于2002年5月首次在威宁县海拉乡发现,由于云南木蠹象是蛀干害虫,个头小,隐蔽性强,除了采用人工清理外,目前尚无很好的防治方法,本文就云南木蠹象人工清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