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水稻不同轻简栽培方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观察不同轻简栽培方式(水直播,旱直播,麦套稻)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结构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稻田杂草稻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4~2006年在扬州定点追踪了直播稻、麦套稻、抛秧稻、手插秧等不同稻作方式的杂草稻发生动态,并配合大面积生产调查,研究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对水稻生产的危害。研究表明,杂草稻的发生和严重危害主要是由于水稻生产方式日益简化积累、种子混杂等原因造成的;杂草稻危害一般是直播稻〉麦套稻〉抛秧〉手插秧;水稻的不同发育阶段,杂草稻与栽培稻的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别。根据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形态差异,提出了“切断种源,形态去杂”的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农户尝试采用轻简的直播栽培方式种植水稻;但因未完全掌握科学的直播栽培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常面临水稻出苗率低、易倒伏和杂草防治难等问题。分析了影响水直播稻产量的因素,从直播稻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水分管理及病虫草鼠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介绍了三江平原水直播稻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三江平原水直播稻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帮助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苏北沿海地区稻作方式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当前苏北沿海地区水稻种植方式多元化、轻简化、粗放化发展的特点,综合评价了手栽稻、抛秧稻、机插稻、直播稻等主要稻作方式的技术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推广机插秧、切实控制直播稻、巩固提高抛秧稻 、补充应用手栽稻"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华北水稻直播种植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是当前水稻栽培中常见的轻简种植方式,具有省工、省力、高效的特点,并有利于机械化操作,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发展迅速。华北稻区是我国粳稻主要产地,直播稻种植面积近些年亦呈迅猛发展态势,探讨该区麦茬水稻直播种植关键技术对促进当地水稻高产稳产起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品种的选择、播种方式及田间栽培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该区水稻直播种植关键技术,以期为该区水稻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直播稻主要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直播是当前主要的轻简稻作方式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直播稻虽然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等优点,但在生产上也暴露出了全苗保苗难、草害重、易倒伏等缺点,大面积生产风险较大.从分析直播稻的不同播种方式和主要生育特点入手,结合本地生产实践,提出了直播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推广上存在的优点和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麦秸全量机械还田轻简稻作技术是新农村建设和水稻生产安全的双重要求。笔者通过试验对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秧、抛秧和直播稻三种轻简稻作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稻表现高产稳产,省工节本,且推广条件成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红米杂稻群众俗称野生稻、自生稻或红米稻等。近几年来,随着麦套稻、直播稻等轻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红米杂稻的发生蔓延逐年加重,范围越来越广。据调查,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田块杂稻率高达50%以上。红米杂稻不仅产量低、  相似文献   

9.
水稻直播简化栽培技术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在本田里直接播上谷种栽培水稻的技术。本文重点探讨来安县在发展水稻轻简化栽培中水、旱直播稻的播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岳优9113麦后稻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淮河流域水稻旱直播发展迅速,从种子处理、播种、肥水管理、杂草与病虫防治等方面对岳优9113麦后稻旱直播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信阳地区岳优9113麦后稻旱直播节水栽培的优点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机插秧技术秧龄适应期短、栽插后秧苗植伤大等技术问题,突破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水稻发展的瓶颈,本项目开发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钵体苗栽培高产优质的农艺技术优势和机插秧高效精准机械化作业优势,集成创新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精准对位播种、秧期综合管理和高速机械栽插等关键技术。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突出了水稻钵苗的技术特点,创新了育秧盘结构,在低播量条件下所育秧苗上毯下钵,素质高,有效延长了秧苗适宜机插时间,减少了栽插时秧苗的根系损伤,栽插后几乎无缓苗期;2ZBL-400型水稻育秧生产线解决了低播量和精准对位育秧播种的难题;应用秧期综合管理技术培育合格秧苗是实现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关键,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技术模式;水稻大钵体毯状苗在机插时要求插秧机进行按钵取苗,对现有插秧机的横向和纵向送秧机构进行简单的改进设计就可以满足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技术要求。该技术已经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了广泛试验和示范推广,具有缓解茬口紧张、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农药减施、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该技术有效缓解了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机插秧造成的水稻生育期不足难题,为水稻机械化作业开拓了一条新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2.
淮北地区几种稻作方式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淮北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的优质粳稻高产区域,该地区主产中熟中粳稻,并形成了人工插秧为主、机械插秧、塑盘育秧抛栽、麦后直播等多种稻作方式。从提高水稻生产能力、改善稻米品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规避自然风险等多重目标综合分析,认为应着力推广以塑盘育秧抛栽、机械化插秧为主的前景广阔的稻作方式,谨慎推广直播稻。  相似文献   

13.
机插水稻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近几年机插秧生产实践进行调查总结,机插秧存在节省秧田、便于管理、省工节本、能有效解决杂草稻问题等优势,同时由于农民求简化、土地规模偏小不利于机插、机插育秧技术尚待完善提高、管理难以跟上等原因,机插秧推广缓慢;针对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床土培肥不高、播量不当、操作不规范、秧龄过长、机插秧缓苗期长、大田分蘖缺位多、栽插穴数普遍不足、肥水运筹不当、分蘖成穗率大幅下降等的技术问题,提出培肥床土、适量播种、精心培管、适时移栽、精细整地、科学灌溉、精确栽插、插好插足、科学肥水运筹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胡文杰 《中国稻米》2017,(4):180-182
引入25 cm行距的插秧机,与生产上常用的30 cm行距插秧机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以探讨该型插秧机对乐清市早、晚稻的适应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应用25 cm行距插秧机具有比较明显的增产优势;而连晚杂交稻应用行距25 cm插秧机的增产效果不明显。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类型水稻的特征特性,正确掌握插秧密度,充分发挥各类插秧机的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机械插秧具有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便于合理密植、提高基本苗,适合带土、带药、带肥移栽,促使禾苗早生快发,促进水稻增产增收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迅速推广。试验以岳优9113为例,从播种育秧—机械插秧—田间管理各环节,阐述烟后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与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危害程度的关系,在田间比较了5种水稻栽培方式(直播、小苗手插、大苗手插、小苗机插和大苗机插)对病害发生程度和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田发病最轻,水稻产量损失最小;大苗机插发病最重,产量损失最大。移栽种植时,小苗机插发病较轻,病丛率显著低于小苗手插、大苗手插和大苗机插。因此,从细菌性基腐病控制的角度,在生产中推广直播或者小苗机插的栽培方式更有利于控制该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机插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宝应县机插稻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效益表现较高、机插专业合作社组织得到发展的现状,指出了育秧水平参差不齐、机手作业水平高低不一、机插密度总体偏少、专业化服务有待规范提高等发展制约瓶颈,提出了规范运作机插秧合作社、培育适龄壮秧、科学肥水运筹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易杰忠  易媛 《北方水稻》2013,43(3):67-70
系统分析了徐州水稻生产现状,针对水稻扩大面积难度大、品种不配套、轻简稻作熟期迟、种稻效益不高等影响因子,提出了实施旱改水,扩大水稻面积;更新配套品种,挖掘增产潜力;手栽改机插,推进全程机械化;严格控制直播,确保稻麦双高产;开展高产创建,增加示范带动效果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南方杂交稻机插目前仍然以毯苗育秧机插为主,采用撒播育秧,无法实现杂交稻稀播少本种植,制约了杂交稻的推广以及杂交稻机插产业化的提升。在多年对毯苗机插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发了精准播种育秧机插技术,突破了杂交稻毯苗育秧机插技术的瓶颈。该技术改变传统流水线撒播为定向定位条播,显著降低了机插播种量,提高了机插秧苗质量。同时配套相应机插技术实现了杂交稻少本均匀种植,漏秧率降低到5%以下,并提高了机插群体均匀度。2019年和2020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精准播种育秧机插技术可节省用种量29.2%,提高产量10.2%,节本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计3个播种时间(5月14、21、28日)和3种插秧方式(硬盘机插25 cm行距、硬盘机插30 cm行距、钵苗摆栽),研究其对优良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5月14日)条件下,水稻钵苗摆栽产量高,品质好;晚播(5月28日)条件下,硬盘机插25 cm行距处理产量高。播期、栽插方式对南粳9108糙米率、精米率影响不显著;垩白粒率、垩白度、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下降,稻米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