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正>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从开始育种,一直到水稻扬花期,此阶段相对比较正常,但是到了结实期,便出现颖壳不闭合、稻壳畸形的现象。这一水稻生产上的疑难杂症,在旱地改田的地方经常见到。由于受灾农户经常质疑种子质量等问题。因此,笔者经过调查、询问专家、分析化验、查找原因等,现将原因和分析方法总结如下:一、水稻扬花抽穗期不结实现象(一)畸形不结实扬花过后结实期,水稻颖壳不闭合,多数为干瘪空壳(扬花未受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21,(9)
正近几年来,生长后期已经抽穗灌浆的晚稻,一些稻粒的颖壳会变褐色,有的颖壳上有白色的霉层;有的稻穗上有黑粒,不灌浆,一穗上少则一两粒,多则十几粒,一般在抽穗后2天左右出现。有人认为这是黑粉病。其实,出现这种长黑发霉情况不一定是稻粒黑粉病,要根据田间情况区别对待,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由来2004年8月16日前后,我们在接受科技咨询活动中遇到一个特殊的问题,即水稻开花后出现重颖(双颖),颖壳畸形,关闭不扰,且弯曲的像鸟嘴,颖壳之内很少结实,即使有,也只有很短的青粒米,不成熟。如农户计占山,家有4669~5336平方米杂交水稻,品种是Ⅱ优838,其中有667平方米黄瓜茬水稻,颖壳畸形,重颖不结实的约占66%左右,田中间重于田边,分布似有规律。该田既不受旱,又未施用除草剂,开花结实期无高温热害发生。而其他的田块Ⅱ优838均结实正常(排除了种子质量问题)。2原因分析经调查发现,2004年我县水稻出现上述现象不是偶然,在新安镇、舜…  相似文献   

4.
丰泉 《农技服务》2000,(4):14-14
<正> 普通稻种是自花结实形成的。稻种在扬花期间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稻谷的内外颖相互包含紧密,构成完全封闭颖壳,成熟时即使遇到阴雨天气,穗发芽很少出现。而杂交稻种子是在母本颖花开放时(母本自花雄性不育),靠接受外来(父本)花粉授精后才能结实,属异交授粉结实。它在授粉结实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与常规稻种不同的特点,母本比父本开花迟,闭颖慢,异交结实率低,饱满度差,内外疑壳包合松,存在裂颖现象。所以,杂交种与常规种有明显差异。加之在制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花期相遇不理想,使之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双季晚稻多年田间观测数据与气象资料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气象条件对晚稻产量结构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结实粒数是造成双季晚稻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生殖生长期的气象条件对晚稻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9月农事     
<正>9月白露秋分,进入仲秋,日平均温度逐渐下降,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秋季作物茁壮成长和开花结实。1一季晚稻进入灌浆结实阶段,田间间隙灌溉,干湿交替,不可脱水过早,以便养根保叶,增加粒重。依据病虫预测预报,选准对口农药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2双季晚稻①科学管水。9月上旬水稻进入孕穗期,是水稻一生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来,晚稻生育后期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现象,使农民一筹莫展,值得引起重视。一、异常表现1.抽穗不整齐。主要反映在两系杂交稻,引起抽穗不整齐的原因较多,如品种纯度不高、环境条件包括使用农药等影响。不同原因引起晚稻抽穗不整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应根据田间表现以及晚稻生长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由来 2004年8月16日前后,我们在接受科技咨询活动中遇到一个特殊的问题,即水稻开花后出现重颖(双颖),颖壳畸形,关闭不扰,且弯曲的像鸟嘴,颖壳之内很少结实,即使有,也只有很短的青粒米,不成熟.如农户计占山,家有4 669~5 336平方米杂交水稻,品种是Ⅱ优838,其中有667平方米黄瓜茬水稻,颖壳畸形,重颖不结实的约占66%左右,田中间重于田边,分布似有规律.该田既不受旱,又未施用除草剂,开花结实期无高温热害发生.而其他的田块Ⅱ优838均结实正常(排除了种子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9.
9月农事     
9月白露秋分,进入仲秋,日平均温度逐渐下降.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秋季作物茁壮成长和开花结实。1一季晚稻进入灌浆结实阶段,田间间隙灌溉,干湿交替,不可脱水过早,以便养根保叶,增加粒重。依据病虫预测预报,选准对口农药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2双季晚稻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上旬,湖南新邵县严塘镇湖城村13组农户何某的3丘晚稻(面积1.89亩)出现了严重的"白叶现象",晚稻大多数剑叶叶肉被吃空后仅留下表皮,看上去一片花白.不用说,这是第4代稻纵卷叶螟的危害造成的.因稻纵卷叶螟危害,这3丘晚稻平均亩产仅412千克,亩平减产100千克以上.老何好生奇怪,这3丘晚稻光防治稻纵卷叶螟曾用过3次药,可最终还是没有"治服"稻纵卷叶螟,唉!这"鬼虫"真是难治呀!象老何这样因稻纵卷叶螟危害造成晚稻严重减产的还比较多见.问题不在于农户不重视防治,而在于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不当.针对近年防治上存在的问题,防治稻纵卷叶螟,要注意走出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1.
宁乡县白背飞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了2008~2010年宁乡县回龙铺镇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008至2010年白背飞虱灾情有逐年增强趋势;早稻田间白背飞虱若虫、成虫数量呈“翘尾型”,晚稻向背飞虱田间若虫数量呈“昂首型”,成虫呈现“首尾双峰型”;全年白背飞虱种群数量高峰主要集中在早稻灌浆期-乳熟期和晚稻拔节期-孕穗期以及蜡熟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晚稻抛秧栽培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生产中也有少数丘块由于管理不善,出现了倒伏或部分倒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抛秧栽培增产潜力的发挥。抛秧晚稻倒伏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如下。 严重干旱 前期干旱,土表硬化,根系不能下扎,容易倒伏。中后期干旱,茎秆失水变软,不能支  相似文献   

13.
9月农事     
9月白露秋分,进入仲秋,日平均温度逐渐下降,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秋季作物茁壮成长和开花结实。1一季晚稻进入灌浆结实阶段,田间间隙灌溉,干湿交替,不可脱水过早,以便养根保叶,增加粒重。依据病虫预测预报,选准对口农药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2双季晚稻①科学管水。9月上旬水稻进入孕穗期,是水稻一生  相似文献   

14.
介绍2010年响水县境内水稻白色颖壳现象的发生时期、发生前的气象特点、田间表现及其对每穗颖花量的影响,以为白色颖壳现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晚稻生育后期出现生理性青枯现象,集中出现于晚稻灌浆期间,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大。发生特点一般多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低温骤变后,田间出现成片的枯死禾。损失程度与田间发生的迟早有关,一般发病越早损失越大,多表现为急性型发生,通常大穗形品种及易倒伏的品种易出现青枯,受害更重。青枯症状在经受生育后期的低温冷害后,灌浆期突然失水青枯的稻株,叶片卷曲萎缩、青灰色、无病斑;茎基部干瘪收缩,植株倒伏;谷壳青灰色,成秕谷;根系发黄或变黑,常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和施肥处理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金竹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8-38,41
通过设置品种和施肥试验,研究了水稻颖壳不闭合症的田间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粳稻颖壳不闭合症明显好于籼稻,施用复合有机肥对改善水稻颖壳不闭合症效果显著;生产上应从综合因素考虑该病症的预防与防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晚稻拋秧栽培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生产中也有少数丘块由于管理不善,出现了倒伏或部分倒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抛秧栽培增产潜力的发挥。抛秧晚稻倒伏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如下。 严重干旱 前期干旱,土表硬化,根系不能下扎,容易倒伏。中后期干旱,茎秆失水变软,不能支撑稻穗,遇大风大雨即易引起倒  相似文献   

18.
<正>晚稻抽穗扬花、灌浆结实阶段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抽穗后的光合生产能力是决定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后期的管理是晚稻高产的关键,管理上主要是抓好"五防"。1防止脱肥早衰晚稻抽穗以后不再长根出叶,营养生长基本停止。据测定,稻谷产量90%是抽穗以后的光合产物形成的,如果后期管理不当,就会出现"大穗有余,结实不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的早衰现象。因此,晚稻后期要达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必须在养根保叶、防止早衰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海盐县2008年晚稻田间穗萌芽现象的调查结果表明,晚稻穗萌芽由高温多雨天气造成,穗萌芽率的高低与晚稻的品种、栽培模式等因素有关,且晚稻主穗和穗上部的谷粒萌芽较多。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华南、西南、江南中稻和东北单季稻处于齐穗至灌浆乳熟期,华南、江南、长江中游晚稻处于分蘖期,长江下游和江淮单季晚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田间病虫发生发展速度快。其中稻飞虱短翅型成虫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晚稻区增长速度快,局部虫量高,重发威胁大;稻纵卷叶螟在长江中下游晚稻区虫卵量较高,呈加重发生态势;稻瘟病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区扩展速度快,江苏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