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榨菜的原料作物为芥菜种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Tsen et Lee)变种,俗称青菜头。2010 年,重庆涪陵茎瘤芥种植4.4 万hm2 (66.5 万亩),总产量145.5 万t,鲜销37 万t,加工成品榨菜38.5 万t,出口2.5 万t,是国内外最大榨菜种植生产加工基地。近年来茎瘤芥生产常受到根肿病的为害。该病几乎侵染所有的十字花科植物,其中以茎瘤芥(榨菜)、叶芥、抱子芥(儿菜)、大白菜、小白菜、萝卜感病最重,甘蓝、花椰菜发病略轻。笔者选用6 种药剂和肥料对涪陵茎瘤芥根肿病的控防效果进行试验,以期为茎瘤芥根肿病有效控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榨菜的原料作物为芥菜种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变种,俗称青菜头。2010年,重庆涪陵茎瘤芥种植4.4万hm2(66.5万亩),总产量145.5万t,鲜销37万t,加工成品榨菜38.5万t,出口2.5万t,是国内外最大榨菜种植生产加工基地。近年来茎瘤芥生产常受到根肿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3.
正肥丹对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的控害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涪陵榨菜是中外驰名的三大名腌菜之一,其原料作物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在涪陵种植面积已超过2.33万hm2.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涪陵江北、百胜的榨菜田发现十字花科根肿病,此后逐年加重,目前发病面积达4 000hm2以上,严重威胁榨菜产业的发展.1999年以来,对榨菜根肿病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调节土壤pH值和品种构成、施肥及用量等[,2],有减轻同田榨菜根肿病发生程度的效果,这为药肥控制其危害程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此,笔者于2003年就药肥正肥丹对茎瘤芥根肿病的控害效果进行了试验,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茎瘤芥(榨菜)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存在密切关系。本试验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方法,以土壤真菌的18Sr DNA序列为靶标,研究茎瘤芥根肿病不同发病时期(移栽前、移栽后发病前、发病初期、发病中期、采收后)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454高通量测序,茎瘤芥根肿病各发病时期的OUT平均数量为1056个。依据OUT所属真菌物种信息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子囊菌亚门真菌在各个时期土壤中均为优势真菌类群,其次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移栽后发病前、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土壤真菌群落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OTU数量和属的数量均高于移栽前和采收后,表明茎瘤芥根肿病发生发展时期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较高,这可能与茎瘤芥生长季节根系分泌物旺盛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榨菜)的主产地重庆涪陵,研究了德国产药肥Perlka对茎瘤芥根肿病的控害效果。试验表明,苗床期和大田期施用Perlka都能控制根肿病发生,减轻为害,大田处理后,移栽经过苗床处理的无病苗,控害保产的效果最佳。结合控害保产、投入成本和生态环境三方面考虑,以苗床和大田均施用Perlka 0.75kg/10m^2或大田施用1kg/10m^2为宜。在暂无Perlka供应或价格较高(高于折合尿素加农药费用之和)时,按当地常规施肥,移栽无病苗,移栽时用HR混配杀菌剂灌根是目前防治榨菜根肿病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涪陵茎瘤芥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因气候变化和农民种植、管理手段的滞后,导致病毒病、根肿病、霜霉病对榨菜原料作物茎瘤芥的危害越来越重,已严重影响榨菜原料的产量和质量,菜农反映十分强烈.2004年9月底开始,笔者率队在重庆榨菜主产区--涪陵进行调查,基本弄清了涪陵区茎瘤芥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现状.  相似文献   

7.
茎瘤芥(榨菜)异常生长和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先期抽薹、空心、腋芽抽生等异常生长现象以及病毒病、根肿病、蚜虫等病虫害制约了茎瘤芥生产发展,生产中应注意在选种、种植、管理等方面做好以农业措施为主的配套防控措施。茎瘤芥又名青菜头,以瘤状膨大茎供食用,其腌制品为榨菜。茎瘤芥既是重要的鲜食蔬菜,也是蜚声中外的特色加工蔬菜,其加工产品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如重庆的"乌江榨菜"、"鱼泉榨菜",  相似文献   

8.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Tsen et Lee)又名青菜头、菜头,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种重要蔬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其加工成品称为榨菜.重庆是中国榨菜生产的发祥地,也是国内规模最大、加工原料生产最集中的优势产区[1].目前,全市茎瘤芥(榨菜)种植面积10万hm2以上,产量超过300万t,综合产值95亿元[2];拥有榨菜精深加工企业100余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中国驰名商标"5件.近年来,茎瘤芥(榨菜)品种选育成效明显,先后选育推广一批丰产、抗病(逆)、耐抽薹、优质茎瘤芥(榨菜)优良品种,既丰富了茎瘤芥(榨菜)产品种类,又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现将重庆茎瘤芥(榨菜)主要优良品种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9.
榨菜根肿病可控栽培因子控害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 994年在榨菜 (茎瘤芥 )主产地涪陵江北发现榨菜根肿病以来 ,逐年加重 ,已成为当前为害榨菜生产的主要病害。 2 0 0 1年调查结果 ,涪陵沿江榨菜主产区 1 6个乡镇中已有 1 0个乡镇发病 ,其中重病区一般田块株发病率 3 0 %~50 % ,重病田块达 80 %以上 ,个别田块早期死苗绝收或重栽后仍严重发病。该病是榨菜的一种危险性病害 ,其较快的扩展蔓延和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保持其侵染能力 3~ 6年的特性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2年来 ,笔者展开了榨菜根肿病可控栽培因子的控害技术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将根肿病病组织绞烂 ,配成…  相似文献   

10.
涪陵茎瘤芥根肿病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俗称榨菜,收获的青菜头是享誉中外的三大名腌菜之一的涪陵榨菜的主要原料.近年来,茎瘤芥根肿病在涪陵榨菜上严重发生,蔓延迅速且危害猖獗,迫切要求解决该病的防治问题.1999年以来,作者就该病的调查方法、疫情分布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展开研究,现将有关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菌土接种法鉴定了云南地区110份十字花科作物对根肿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芜菁材料TS04病情指数仅为1.46,为高抗材料;H166、牛心莲花白、圆秆大青菜、建水青花、TS095份材料表现抗病,病情指数在14.44~19.57之间;尖叶花菜、春不老、东川黑二茵、TS114份材料表现耐病,病情指数在20.79~23.51之间;其余材料均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12.
张祖荣  冉烈 《北方园艺》2010,(19):121-123
以当地长期栽培的2个药用牡丹品种—"太平红"和"凤丹白"为试验材料,从幼苗移栽开始,分品种进行开花结果对丹皮产量与品质影响情况的分组试验。结果表明:从平均单株产量来看,自然开花结果的"太平红"对照组极显著地低于摘蕾处理组、显著低于摘花处理组、不显著地低于摘果处理组,且摘蕾处理组又极显著地高于摘花处理组与摘果处理组,摘花处理组则不显著地高于摘果处理组,自然开花结果的"凤丹白"对照组极显著地低于其余3个组,且其余3个组之间的差异都表现为极显著;开花结果对丹皮品质的影响情况与对产量的影响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小葱种植试验上覆黄连专用除草地膜,研究其杂草防除效果与小葱产量及生态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杂草株防效果为89.9%,杂草鲜重防效87.1%;草甘膦对照杂草株防效果为72.2%,杂草鲜重防效68.9%。同条件试验水平覆膜比草甘膦对照小葱增产56.7%。该地膜使用后可100%回收再生利用。使用该地膜技术防除杂草与增产效果显著,不造成环境污染,可在小葱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害虫效果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进行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害虫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单放还是混放性诱剂均以用UMT—B诱捕器的诱蛾量较多。从性诱剂诱芯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用UMT—B诱捕器还是可乐瓶诱捕器,单放甜菜夜蛾性诱剂诱蛾量较多。从诱蛾持效期来看,中科院甜菜夜蛾诱芯诱蛾持效期较长,达30 d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三叶木通果实呼吸生理与贮藏保鲜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叶木通果实为我国传统野生水果,营养丰富,果肉乳白多汁,香甜可口。但三叶木通鲜果易腐烂变质,难于长期贮藏,为此对三叶木通果实呼吸生理与采后贮藏保鲜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叶木通果实属呼吸跃变型。采用7℃低温贮藏、0.2%浓度的Na2SO3液浸防腐保鲜、控制贮藏环境中氧浓度到3%等贮藏保鲜措施,有利于三叶木通鲜果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6.
雷琼  马文哲 《北方园艺》2012,(17):129-130
以12a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评价53%多菌灵·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苹果树生长的安全性,并采取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3%多菌灵·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苹果轮纹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1 000~2 000倍液对采收期的防效达80%~93%左右,对贮藏30d后的防效达82%以上。  相似文献   

17.
辣椒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引进50%醚菌酯干悬浮剂、25%乙嘧酚悬浮剂和世高3种新型药剂,对辣椒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几种药剂对防治辣椒白粉病都有明显效果,但以乙嘧酚500倍液和600倍液田间防效的持效性最长,药后10天防效还在80%以上,其他几种药剂和剂量的田间防效为70.77%~77.57%。  相似文献   

18.
几种技术措施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病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根结线虫病严重发生的辣椒大田,采用了9种技术措施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非寄主玉米轮作、90 kg?hm-2 PsbA生防制剂粉剂(DP)和63 kg?hm-2淡紫拟青霉微球剂处理120 d后对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0.66%、67.54%和71.47%,施药后150 d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4.31%、70.81%和73.99%|但以化学杀线虫剂22.5 kg?hm-2 10%噻唑膦颗粒剂(GR)处理土壤最有效,对2龄幼虫和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12%和85.73%。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药剂对胡萝卜黑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增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胡萝卜生长期的黑腐病发生特点和症状特征设立了胡萝卜黑腐病的病情分级标准,并就7种不同类型药剂对胡萝卜黑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增产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不同类型药剂对胡萝卜黑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且随着防治效果的提高,增产效果明显增加|其中效果最好的为40%百菌清悬浮剂(SC),防效为76.38%,产量增加84.21%。  相似文献   

20.
银杏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年龄银杏实生树为试材,研究芽尖和叶片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玉米素(ZT)、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7龄期和13龄期银杏实生树芽尖和叶片中上述4种内源激素含量无明显差别,同时与13龄期首次开花的雄株接近,但却和3龄期有显著差异。可见实生树在7龄期前后树高2.5~3.0m已处转变期;随后树体继续生长增高到12~13m,在13龄期前后首次出现雄花和雌花开始进入成年期。芽尖中上述4种内源激素水平不是转变期进入成年期的惟一控制因子。转变期长可能是实生树迟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