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入春以来,容县发动群众大力营造果木林。至2月9日,该县已种下沙田柚树3200多亩,八角7600亩,玉桂5400亩,落实新种速丰林林地7万亩,林果部门和苗木大户培育的1200多万株速丰林、八角、玉桂和沙田柚、荔枝、龙眼等苗木已陆续供应市场,满足了全县大力造林的需求。 为了将容县建设成林果大县,早在去年冬季,该县县委、政府便及早部署,林果部门领导和  相似文献   

2.
容县在完成造林灭荒达标和绿化达标任务后,把造林的重点转移到调整林种结构和提高林分质量上,大力发展以果桂为龙头的经济林,林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去冬今春,该县已种下沙田柚、大乌圆龙眼、荔枝等果树1.12万亩,种下以玉桂、八角为主的经济林木1.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87.5%。目前,全县玉桂已发展到17.1万亩,八角4万多亩,以沙田柚为主的水果  相似文献   

3.
完成灭荒任务后,容县县委、政府决定大力开发沙田柚和玉桂,计划到1995年沙田柚发展到1万公顷,玉桂1.33万公顷,形成8亿元的产值基础,以此作为该县经济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支柱。经过一年的努力,到今年3月底,以沙田柚为主的水果已发展到1.08万公顷(其中沙田柚4067公顷),玉桂8867公顷。去冬今春新种果树就有1267公顷(沙田柚867公顷),玉桂1533公顷。容县柚桂开发势头猛,效果好,主要做法:一是统一规划,连片开发,谁种谁有。去年入秋以后,该县组织100多人,用2个多月时间对全县的山头进行综合调查,宜桂(玉桂)则桂,宜果则果,作出规划并绘制蓝图,把山头、地段、品种、面积、开发年度都在  相似文献   

4.
日前,国家农业部将容县定为沙田柚和大乌圆龙眼生产基地。 容县是沙田柚的原产地。沙田柚素以风味好、品质好、维生素含量高、皮薄肉厚、核少核细而驰名中外。在皇朝时代是贡品,近代是送礼佳品,当前更成为我国外向型的拳头出口商品。1991年,该县将沙田柚定为“县果”,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发展。目前,全县已有沙田柚10万亩,常年产量超万吨。 大乌圆龙眼也是容县的名优特产,以果大、皮薄、肉脆、糖分适中而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近年来,大乌圆龙眼参加自治区级或国家级评比,总分屡获第一。该县大乌圆龙眼总面积已达5万多亩,常年产量达5000多吨。去年,该县以沙田柚和大乌圆龙眼为主的水果总产值已达1.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00多元。  相似文献   

5.
<正>走进侨乡容县,走在乡间村落,到处可见绿色的沙田柚果树,山上山下林木、玉桂、八角郁郁葱葱;乡村水泥道路连通八方,一座座漂亮的新楼房掩映在绿色林海花果飘香丛中……绿色家园助农致富,催开了增收之花。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分之一来自于林果业,容县已成为"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平南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了对林果业生产的领导,全县发展果、桂(玉桂)产业高潮掀起,捷报频传。随着平山镇至六陈镇“万亩玉桂带”,丹竹镇至东华、赤马乡“万亩石硖龙眼基地”,和其他几个近万亩的玉桂、水果基地的相继完成,各乡镇果桂“双百”工程(即一百个一百亩以上的果、桂示范点)的陆续完成以及全县广大群众见缝插针式的面上造林,平南县的果桂产业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共玉林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大力发展种植以龙眼,荔枝、八角、玉桂为主的南亚热带名特优稀经济林果,适当种植其他杂果和经济林木品种。在稳定现有经济林果的基础上,1995年新种经济林果12.28万亩,以后每年种植“万亩以上;列1998年,累计种植经济林果面积要达75万亩。计划建成10个万亩以上的特大经济林果园,每个乡都要有千亩大果园,村村要建有百亩中等果园,社社有小果园,实现建造一个“山上玉林市”的目标。他们并制定了10条实施: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市成立开发经济林果业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市林业局与市水果办合署办公,由市林业局局长兼任市水果办主任,把水果生产划归林业局统一负责管理,组织实施市经济林果业领导小组的决策与规划。  相似文献   

8.
容县广大桂农抓住玉桂市场全面复苏的有利时机 ,抢收玉桂出售。到6月上旬 ,全县已对投产的12万多亩玉桂树剥桂皮、收桂叶 ,共收干桂皮8100多吨 ,干桂叶1.4万多吨 ,总收入7400多万元 ,比去年增加1.31倍 ,桂农人均增收370多元。1992年以来 ,容县县委、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 ,连片开发荒山种植玉桂。首先是允许土地有偿转让 ,让有资金、懂技术的能人集约开发。目前 ,全县由经济能人兴办起的玉桂场有130多个 ,面积达8.6万亩。其次是吸引县外投资者大办玉桂场。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在土地租赁、特产税…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阜平县制定了《阜平县2016年林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对发展林果给予技术、金融政策和政策性补贴支持,在全县掀起了果树种植的高潮。截止目前,共发展果树2.45万亩。为交流林果管理经验,推广林果管理新模式,推进林果业增产增效、实现农民增产、创收的目标。11月16日,该县利用冬闲时节组织全县林果种植户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单位代表共计100余人进行林果实地观摩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容县县、乡、村领导,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根据本地的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合理调整林种结构,走造林种果结合与林果产品系列深度加工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以林果养林果”。去年全县林果面积扩大到198万亩(含幼林果68万亩),占宜林山地面积91.24%,林果业收入和林果产品加工产值总额占县财政收  相似文献   

11.
龙眼丰产栽培技术措施浅析林金坤,陈瑞龙(福建省莆田县林业局,莆田,351100)著名的“水果之乡”莆田县,具有发展名特优果树的自然优势,素以荔枝、龙眼、批把三大名果著称。全县目前果树总面积24.8万亩(其中龙眼占45%),已投产12万亩,年产量3万t...  相似文献   

12.
玉林地区位于广西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广西农业主产区,盛产粮食、蔗糖、松香、玉桂、八角、荔枝、龙眼和驰名中外的沙田柚。 玉林地区土地总面积1925.7万亩,535.2万人,林业用地1030.05万亩,占53%,有林地845.67万亩,其中经济林89.8万亩,属林业部门统计的水果有176.7万亩,木材总蓄积1373.6万m~3,森林覆盖率44.9%,1995年林业总产值9.96亿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相似文献   

13.
“八·五”期间,确山县广大农民在“一亩粮田吃饱饭,一亩果园奔小康”的号召下,大力发展林果业,全县林果达30余万亩,出现了南泉、周湾等几十个依靠林果致富的小康村。 入秋以来,这个县的农民借调整承包责任田的机会,大批砍掉自家责任田中的苹果树,据统计,被砍果树达10万多亩。这婆被砍掉的果树有的处于盛果期,有的刚刚挂果。每亩年产量按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1月中旬,容县沙田柚在福建省平和县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柚类鉴评会上名列榜首,荣获“金杯奖”。这是容县沙田柚继1992年获全国第一名后的再次夺冠。 容县是我国著名沙田柚的原产地。1991年,容县人民政府将沙田柚定为容县“县果”,井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沙田柚生产。目前,全县已有沙田柚树7.3万亩,常年产量7000吨左右。容县沙田柚素以风味好、品质优、维生素含量高、皮薄肉厚、核少且细而驰名中外。在皇朝时代是贡品,近代是送礼佳品,当前更成为我国外向型的拳头出口商品。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是国有林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任务。 “八五”期间,广西的国有林场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主要表现在:1.大力发展以良种桉和松杉为主的速生丰产林,以八角、玉桂、龙眼、荔枝、白果、沙田柚、柑桔、月柿、油茶等亚热带名特优经济林果,使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果木林面积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1986年以来,北流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果业,走出了一条林果结合,同步发展,促进灭荒达标的成功之路,全县水果面积18133公顷,年产量31000吨,年产值6530.4万元,实现了覆盖率、绿化程度,蓄积量和经济效益四个同步增长,1991年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北流县成为全国荔枝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县已有集体或联营林果场203个,造林种果面积1.6公顷,各种相应连片的果园6073个,面积3600公顷.其中荔枝场(园)1430个,3257公顷,66.67公顷以上的荔枝场4个,333.33公顷  相似文献   

17.
<正>石家庄市坚持以打造生态省会、建设现代林果富民产业为目标,开拓进取、创新驱动,全面推进林果业向高端特色、高产生态、高效安全方向发展。今年上半年,新发展名优果树27万亩,完成高标准果品基地建设35.6万亩、果树结构调整和树体改造11.1万亩,无公害标准化果品种植面积达到240万亩,林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分别达到1562家和806家,全市林果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哈密市林果业快速发展,全市以哈密大枣、葡萄、杏为主的林果面积达1.81万hm~2(27.2万亩),各类果树结果面积达1.53万hm~2(23万亩)。林果业已经成为哈密农业的支柱产业及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哈密市现有红枣面积0.84万hm~2(12.6万亩),葡萄种植面积0.71万hm~2(10.6万亩),杏种植面积0.15万hm~2(2.28万亩)。为更有效发挥林果业资源优势,哈密市开拓林果业发展思路,挖掘潜力,依托丰富的林果业资源,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7年区党委、人民政府作出《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力争15年绿化广西的决定》后,全区各地把造林灭荒同发展经济林、调整林种结构紧密相结合,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林果合理搭配的原则,经济林建设和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是经济林面积扩大,1994年全区已有1700万亩,逐步形成了以油茶、油桐、八角、玉桂、白果、沙田柚、柿子、芒果、大果山楂、板栗、龙眼、荔枝、三木药材为主的8大经济林商品基地,二是主要经济林产品产量增长,1993年达65万吨,比1991年增加了32万吨,其中八角、玉桂年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85%和50%,居全国首位;白果占全国总产量的30%。三是经济效益显著,1993年经济林产值达10亿多元,传统出口产品桂皮、八角、白果、茴油、桂油、桐油的出口量1993年为12826.12吨,创外汇2928.5万美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3.14和4.78倍。  相似文献   

20.
桐柏县是一个山区县,也是河南省重点林业县,自然特点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全县宜林山坡158万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发展林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了加快林果业的发展,使优势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荒山开发,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承包荒山,创办“绿色企业”,从而在全县兴起了非农业人口上山造林务农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统计,1992年以来,全县已有16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