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根据我场的特点是生产现场和一日龄雏鸡新城疫Ⅰ系苗免疫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22日龄雏鸡新城疫Ⅰ系苗免疫试验,现报告如下: 一、试验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当前对新城疫的防控还是以疫苗免疫为主,接种过新城疫疫苗的母鸡,其母源抗体能通过卵黄囊传递给雏鸡,而使雏鸡  相似文献   

3.
由于雏鸡携带母源抗体,给新城疫免疫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消除新城疫母源抗体对雏鸡免疫的影响,前人曾作过大量工作,但结果皆不满意。1983年,Samberg等用新城疫活苗和死苗同时对一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无论在实验室和现地,都获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一日龄雏鸡同时接种新城疫活苗和死苗进行了研究,初步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母源抗体对雏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雏鸡的母源抗体往往参差不齐,未能提供可靠的保护。目前,我国少数地区新城疫多发生于40日龄以内的雏鸡。为消除新城疫对雏鸡的潜在威胁,有效地控制本病的流行,及早地对雏鸡进行正确的免疫接  相似文献   

5.
1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1.1雏鸡母源抗体的影响雏鸡母源抗体是指种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由卵黄传给雏鸡,使雏鸡出生后自身就带有的抗体为母源抗体。母源抗体可保护雏鸡不受强毒攻击,也可抑制疫苗对鸡产生免疫力,母源抗体越高其保护力和抑制力也愈强。当前的新城疫失败的原因多数是由母源抗体的干扰所致。雏鸡群中母源抗体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群与群之间有差异,同样个体间也有差异,有时这种差异幅度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在进行新城疫免疫之后,有些雏鸡可获得免疫(母源抗体很低消逝者),另一些雏鸡则不能获得免疫(母源抗体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近年新城疫发病出现了新的变化:20-40日龄雏鸡发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其后表现出新城疫的神经症状;1998年后在许多养殖地区,特别是15-40日龄雏鸡大面积发生新城疫。死亡率极高;2001年后3-10日龄肉仔鸡新城疫发病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雏鸡携带母源抗体,给新城疫免疫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消除新城疫母源抗体对雏鸡免疫的影响,前人曾作过大量工作,但结果皆不满意。1983年,Samberg等用新城疫活苗和死苗同时对一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无论在实验室和现地,都获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对1日龄雏鸡同时接种新城疫活苗和死苗进行了研究,初步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试验雏鸡:购自哈市郊区养鸡场带有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在生产实践中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雏鸡免疫程序,本研究采用新城疫病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及观察动态变化规律,掌握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该试验研究为雏鸡的免疫程序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科学的制定免疫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京粉雏鸡,间隔1、2周后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以单独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为对照,免疫后2、3、4和5周对各组鸡采血测定新城疫HI效价,并在免疫5周后用新城疫强毒攻击,计算各组保护率。结果显示,1日龄时首免IBD免疫复合物疫苗间隔不同时间再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与单独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相比,新城疫HI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在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上对新城疫La Sota疫苗免疫均无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性新城疫病因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新城疫作为鸡的一种传染病早已列入鸡的免疫程序之中,但是,目前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性新城疫或慢性新城疫已成为降低养鸡业效益的突出问题。该病多发生于雏鸡,尤其是30~40日龄雏鸡多发,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性新城疫原因很多,情况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新城疫仍然是困扰和危害养鸡业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过去的研究表明,当免疫鸡群中新城疫抗体滴度平均达到26以上的鸡,能够抵制新城疫强毒的攻击.但目前流行的新城疫与传统新城疫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经过多次免疫接种,抗体水平较高的鸡群仍可发病,且发病日龄广泛,以雏鸡、高产蛋鸡和种鸡居多,发病率较高,雏鸡死亡率高,成鸡死亡率低,病理剖检变化典型.现将一例蛋鸡产蛋高峰期发生新城疫的诊治与体会作一概述,以供养鸡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雏鸡携带母源抗体,给新城疫免疫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消除新城疫母源抗体对雏鸡免疫的影响,前人曾作过大量工作,但结果皆不满意。1983年,Samberg等~1用新城疫活苗和死苗同时对一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无论在实验室和现地,都获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对一日龄邹鸡同时接种新城疫活苗和死苗进行了研究,初步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日龄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后再一次、二次接种新城疫疫苗,T、B 细胞数量及功能均明显低于其相应对照组,说明感染雏鸡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攻击新城疫强毒后,感染鸡二次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感染鸡一次免疫组,并接近对照一次免疫组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范玉芳 《中国家禽》2000,22(2):30-30
目前 ,我区新城疫预防主要采用雏鸡Ⅱ系苗免疫 ,产蛋前Ⅰ系苗加强免疫 ,效果可靠。但由于Ⅱ系苗为弱毒苗 ,免疫期短 ,要免疫2~3次 ,成本较高 ;有强毒存在的鸡场 ,用Ⅱ系苗免疫后仍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因此 ,有些养鸡场户为了提高雏鸡抗体水平 ,降低成本 ,减少麻烦 ,在没有成功免疫程序的前提下 ,对7~10日龄雏鸡用新城疫Ⅰ系苗超剂量免疫 ,结果引发雏鸡新城疫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我区某鸡场因新城疫Ⅰ系苗免疫雏鸡引起新城疫暴发的病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鸡场新引进迪卡蛋雏1500只 ,饲喂正大雏鸡配合饲料 ,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是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各种年令的鸡都可以发生。在自然发病的鸡场中,对成年鸡一般根据症状和剖检变化是容易作出诊断的,但对雏鸡的新城疫则极易发生误诊。我们曾遇到一些鸡场将雏鸡的新城疫误诊为鸡枝原体病或鸡支气管炎,从而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致使该病蔓延扩大,造成极大  相似文献   

16.
及早地对雏鸡进行正确的免疫接种,以尽早提高鸡群对新城疫的抵抗力,对我国养鸡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雏鸡新城疫早期免疫作了不少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试验以三种疫苗、二种免疫途径来探讨一日龄免疫的可行性,旨在为今后的雏鸡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接种马立克氏病“814”疫苗后雏鸡对新城疫免疫的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先用马立克氏病(MD)"814"疫苗进行胚胎免疫或一日龄雏鸡免疫,然后进行新城疫(ND)Ⅱ系弱毒疫苗免疫。试验结果表明,"814"疫苗对雏鸡免疫系统从机能方面讲是安全的,胚胎免疫组和一日龄雏鸡免疫组与对照组对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反应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一)温和型新城疫温和型新城疫多发生于雏鸡,尤其以30~40日龄雏鸡发病最多。成年鸡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不高。病初患雏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病鸡张口伸颈,气喘、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9.
寇庆  梁咪娟 《江西饲料》2012,(3):5-6,12
本文研究了酵母多糖对雏鸡新城疫抗体效价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增值的影响。实验选取健康蛋公鸡雏鸡20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饮用纯净水,实验组分别饮用含0.5%、1%、2%和4%的酵母多糖溶液。与免疫接种后第7d、14d、21d、28d测定新城疫血凝抑制效价。于免疫后第10d、20d、30d、40d分离雏鸡血液淋巴细胞,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变化。结果表明,酵母多糖能明显提高雏鸡新城疫HI抗体效价,促进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正>雏鸡的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但继发新城疫、大肠杆菌病并造成大批死亡的现象并不多见,本文就介绍一例雏鸡非典型新城疫与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并引起大批死亡的病例。1发病情况前几日下午,我县疾控中心接到一养殖户求助电话,说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