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法,在得到了可以反映驼梁森林健康的各个主成分的基础上,根据各样地B层指标的贡献率计算出样地A层指标的得分,然后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A层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出各样地的综合得分,并按照得分的高低对健康状况进行排名。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些有益于森林健康的措施,为驼梁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频率法结合目标法,构建了一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16个指标层以及30个分项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通过定性(理论分析法)与定量(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去掉冗余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依据健康评价模型和等级划分标准,求出各样地健康分值与等级。结果表明,刺槐×榆树×臭椿与刺槐纯林模式为优质林,刺槐×油松为健康林,青杄×白杄×油松、刺槐×柠条、刺槐×沙棘与刺槐×柠条×沙枣模式为亚健康林,小叶杨纯林模式为不健康林。人工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健康状况并非一成不变,但从目前的分析结果来看,刺槐×榆树×臭椿模式与刺槐纯林模式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的中国森林火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改进的突变级数法对中国森林火灾进行评价,了解森林火灾受灾程度和损失情况,为中国森林火灾防灾减灾工作、灾后经济补偿和保险赔偿等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我国森林火灾2000-2014年的统计数据,在当前国内外森林火灾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包括受灾森林面积、森林资源损失价值、人均损失价值等17个森林火灾损失评价指标的我国森林火灾评价体系,并分析常规突变级数法在指标重要性排序中存在的主观性和综合值偏高的不足,利用改进的突变级数法对中国森林火灾损失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1)我国2000-2014年总共发生森林火灾119 169次,累计伤亡人数1 747人,累计经济损失8 092 960万元。(2)森林火灾评价体系的A层指标有3个,其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综合损失、经济损失和实物量损失;B层指标有6个,其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综合损失、费用损失、资源损失、灾次伤亡、人工设备和林地损失;C层指标有17个,其重要性位居前3的是立木资源损失价值、出动扑火车辆和伤亡人数。(3)各年份综合值调整前后相差较大,初始综合值集中在[0.8,1],而调整后的综合值分布在[0,0.8],调整后综合值的等级和大小更具有可比性。(4)受灾最严重的2006年综合得分为0.745,受灾最轻的2001年综合得分为0.100,二者相差0.645分,不同年份森林火灾评价值差异明显。(5)我国2000-2014年森林火灾总体损失较为严重,且各年损失波动剧烈。【结论】改进的突变级数法解决了常规突变级数法在多层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森林健康的相关理论与技术,采用分层评价的指标分值法评价森林健康,一级指标及其下的基本指标均采用等权分配权重的评价方法;分别于2004年和2012年对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的16块标准样地进行了森林健康评价指标的调查、量化和测定,2004年调查了13个基本指标, 2012年调查了24个基本指标,共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抵抗力、生产力(活力)、效益、土壤状况等6个一级指标;对林分各指标逐项进行数量化或评分(定性指标数量化,定量指标标准化),计算出森林健康指数HCI来评价八达岭林场的森林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森林在2012年的HCI为60.33(13个指标;亚健康),仅比2004年(13个指标HCI=60.25;亚健康)提高了0.09(0.15%);16块标准地中10个林分的HCI有升高趋势,其中侧柏-黄栌(提高了29.13%)、西沟糠段林(提高了21.80%)、西沟油松林(提高了18.57%)等标准地的森林健康质量提高明显;但有6个林分的健康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西沟元宝枫林(下降了21.20%)、西沟黑桦林(下降了23.49%)、西沟核桃楸林(下降了31.15%)等森林健康的质量下降明显。总体上看,森林质量较稳定,但健康质量不容乐观,仍处于亚健康状态(24个指标评价HCI=59.47;2012年),需要林场及时采取生态疏伐、景观疏伐、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等经营技术措施改善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的健康等级,充分发挥八达岭林场森林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信丰国家森林健康示范区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健康经营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新理念.通过对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内涵的探讨,以江西信丰国家森林健康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方法,构建由森林生态系统自身健康、森林经营健康和森林效能健康3个层次共27个指标组成的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明确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对示范区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示范区的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毛竹林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杉木林、湿地松、火炬松和疏林地等生态公益林处于中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森林燃烧率、林火次数比率、森林火灾成灾面积比率、每起森林火灾平均成灾面积四个指标,以各省市区各项指标计算结果由大到小排名次,给出得分。然后由四项指标得分之和算出综合得分,按综合得分值由小到大排定各省市区森林火灾危害程度的名次.并将各省市区划分为重灾区、中等火灾区和轻火灾区,以期为我国森林防火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以便合理调配森林防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7.
周密  葛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5,(16):300-302
为打破新时期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发展所面临的用地瓶颈,实现农村闲置土地开发整理效益最大化,分析了喀斯特山区农村闲 置土地资源开发整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喀斯特山区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地力因素、地形因素、农业基础设施类3个二级指标层和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地形坡度、垦殖率、交通条件等8个指标因子建立了3层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了各指标因子相对准则层及目标层的指标权重.构建的3层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喀斯特山区今后开展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评选,计算出各计划项目可行性的综合得分,按照高分优先的原则进行开发整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喀斯特山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物群落,分别以个体数、重要值、总和优势度为测度指标计算了9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该区森林群落的乔木层和灌木层,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优于以个体数和总和优势度为指标测度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乔木层丰富度指数(R1、R2)对测度指标比较敏感,灌木层和草本层Alalato均匀度指数(Ea)对测度指标最敏感;灌木层以重要值测度的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H)大于其它指标测度的H值,草本层以盖度指标测度的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H)大于以重要值为指标计算的H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GST法与AHP法的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规划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开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活动。基于GST法和AHP法对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权重计算。结果表明:(1)25项具有代表性和客观性的指标通过灰色筛选,8项指标由于与康复性景观评价无直接关系或可测性低等原因未入选;(2)准则层的权重排序为心理康复性A1(0.428 4)生理康复性A2(0.299 7)植物景观A3(0.169 1)人工景观A4(0.102 8);(3)各指标层中重要性程度最高和最低分别是:A1的内心感到愉悦(0.321 1)、增强自信心(0.107 9);A2的减少疲劳感(0.245 5)、鼻腔感到舒适(0.105 4);A3的植物空间合理性(0.257 2)、意境美(0.091 9);A4的使用舒适性(0.188 2)、布局合理性(0.083 4)。该研究为今后科学和系统地进行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森林旅游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科学地分析和掌握浙江省各森林旅游区的动态变化与经营管理成效,并客观公正地评价其质量水平,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省森林旅游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进行研究。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项目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等4个层次,具体有5个项目27个要素62个指标,同时对各个指标设立了具体的评价标准。表9参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渭北黄土高原区刺槐人工林的健康状况,构建评价模型,为该区刺槐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渭北黄土高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永寿县槐平林场、扶风县野河林场、白水县方山林场选设84块样地进行调查,以评价人工林健康状况及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从林分结构、林分活力、林分抗逆性等指标中筛选评价指标,再通过比较不同龄级(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各指标权重的变化确定最终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聚类分析法,构建刺槐人工林评价模型,计算各样地的健康指数,根据健康指数,将处于不同龄级的刺槐林划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3个等级。【结果】最终确定的渭北黄土高原区刺槐人工林健康评价体系包括活力指标(立地质量、枯梢比、更新状况)、结构指标(郁闭度、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抗逆性指标(森林火险等级和病虫害)。研究区刺槐林分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为:健康林占45.2%,亚健康林占42.9%,不健康林占11.9%,表明刺槐林的整体健康状况不良,急需进行健康经营抚育。【结论】构建的健康评价体系能客观地反映渭北黄土高原区刺槐人工林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市5个住宅区绿地空间结构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和浩特市5个住宅区绿地的密度、间距、覆盖度3项水平结构指标,乔灌草比例、林层比2项垂直结构指标,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4项树种组成结构指标进行测定。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分别采用Margalef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和Simpson指数(M),从整个样地、样地乔木层和灌木层3个方面分别计算。结果表明:5个样地的植株密度较为合理;聚集指数R表明各样地植株都属于均匀分布;桥华紫花园和名仕园的覆盖度较好;各样地乔灌草比例不尽合理;桥华紫花园和芳汀花园的林层比较好;各样地的R值为2.6977~4.8208,H值为1.9208~2.8024,J值为0.8342~0.9696,M值为0.0657~0.2126。  相似文献   

13.
以景谷县森林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以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效益持续发挥、林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林区社会效益长期稳定为目标,讨论景谷县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构建8个类目标43个项目指标层的景谷县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单项指标的标志值及各单项指标实现率;以各单项指标实现率为基础,经归一化处理得到类指标的实现率;经加权计算得到目标层得分,结果表明:景谷县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综合指标值为0.681,社会可持续性综合指标值为0.621,二者处于弱可持续状态;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综合指标值为0.495,经济可持续性综合指标值为0.540,处于弱不可持续状态;森林经营可持续性综合指标值为0.566,在总体上的可持续性处于弱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4.
应用R统计建模语言,对293条数据记录的11个评吸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按照方差累积贡献率85%提取了3个主成分,通过计算各品牌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值,分析出香气韵调、香气质等几个主要指标.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11个评吸指标聚为3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取立地空间信息间隐含的相关性,对其进行定量计算和表达,研究选取森林资源小班调查数据中7项典型的离散数据,结合小班空间位置属性构成森林立地离散空间场,采用信息熵的理论方法,通过计算局部空间内离散场的信息量以及局部空间与整体的协调性,定量分析并提取多项离散型因子与立地森林健康等级间的相关指数。结果表明,在7项因子中不同的立地类型和小班内的优势树种与森林健康相关程度最高,森林起源则与森林健康等级表现出相互独立的关系。研究克服了以往使用统计学原理以及灰色系统理论均无法计算立地离散空间场相关性的缺陷,实现了对立地因子中的离散型属性间关系的定量计算和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健康评价是实施森林资源健康经营的前提和基础,但现有研究多从单一尺度开展,未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为此,该文以林木冠层特征为基础,结合Landsat TM数据和统计学方法实现森林健康评价的多尺度转换,为我国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方法  以大兴安岭盘古林场50块固定样地单木健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熵值?AHP综合指数法构建单木健康评价模型,并汇总得到样地尺度健康得分的平均值(Hm)、标准差(Hstd)、变异系数(Hcv)、偏度(Hpd)和峰度(Hfd)共5项统计指标,结合Landsat TM和地形数据并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模型构造区域尺度森林健康评价综合反演模型,实现了森林健康从单木?林分?区域的多尺度综合评估。  结果  样地调查结果表明:盘古林场单木健康得分均值为0.663 8 ± 0.091 2,整体处于亚健康水平,其中亚健康树木所占比例最高(79.43%);区域内不同树种健康等级间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云杉 > 白桦 > 兴安落叶松 > 山杨 > 樟子松;林分尺度健康得分的Hm、Hstd、Hcv、Hpd和Hfd值分别为0.663 3、0.084 1、12.84%、?0.607 6和0.846 0,表明该地区约78.43%的林分中单木健康得分呈明显左偏尖削状正态分布;遥感反演结果表明:区域内森林健康得分Hm均值约为0.619 4 ± 0.054 3,其主要受地形(DEM)、植被指数(RVI、DVI、EVI和Green)和原始波段(B1、B3)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建模型的预估精度可达到75%以上,能够满足森林健康评价的需求;林场范围内林木健康得分整体呈现南低北高的格局,且Hm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居民点、道路沿线等交通便利地区。  结论  盘古林场森林整体以亚健康为主,亟待开展科学的健康经营;同时,该文提出的以林木冠层特征为基础并充分结合遥感数据和统计学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森林健康的多尺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森林健康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森林健康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首要和关键的步骤,指标体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程度。本文通过对森林的活力、组织结构、适应性和社会价值四个指标的测定,构建了一套评价森林健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在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示范点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应森林的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对北京地区森林健康状况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天山中部林区,采用样带法布设20m×20m的固定样地44个,通过监测各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运用综合指数公式“H=∑n i=1”,对土壤理化因子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各样地的土壤综合指数,并采用聚类法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土壤综合指数得分范围在3.36~6.18,共分成4类,其中I类样地7个,均值为5.89;II类样地25个,均值为4.92;III类样地11个,均值为4.32;IV类样地1个,值为3.36。天山云杉森林生态系统林下土壤总体表现为I类和II类,其中林分郁闭度为0.6的综合指数最大,林分郁闭度为1的综合指数最小。不同林分郁闭度的林下土壤综合指数表现顺序为:郁闭度为0.6〉郁闭度为0.4〉郁闲度为0.8〉郁闲度为0.2〉郁闭度为1。  相似文献   

19.
杨怀  戴慧堂  刘丹  杜文芝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87-188,194
以鸡公山森林生态站多年连续观测的数据为基础,本着可操作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接受性的原则,在众多评价指标中筛选出生产力指标、结构指标、干扰指标和服务功能指标四大类24个指标来对鸡公山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鸡公山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数平均值为11.63,处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客观地对红枣鲜果品质进行多指标综合比较,以宁夏中部干旱带6个不同品种红枣的10个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主成分因子,计算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及各品种鲜果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前3项主成分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2.599 6%,能够反映出原始样本的大部分信息,以此计算出各品种果实品质的综合得分,金昌一号的综合分值最高,其次为山西骏枣,品质得分最低的品种为哈密大枣;根据近3年主观评判,金昌一号和山西骏枣果实品质好于对照品种同心圆枣。因此,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宁夏中部干旱带不同品种红枣鲜果品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