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  赵莉  陈娟 《北方果树》2011,(2):10-11
通过8种药剂对桃蚜室内毒力测定表明,24h后对桃蚜活性较高的药剂为新烟碱类和苏云金杆菌类的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活性较低。其中必喜表现出对桃蚜极高的活性,其LC50值仅有0.019mg/L;其次为阿维菌素、优化Bt、吡虫啉,其LC50值为0.038~0.309mg/L。48h后各药剂的毒性均增大。其中必喜LC50值最小,为0.014mg/L;其次为阿维菌素、优化Bt、吡虫啉,其LC50值为0.036~0.26mg/L。  相似文献   

2.
几种杀虫剂对绣线菊蚜和吐伦球坚蚧毒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毒力进行了测定,为绣线菊蚜和吐伦球坚蚧在新疆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治理(IRM)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几种杀虫剂对绣线菊蚜和吐伦球坚蚧室内毒力测定表明,48h后对绣线菊蚜毒力较高的药剂:蚧虫毒(啶虫脒)毒力最高,LC50为0.229mg/L;全能烯啶·吡蚜酮和敌杀死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0.413mg/L和0.435mg/L;强势吡虫啉·噻嗪酮也有较高的毒力,LC50为0.972mg/L。对吐伦球坚蚧毒力较高的药剂为螺虫乙酯,LC 50仅为0.905 mg/L;其次是蚧虫毒(啶虫脒)和强势吡虫啉·噻嗪酮杀虫剂,L50分别为1.005mg/L和1.173mg/L。  相似文献   

3.
以耧斗菜为研究材料,以桃蚜为供试昆虫,采用浸虫法测定了桃蚜经不同生育期、不同浓度的耧斗菜全株乙醇粗提液处理后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采用R语言分析了显著性差异并计算了毒力回归方程,研究了耧斗菜乙醇粗提液对桃蚜的室内触杀活性,以期为耧斗菜作为植物源杀虫剂新来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耧斗菜全生育期的乙醇粗提液对桃蚜均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作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在相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花期的杀虫活性最高,显著高于结实期和苗期;48 h毒力回归方程为y=1.57+2.22x,R2=0.87,LC50=35.1 mg·mL-1,72 h毒力回归方程为y=1.5+2.53x,R2=0.9,LC50=24.2 mg·mL-1。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桃蚜(Myzus persicae)对啶虫脒、吡虫啉的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叶生测法,测定山东省桃蚜5个田间种群(寿光、济南、泰安、烟台、临沂)对啶虫脒、吡虫啉两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除烟台种群对吡虫啉尚处于敏感状态,山东省供试其他地区的桃蚜种群均对啶虫脒、吡虫啉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相对于敏感种群,泰安种群对啶虫脒的抗药性最高,LC50为451.2641mg·L-1,相对抗性倍数为23.63;临沂种群对吡虫啉的抗药性最高,LC50为317.9446mg·L-1,相对抗性倍数为14.40;5个供试桃蚜田间种群对两种杀虫剂均未表现出高等及以上水平的抗药性。在实际防治桃蚜时,应注意与其他作用方式的杀虫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5.
几种植物提取物和药剂对桃蚜和萝卜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周琼  梁广文  曾玲 《中国蔬菜》2005,1(2):15-17
研究了苍耳提取物和合果芋(白蝴蝶)提取物以及常用天然药剂机油乳剂和 0. 3 %印楝素乳油对桃蚜和萝卜蚜实验种群的影响,两种提取物和药剂对桃蚜一龄若蚜的影响依次为: 0 3 % 印楝素乳油 (2 000×) >苍耳提取物(DW 0 04g·mL-1 ) >机油乳剂(400 ×) >白蝴蝶提取物(DW 0 04g·mL-1 ),对萝卜蚜一龄若蚜的影响依次为: 0. 3 %印楝素乳油(2 000×) >机油乳剂 ( 400×) >苍耳提取物 (DW 0. 04g·mL-1 ) >白蝴蝶提取物(DW 0. 04g·mL-1 );苍耳提取物对萝卜蚜实验种群有明显干扰控制作用,处理后萝卜蚜下代的种群增长量仅为对照的 24. 9 %;此外,苍耳提取物可延缓桃蚜和萝卜蚜的生长发育进程,使发育历期延长,对桃蚜的作用效果比对萝卜蚜的作用效果强;白蝴蝶提取物对萝卜蚜的实验种群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并可延长桃蚜的发育历期。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年试验证明,防治桃蚜选准防治时期非常关键,防治过早效果较差,防治过晚用药量大,对花、果、叶易产生药害,并且蚜虫对树体已造成为害.桃蚜的最佳防治时期,应在芽萌动期喷5%来福灵乳油3 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因为芽萌动期是桃蚜越冬卵孵化  相似文献   

7.
选用9种不同的杀虫剂对四川省资中县发生的桔二叉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灭蚜松、1.8%农家乐、20%中西杀灭菊酯毒力指数高,为防治的首选药物。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农家乐乳油、5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20%中西杀灭菊酯、2.5%鱼藤精和40%乐果乳油(水果上禁用)的防治效果好,药后7天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8.
啶虫脒及吡虫啉对瓜蚜室内生物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瓜蚜(棉蚜)的寄主广泛,常常对瓜类、棉花、烟草等蔬菜和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在温室的瓜类上瓜蚜可常年繁殖危害,以成虫和若虫取食瓜类嫩叶及生长点,使叶片及生长点卷缩,老叶受害后变黄.化学防治瓜蚜是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对瓜蚜种群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药液浸渍法测定了啶虫脒和吡虫啉对瓜蚜的毒性,结果表明:在10~80mg/kg浓度下吡虫啉的防效54.20%~89.04%,高于啶虫脒35.45%~87.34%;用药24 h后吡虫啉对瓜蚜致死中浓度LC50为9.674mg/L、啶虫脒LC50为14.0685mg/L,吡虫啉对瓜蚜的毒性是啶虫脒的1.45倍.  相似文献   

9.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38种杀菌剂对桃细菌性穿孔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0倍、50%乙蒜素乳油3 000倍和0.3%四霉素水剂800倍具有显著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0 cm、0.98 cm、0.78 cm、0.77 cm和0.77 cm。四霉素、乙蒜素、中生菌素、福美双和代森锰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2344 mg/L、8.355 mg/L、12.5 mg/L、156.25 mg/L和200 mg/L。  相似文献   

10.
5种杀虫剂对紫薇长斑蚜的毒杀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紫薇长斑蚜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田笑20%阿维·杀微乳剂和农地乐52.25%乳油防效较好,致死中量LC50分别为5.6697×10-5μg/L和7.9480×10-5μg/L;2.5%溴氰菊酯乳剂次之,LC50为1.4025×10-1μg/L;而赛波凯10%乳油和2.5%蚜虱一扫光乳剂防效最差.选取室内致死率为85%以上的农药倍数,用于室外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防效由强到弱依次为:田笑20%阿维·杀微乳剂1 250倍液,致死率为88.89%;农地乐52.25%乳油1 250倍液,致死率为86.67%;2.5%溴氰菊酯乳剂1 250倍液,致死率为83.33%;赛波凯10%乳油1 000倍液,致死率为78.89%;2.5%蚜虱一扫光乳剂1 000倍液,致死率为75.56%.  相似文献   

11.
以6种杀虫剂为供试药剂,以红花指管蚜为供试虫源,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6种杀虫剂对防治红花指管蚜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6种杀虫剂,其浓度与死亡率存在高度的正相关;由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在防治红花指管蚜时优先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1.8%阿维·高氯乳油,可以有效控制红花指管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桃蚜是十字花科和茄果类蔬菜上的重要害虫,
能传播多种病毒病。由于该虫寄主植物广泛、发育历
期短、繁殖能力强,生产上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化学农
药进行防治,已对多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为了解北
京地区该虫的抗药性水平,笔者采集门头沟、通州、
延庆、海淀、大兴、顺义6 个区县的桃蚜种群,针对毒
死蜱、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
高效氯氰菊酯等5 种常用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
基因突变及酶活力检测,以期对桃蚜治理过程中合
理使用化学农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杨绍丽 《长江蔬菜》2014,(10):58-60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茄子褐纹病菌的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供试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均有抑制效果,25%咪鲜胺乳油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0.025 2 mg/L;20%噻唑锌悬浮剂的毒力最弱,EC50值63.933 9 mg/L;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70%丙森锌·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的毒力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14.
1992、1993连续两年在桃树开花前分3个时期进行喷药防治桃蚜的试验,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30%菊马乳油在3月中旬(肥城)喷布防治效果最好(此时为桃树芽萌动、桃蚜越冬卵孵化盛期),喷50%甲胺磷乳油的和95%机油乳剂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桃蚜作为桃树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寻求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通过田间调查,对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动态及其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桃蚜与天敌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优势天敌种群为瓢虫;桃蚜与寄生性天敌发生动态一致,而瓢虫的发生高峰较桃蚜延迟14 d;桃蚜、寄生性天敌及瓢虫在东、南、西、北4个不同方位分布无明显差异;桃蚜与寄生性天敌的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桃蚜与捕食性天敌发生期(+14 d)的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乙蒜素乳油、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虚幻球藻Apatococcus lobatus的毒力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对虚幻球藻较敏感,EC50为73.419 0mg/L。其1 000倍液喷施一次的田间防效达99.5%。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虚幻球藻不太敏感,其500倍液连喷3次的田间防效仅为47.8%。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明确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的离体抑菌及田间防治效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EC 50值为0.0105 mg/L,低于对照药剂腈苯唑(EC 50值=0.077 6 mg/L)、丙森锌(EC 50值=0.338 5 mg/L)、多菌灵(EC 50值=0.865 3 mg/L)、甲基硫菌灵(EC 50值=0.459 1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100 g a.i./hm~2的防效与腈苯唑悬浮剂100 ga.i./hm~2相当,高于对照药剂丙森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对桃褐腐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2%几丁聚糖水剂与药剂混用对桃蚜的田间防效,本文试验了2%几丁聚糖水剂分别与75%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用对桃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几丁聚糖水剂对75%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桃蚜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从药后3d开始,添加几丁聚糖的吡虫啉4000倍液和吡蚜酮6000倍液对桃蚜的防效显著高于吡虫啉3000倍液和吡蚜酮4000倍液。药后14d,添加几丁聚糖的小区防效依然维持在94.52%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七种药剂对朱砂叶螨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种药剂对蔬菜上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种药剂中杀螨活性最高的是抗生素类-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4h时LC50分别为0.1300和0.7118mg/L;唑螨酯和哒螨灵的效果次之,LC50分别为1.4808和3.1586mg/L;螺螨酯的敏感性最低,24h时LC50为1 181.4348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对朱砂叶螨的防效都非常好,2d的防效均达98%以上,14d的防效为100%。40%炔螨特乳油和5%唑螨酯悬浮剂在药后7和14d的防效达99%以上;240g/L螺螨酯悬浮剂表现出速效性稍低,持效性良好,药后14d防效为99.94%。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叶片浸渍法,利用4种杀虫剂对稠李巢蛾的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期筛选高效、低毒的有效药剂,指导在扶芳藤上的稠李巢蛾的防治。结果表明:药剂处理24和48h后的室内毒力结果基本相同,稠李巢蛾幼虫对供试药剂的敏感程度依次为:1.8%阿维菌素乳油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氯40%毒死蜱乳油0.3%印楝素乳油,其对稠李巢蛾3龄幼虫24和48h的LC50分别为1.96、7.18、12.53、276.46mg/L和1.19、1.03、6.30、184.40mg/L。建议在生产上采用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稠李巢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