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落叶灌木.我国是芍药属牡丹组的分布、起源、演化的中心,早在宋代就达到了很高的园艺水平,现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种群.中国牡丹品种根据野生原种和栽培地区的不同,可分为 4个品种群,即中原品种群、江南品种群、西南品种群和西北品种群.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牡丹园艺品种体系发展主线应是中原品种群,副线即西北品种群、江南品种群和西南品种群等.  相似文献   

2.
名花产业化牡丹当先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花产业化,牡丹当先行,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历史需要。我们应尽快形成共识,以便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牡丹产业化。 丰富的品种奠定了牡丹产业化发展产基础 种质资源是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牡丹已形成了适应性相当广泛,花色、花型十分丰富的品种及品种群。  相似文献   

3.
资讯     
科 技牡丹可实现当年露地二次开花商品化生产本刊讯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级名花。我国是世界牡丹野生种的分布中心,也是牡丹的栽培中心,具有丰富多样的牡丹种质资源,但是却没有真正当年第二次开花的牡丹品种。为实现牡丹的当年露地二次开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导王莲英自1997年开始着手对中国秋发牡丹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并先后指导两位博士——陈新露、张秀新共同开展研究,至今历经8年时间,首次利用秋发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实现牡丹秋季特别是国庆节长假期间露地二次开花为目标,连续五年开…  相似文献   

4.
牡丹经长期人工栽培和自然杂交,其遗传基础已经动摇,容易发生变异。又由于它是异花传粉植物,因此用混合授粉法进行人工杂交,即可从其杂种后代中选育出新品种。山东菏泽花农就是采用这一方法,选育出了上百个牡丹新品种。混合授粉法简便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也无需去雄、套袋。凡有牡丹栽培的地方和单位,均可开展此项工作。一、父本的选择与花粉收集可选择多个优良牡丹品种,如姚黄、胡红、鲁粉、十八号、首案红、迎日红、大棕紫、烟绒紫、青龙卧墨池等;也可选择紫斑牡丹的一些品种及国外引种的牡丹品种作为父本。开花初期,将这些品种花朵中的花药用镊子采集下来摊于白纸上,放在通风处,使花粉散  相似文献   

5.
中原牡丹品种主要是从普通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培育发展起来的,但其中有的也有紫斑牡丹的血统,其特点是花瓣基部带有深浅不同的紫色斑块。中原牡丹在寒冷地区栽培必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抗性强的品种。我们引栽了10个品种,经过几年观察,发现生长发育好、开花多的有翠幕、彩霞、乌龙捧盛、晨霞和金玉交章,抗性均很强。 2.由于是异地的大变迁,故必须根据原产地的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①定植时间:秋植效果好,时  相似文献   

6.
牡丹国内外生产状况及市场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着1600年栽培历史的中国牡丹及其牡丹文化目前已经传遍世界各国。今天牡丹在国外尤其是在日本已有了雄厚的生产基础,在国际市场上成了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过去的牡丹出口基本上是单纯的种质输出,必须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大力发展牡丹生产,变种质资源输出为牡丹产品输出,才能在加入WTO后充分发挥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了解牡丹的国内外生产现状以及市场特点和动向,对于我国牡丹产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牡丹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栽培规模空前,生产成本低。但是,目前中国牡丹产业迫切需要提高和改善商品种苗质量,并有意识地开发和培育国内外市场。 中国牡丹在数千年历史中曾有过多次发展高潮,在洛阳、长安、杭州、陈州、天彭、亳州、曹州等地先后形成过栽培中心。发展到今天,中国牡丹初步形成了以中原、西北、江南和西南四大品种群,包括延安、保康等若干地方小品种群组成的大家族,自然栽培遍及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品种近千,资源十分丰富。就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牡丹芍药观赏、油用、药用产业备受各地重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2017年初步统计,中国牡丹、芍药栽培总面积已超过300万亩,其中油用牡丹栽培面积超过250万亩。观赏牡丹品种总数约1500个,占世界牡丹品种总量的75%以上;芍药品种总数约300个,占世界芍药品种总量的50%左右。目前,我国牡丹、芍药栽培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其中观赏牡丹栽培,主要集中在河南洛阳、山东菏泽、重庆垫江等地;油用、药用牡丹栽培,主要  相似文献   

8.
产业     
《中国花卉园艺》2015,(4):15-17
<正>中科院牡丹、芍药研究团队揭开传统牡丹品种来源之谜本刊讯历史上栽培牡丹有众多品种,其中一些流传至今,称为传统牡丹品种。这些品种是怎么起源的?如何形成的?近日,国家科学院院士洪德元带领中科院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牡丹、芍药研究团队揭开了花王传统牡丹品种的由来之谜。研究团队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调查牡丹植物资源。通过广泛的野外考察、居群取样和统计分析,确认牡丹有9个  相似文献   

9.
<正>1制定牡丹杂交育种目标根据当前国内牡丹花期短,花色不纯正,不耐雨水冲打,反季节难栽培的特点,可把花色、花期、花型、抗逆性作为育种方向。所选牡丹品种必须具有发育完全的雌  相似文献   

10.
<正>牡丹历来受人们的喜爱,若令其在元旦、春节等节日开放,会更受人们的欢迎。要想使牡丹在冬季开花,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品种选择牡丹品种繁多,但并不是任何品种都可作催花用,应选择花色艳丽、容易催、开花早的品种,以大红、橙红、粉红色品种为主。适合冬季催花的红色品种有‘胡红’、‘洛阳红’、‘十八号’、‘胭  相似文献   

11.
牡丹是原产我国的传统名花。在历史上,洛阳曾一度成为我国久负盛名的牡丹栽培中心,培育了许多色型皆佳出类拔萃的珍贵名品。近年来商品牡丹突飞猛进地发展,城市观赏花卉景观更臻壮丽,农村商品牡丹基地的雏型已经显露,出现了发展速度快、品种多、势头好的可喜局面。牡丹是洛阳经济的一大优势,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可观的。开发洛阳牡丹具有五大优势:①生态环境得天独厚;②栽培历史悠久;③资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近日,记者从河北省柏乡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将以汉牡丹园所在地北郝村为中心,建设万亩牡丹园。柏乡县素有"光武中兴之地"的美称,非常适合栽植牡丹,目前该县已建成占地2.6平方公里、集花卉观赏、旅游观光、苗木繁育为一体的汉牡丹园,栽植了国内外牡丹珍品九大色系上千个品种,是我国牡丹品种最丰富、最精华的专业牡丹  相似文献   

13.
<正>牡丹有白、黑、粉、红、黄、蓝、紫、绿和复色9大色系,随着牡丹的嫁接技术逐渐成熟,园艺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如何使同一株牡丹花开多色。培育什锦牡丹是利用牡丹的嫁接技术,在同一株牡丹的不同枝条接上不同牡丹品种接穗,成活后一株牡丹可以开出3~9种颜色的花。砧木选择什锦牡丹的砧木选择时要考虑品种、株龄、生长势等因素,栽培中好的牡丹品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种植牡丹经济效益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现在人们普遍存在着另外一种疑问,那就是牡丹不好栽,不好养。果真这样吗? 其实不然,牡丹栽培管理技术并不太复杂。只是一些特殊品种管理较难,绝大部分品种适应性都比较强,管理也较为粗放简单。只要根据“牡丹性宜冷畏热,喜高燥恶低湿,得新土则根旺,栽向阳则性舒”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地势高、土质疏松、排水性能好的地块,都能使牡丹较好地生长。目前我国除海南以外的所有省份都有牡丹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不少花卉经过长期人工杂交育种,产生了众多的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牡丹有四百余个品种;梅花有一百余个品种;芍药二千余个;月季六百余个;杜鹃二千余个;菊花上千个;其他如荷花,大丽花、君子兰、桂花、水仙等也有数个、数十个以至百余个品种。但是,有的花农、业余花卉爱  相似文献   

16.
牡丹位列我国十大名花之首,由于它声名大振、誉满中外,因此其销路也十分看好。据可靠信息,我国两大牡丹主产区的河南洛阳和山东荷泽,牡丹优良品种已供不应求,可供切花出口的品种,如胡红、洛阳红等价格一再上涨,更为走俏。由于牡丹销路很好,全国有不少地区的养花专业户,也跃跃欲试,都想养些牡丹致富。但对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弄清。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4月26日-5月5日,由分会组织的国际牡丹竞赛在青岛世园会期间举办。共有38家牡丹企业和组织参加本次盛会。参赛作品包括中原品种群、西南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江南品种群及国外品种群共500多个牡丹、芍药品种,其中1000余盆盆栽牡丹分别以组合造景、新品种、"十样锦"盆景等形式参加竞赛,400枝牡丹、芍药  相似文献   

18.
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如能培育出一株多色(多品种)牡丹,其观赏价值将大为提高。早在一百年以前,甘肃省陇西县花农就创造出用芽接法培育一株多色牡丹的方法,为牡丹栽培技术增添了异彩。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嫁接时间应在牡丹花谢后的“小满”至“芒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索中原牡丹品种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58个中原牡丹核心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3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59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77条,占64.3%;每对引物组合的平均条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25.9,16.4条;供试品种间成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567~0.894,平均为0.752;采用UPGMA法,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92处,供试材料聚为7个类群,表明中原牡丹核心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显示,单花类和台阁类有分别聚在一起的趋势,但与牡丹花型分类并不完全一致;花色相近的品种没有聚到一类中,而是分散在各个类别中,即聚类结果与牡丹品种的花型、花色等性状没有明显的关系,说明重瓣性低的品种与重瓣性高的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这可能与牡丹长期引种、选择和反复杂交等导致的品种来源复杂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牡丹花期多集中在每年4月中下旬,花开10天左右。能不能采取措施,延长它的整个花期呢?笔者认为是可行的。方法是: 一、扩大早花和晚花牡丹品种的繁殖。所谓的早和晚都是相对的,主要是指每年4月15日以前和4月25日之后(每年4月15—25日是洛阳牡丹花会会期)开花的牡丹品种。如果将这两类品种进行扩大繁殖,使它们形成相当的数量,就可以把牡丹盛花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