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瓜-水稻模式对病虫和天敌的影响及生态调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西瓜、早晚稻病虫及天敌发生动态和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西瓜与早稻嵌镶式种植和与优质晚稻连作种植,这种农作制度和栽培方式,因生态环境的改变,可显著地影响与它关联的害虫和益虫在种群数量上的变动,并可促使稻田生物群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减少,蜘蛛及其它天敌种群数量增加.利用这一生态调控技术,结合健身栽培、杀虫灯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农业科技攻关的支持下,我国农林重大病虫灾害生态调控和治理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了农林业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研究从农业生态系的整体性出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针对不同生态区农业生产水平和特点,生物群落和病虫草鼠害的种群结构差异,建立了以优化作物种类、调整品种布局、轮作换茬、  相似文献   

3.
介绍直播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一封、二杀、三补"的化学除草措施和水稻各个生育阶段的病虫综合防治措施,以推动直播稻田病虫草害的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4.
强化栽培稻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强化栽培单季稻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主要病虫的发生规律及使用农药防治靶标病虫时对非靶标病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方式下褐飞虱种群数量较常规栽培方式增加了21.47%,白背飞虱增加了27.19%,稻纵卷叶螟增加了57.95%,二化螟增加了200.0%,纹枯病病情指数增加了29.10%。防治病虫靶标对非靶标病虫种群发展的影响以稻飞虱最为突出,用杀虫双、茚虫威、井冈霉素和苯甲·丙环唑等药剂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等靶标病虫时,均会刺激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增殖,其增殖幅度较常规栽培方式提高了26%~60%。  相似文献   

5.
直播稻田病虫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直播稻田病虫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鱼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能解决吃鱼难,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稻田养鱼会因水稻搁田和喷药治虫而影响鱼的生长。近年来,我们通过试验证明稻田养鱼只要掌握以下三个环节,可以获得稻鱼双丰收。 一、挖鱼沟鱼窝 稻田养鱼要保持足够水层,但是与水稻栽培的促控措施有矛盾,长期灌深水易造成水稻旺长,加重倒伏和病虫危害。同时,防治水稻病虫时全田保持水层,鱼苗散布全田中,增加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8、2009年蛙稻田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了蛙稻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蛙稻田仅需对病虫作3次左右的生物防治,即可很好地控制稻田病虫害的发生,平均每667m2可节约药剂成本54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黔西南州烟区常见烟草害虫与天敌种类调查,研究了烟田生物种群动态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害虫有27科36种,天敌有10科10种,其中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和斑须蝽为主要害虫,烟蚜茧蜂是烟蚜的重要天敌,对控制烟蚜种群增长作用明显;烟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大,稳定性指数亦越大。6月下旬到7月中旬田间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指数均为最高,所以此时是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和恢复原状态的最佳时期,从而提高了对害虫的综合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态措施对褐稻虱种群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田间调查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研究了不同生态措施对褐稻虱种群(Nilaparvata lugens Stl)的控制作用及其稻田主要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放鸭对褐稻虱若虫具有60.92%的控制效果,现代苦楝油200倍对褐稻虱种群的作用优于薇甘菊乙醇提取物(干重)10 g*L-1,不同生态措施组合对褐稻虱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显著,但其联合作用效果与组分未成正比例增长.在不同生态控制措施下,蜘蛛、捕食性天敌昆虫与寄生性天敌昆虫的Sho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较CK(常规施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不同生态控制措施及其组合,能显著降低褐稻虱种群的为害,有利于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和恢复稻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单季稻通过选用生育期适中的品种、适当推迟播栽期、统一时间播种移栽、合理种植密度、控制氮肥用量等栽培措施,可有效减轻病虫发生。仙居县推广以选用长生育期品种、早播早栽、少本稀植为主要内容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和单季稻"五改"技术后,随即导致多种病虫种群数量上升。不当的栽培措施是造成病虫越治越重的主要原因。建议改进栽培技术措施,达到高产与防病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稻田生态渔业区病虫害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贵阳市近年实施的稻田生态渔业种养模式中稻田主要病虫发生规律,通过系统对比调查方法,对该模式下稻瘟病、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初步明确了稻田生态渔业区主要病虫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2.
生态高效立体型稻田产业结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通过稻田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在有限的稻田内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在推广IPM(无农药污染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同时,与稻田结构调整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相结合,通过2003年的示范和调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挖掘内部潜力,调整结构而产生的适合我区粮食稳产增产、高效、生态多元立体型的稻田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茶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就是从茶园害虫、天敌、茶树及周围环境整体出发,综合应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措施,充分发挥以茶树为主体、茶园环境为基础的自然调控作用,创造不利于病虫等有害生物滋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将茶园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在防治目标上,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基础,将病虫种群的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而不是完全消灭病虫害;在防治措施上,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栽培技术的变革,农药品种的更换,果园生态环境的演变以及抗性种群的增加,砀山酥梨主要病虫害种群不断演替。通过分析病虫演替的主要原因,对主要病虫发展的趋势作了预测,对防治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一、林木病虫鼠害的防治森林病虫鼠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大力提倡防治无公害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鼠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认真地调查森林病虫鼠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虫鼠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及发生发展趋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水稻病虫发生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若干稻区县植保站提供的水稻主要病虫测报资料,结合病虫种群生物学特性、本省地理气候、耕作制度、水稻生长发育基本特性等农业生态条件分析,将全省水稻病虫划为5个发生区。并对今后若干年内水稻病虫发生趋势作了分析,提出水稻病虫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产品无公害化要求的提高,稻田养殖业在我市发展较快,尤其是近两年粮棉收购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民增收难度较大,而稻田养殖的经济效益普遍较高,一般为粮棉纯作收益的3~4倍,98年全市稻田养殖面积为2000公顷,2001年已达到5333公顷.由于水稻生长环境特殊性,导致病虫发生出现一定的变化,加之用药防治病虫与养殖生物之间又有矛盾,如何防治养殖稻田的病虫害已成为面临的新问题.为此,我们开展了稻田养殖病虫防治的研究,通过几年的探索,初步掌握了稻田养殖的病虫发作特点与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野外样线样方调查和调查因子整理统计分析的综合方法,对饰纹姬蛙种群分布区域和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饰纹姬蛙一般10月陆续进入冬眠期,次年惊蛰过后相继苏醒,4月以后逐渐抱对产卵。稻田分布密度较大,低海拔种群密度高于高海拔,分布海拔区间在500~1 650 m之间。食物有蚂蚁、白蚁和小型昆虫。平均产卵量为225粒;孵化期7 d;蝌蚪期70 d;2年长成成体。稻田是蛙类的最佳栖息地,保护好稻田是有效保护饰纹姬蛙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3年广德县誓节镇少数早播的直播稻田褐飞虱重发的情况,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在在高温条件下,直播类型稻田褐飞虱因早播秧苗长势嫩绿对害虫迁入的影响、化防造成直播稻田生物群落的破坏、化防药剂选择的不当及高温遏害作用的减弱等因子的综合作用下,造成了褐飞虱暴发。  相似文献   

20.
控害丰产栽培技术是自然控制病虫害的重要因素。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及3000多亩的示范,表明水稻“低群体、早追氮、增磷钾、适离穗肥等”的配套栽培技术,能稳定稻田生态系统在常态下病虫种群较低的密度,减轻病虫发生为害和提高稻谷产量,真正实现预防为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防治水稻病虫害,达到经济、安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