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种群特征,本试验运用两性生命表开展了以朱砂叶螨为猎物的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与捕食率研究。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不同发育阶段重叠,在雌成螨产卵期结束前雌成螨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Sxj明显高于雄成螨。单位时间(12 h)特定年龄-阶段繁殖力fx5、特定年龄繁殖力mx最大值分别为1.74和1.12粒/雌,单雌总产卵量为49.28粒。种群内禀增长率为0.27/d、周限增长率为1.31/d、净增殖率为26.61粒/个体、世代平均周期为12.34 d。在未成熟阶段,加州新小绥螨各螨态特定年龄-阶段捕食率Cxj均呈双峰型,雌成螨和雄成螨捕食率均随时间明显波动。加州新小绥螨取食朱砂叶螨的转化率为4.55、内禀捕食率为0.54、周限捕食率为1.72头。以朱砂叶螨为猎物时,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表现出较好的个体发育、种群增长和捕食能力,可作为控制朱砂叶螨的生防资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同时朱砂叶螨可作为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人工繁殖选择的猎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崔琦  李庆 《植物保护》2015,41(3):40-44
在19、22、25、28和31℃5种温度条件下,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国内种群以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为猎物的实验种群参数。在19~31℃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加州新小绥螨世代发育历期和种群倍增时间缩短,在31℃下,世代历期和种群倍增时间最短,分别为5.69d和2.537 2d。净增殖率在25℃时最大,为26.707 7。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1℃时为最大,分别为0.273 2和1.314 2。在28℃时性比(♀/(♀+♂))最大,为0.642 4。在28℃时,平均每雌产卵数最大,为46.6粒/雌。加州新小绥螨国内种群捕食朱砂叶螨的发育和繁殖生物学特性表明该捕食螨具有重要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加州新小绥螨国内种群的最佳贮藏方法,在4、7、10℃下,以叶片+叶螨和花粉2种冷藏基质及不同冷藏时间为参试因子,研究了低温贮藏对其雌成螨存活、产卵和捕食的影响,并测试了其卵冷藏后的存活及发育情况。结果显示,温度、基质和时间3个因子均显著影响冷藏处理后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的存活率、产卵量和捕食率。在4、7、10℃下,以花粉为基质冷藏超过10 d后雌成螨存活率均低于50%,不适宜长期贮藏;以叶片+叶螨为基质冷藏分别超过20、25、30 d后雌成螨存活率显著降低,超过30 d后产卵前期较对照的1.05 d显著延长,分别达到3.07、3.14、2.29 d。在2种基质中,所有冷藏处理的单雌1周日均产卵量为1.55~2.96粒,均低于对照的2.97粒,且随冷藏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冷藏后雌成螨产卵期捕食率为每12 h 11.60~15.84头,均高于对照的11.60头。冷藏温度和时间显著影响卵的孵化率和发育历期,短期冷藏后孵化的雌螨比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表明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适宜以叶片+叶螨为冷藏基质,短期冷藏的最适温度为4~7℃,长期冷藏最适温度为10℃;卵以4℃冷藏7 d最佳,在10℃下冷藏不宜超过2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rmans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的控害潜能,在(26±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6L:8D条件下,研究了各螨态胡瓜新小绥螨对不同发育阶段烟粉虱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幼螨期较短,不取食烟粉虱,其他不同螨态的胡瓜新小绥螨可捕食除4龄若虫和成虫以外的其他各虫态的烟粉虱,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对烟粉虱卵的日捕食量最大(8.5粒/雌),对烟粉虱3龄若虫的日捕食量最小(2.1头/雌);雌成螨对烟粉虱卵具有较高的瞬间攻击率(0.038)和寻找效应(0.025)。研究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对烟粉虱卵及低龄若虫的捕食能力较强,是烟粉虱发生初期的有效天敌。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的捕食能力,以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和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 ovatus为猎物饲养巴氏新小绥螨,构建了巴氏新小绥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构建了雌成螨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结果显示,巴氏新小绥螨取食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后能完成整个生活史,平均世代为6.71 d,产卵前期、产卵期、日产卵量以及雌成螨寿命分别为2.89 d、19.13 d、1.79粒和26.44 d,与取食椭圆食粉螨后的各参数间均无显著差异。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为Holling Ⅱ型,在温度16~28℃范围内,其攻击系数(a)、捕食能力(a/T_h)、最大日捕食量(1/T_h)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处理时间(T_h)缩短;在28℃时日捕食量达到最高,为52.69条,处理时间最短,为0.019 d;当温度高于32℃时捕食量开始下降。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具有防治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国内种群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控制潜力,应用功能反应、数值反应及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评价了该捕食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能力。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功能反应能很好地拟合Holling Ⅱ方程。在25℃,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卵、幼螨、若螨和成螨的功能反应参数a/Th值分别为42.4195、81.6275、54.3044和17.9399,对朱砂叶螨幼螨、若螨和卵的控制力高于成螨。在19~31℃,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日均捕食量和对猎物的控制能力a/T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1℃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0.80头和29.5364。在28℃时,加州新小绥螨的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分别为26.1522和0.2213。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国内种群表现出重要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Wainstein)的最佳贮藏温度和时间,选取双尾新小绥螨成螨于9℃和12℃下分别冷藏7、14、21、28和35 d,测定不同冷藏条件下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的捕食能力和繁殖力。结果表明:冷藏后,除9℃冷藏21 d处理外,其他处理下双尾新小绥螨的捕食量、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日最大捕食量以及对猎物的处理时间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其中12℃冷藏21 d的攻击系数最高,为3.18,12℃冷藏28 d的处理时间最长,为0.14 d;当冷藏时间相同时,双尾新小绥螨于9℃冷藏后的攻击系数与12℃冷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冷藏21 d和28 d后,9℃冷藏的处理时间显著短于12℃的处理时间;双尾新小绥螨冷藏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温度,雌成螨产卵前期延长,最长为3.06 d,显著长于对照;雌成螨的平均寿命和产卵量显著降低,雌成螨寿命最长,为14.10 d,总产卵量最高,为18.98粒,均显著低于对照;当冷藏温度相同,不同冷藏时间处理的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的寿命和产卵量无显著差异。冷藏时间相同时,12℃冷藏处理的雌成螨平均寿命和产卵量显著高于9℃冷藏处理。综上,双尾新小绥螨于12℃和9℃中冷藏0~35 d后均对双尾新小绥螨的捕食无影响,而12℃冷藏不同时间后对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的寿命和繁殖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建议双尾新小绥螨于12℃冷藏0~35 d。  相似文献   

8.
阿维菌素是目前常用的杀虫杀螨剂。本研究利用生命表技术,室内评价了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虚伪新小绥螨成螨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通过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LC30、LC20和LC10)处理虚伪新小绥螨成螨后,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29.11、34.25、45.81粒;每雌日均产卵量分别为0.73、0.99、1.50粒,平均每雌产卵量LC20和LC30与对照(53.89粒)有显著差别,每雌日均产卵量3个处理与对照(2.43粒)均有显著差别,而对后代的雌雄性比影响没有显著差异。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次代的发育历期影响主要表现为产卵前期的延长,产卵期和产卵后期缩短,但对整体平均寿命影响不显著。生殖生命表的结果显示,阿维菌素会降低虚伪新小绥螨的发育速率,其净增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下降,而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增长。通过对次代存活率和种群生命期望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LC10和LC30处理的虚伪新小绥螨中有近40%个体的存活时间较对照有显著的延长,且LC10和LC30处理后虚伪新小绥螨的种群期望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综上所述,阿维菌素对虚伪新小绥螨的生殖能力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于虚伪新小绥螨的个体发育影响与对照相比影响不大。该结论为利用阿维菌素开发耐药性(抗药性)的虚伪新小绥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加州新小绥螨是世界商品化品种,近年在国内首次发现。本文在25℃,RH(80±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3种螨态(卵、幼螨及若螨)的捕食喜好性,并与拟长毛钝绥螨对朱砂叶螨的功能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朱砂叶螨卵(Ci为-0.09)与幼螨(Ci为-0.07),加州新小绥螨更喜食若螨(Ci为0.06)。当朱砂叶螨卵密度高于20粒时或若螨密度高于15头时,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量显著高于拟长毛钝绥螨。两种捕食螨对朱砂叶螨3种螨态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3种螨态控制能力(a'/Th值)均强于拟长毛钝绥螨。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卵、若螨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比拟长毛钝绥螨的高出35.0%、37.1%;对幼螨的理论最大捕食量仅比拟长毛钝绥螨低8.0%。  相似文献   

10.
荔枝叶螨Oligonychus litchii Lo et Ho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螨,寄主范围广,在荔枝产区为害严重。为明确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mans对荔枝叶螨的潜在控制能力,采用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分析了胡瓜新小绥螨在不同温度下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的捕食效应以及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种群密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均有较强的嗜食性,但对雌成螨几乎不取食。在20.5~32.5℃时,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若螨和卵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 Ⅱ型方程,20~29℃时,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的处理时间、瞬间攻击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卵和若螨的最大日捕食量则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8~29℃时,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若螨和卵捕食能力最强、捕食量最大,处理时间最短,但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捕食量开始减小。另外,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种群的控制能力,随着益害比的增加,荔枝叶螨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当益害比为5:10时荔枝叶螨种群数量在第9 d下降了40.78%。综合分析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具有一定的捕食作用,捕食的最适温度为28~32℃,在荔枝叶螨种群密度较低时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可起到一定的控害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对橡胶重要害螨东方真叶螨的控害潜能,系统研究了21、24、27、30、33、36℃六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各螨态的功能反应均能很好的拟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在21~36℃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成螨和卵的日均捕食量与捕食效能(a/Th)均在33℃时最强,但对若螨和幼螨的日均捕食量与捕食效能在30℃最强。在27℃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若螨、幼螨和卵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62、1.40和1.01。在相同的猎物密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加州新小绥螨存在种内竞争和自我干扰作用,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关系为E=0.1631P-0.395。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杀螨剂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和对加州新小绥螨的安全性,本文采用玻片浸渍法、叶片残毒法和浸叶法测定了乙唑螨腈、丁氟螨酯、乙螨唑、哒螨灵、螺螨酯和联苯肼酯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并对这6种杀螨剂对加州新小绥螨卵孵化率和雌成螨存活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螨剂用叶片残毒法测定的毒力大于玻片浸渍法测定的毒力。朱砂叶螨雌成螨对螺螨酯和乙螨唑不敏感,其余4种杀螨剂都表现出较高的毒性。哒螨灵田间使用剂量显著降低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存活率,10倍田间使用剂量处理24 h后死亡率达100%。乙螨唑和哒螨灵田间使用剂量处理后加州新小绥螨卵仅有1%和0.33%的孵化率。因此,建议应用加州新小绥螨防治害螨时,应尽量避免哒螨灵和乙螨唑的施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不同螨态及其丝网对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californicus的吸引作用和影响加州新小绥螨扩散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完整丝网对加州新小绥螨吸引最强,在试验的5 h中,对加州新小绥螨吸引作用在第1 h效果显著,第2~5 h效果极显著,其中第3 h时的吸引作用最强达78.33%;柑橘全爪螨雌成螨、若螨和幼螨对加州新小绥螨均具有不同强度的吸引能力,吸引作用最强时分别达76.67%、71.67%和68.33%;猎物密度影响不同取食经历下加州新小绥螨的扩散行为,其扩散时间与生境中的柑橘全爪螨卵初始密度呈正相关,处于饥饿状态和自身密度较高时会加速加州新小绥螨的扩散行为,加州新小绥螨雌后若螨扩散时间低于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对卢氏叶螨的捕食潜力,采用捕食功能反应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对卢氏叶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在19~31℃温度下,加州新小绥螨对卢氏叶螨的捕食作用属于Holling Ⅱ型,28℃时捕食能力最强,a/Th为51.9750;对卵、幼螨和若螨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87、0.90、1.22;对各螨态的控制能力大小依次是幼螨 >卵 >若螨。同一密度下,加州新小绥螨对卢氏叶螨若螨的寻找效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28℃时最大,为0.9074;同一温度下,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猎物密度为16头时最小,为0.3367。加州新小绥螨对猕猴桃卢氏叶螨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重大农业害虫,前期研究发现管侧沟茧蜂Microplitis tuberculifer能够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为了进一步优化控害效果、评估寄生适应性,本研究比较了温度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效果及子代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周期10L:14D和14L:10D条件下,20℃、24℃和28℃时管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效果均较好,结茧率>70%、畸形率<6%、羽化率>60%,16℃和32℃下寄生能力降低;管侧沟茧蜂的发育历期(卵-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和茧重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缩短,光周期10L:14D条件下16℃则能诱导管侧沟茧蜂进入滞育; 28℃条件下,不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后的结茧率>70%、畸形率<4%、发育历期和茧重无显著影响;在16℃条件下,当光照低于12L:12D时能够诱导管侧沟茧蜂进入滞育。综合各个参数,管侧沟茧蜂生长适宜温度广泛,在16℃~32℃范围内均能正常寄生草地贪夜蛾,完成世代发育,其中20℃~28℃为最佳寄生和生长温度;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的影响较小,28℃适宜温度下,光照8L:16D至16L:8D均对低龄幼虫有较好的控害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评估哒螨灵对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安全性的基础上,测定了经该药剂处理后的捕食螨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哒螨灵对朱砂叶螨和加州新小绥螨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7.62 μg/mL和119.89 μg/mL。药剂对两种螨的毒力选择指数(TSR)为6.803,哒螨灵对加州新小绥螨的安全性较高。当药剂浓度为LC30时,捕食螨对猎物幼螨的日捕食量相比对照的43.80头减少至41.80头,且处理猎物时间(Th)明显延长。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处理加州新小绥螨后,其对猎物朱砂叶螨幼螨的捕食能力(a/Th)和寻找效应显著下降,LC10和LC30处理组的a/Th值分别由对照的53.71降至18.37和14.95,降低比例最大可达72.16%;在相同猎物密度下,该捕食螨对除了若螨外的其余猎物螨态的寻找效应受哒螨灵亚致死作用而明显减弱,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幼螨,卵,成螨。综上所述,哒螨灵会在捕食方面对加州新小绥螨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11℃、16℃、21℃、26℃和31℃)和光周期(16L:8D、14L:10D、12L:12D、10L:14D和8L:16D)对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滞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周期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均对小黑瓢虫滞育有显著影响。低温和短光照诱导成虫进入滞育。26℃和31℃时,测定的5个光周期均不能诱导滞育;而11℃、16℃和21℃时,滞育率随温度降低或光照时长缩短均呈升高的趋势。11℃和光周期8L:16D是诱导滞育的最适条件。11℃和光周期8L:16D诱导40 d,成虫进入稳定的滞育状态,滞育率高达95.44%。同时发现,滞育成虫产卵前期随温度降低或光照时长缩短而延长。11℃和光周期8L:16D有利于维持滞育,延长成虫产卵前期。21℃和光周期14L:10D加速滞育的解除,缩短成虫产卵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