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民市梁山镇是全省闻名的西瓜之乡,过去由于延续传统种植方法,每年西瓜上市时间只有两个月左右时间,西瓜最早上市时间为7月初,到9月初叶黄瓜落。而且西瓜上市正逢雨季,瓜农要冒很大的雨涝风险,往往一场大雨,西瓜全部泡汤,农民减收,市民也吃不到西瓜。梁山镇今年种植西瓜2万亩,正常年景约有7500万公斤西瓜上市。由于全镇采用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种植方法,可使西瓜上市时间延长一倍,从6月上旬到10月上旬的120天时间里人们都可以吃到梁山的优质西瓜。一改直播为棚室育苗。过去西瓜直播5月初才能下种,今年全镇从3月初进行暖棚育苗,全镇育苗1200亩。西瓜苗生长健壮,4月中旬下地移栽,比直播提前20天。二改单膜为双膜。过去大部分西瓜是裸种或单膜栽植。今年为了排开西瓜上市时间,采取直播、单膜、双膜三种种植方法。双膜西瓜6月上旬可成熟上市,面积占50%;单膜西瓜延晚20天左右;直播西瓜10月初开园,早、晚两茬西瓜均可赶在淡季销售,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可提高种瓜经济效益。三改原苗移栽为嫁接移栽。今年全镇普遍推行了用葫芦嫁接西瓜的新技术,增强了西瓜苗的抗逆性,植株健壮,无病害,增产增效。同时采用科学的土壤消毒方法,解决了西瓜重茬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产中,应用小拱棚双膜覆盖种植西瓜,可比露地西瓜提前15~20d成熟,上市价格达到3.2~4元/kg,亩产量2500kg左右,亩效益均在4000元以上。现将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西瓜套种花生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开始.我站就进行了双膜西瓜套种花生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膜西瓜套种花生种植模式.既保证了西瓜提早上市.获得较高效益.同时又收获了一茬花生。这种种植方式在精细管理条件下。每667m^2可产西瓜4500kg左右、花生360kg左右,产值在4000元以上,是一种高产、高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呼图壁县园户村镇是城郊镇,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均耕地不足4(666.7m^2)。近年来,农技部门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引导城郊农民发展双膜覆盖西瓜间作棉花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光能、CO2、土地、空间等资源,提高农田综合效益。该种植技术下,西瓜产量4000kg/666.7m^2,皮棉产量200kg/666.7m^2,产值在4000元/666.7m^2以上,实现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持续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棚西瓜是西瓜生产中经济高效的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的出现,将原来的西瓜上市日期由6月中旬提前到5月下旬,亩效益由1800元提高到4000元。天津市武清区高村乡的中棚西瓜生产始于1994年,是在2米膜双覆盖栽培模式上发展而成的,它既改变了2米膜西瓜成熟偏晚,上市过于集中等不足  相似文献   

6.
"双膜"即垄面盖地膜、垄上拱塑料温棚,早春栽培西瓜,可于5月下旬前成熟上市,已在永泰县推广了7~8年,面积一年比一年大,平均667 m2产2500~4000 kg,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拓宽政府税源,丰富城乡水果市场的一条有效措施.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北省磁县农业局农技人员探索出一套双膜西瓜间套抗虫棉的高产高效栽培体系。通过双膜覆盖,不仅使西瓜提早上市,获得较高经济效益,而且充分利用土地立体种植,增收一季棉花。该模式一般平均亩产西瓜2500kg,亩产籽棉250kg。该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沛县特色礼品西瓜栽培,早春以日光温室种植为主,一般亩(667m^2,下同)产量3000-4000kg,产值1.5-1.8万元;春季大棚三膜覆盖栽培为主,一般亩产4000kg,产值6000元;秋季以利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采用膜网覆盖栽培为主,亩产2500kg,产值5000元。  相似文献   

9.
付莉 《河北农业》2015,(1):38-39
<正>近年来鹿泉区大河镇滹沱河滩沿线早春露地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我区西瓜早熟栽培多采用双膜覆盖的形式,其优点是具有增温保墒的功能促进西瓜生长发育,可比普通地膜直播西瓜采收期提早20天左右,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早春露地西瓜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根据我区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我区的早春西瓜品种,如:京欣系列品种等,其生长势强,坐果性能好。如果是嫁接栽培,砧木选用西  相似文献   

10.
<正>早熟西瓜套种甘蔗是近年来豫东早熟西瓜种植区新推广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西瓜在2月上旬温室育苗,3月上中旬移栽。利用"三膜一苫"(早春种植后地膜覆盖,外搭小拱棚农膜覆盖,膜外盖一层草苫,草苫上再加盖一层农膜)保温栽培技术,6月上旬西瓜成熟上市,一般每667 m~2生产西瓜4000~5000 kg,产值8000元左右。甘蔗比西瓜早10天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西瓜栽培在青浦地区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但西瓜产量长期徘徊在1500kg/667m2左右。所以,西瓜生产得不到发展。自从利用大棚栽培西瓜以来,青浦区朱家角镇科技人员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大棚西瓜“一茬多收”高产栽培技术,使大棚西瓜面积不断扩大,2003年全镇种植西瓜133hm2,平均单产在500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一、播种与覆膜 西瓜根系再生能力弱,要求直播为好.4月上旬在播种带上覆80厘米宽超微膜,两边用土压好.采用膜上打孔播种,每幅膜上种2行西瓜.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大小、瓜蔓长短,每667平方米留苗800~1000株.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棚三膜覆盖栽培早春西瓜与秋延迟辣椒轮作栽培模式,一般667m^2产西瓜3500kg以上,收入6000元~8000元;辣椒2500kg,收入4000元。这种瓜菜轮作模式投资少,效益高,被瓜农普遍接受,近年来在临沭县得以大面积推广,其生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县合德镇利用双膜栽培香瓜,即采用小拱棚营养钵薄膜育苗,再定植到地膜上,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5年全镇双膜栽培香瓜面积为205亩,占香瓜总面积的58.5%,平均亩产4800斤,较露地直播增产60%以上。合东村村民王春才去年在麦田套栽2.1亩双膜香瓜,平均单产5800斤,亩产值高达1200多元。实践证明,双膜栽培具有早苗早发、早熟高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西瓜套种菊花—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种菊花—夏玉米高效种植模式,一般亩产西瓜4000kg,市场售价0.4~0.5元/kg;亩产菊花300kg,市场售价12~13元/kg,亩收入4000元以上。1西瓜套种菊花—玉米的理论根据1.1生育期不同播种时间不同西瓜生育期85~95天,菊花生育期160~165天,玉米在西瓜收获后播种,三者没有共生期  相似文献   

16.
早春嫁接大棚西瓜在我地区种植有10年之久,年种植面积近2000hm^2,年产总值4000万元,年均上市时间在6月上中旬,近三年市场价格在每1元/kg左右。四膜大棚西瓜栽培2004年试种成功,试种面积6000m^2,比普通大棚西瓜提早上市7d,当时价格为1.8-2元/kg,667m^2效益提高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抗虫杂交棉与早熟西瓜间作,双膜覆盖促早发,可较好地解决现行棉瓜间作生产中的诸多问题,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标。试验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与早熟西瓜间作双膜覆盖栽培的优化方案为:每666.7m2种植棉花1 600株,追施尿素30 kg,采用留叶枝整枝方法。西瓜每666.7m2间作1 100株。  相似文献   

18.
一、合理配茬 整地起垄覆膜搭架扣棚,双膜瓜2月22日~3月10日播种,5月底6月初收获;复播大白菜7月底~8月初播种,11月初收获。双膜西瓜667米2产量3500~4000千克,以复播大白菜为例,667米2产量8000千克。  相似文献   

19.
李静  任峰 《油气储运》2011,(2):16-17
山东省平原县王打卦镇是有名的西瓜之乡,有50多年的历史。全镇早春西瓜种植面积667公顷,实现销售收入1亿多元,仅西瓜一项农民人均收入4000多元。西瓜的种植,为该镇带来了诸多的"多米诺效应"。催生农村劳务市场,形成了1000多人的农村产业工人队伍,年均实  相似文献   

20.
高台县双膜西瓜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拱棚+地膜”形式的双膜覆盖栽培是高台县商品西瓜的主要栽培形式之一,一般可比露地早播种20d左右,提前15d左右上市。近几年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探索并示范推广双膜覆盖西瓜套种大豆栽培模式,截至2007年,推广面积达400hm^2以上,其西瓜平均产量达52500kg/hm^2,大豆平均产量达2805kg/hm^2;西瓜平均收入达37500元/hm^2,大豆平均收入达6750元/hm^2,平均年收入达44250元/hm^2,经济效益相当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