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我们用A型猪肺疫、B型猪肺疫及猪丹毒弱毒联合菌苗对小白鼠进行了免疫试验,现将结果报导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小白鼠:来自广东省生物药厂,体重为18~21g。二、弱毒菌苗:由广东省生物药厂制造。 1.A型猪肺疫菌苗(CA苗),批号,CA-3。  相似文献   

2.
目前广东省流行的猪肺疫以A型(群)为主,占84.3%。为解决这疫病问题,广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于8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广东猪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学分型研究”和“A型猪肺疫弱毒菌苗的研究”从我国五株常用的禽霍乱菌苗中筛选出CA弱毒菌株(即731菌株)作为A型(群)猪肺疫弱毒菌苗。该菌苗对猪的稳定性良好,安全性和保  相似文献   

3.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的传染病。根据病原菌的荚膜抗原有A、B、D、E四个血清型(群),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其中猪源菌有A、B、D三个血清型(群)。经调查,近年来广东地区猪肺疫荚膜B型(群)占3.5%,而A型(群)占84.3%,国内其它省份也相继分离到A型(群)巴氏杆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使用B型(群)EO630株活疫苗(简称B苗)预防猪肺疫。而本公司用A型(群)CA株生产的猪肺疫活疫苗(简称A苗)在广东、华东地区使用,取得良好的防疫效果。在猪肺疫预防接种时,用户一般把A、B苗分开…  相似文献   

4.
根据血清型相同而进行交互免疫试验,筛选出的 A 型(群)猪肺疫 CA 株弱毒菌苗,以3—4亿个活菌免疫猪,安全性为100%,保护率100%,免疫期达9.5个月。对猪的最小免疫剂量为2000万个活菌,最大安全剂量为200亿个活菌,在猪体连传6代毒力无返强现象。该菌株对5:A 和8:A 菌株均有良好的免疫力,共用15批菌苗在14个县、市免疫各类猪只33.7万头,表现安全,免疫力可靠。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是猪的三大传染病,对养猪事业危害很大。目前我国现有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和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虽能有效,但由于这些生物药品均为单价疫(菌)苗,而且猪丹毒和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的制造工艺繁重,原材料耗用量大,成本高,应用剂量也大,群众防疫使用深感不便。尤其是在注射菌苗之后,往往在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大疙疸”,以致影响外贸生猪出口。以上这些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  相似文献   

6.
为了及时解决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种或猪瘟、猪肺疫两种疫(菌)苗同时注射后能否产生有效免疫力问题,我们试图通过这两种方法同时注射,在三、六及九个月以其病原强毒进行攻击,测定保护力的强弱和有效免疫期的辐度。现将试验经过及已获得的初步结果整理出来,以供各地参考。一、试验方法选用三个月以上的健康小猪五十余只,每只各肌肉注射猪瘟弱毒疫苗一毫升,皮下  相似文献   

7.
1981——1983年,我们以 Carter 和 Namioka 等人方法,对从本省各地分离,收集的116株猪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了血清型的研究,共得5∶A 和8∶A 血清型菌株70株、占已定群菌株的84.3%,证明这两个血清型在我省广泛存在,它们是引起我省猪肺疫的重要血清型。这两个血清型不但对猪,而且对鸡毒力都很强;它们与我国广泛使用的猪肺疫弱毒菌苗(血清型为6∶B)无交互免疫,但却与禽霍乱弱毒菌株有较好的交互免疫。因此,两年来,我们以我国常用禽霍乱弱毒菌株1号、2号、3号、4号和5号、(本课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猪肺疫内蒙系弱毒菌苗的生物安全,保证其对猪肺疫的预防效果,试验通过菌苗水分测定、活菌苗纯粹检验、活菌苗计数检验、菌苗安全检验及菌苗效力检验,对其生物安全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猪肺疫内蒙系弱毒菌苗水分含量在3%以下;无杂菌存在;计数结果与出厂时标注的头份数相符;安全检验中免疫动物均存活;效力检验中免疫组小白鼠均存活,对照组小白鼠均死亡。表明猪肺疫内蒙系弱毒菌苗各项检验合格,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概述了广东省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血清型5:A、8:A、6:B、2:D代表菌株与我国广泛使用的口服猪肺疫弱毒菌苗(6:B)进行了小白鼠、猪体(指5:A)的交互免疫试验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口服猪肺疫弱毒菌苗与5:A、8:A菌株没有交互免疫。前者纯保护10.3%,后者纯保护-4.2%;与6:B菌株则有交互免疫,纯保护77.8%,与2:D菌株似有一定交互免疫,纯保护38.2%。用猪进行的5:A菌株与该菌苗交互免疫试验,其结果也无明显交互免疫,纯保护15.6%。  相似文献   

10.
我省在1972年以前,一直使用猪肺疫氢氧化铝苗防疫,虽然对控制猪肺疫的发生和流行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这种菌苗注射剂量大,必须抓猪注射,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群众也不怎么欢迎,致使过去的注射密度一直不够高,形成了年年搞防疫,  相似文献   

11.
我县猪喘气病疫区分布较广,感染头数较多,基层兽医在开展预防注射猪丹毒、猪肺疫菌苗时,颇为踌躇,恐怕会引起不良反应。所以,我们就进行了丹毒、猪肺疫菌苗对喘气病猪预防注射安全性的试验,现将试验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我厂现制猪肺疫菌苗,质量不高,生产过程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改进,经决定初步就原有设备生产方法的基础上,将原制菌苗加入氢氧化铝胶为吸附剂制成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及加入石竹甘制成猪肺疫石竹甘菌苗,与原制猪疫菌苗一同进行效检,以比较三种菌苗质量的优劣作为今后改进猪肺疫菌苗,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的依据。我们就原制方法加以改进的目的,还在于使用剂量方面,因为这种制造方法含菌数较多,希望在2毫升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猪事业的发展,猪防疫灭病工作越来越重要。目前我省应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菌、猪丹毒弱毒冻干菌苗和口服猪肺疫弱毒冻干菌苗(以下简称为猪瘟疫苗、猪丹毒菌苗和猪肺疫菌苗),来予防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此项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猪瘟、猪丹毒在一些地区内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每年在一定范围内仍有散在发生,个别社队还有局部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这除了个别疫苗到现地保管不当失效或剂量不足等人为原因外,看来在猪的予防注射过程中,几种疫(菌)苗同时使用还存在  相似文献   

14.
陇西县文峰镇地处交通要道,各种动物、畜产品集散频繁,猪的三大疫病(猪瘟、猪肺疫、猪丹毒)曾一度在猪群中广泛传播蔓延,对发展生猪造成严重威胁。1976年以来,我们一方面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提高疫(菌)苗注射密度,一方面加强集市检疫,结合对由于漏针或补针不及时而感染的病猪进行药物治疗,使当地三大猪疫的发生和流行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猪肺疫菌苗,目前在国内有氢氧化铝胶湿苗及冻干苗。不论哪种菌苗,注射后半小时内偶尔可出现吐白沫、呕吐、拉稀、全身发紫、萎顿、不食等状症,轻者一小时后恢复,重者四小时内死亡,反应率达5%,多发生于约克夏,长白等纯种或杂交品种猪,发生的年龄仔猪多于大猪。  相似文献   

16.
A 型(群)猪肺疫 CA 株弱毒菌苗从1984至1987年在广东省17个县(市)以及湖北省5个县(区)共注射各类猪只196.77万头,表现安全有效。其菌种是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禽霍乱731菌株。由于731菌苗注射鸡以后出现过不安全的事故,究竟用731菌株制造的CA 株弱毒菌苗注射猪以后会不会对鸡不安全呢?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CA菌苗在猪体连传6代,毒力无返强现象。免疫猪经48小时后体内已分离不到本菌。敏感鸡与大剂量接种 CA 菌苗的猪同饮同食同居34~45天不发病,攻毒无保护。试验证明生产上用 CA 菌苗免疫猪,对鸡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猪肺疫的治疗,除血清之外,抗生素、磺胺类和胂制剂都不十分理想。我们进行了药物治疗筛选试验,证明前腔静脉注射青、链霉素治疗猪肺疫,具有疗效高,成本低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措施。每头  相似文献   

18.
猪肺疫是我省猪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以呼吸感染和败血性经过为主要特征,常呈急性经过和死亡。多年来,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了预防注射,本病已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在一些地方仍有不同程度的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去年,我们观察到一次因注射猪肺疫菌苗引起猪群暴发猪肺疫的实例。由于机会难得,我们对其发病过  相似文献   

19.
为改进现有利用家兔效检猪肺疫菌苗的方法,我们试验了用菌苗免疫动物血清作凝集反应的观察,并获得一些线索,兹将试验与结果报告于后。一、试验方法 1.凝集反应操作方法:见右表 2.判定标准: (1)上清液全清,沉淀清楚为:(++++)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1985年,我们县开始使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以下简称三联苗),当年笔者共注射1018头,的规定的免疫期内,保护率为:猪瘟87.33%,猪丹毒84.45%,猪肺疫85.56%。由此可见,单纯依靠注射一次三联苗也不能完全控制“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