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草地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国北方草地大面积退化,生产力下降,同时自我恢复功能降低或丧失等.本文阐明了北方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认为只有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利用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现状、保护及建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志坚  孙红 《四川草原》2005,(7):31-33,42
中国北方草地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由于人类掠夺式的经营方式,致使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严重。本文分析了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现状、退化原因,并提出相应保护及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草地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由于人类掠夺式的经营方式,致使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严重.本文分析了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现状、退化原因,并提出相应保护及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单时相MODIS数据的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草地NPP减少的相对百分数(由实际NPP和潜在NPP计算)为主要监测指标,提出了一个基于单时相MODIS数据的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介绍了利用MODIS数据反演实际NPP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个根据实际NPP和草地类型分布图确定潜在NPP的方法。对2003年中国北方草地的监测结果表明,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严重,退化程度的空间差异性较大,草地退化程度与草地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1草地生态失调退化十分严重近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草地的掠夺性利用已越来越加剧,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草地生态失调、草地退化、沙化现象日趋严重。据估计,美国受干旱、沙化的草地面积有121500万亩;苏联草地退化的面积达24000万亩;我国北方43亿亩草地,巳有7亿多亩退化,并以每年2000万亩速度不断扩大。新疆草地退化的面积为7000万亩,内蒙古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1.8亿亩,其中退化草地面积已占33.27%,青海省草地退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候干旱变化和重牧利用对草地的影响,我国北方草原退化日益加重.沙化的面积逐步扩大,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研究适应北方干旱环境的旱生、超旱生植物资源,改良退化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是我国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气候干旱变化和重牧利用对草地的影响,我国北方草原退化日益加重,沙化的面积逐步扩大,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研究适应北方干旱环境的旱生、超旱生植物资源,改良退化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是我国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锡林郭勒草地资源退化及其危害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林郭勒草地是我国四大草地之一,为内蒙古草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畜牧业基地,锡林郭勒草地由于受到近代不合理的利用,资源发生了变迁,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稳定发展,也引发一些生态因子变化。因此,要对退化草地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这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庄洋  赵娜  赵吉 《草业科学》2013,30(9):1469-1474
草地固碳潜力巨大,而我国北方草地退化现象严重,恢复和保护草地资源,增强草地植被和土壤固碳增汇潜力,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本研究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地退化的现状,对不同类型草地的固碳增汇潜力进行了评估,估算出内蒙古退化草地的增汇潜力为每年45.86 Tg,潜在的自然碳汇价值可达到每年119亿元。根据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固碳潜力的评估结果,预测了草地碳汇的收益前景,在分析完善草地碳汇机制和政策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探索和建立促进牧区发展,使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久治县草地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四川草原》2005,(6):42-46
天然草地退化,将导致草地第一性生产力下降,优良牧草减少,草地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因此,如何利用草地资源、防止草地退化以及退化草地的恢复与治理已成为当前畜牧业生产和草地生态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久治县草地资源现状的调查,针对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抑制退化及退化草地改良的对策,使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从而为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促进川西北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川西北草地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草地生态恶化、畜牧业经济效益差、草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入手 ,提出了草地管理制度创新 ,控制牲畜数量 ,遏制草地退化 ;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提高经济效益 ;开发利用和保护草地自然及人文景观等资源 ;建立科技开发实验区等对策 ,维护草地生态环境 ,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青南地区称多县歇武乡典型的退化高寒草地为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施肥、补播、除杂等综合技术,对退化天然草地进行综合复壮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是最主要的复壮措施,当施以尿素105.0kg/hm^2,二铵60.0kg/hm^2,氯化钾22.5kg/hm^2时,经济效益最高。复壮技术组合中,以A3B3C2最好,即除杂100%,施用尿素150kg/hm^2、二铵105kg/hm^2、氯化钾30kg/hm^2、披碱草15kg/hm^2为首选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13.
辛有俊 《青海草业》2001,10(4):12-15
"九五"飞播牧草联查表明,飞播牧草工作已成为西北五省(区)人工种草、退化草地改良及生态环境治理中最为迅速有效的技术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作者建议将飞播牧草工作列入国家计划,给予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西繁东育"工程经济、生态效益核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民关心的经济收益问题,核算了"西繁东育"的经济收入;同时,参考Robert Costanza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以及谢高地等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青藏高原生态资产价值的评估,对"西繁东育"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进行估算.藏系绵羊羔羊、淘汰母羊和牦牛牛犊西繁东育为农民带来的经济收益分别为38.98,47.12元/只和212.6元/头,而因此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高达5 301.85元/个羊单位和15 953.31元/头,在青海实施"西繁东育"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牧户抗灾保畜能力,因此而产生的生态效益也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5.
新疆牧区超载过牧对草地退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美玲  蒋志清 《青海草业》2012,21(1):2-5,14
新疆草地退化现象严重,已成为制约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建立一套草地退化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相关分析方法,得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草地放牧率,牧民的超载放牧行为是导致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制定保护草地政策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青藏高原地理位置、气侯条件和高寒草甸草地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草地生态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落后,超载过牧、鼠虫危害、水土流失以及人类活动干扰是草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阻碍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合理利用天然草地,优化草地生产结构,培育家育优良品种,开展季节畜牧业生产,建立稳产高产人工草地,并建立健全草地资源监测、预测预报和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研究是防治草地退化,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提高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现状调查,依据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将高寒草地退化分为未退化、轻度、中度、重度、极度退化5个等级。结合调查期间的MODIS影像,分别建立基于NDVI的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模型,按照退化等级标准分类,制作了相应的退化等级图,并统计各退化等级的面积和比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未退化草地所占草地面积比例为3...  相似文献   

18.
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草地退化日趋严重,特别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羊草草地退化更为严重,草地生产力水平明显下降,为了遏制退化,保持生态平衡,提高草地生产力,从而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我盟在扎赉特旗太赉化草场进行浅翻改良退化羊草草地试验工作,因为笔者曾参加过该项工作,就羊草草地植被演替变化规律和改良羊草草地的配套技术,进行试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对玉树州称多县清水河乡典型退化草地不同退化梯度高寒草甸的群落结构持征、土壤养分和退化成因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退化梯度的草地中,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和含水量等均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原生植被和轻度退化草地是受害轻微的退化草地生态系统;重度退化草地和极度(“黑土型”)退化草地是受害程度极大的退化草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退化草地群落演替趋向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群落的退化演替以植物个体、种群与群落层次上植物的动态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变等现象为表征。主要从植物个体形态特征、草地退化模式、草地土壤养分变化等方面对退化的响应,探讨了草地退化演替的特征和趋势,建议今后对草地的退化演替机理、放牧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界面生态学及草地的价值评估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