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又名指甲花,小桃花。属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原产中国南部、印度和马来西亚。因其花色鲜艳、花期长而深受人们喜爱。一、形态特征凤仙花为一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cm~60cm,茎光滑,肉  相似文献   

2.
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又名指甲花,小桃花。属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原产中国南部、印度和马来西亚。因其花色鲜艳、花期长而深受人们喜爱。一、形态特征凤仙花为一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cm~60cm,茎光滑,肉  相似文献   

3.
<正>凤仙花,别名指甲桃、急性子、小桃红、透骨草等,为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入药,称急性子,有软坚、消食之功效。主治噎嗝、骨梗咽喉、腹部肿块、经闭等症。以花入药,称凤仙花,有活血消积,通经解毒,生肌之功效。以茎秆入药,称透骨草,有行血、通经、软坚、透骨、除风消肿之功效。故而,人们称凤仙花一身是宝。主产区在安徽、河北、湖北、河南、江苏、云南等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选择地块。凤仙花喜温暖湿  相似文献   

4.
<正>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1753)别名凤仙(《救荒本草》)、金凤花(《世医得效方》)、指甲花(《草木便方》)、凤仙草(《珍异药品》)、指甲草、季季草(东北)、急性子(中药材名)、指甲桃花(山东)、海莲花(河北)、凤仙透骨草、透骨草(江苏),为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凤仙花属(Impatiens)1  相似文献   

5.
凤仙花,别名指甲桃、急性子、小桃红、透骨草等。为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入药,称急性子,有软坚、消食之功效。主治噎嗝、骨梗咽喉、腹部肿块、经闭等症。以花入药,称凤仙花,有活血消积,通经解毒,生肌之功效。以茎秆入药,  相似文献   

6.
<正>形态特征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肥厚多汁表面光滑,节部膨大。茎的颜色与花色相近,呈青绿,红褐和深褐色。单叶互生,呈披针形,叶柄有腺。叶缘有小锯齿。花瓣5枚,花色有白、水红、粉、玫瑰  相似文献   

7.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花色单瓣凤仙花和多重瓣茶凤仙茎、叶、花中指甲花醌、槲皮素、2-甲氧基-1,4萘醌、山奈酚含量。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乙腈-2.5%乙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分离,检测波长245 nm。指甲花醌、槲皮素、2-甲氧基-1,4萘醌、山奈酚在选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98.93%、101.17%、101.59%,RSD分别为0.986%、1.96%、2.37%、1.27%,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凤仙花中萘醌类和黄酮类物质同时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大旗瓣凤仙花和瑶山凤仙花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凤仙花属20个物种的系统发育情况及遗传进化关系,为证实这两个分类群的早期植物学分类及其种质资源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BGISEQ-500测序平台,对大旗瓣凤仙花和瑶山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利用Fastp软件和NOVOPlasty v.2.6.2程序对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利用CpGAVAS在线工具对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注释,并使用MAFFT v.7.0、CAIcal、REPuter、MISA和FastTree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密码子偏性分析、重复序列定位及简单重复序列(SSRs)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大旗瓣凤仙花和瑶山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52437和152286 bp,GC含量分别为36.77%和36.80%;其中大单拷贝(LSC)区分别为83331和83212 bp,小单拷贝(SSC)区分别为17376和17312 bp,反向重复区(IRa和IRb)分别为25865和25881 bp。大旗瓣凤仙花和瑶山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均包含88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和37个t RNA基因,且无假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凤仙花属内的物种分类与基于系统形态学分析的早期植物学分类一致;虽然大旗瓣凤仙花和瑶山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非常接近,但二者为不同的凤仙花属种类,而不是早期形态分类学上的两个亚种水平。【结论】大旗瓣凤仙花和瑶山凤仙花为2个独立的凤仙花属种类,二者叶绿体基因组发生部分遗传变异,鉴定出的SSRs位点可用于物种鉴定和群体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10,(5):16-16
形态特征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肥厚多汁表面光滑,节部膨大。茎的颜色与花色相近,呈青绿,红褐和深褐色。单叶互生,呈披针形,叶柄有腺。叶缘有小锯齿。花瓣5枚,花色有白、水红、粉、玫瑰红、大红、洋红、紫与雪青等。种子千粒重9.7克。种子寿命5~6年。  相似文献   

10.
凤仙花:别名指甲花,透骨草。原产中国南部,1年生草本,株高30~80cm,茎肉质,节部膨大。叶互生,花大多侧垂,花梗短,单生或数朵簇生叶腋,花色繁多。蒴果纺锤形,种子圆形,花期7~9月。  相似文献   

11.
用水、75%乙醇和75%丙酮分别提取凤仙花鲜花瓣,获得凤仙花瓣的粗提物;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和滤纸片法分别检测粗提物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凤仙花瓣的3种不同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性越强.当浓度≥0.075 g/mL时,3种提取物对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的抑制作用大于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制作用.凤仙花瓣3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75%丙酮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最强,75%乙醇提取物次之,水提取物最差.  相似文献   

12.
高家春 《新农业》2003,(10):46-46
凤仙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庭院观赏性草本植物,易栽易活,夏秋季开花.茎圆锥形、直立光滑、肉质多汁.  相似文献   

13.
不同花色云南野生凤仙花花瓣中金属元素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金属元素对野生凤仙花成色的影响。[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种野生凤仙花花瓣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并分析其对于花色苷的影响。[结果]不同颜色的凤仙花花瓣中金属离子含量差异较大,黄色系花中黄麻叶凤仙花花瓣Na、Fe、Ca、Mn、Cu、Mg和Pb含量较高;K元素在耳叶棒凤仙花中含量较高。蓝紫色系花中蓝花凤仙花花瓣K、Na、Ca和Mg 4种元素含量较高;Zn、Mn和Cu 3种元素在滇水金凤中的含量较高;耳叶凤仙花中的Pb、Fe元素含量较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不同凤仙花成色机理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凤仙花花青素苷超声辅助提取最优工艺及其抗氧化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分析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凤仙花花青素苷的工艺条件,并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力测定为指标,对比凤仙花花青素苷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性。【结果】超声辅助法提取凤仙花花青素苷的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频率100Hz、乙醇浓度74%、提取温度43℃,最佳提取率为5.4039±0.330 8 mg·g-1。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凤仙花花青素苷在质量浓度范围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其还原力均高于维生素C,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实验的提取方法工艺合理,其中超声辅助法提取率较高,凤仙花花青素苷抗氧化性较好,故实验为凤仙花花青素苷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凤仙花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凤仙花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为探寻野生凤仙花引种驯化的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将凤仙花种子分别萌发0 h、12 h、24 h、36 h、48 h,测定不同萌发阶段种子的吸水量、膜透性、可溶性糖、淀粉、粗脂肪含量,以及淀粉酶、SOD酶、CAT酶活性.随着凤仙花种子萌发时间的延长,其吸水量逐渐增加,膜透性降低,膜系统逐渐被修复,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淀粉和粗脂肪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SOD、CAT酶活性在萌发前36 h缓慢下降,到48 h时略有上升.因此,在栽培凤仙花时可以先浸种24 h,这样有利于种子更好地吸收水分,体内的储藏物质就能快速被动员,促进种子顺利萌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凤仙花药材中槲皮素、山奈酚的提取方法,对凤仙花药材中槲皮素、山奈酚进行薄层鉴别.[方法]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硅胶G板分离凤仙花药材中槲皮素、山奈酚成分.[结果]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可用于鉴别凤仙花中的槲皮素和山奈酚.[结论]薄层色谱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凤仙花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正>1化学成分凤仙花中迄今分离出香豆素、黄酮、醌类、多肽及蛋白质等成分。对凤仙花干燥成熟种子(急性子)通过不同的提取、分离方法从中得到多类化合物,其中包括脂肪油、黄酮类、萘醌类、皂苷类、多肽及蛋白质类、多糖类、挥发油及微量元素等,其中脂肪油、黄酮类和皂苷类为其主要成分。佟苗苗等(2011)采用主要成分分析法对不同产地急性子中  相似文献   

18.
林芝凤仙花是中国西藏特有植物,可作为地区特色观赏植物进行开发.为寻找一种高效的人工培育技术,本试验在保护地条件下,以一年生林芝凤仙花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A(α-萘乙酸)对林芝凤仙花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林芝凤仙花是扦插易生根类型植物,能在节部和节间生根,但以节部生根为主.(2)林芝凤仙花插穗的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江西野生白花凤仙花组培快繁体系。[方法]选取江西野生白花凤仙花具有顶芽或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芽体萌发,进行快繁培养。通过试验对比分别筛选出诱导芽分化和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不同激素水平对江西野生白花凤仙花组培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IBA 0.6 mg/L+NAA 1.0 mg/L;江西野生白花凤仙花组培快繁的最佳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结论]为江西野生白花凤仙花种质资源保存和优质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凤仙花坏死斑病毒的RT-PCR和巢式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tiens necrotic spot tospovirus,INSV)S RNA上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序列(登录号为AB109100)保守区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常规RT-PCR和巢式PCR方法从表现同心圆症状的文心兰植株上检测得到了预期DNA片段,且巢式PCR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的N基因序列和已经发表的凤仙花坏死斑病毒(登录号为AB109100、AB207803、DQ425096)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确定表现同心圆症状的文心兰上携带了凤仙花坏死斑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