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茂木枇杷在广东梅州经多年栽培情况来看,表现为粗生快长,枝叶茂盛浓绿,抗寒、抗逆性强,特别是梅州处于霜冻地区,冬季均能正常开花着果。果实长倒卵形,核小,每果有核1~2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2%,单果重21.7g,可食率68%,糖度高,清甜可口,品质风味佳。4月上旬成熟,是优良的枇杷中熟种。笔者经过多年栽培探索,总结出一套日本茂木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日本现在栽培的枇杷品种,大多数是从中国引入的。公元1880年以前在日本各地栽培的枇杷不多。推测在1830~1847年之间,从中国引来的种子在长崎县播种,从实生苗中得到现日本栽培的茂木品种。1876年从中国引入的种子实生苗中得到楠品种,1888年出现了田中品种。目前在日本,田中和茂木二个品种仍然占主要地位,日本柑杷的主产地,在以长崎县鹿  相似文献   

3.
大五星批杷系四川省龙泉驿飞科技人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实生苗中选育。该品种平均单果重80g.果皮果肉橙红色,果项呈极明显大五星状;味浓甜,品质佳,早结丰产,5月中旬成熟,是当前枇杷换代首选品种之一。本文作者于2000年引进.经几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大五星批杷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一、日本的枇杷栽培概况 1、历史及分布:据考证,约150年前(1830~1847年),我国的枇杷种子传入日本,在长崎县的茂木地方播种,便产生了‘茂木’这一品种。明治12年,田中芳男将‘茂木’的种子带到东京,实生播种后又得到‘田中’枇杷。其他品种几乎都是通过‘茂木’、‘田中’的杂交、自交、实生变异、芽变等方式培育出来的。日本的枇杷主产地集中在长崎县、千叶县、鹿儿  相似文献   

5.
经作者考证:日本主栽枇杷品种“茂木”,原种出于我国江、浙一带,是一个华裔日本品种,在日本栽培180余年,以后分三批引入我国。1926年由日本引入广西沙塘,1934、1936年由日本东京横滨株式会社先后引入浙江奉化和四川成都、重庆。近年在四川成都龙泉驿和泸县福集镇发现有茂木枇杷后生园,并在泸县发现4个优良品系单株86—6、86—9、86—12、86—13。  相似文献   

6.
楷杷原产于我国,别称卢橘、金丸,属蔷薇科植物,盛产于长江以南各省,长江以北的陕西、甘肃,河南也有栽培。由于它成熟最早,先桃李梅登场,因而赢得“初夏鲜果第一枝”美誉。批杷栽培管理十分重要,对枇杷园进行进行科学管理是保证枇杷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1988年秋,我所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森尾早生、茂木、田中、华宝2号、华宝3号、洛阳青等6个枇杷品种的嫁接首,定植于重庆市云阳县、开县.经8年的栽培研究比较,认为其中森尾早生、茂木、田中等3个品种表现优异,另外3个表现良好。1品种简介1.1森尾早生果实卵形或短卵形,先端较宽广,果皮、果肉均呈橙红色。果较大,大小均匀。每穗留果6~10个,平均单果重29.7g。肉质较紧密,皮厚易剥离。糖多酸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每果种子3.3粒,可食率67%,肉质化渣,略有香气,品质上等。果实在4月下旬成熟,是我区上市最早的枇杷良种,…  相似文献   

8.
<正> 本品种是1961年日本农业技术研究所辐射育种场,从自然授粉的“茂木”品种的种子进行辐射育成的实生苗中选出的。1970年开始结果。该品种树势强壮,树姿直立,枝条比较稠密,比“茂木”稍细,伸长较差。叶尖细,叶片大小似“茂木”或稍小。叶缘锯齿小而尖,叶片稍薄,叶色绿。  相似文献   

9.
楷杷属于亚热带水果,是我省主栽水果品种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结果投产快、经济效益高等优势,但长期以来,由于管理粗放,致使楷杷叶缘焦枯病发生日益严重,影响楷杷的生产和发展。其症状为叶片焦褐,生长点坏死,皱果裂果严重,品质下降,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等。为此我们同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共同研究,探索楷杷叶缘焦枯病(以下俗称楷杷瘟)防治问题,现将近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分析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试验设在莆田市农科所果树分所楷杷园内,供试品种为解放钟、长红3号和太城4号,86~87年种…  相似文献   

10.
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为多孔菌科灵芝属药食两用真菌,一直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的珍品,是传统的名贵药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1-2]。目前在鲁西南、闽西、浙西南、粤东北等多地灵芝都作为主要推广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室内赤灵芝代料栽培技术在梅州推广时间长、范围广、数量多,特别是当前提倡精准扶贫形势下,灵芝作为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对贫困地区脱贫有着重要作用。但灵芝栽培模式多样,亟待建立完善可推广栽培模式。笔者总结梅州室内灵芝有机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室内袋栽灵芝的优质、高产和有机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批杷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形成了很多种、品种、品系。由于长期生长于不同的环境其耐热力等抗性因而有所差异。 Levitt定义的直接热伤害是指植物短时间暴露于极端高温下而引起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无核黄皮原产广东省郁南县,梅州栽培已有十多年历史。无核黄皮在梅州表现为果实大,皮色艳丽,肉质结实嫩滑,无核,甜酸可口,香味浓郁,品质甚佳,具有祛暑、消食、化气、健脾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13.
近10多年来,盐城市先后引进日本、韩国及国内砂梨新品种(系)80多个进行早期丰产栽培区域试验,通过系统观测和综合评价,筛选出一批适宜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并进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盐城市现有砂梨园约1.1万hm2,约占梨总面积的70%,年产砂梨15.2万t,约占梨果总产量的85%。  相似文献   

14.
鲜枣(冬枣)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枣树生产简况及保鲜的必要性,枣树起源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全国20多个省、市、区均有栽培,但主产区集中在黄河中下游的晋、冀、鲁、豫、陕五省,年产量10亿多千克,占全国总产量的90%.枣树在国外栽培很少,除韩国有近666.7公顷的生产性栽培外,其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仅有少量的引种栽植。  相似文献   

15.
林铄 《中国果菜》2005,(4):9-10
大果批杷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入蒙自的,之前都是在各农户庭院、村头有零星少量的本地品种栽培,其特点是果小、核大、味酸甜、品质较差,为了提高批把的品质和产值,探索大果枇杷在蒙自及周边一些地区栽培技术,我们于1996—2004年在云南蒙自县红寨乡小新寨村进行了大果枇杷丰产栽培实验,历时8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总结出一套栽培管理技术,至今大枇杷在蒙自已发展到2.1万亩,并且发展势头不减,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并且带动了周边地区开远、个旧、屏边等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批杷属蔷薇科(Rosaceae)枇杷属(Eriobotrya)植物.作为栽培品种的枇杷均属普通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1.).此外另有几种批把属于不同的种.因其成熟期正在水果缺乏的初夏季节,且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度、风味佳美.除可供鲜食外,还可以制罐头、果膏、果露和酿果酒,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目前枇杷栽培已遍布世界  相似文献   

17.
果树的设施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葡萄的设施栽培1.1果树设施栽培的进展日本经营性果树设施栽培始于温室葡萄栽培,明治19年(1886)在冈山县建立了单屋面玻璃温室,被认为是温室葡萄栽培的开始,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目前,其它果树类型温室栽培很少,多为露地栽培,其原因是日本果树是...  相似文献   

18.
《山西果树》2012,(2):29-29
我国樱桃栽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截至2008年,我国樱桃种植面积已达4.7万hm^2,占到世界大樱桃总面积的15%左右;产量超过25万t,位列世界前3位。长期以来,我国樱桃产业只重栽培生产不重产后,处理。美国果蔬产品的产后产值与采收自然产值比是3.7:1,日本是2.2:1,而中国是0.38:1,说明产后处理极大地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9.
1 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枣树原产我国,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日本1000多年,美国只有100多年),国外栽植量很少,也未形成商品和规模。其它水果中,苹果、梨、柑桔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人世后不但没有竞争优势,而且还要受进口果品的冲击。枣树为我国独有树种,全国枣树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各国用枣,90%  相似文献   

20.
国外果树科技日本1991年的果树栽培面积统计日本1991年的各种果树栽培面积及其与1982年的比较,苹果53400hm2(公顷),比1982年增加0.6%;梨21260hm2,增加1.0%;葡萄25900hm2,减少12.5%;桃13500hm2,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