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为了研究大豆卵磷脂的抗疲劳作用,进行了不同剂量大豆卵磷脂对小鼠强迫游泳时间、耐缺氧能力、血清尿素氮、血乳酸、肝糖原含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卵磷脂能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血乳酸含量、提高肝糖原含量。大豆卵磷脂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豆卵磷脂增强免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豆卵磷脂对机体免疫作用,进行了不同剂量大豆卵磷脂对小鼠脾指数、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溶血素产生能力的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卵磷脂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溶血素产生能力。大豆卵磷脂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提取大豆卵磷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超高压提取大豆卵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大豆卵磷脂得率与压力、保压时间、乙醇浓度和溶剂原料比的回归方程,得到超高压提取大豆卵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 280 MPa、保压时间 5 min、乙醇浓度 85 %、溶剂原料比 45 mL/g,大豆卵磷脂得率10.51 mg/g。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复合体系稳定的乳液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乳液粒径的测定和快速稳定性分析及微观结构观察,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pH值为3)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复合体系乳液的物理稳定性。结果表明,分别与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稳定的乳液相比较,添加了大豆卵磷脂的乳液乳化性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当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配比为0.2∶0.8时,该复合体系的乳化性能最好,制备获得的乳液粒径分布最小,物理稳定性显著提高。复合体系乳液粒径最小为56.8 nm,液滴分布最均匀。可为大黄鱼鱼卵水解蛋白作为乳化稳定剂在酸性含油脂饮品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常温下超高压提取豆粕中卵磷脂的工艺条件,考察压力、保压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溶剂与原料比对大豆卵磷脂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豆粕中卵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200MPa,保压时间20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5%,溶剂与原料比为40∶1(mL∶g)。在此条件下,大豆卵磷脂的得率为11.33mg/g。  相似文献   

6.
卵磷脂氢化是对卵磷脂进行化学改性的一种方法。氢化后的卵磷脂氧化稳定性和乳化性能都大幅度提高,应用范围比天然卵磷脂广,产品附加值高。综述了氢化大豆卵磷脂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提出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卵磷脂氢化技术,使之更广泛地运用到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各个行业中去。  相似文献   

7.
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了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白藜芦醇、大豆卵磷脂对青刺果油的抗氧化效果,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筛选较优复配抗氧化剂。结果表明:茶多酚、白藜芦醇、大豆卵磷脂对青刺果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三者的抗氧化强弱顺序为茶多酚>白藜芦醇>大豆卵磷脂,而甘草抗氧化物会加速青刺果油的氧化;青刺果油复配抗氧化剂的最优组合为:0.3 g/kg茶多酚+0.3 g/kg白藜芦醇+0.2 g/kg柠檬酸。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蒸发光散色检测器(HPLC-ELSD)对超声波法和超临界法提取的大豆卵磷脂进行检测。采用瑞典Kromasil silica100-5色谱柱,异丙醇—正己烷—水为流动相,对流动相比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检测超声波萃取卵磷脂样品流动相最佳配比为:V异丙醇∶V正己烷∶V水=54∶28∶10,在23 min内卵磷脂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完全分离,峰型良好,检测超临界萃取卵磷脂样品流动相最佳配比为:V异丙醇∶V正己烷∶V水=53∶28∶10,在19 min内卵磷脂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完全分离,峰型良好。  相似文献   

9.
卵磷脂的特性及基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脂lecithin一词源于希腊词的蛋黄Lekithos,Gobley(1846)从蛋黄中分离出含磷脂的物质,命名为磷脂。由于大豆磷脂旨价格便宜、纯度较高,所以目前使用的商品卵磷脂一般是指大豆磷脂,它含有多种含磷成分,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磷脂酰肌醇(心磷脂,PI),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酸(PA)和甘油三酯。大豆磷脂以其安全有效和“大脑的食物”、“血管的清道夫”的美誉成为大豆深加工的热点。1卵磷脂的组成与分类1.1卵磷脂的组成卵磷脂中的丙酮不溶物…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我国的一种主要作物,近几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的大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大豆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异黄酮和卵磷脂,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风味独特,是一种很有市场需求的作物。在大豆生产和栽培中,选用适宜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对优质黄豆的需求。然而,现阶段很多农民对黄豆生产技术的掌握还很欠缺,必须明确生产工艺要点,提高生产经营的标准化。因此,本文从大豆生产技术和田间经营的角度,探讨了大豆的生产技术和田间管理,为我国的大豆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湿豆渣干燥和脱脂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干燥条件下豆渣中卵磷脂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干燥方法为功率270 W下微波干燥4 min,再进行50℃热风干燥165 min,此时豆渣中的卵磷脂质量分数为2.05 mg/g。最佳脱脂方法是以乙醚为溶剂,料液比1:11,加热回流5 h,此时脱除的粗脂肪含量为12.69%。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卵磷脂的提取方法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阐述了各种提取及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以期为研究卵磷脂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