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沃特和PAM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鉴别沃特保水剂的施用效果及确立合理的施用量,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开展沟施不同用量沃特及PAM对土壤水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间10~20 cm土层和40~5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随沃特、PAM施用量的增大而提高.玉米三叶期0~50 cm土层、拔节期0~100 cm土层、抽穗-吐丝期0~150 cm土层、成熟期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沃特、PAM施用量的增大而提高.玉米叶片光合速率、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果穗生物量、茎杆粗度、籽粒产量、千粒重均随沃特、PAM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从播种到成熟期,玉米耗水量减少,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极显著提高.相同施用量沃特、PAM的土壤贮水量和玉米生物量、产量无显著差异.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沃特、PAM在玉米生产中沟施应以45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
采用沃特和微生物2种不同保水剂,研究不同保水剂施用量(2kg/667 m2、4kg/667 m2、6kg/667m2)对马铃薯各器官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育前期,施微生物保水剂处理植株器官氮、磷、钾质量分数均高于施沃特保水剂处理,其中施用微生物保水剂4kg/667 m2和6kg/667m2各器官氮、磷、钾质量分数最高,均显著高于不施保水剂处理。施用保水剂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其中施沃特保水剂4kg/667m2对马铃薯增产和提高商品薯率效果最佳,较不施保水剂处理显著提高34.6%和15.2%。  相似文献   

3.
保水剂和氮肥配施对马铃薯生长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生产中节水抗旱和水肥高效利用模式,通过田间试验设置2个保水剂水平(0、45 kg/hm2)、5个氮素水平(0、120、140、160、180 kg/hm2)共10个处理,研究保水剂和氮肥配施对马铃薯生长和水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氮水平下,总体上施用保水剂处理马铃薯冠幅、总生物量、土壤贮水量、马铃薯产量、商品率、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均显著增加;同一保水剂用量水平下,总体上马铃薯冠幅和生物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马铃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商品率、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效率、氮素农学利用率总体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均以保水剂45 kg/hm2+氮素160 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19 083 kg/hm2、16 290 kg/hm2、85.4%、24.6 kg/(mm·hm2)、69.0 kg/(mm·hm2)、19.5 kg/kg,分别较对照(不施氮肥和保水剂处理)提高33.8%、102.0%、51.2%、49.1%、38.0%。综合考虑,该处理是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最适宜的保水剂与氮素配施组合。  相似文献   

4.
保水剂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陇中半干旱区探讨了补水和施加保水剂对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生育期的耗水主要集中在80 cm土层内,80 cm土层以下土壤含水量变化不明显,基本不被马铃薯吸收利用.施用保水剂处理的群体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42.73 kg/(mm·hm2)和94.21...  相似文献   

5.
该试验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马铃薯施用土壤保水剂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B保水剂在旱地马铃薯上施用具有一定的保水蓄水、增产作用,可有效提高20~60cm土壤水分含量,对40~60 cm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更加显著;保水剂施用要与地膜覆盖相结合,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保水剂蓄水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在覆膜模式下,保水剂适宜施用量为4 g/m2.  相似文献   

6.
沃特保水剂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开展了沃特和PAM保水剂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沃特和PAM降低了西瓜缓苗期的地表最高温度,提高了地表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10cm土层和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特别是开花坐瓜期0~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西瓜幼苗的成活率随沃特和PAM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沃特和PAM保水剂的施用促进了西瓜主蔓和根系的生长,增强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加了西瓜的生物量,使西瓜的成熟期提前,产量和产值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同施用量的沃特与PAM相比,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沃特和PAM在西瓜上的适宜使用量均为每株1.5~2.0 g,即16.67~22.22 kg/hm2。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浅山地区设置马铃薯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保水肥料配方中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用量的保水肥料均能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常规施肥相比,S2P1处理增产量最高为6034.77kg/hm2,增产率为41.45%,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为49.33kg/(hm2·mm),说明保水剂用量为150kg/hm2、硫酸钾镁用量为681.0kg/hm2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2种保水剂对砂土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沃特保水剂和冬小麦矮抗58为试验材料,在延津县砂质潮土试验基地开展了2种保水剂不同用量(0、15、30、45、60kg/hm2)和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施用对麦田砂土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持水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营养型抗旱保水剂,拔节期和孕穗期土壤容重分别平均减小3.1%、5.8%,土壤总孔隙度分别平均增大14.0%、7.3%,土壤含水量在拔节期增大,孕穗期减小,土壤持水性能在2个生育期都有所增强,并以45kg/hm2用量效果最好;施用沃特保水剂,孕穗期土壤容重平均减小5.1%,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大1.5%;而拔节期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变化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持水性能都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以30kg/hm2用量效果最好。孕穗期施用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比拔节期施用的效果好;2种保水剂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和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土壤保水续墒,改善土壤质地和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以定薯3号为材料,设计玉米秸秆量0、5 000、10 000、15 000、20 000 kg/hm2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3 m2(6.0 m×5.5 m),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水分含量、容重、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秸秆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提高0.04~0.92百分点,干物质提高0.18~0.60百分点,商品薯率提高5.2~21.5百分点,产量提高10.68%~54.3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93%~30.66%,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差异显著,施入量为0~15 00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呈上升趋势,超过15 000 kg/hm2产量呈下降趋势,建议推广施用量为15 00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保水剂对马铃薯关键生育期水分利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试材,在通渭县选取保水剂(海瑞达)、地膜覆盖以及秸秆覆盖的试验方式,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了保水剂对马铃薯物候期、土壤含水量、土壤地温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主要生育期,保水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地温,对植株生育环境起到改良作用,从而促进马铃薯的生长,白色地膜覆盖栽培与保水剂沟施栽培产量相当,产量分别为29 440.5 kg/hm~2和27645 kg/hm~2,增幅分别为29.81%和21.89%。因此,应继续开展相关试验研究,为保水剂在旱作区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生物炭对宁南山区马铃薯土壤理化性状及水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宁南地区马铃薯种植中高效利用有限降雨提供参考,通过使用生物炭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比较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土壤水分保蓄能力的影响,明确生物炭在宁南地区的合理用量。结果表明:在宁南山区,生物炭对马铃薯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分运移有明显影响,可显著提高马铃薯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毛管孔隙度,进而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实现高产。马铃薯生产中生物炭的最佳施用量为20t/hm2,该条件下田间持水量为14.91%,比对照(空白)提高1.23~3.07百分点;容重1.24g/cm3,比对照增加0.01~0.18g/cm3;毛管孔隙度18.38%,较对照增加0.65~1.36百分点;提高马铃薯单株结薯个数、单株块茎重、单薯重、商品薯率;马铃薯平均产量2 480kg/667m2,水分利用效率85.92kg/(hm2·mm),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增加49.04%和48.14%。  相似文献   

12.
在闽南红壤土丘陵旱作区开展了沟施保水剂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水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的马铃薯生育期比对照延长5~10d;不同处理现蕾期、收获期均表现为保水剂施用量越大,茎叶的生物量和块茎产量越高,块茎个数越少,最大块茎越大。在块茎生长形成层和根系生长分布层中,保水剂处理土壤含水率在现蕾前略高于对照,茎叶衰老后略低于对照。在马铃薯生产应用中,以沟施保水剂60kg.hm-2用量的增产增收效果最佳,可增加纯收入3477.0元.hm-2,其投入产出比为1∶2.93。  相似文献   

13.
不同保水剂对宁南山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促进宁南半干旱山区产业支柱作物马铃薯的生产,解决马铃薯生产、特别是苗期的干旱缺水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PAM保水剂、多功能保水剂与一定配方尿素+过磷酸钙的施用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保水剂均能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但是在不同生育时期促进作物生长的效果有所不同.1%PAM保水剂浸种2~3 min处理在前期效果显著,多功能保水剂在后期效果突出.马铃薯以施用多功能保水剂30 kg/hm2效果最好,其产量和商品薯分别比对照高出52.33%、138.29%,增收5 356.8元/hm2.研究表明,施用30 kg/hm2多功能保水剂比用1%PAM保水剂浸种2~3min更适宜宁南半干旱区及其同类地区旱地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4.
以常规种植为对照,通过对抗旱保水剂45kg/hm2、60kg/hm2、75kg/hm2和90kg/hm2等4种施用量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分析其对新植蔗萌芽、分蘖、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抗旱保水剂可以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其中以90kg/hm2施用量增产、增糖效果最好,其产量比对照增产13.4%,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糖分比对照高1.29%;75kg/hm2施用量增产、增糖效果次之,其产量比对照增产5.1%,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糖分比对照高0.83%;45kg/hm2和60kg/hm2施用量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7%、4.3%,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糖分分别比对照低0.16%和0.67%。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保水剂和黄腐酸在土壤水分保持以及作物耗水的影响效果,201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温室进行了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和黄腐酸对玉米的生长、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2个土壤含水量水平(田间持水量为40%~50%的干旱条件和田间持水量为70%~80%的正常水分条件)、2个保水剂含量水平(分别为0和0.9g/pot)和4个黄腐酸含量水平(分别为0,0.6,1.2和1.8g/pot)。试验用土来自内蒙玉米田间土壤,每个处理重复4次。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状况严重影响玉米的株高、叶面积、穗粒数、干重、产量和收获指数,而保水剂和黄腐酸的施用可以缓解干旱对这些指标引起的不良影响;保水剂的单独施用降低了玉米的蒸腾速率,提高了产量,联合施用黄腐酸后效果更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在干旱缺水条件下,折算施用45kg/hm~2保水剂的基础上再施用120kg/hm~2的黄腐酸效果最好,水分利用效率约提高了90%,产量增加了50%。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保水剂和黄腐酸在土壤水分保持以及作物耗水的影响效果,201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温室进行了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和黄腐酸对玉米的生长、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2个土壤含水量水平(田间持水量为40%~50%的干旱条件和田间持水量为70%~80%的正常水分条件)、2个保水剂含量水平(分别为0和0.9 g/pot)和。试验用土来自内蒙玉米田间土壤,每个处理重复4次。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状况严重影响玉米的株高、叶面积、穗粒数、干重、产量和收获指数,而保水剂和黄腐酸的施用可以缓解干旱对这些指标引起的不良影响;保水剂的单独施用降低了玉米的蒸腾速率,提高了产量,联合施用黄腐酸后效果更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在干旱缺水条件下,折算施用45 kg/hm2保水剂的基础上再施用120 kg/hm2的黄腐酸效果最好,水分利用效率约提高了90%,产量增加了50%。  相似文献   

17.
有机肥对宁夏南部旱农区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有机肥对半干旱农作区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粒径0.25mm土壤团聚体含量、土壤贮水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冬小麦"西峰26"为供试作物,在宁夏南部旱农区通过3年(2007-2009年)田间定位试验,以不施有机肥为对照,探讨不同有机肥施用量(H:90t/hm2,M:60t/hm2,L:30t/hm2)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孔隙状况,促进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土壤的蓄水性和持水能力。与2007年土壤(0~60cm土层)相比,2009年H、M、L处理土壤体积质量平均降幅分别为5.3%,4.6%和3.4%。无论采用干筛法还是湿筛法,与试验开始前土壤相比,粒径0.25mm土壤团聚体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湿筛法0~40cm土层H、M、L施肥处理粒径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平均增幅依次为21%,28%和29%。在小麦返青期,H、M、L处理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4.75,15.77和13.68mm;在小麦灌浆期,有机肥处理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H处理增幅达17%。H、M、L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了38%,38%,23%,其中H、M处理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施用有机肥能提高供试土壤的保水能力,促进土壤结构的优化,进而使作物的产量得到提高。高施用量有机肥处理作物的产量最高,土壤物理结构最优。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在临夏州东乡县对引进的保水剂旱可舒3005KL,进行了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后马铃薯单株薯块数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在每公顷施保水剂分别为45.0 kg、52.5 kg、60.0 kg时马铃薯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产量,分别为22 050.0 kg/hm2、23 047.5 kg/hm2、24 675.0 kg/hm2,以每公顷施保水剂60.0 kg的处理产量为最高,比对照19 110 kg/hm2增产29.12%。  相似文献   

19.
旱塬地玉米套种马铃薯农田水分效应及产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玉米套种马铃薯与单作相比,农田水分动态变化和作物耗水量均产生变异,受降水和土壤水分消耗的影响,最终导致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出现明显差异。其中4∶4套种具有较好的产量和水分效应,水分利用率较单作玉米、单作马铃薯分别提高1.2%,10.4%。套种玉米产量12450kg/hm2,较单作玉米7950kg/hm2增产56.6%;套种马铃薯产量22500kg/hm2,较单作马铃薯19500kg/hm2增产15.4%。  相似文献   

20.
生物炭基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油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考察生物炭基保水剂对土壤及作物的作用效果,利用自制的生物炭基保水剂,采用铝盒法和盆栽法探讨了不同种类保水剂对土壤持水保水性能及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基保水剂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持水保水性能,提高油菜的地上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生物炭基保水剂B作用效果最优,与对照相比,土壤饱和含水率提高13.54%,土壤水分蒸发速率降低31.98%,油菜地上生物量增加30%~50.1%,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6.7%~110.9%,本研究可为低成本、高效保水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