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元谋干热河谷区9种造林树种的水分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8年对元谋干热河谷区的9个造林树种的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观测。经对各观测树种水分状况、保水能力、蒸腾速率的分析对比表明:多数相思类树种主要通过减少叶子蒸腾耗水以提高其抗旱能力,蒸腾强度小有利于这些树种渡过旱季。乡土树种坡柳和桉类树种(除大叶桉)旱季蒸腾作用比较强烈,但离体叶片失水速度不快,它们具有特殊的水分平衡机制和较强的水分吸收能力,以此增强对干热河谷环境的适应性。此项研究为正确选择元谋以至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适宜造林树种,以及人工林的水分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1993-1998年对元谋干热河谷区的9个造林树种的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观测。经对各观测树种水分状况、保水能力、蒸腾速率的分析对比表明;多数相思类树种主要通过减少叶子蒸腾耗水以提高其抗旱能力,蒸腾强度小有利于这些树种渡过旱季、乡土树种坡柳和桉类树种旱季蒸腾作用比较强烈,但离体叶片失水速度不快,它们具有特殊的水分平衡机制和较强的水分吸收能力,以此增强对干热河谷环境的适应性,引项研究来正确选择元谋以至金  相似文献   

3.
鉴于林木—菌根菌共生体在抗旱造林中的作用和应用潜力,从提高水分吸收能力及利用效率、改善植物养分状况、提高植物生长物质合成能力、增强植物生理生化调节能力以及共生体双方的多样性表现对生境的广泛适应性和抗逆性等方面对共生体在抗旱造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沙棘、柠条和侧柏是北票地区荒山造林常用的树种.通过对这3个树种的光合生理及水分生理等指标进行的测试,比较了它们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与其他2个树种比较,侧柏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更小,这导致其叶片失水速度较慢,这对其储备光合产物、维持体内水分平衡更为有利.侧柏5月的含水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均高于其余二者,并且临界饱和亏数值最大,相同的时间点中根、茎、叶三者水势均低于柠条和沙棘.侧柏具备更好的抗旱耐瘠薄能力,北票地区荒山造林应优先考虑使用侧柏.  相似文献   

5.
林木抗旱性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环境压力之一, 也是影响干旱区林木分布和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林木抗旱性的强弱, 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 因此研究林木的抗旱性是树种选择的基础.文中主要从林木抗旱机理的研究、林木抗旱评价指标的研究、林木抗旱性评价的主要方法3个方面对近年来林木抗旱性评价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树木抗旱生理及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抗旱性结构、抗旱生理及抗旱造林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抗旱性结构方面,树木靠减少叶量和叶面积、增加根系,及叶、茎、根的旱生化结构来提高抗旱能力。在抗旱性生理方面,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酶活性、根系活力及水分参数均随着树木抗旱能力的强弱而发生变化。通过树种选择、提前整地、覆盖造林和使用保水剂等造林措施的实施,均可提高树木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7.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8个造林树种的有关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思类树种在旱季水分自然饱和亏缺较大,乡土树种坡柳和3种桉树则是雨季水分亏缺较大,具有WSD高而RWC低的植物同样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比叶面积增大是植物提高抗旱能力的一个表现方面,但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细胞质浓度也是途径之一;干热逆境可造成叶绿素含量降低,雨季叶绿素含量有较大提高,叶绿素a/b值也随之得到提高;参试树种的糖分含量旱季比雨季高,除马占相思外,其它树种淀粉与糖的比率则旱季比雨季低;在干热逆境胁迫下,7个树种(除尾叶桉)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旱季植株易出现萎蔫现象,有部分或较多叶片脱落的树种积累的游离脯氨酸较多。除造林效果较差的马占相思与其它7个树种有较多差异外,造林效果较好的7个树种在生理生态变化方面有较多相似性;同时,同类树种间有明显的一致性;乡土树种坡柳则在某些方面更近似于相思类树种,在某些方面又近似于桉树类树种;除马占相思外,3个相思类、3个桉树类树种与乡土树种坡柳同样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表现出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抗旱造林是我国和半干旱地区主要的造林方式。其造林难度大,技术要求较高。我所自1996年以来与西藏山南地区技术合作,重点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林木生长的关键制约因子是土壤的水分。以林木生长的最佳生理平衡为基础,通过人工调控措施,在空间、时间上对有限的降水资源进行分配,为林木在干旱条件下创造出适宜的水环境,使林木保持水量平衡,达到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抗旱造林技术在北方地区尤其在辽西地区较为常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植物的耗水特性,并应用有效的抗旱造林技术,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通过对辽西地区抗旱造林综合技术分析和阐述,重点分析了植物耗水特性、树种选择、整地方式、造林时机选择,育苗技术、栽种技术等,结合树木的生长情况,因地制宜,采用针对性的抗旱造林技术措...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山杏和油松等3个树种均有较强耐干旱、瘠薄的能力,但三者在不同地块造林成活率差异较大。为比较它们的抗旱能力,对这3个树种的光合生理及水分生理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油松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更小,这导致其叶片失水速度较慢,这对其储备光合产物、维持体内水分平衡更为有利;油松5月的含水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均高于其余二者,并且临界饱和亏数值最大,相同的时间点中根、茎、叶三者水势均低于山杏和樟子松。油松具备更好的抵抗干旱瘠薄能力,上述3个树种中应优先选择油松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二十世纪末大量的人为活动更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逆向演替.为了给该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树种选择提供依据,本实验以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区域内,自然生长的白刺花(Sophora davidiana)、马鞍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var.microphylla)、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和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为研究材料,通过大量抗旱生理指标对它们的抗旱性进行了研究,发现4种灌木不仅在不同的生理指标上表现有差异,而且相同树种的同一指标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也有差异.同时,由于单一(部分)抗旱指标对林木抗旱能力很难准确评价,本文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4种灌木的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4种灌木的抗旱能力大小表现为:白刺花>马鞍羊蹄甲>刺旋花>铁杆蒿.这为在该地区与及其类似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中,尤其可以在作为先锋灌木树种的选择中,选择抗旱能力较强的马鞍羊蹄甲、白刺花等乡土树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适宜于北票半干旱气候地区的抗旱树种水分生理因子与立地因子,确定树种抗旱性强弱,进行了树种水分生理测定和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抗旱树种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山枣、油松、樟子松、山杏、黄栌、桧柏、侧柏、胡枝子、紫穗槐、刺槐、沙棘、锦鸡儿和小钻杨。依据数量化理论Ⅰ数学计算方法,探讨了油松优势平均高与立地条件多元回归关系式,为这一地区的生态造林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国内林木抗寒抗旱性评定的主要指标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是我国北方,尤其是广大西北地区树种分布和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不同的树种其抗旱耐寒能力明显不同,分布区广的树种,不同分布区的种群间其抗寒、抗旱性也有显著差异。所以,正确评定树种的抗旱、抗寒能力,筛选出适合我国干旱、寒冷地区生长和造林树种,对这些地区发展林业生产、恢复森林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1 评定林木抗寒抗旱性的主要指标1.1 评定林木抗寒性的主要指标(1)形态指标:冻害指数、组织褐变、生长恢复状况。冻害指数是田间测定林木越冬抗寒性的常用指标,通常按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杨树旱地造林丰产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树种为毛白杨、加拿大杨和山海关杨,全部采用2年根1年干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造林。采取适当深栽、集水型整地、覆盖地膜、叶面喷肥、覆盖麦糠、间作农作物、适当修枝等抗旱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的抗旱措施是可行的,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山海关杨、加拿大杨、毛白杨在干旱瘠薄的碱地和沙地上生长正常,可以进行旱地造林,尤其山海关杨是旱地造林的最优树种。  相似文献   

15.
抗旱造林是荒山造林快速发展的技术难题。从选择抗旱性较强的树种、整地汇集、储存有效地表水满足林木生长需要、增加造林技术含量等方面介绍了黑茶山林区抗旱造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林木抗旱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林木的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抗旱分子生物学与抗旱基因表达3方面对国内外林木抗旱性研究进行综述。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植物叶茎根的表形特征、渗透调节、光合生理、叶绿素荧光变化、活性氧代谢、植物激素的研究较多, 而对受干旱胁迫下林木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表达研究相对较少。最后提出了林木抗旱生理研究的主要评价方法、研究指标、研究方法与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相关研究的深入, 抗旱分子生物学与抗旱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将成为林木抗旱生理方面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抗旱造林是荒山造林快速发展的技术难题。从选择抗旱性较强的树种、整地汇集、储存有效地表水满足林木生长需要、增加造林技术含量等方面介绍了黑茶山林区抗旱造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对民勤绿洲沙化退耕地造林树种梭梭、沙拐枣、花棒、柠条、柽柳、毛条、沙枣的水分生理测定的结果表明:耐旱树种具有水势低、水分亏缺大和保水力强以及变化幅度大等特点,7个树种抗旱力大小为梭梭〉柽柳〉花棒〉柠条〉毛条〉沙枣〉沙拐枣。  相似文献   

19.
日本花柏引种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花柏原产于日本,是荒山造林和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大连市于1982年始,从山东崂山和昆嵛山林场引进该树种,营造100亩试验林。经8年的引种造林试验,该树种表现出生长快、抗寒、抗旱、抗风、抗病虫害等特点,6年生幼林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分别为2.6m、2.5cm,是同龄侧柏的1.5倍;是当地主要造林树种、同龄的日本黑松林平均树高的1.5倍.为防止生理干旱,有条件的地方,可在11月和3月,灌结冻水和解冻水,有利于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20.
辽西丘陵山地樟子松、油松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树木早生及耐旱形态特征、抗旱生理特征以及林分的生长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樟子松、油松的抗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可作为辽西干旱贫瘠山地的造林先锋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同时也是辽西山区良好的用材林树种;油松的耐旱耐瘠薄能力虽较樟子松差,但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仍应发展其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