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0 g/L联苯菊酯乳油等5种杀虫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表明,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和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均在95%以上,具有速效性、高效性和持效性,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首选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0 g/L联苯菊酯乳油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在87%以上,可作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的轮换用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为82.17%,生产中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勐海大叶种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危害的防治方法,以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推荐田间施用剂量为270 mL/hm~2,在采茶间歇期或茶假眼小绿叶蝉危害高峰期使用,对茶树蓬面及侧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3.
假眼小绿叶蝉是为害茶树较重的一种害虫。通过进行36%啶虫脒水分散粒剂1.5g+2.5%联苯菊酯乳油28ml/亩;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2g/亩的药效实验,筛选出效果最好的药剂是25%噻虫嗪水散粒剂7.2g/亩。这种药剂对茶树生长发育安全,可以在茶叶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10%联苯菊酯乳油、0.3%印楝素微乳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107PIB/m L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对茶树2种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和茶尺蠖)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联苯菊酯乳油、0.3%印楝素微乳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茶小绿叶蝉速效性好,防效较高;10%联苯菊酯乳油、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5%苦参碱水剂7 d后对茶尺蠖防效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5.
用10%氟啶虫酰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2 d防效达94.5%,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防治小麦蚜虫的最佳药剂和剂量,提高药剂利用率,降低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并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通过对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种常见药剂的不同剂量对小麦蚜虫的防效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5~60 g/hm~2)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35~150 g/hm~2)见效快且持效期长,建议在许昌市小麦田防治蚜虫时,首选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其次为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摸索醚菊酯、呋虫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和合适剂量。结果表明,每 667 m2施用10%醚菊酯悬浮剂45 g或施用10%醚菊酯悬浮剂18 g+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8 g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3、7 d防效分别达70.8%、75.6%、80.4%和74.2%、78.2%、83.0%。从药效和成本综合考虑,田间推荐使用10%醚菊酯悬浮剂18 g+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8 g来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12种常用水稻稻飞虱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目前使用较多的12种水稻稻飞虱药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参试的12种防治药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水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4 d对水稻稻飞虱防效在86.11%~93.22%,其中10%烯啶虫胺水剂、50%吡蚜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80%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种药剂对稻飞虱药后3 d防效均在80%以上,药后14 d防效在90%以上。[结论]10%烯啶虫胺水剂、50%吡蚜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80%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防效达80%以上,且残效期达2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生产上建议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每667 m2使用剂量为2 g。  相似文献   

10.
采用5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效,224%螺虫乙酯悬浮剂见效慢,但持效性较好,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的防效不及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啶虫脒乳油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1.
5种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效,22.4%螺虫乙酯悬浮剂见效慢,但持效性较好,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的防效不及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啶虫脒乳油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2.
用22%噻虫.高氯氟CS-SC、25%噻虫嗪WG、10%联苯?噻虫嗪SC 、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100g/L联苯菊酯EC等5种杀虫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发现:22%噻虫.高氯氟CS-SC和10%联苯?噻虫嗪SC药后 15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具有速效性、高效性和持效性,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首选药剂;25%噻虫嗪WG和100g/L联苯菊酯EC药后15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效果在87%以上,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的轮换用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药后15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效果为82.17%左右,生产中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13.
豫南茶园主要害虫防治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乙基多杀菌素等9种脂溶性农药设置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处理,进行防治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筛选出适当剂量进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氰氟虫腙对茶尺蠖防效高、速效性好和持续性好;甲氧虫酰肼和茚虫威对茶尺蠖速效性慢,但控制时间长;噻虫啉不适合防治茶尺蠖;溴虫腈、茚虫威、唑虫酰胺、阿立卡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效高、速效性好、控制时间长;飞电不适合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筛选出适合防治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和适当剂量。  相似文献   

14.
金霞  孙雪梅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5):1004-1005
通过比较试验,防治蚕豆蚜虫以667 m2用2%阿维吡虫啉乳油60 mL处理的速杀效果最好,其次为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 g和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6 g,防效均达90%以上;药后5、7、14 d以上3种药剂防效均达95%以上。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 g速效性较差,后期防效在85%左右。各药剂处理对蚕豆生长没有影响,在试验剂量下对蚕豆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5.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设置30g/hm2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5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以300g/h㎡10%吡虫啉WP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3d 30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5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平均防治效果为72.55%、76.62%、87.73%,药后20d的防治效果为68.18%、76.21%、81.55%。[结论]45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可有效地控制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2010—2011年,采用拍网法对武汉地区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的消长动态进行调查,并评价4种杀虫剂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武汉地区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消长动态趋势总体相似,均呈现2个虫口发生高峰,第1次高峰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2次高峰在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第1次高峰虫量多,第2次高峰持续时间较长;成、若虫的发生期有所不同,若虫发生期为4月上中旬至11月下旬,成虫全年可见。150 g/L茚虫威乳油、240 g/L虫螨腈悬浮剂、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效见效快,药后1 d防效达61%~88%,药后3 d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虫螨腈防冶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24%虫螨腈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667m2用量30rnL的防效相对较好,药后3和7d的防效分别达78.1%和85.36%;添加有机硅助剂好湿有助于提高虫螨腈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采用5%噻虫嗪水乳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噻虫嗪水乳剂有效成份用量为15.00、11.25、7.50 g/h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有效成份用量7.5 g/hm2,药后第1天防效高达90.34%,药后第3天防效高达95.03%,药后第7天防效高达92.43%,且在试验作物上未见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8种不同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结果表明,20%啶虫脒SPX、25%噻虫嗪WG、50%烯啶虫胺SG、25%噻嗪酮SC、25%吡呀酮WP均有良好防效,宜在生产实践中选用。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吡蚜酮及其复配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小区药剂试验。结果表明:40%速灭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表现为速效性好,药后2 d防效达88.46%;持效性也好,药后7 d防效仍维持在94.91%。30%吡蚜酮·虫螨腈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虫螨腈悬浮剂、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药后2 d及7 d防效均在80%以上,防治效果良好,可以大面积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与35%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防效为75%~80%,生产上使用建议加大使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