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纹污灯蛾是黑荆树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3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幼虫6龄。卵期5~10天,幼虫期29~51天,蛹期越冬代153~168天,其余各代9~16天。试验表明,敌百虫,敌敌畏和溴氰菊酯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绍兴市杨树主要食叶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Lostera anachoreta、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是危害杨树的二种主要害虫。杨扇舟蛾在浙江省绍兴市1a发生5代,以蛹越冬。低龄幼虫期用0.3%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15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和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8.2%、95.4%、92.6%和91.4%。黄刺蛾在浙江省绍兴市1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越冬,低龄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8%杀虫双水剂1000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1%、91.3%、98.4%和93.7%。  相似文献   

3.
双线盗毒蛾是黑荆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福建一年发生7代,以幼虫越冬。卵成块产于小枝条上,3—11天孵化。幼虫五龄,少数四龄,以取食嫩叶为主,也取食叶柄、花序等。幼虫老熟时下树,多在草丛里,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预蛹期1—4天。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交配,第2日开始产卵,每雌平均产卵量214粒。成虫寿命3—10天。 室内试验表明: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对4—5龄幼虫均有良好效果。化学农药防治应抓住越冬代或第一代幼虫盛发期。  相似文献   

4.
柳蝙蛾在敦化市二年完成1代,以卵和幼虫越冬。卵于5月中旬孵化,至9月末或10月初越冬。来年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继续取食为害,7月下旬进入蛹期,8月中旬见到成虫。防治方法主要是严格覆行检疫规定,及时排出带有害虫粪屑包的苗木,清除苗圃内和林内杂草。在低龄幼虫时,可喷洒25%高渗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在中龄幼虫时用80%敌敌畏乳油50倍液滴入虫孔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葱须鳞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葱须鳞蛾在潍坊地区年发生5~6代,以成虫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产卵,4月上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5月中下旬出现一代成虫。发生适宜温度为13~24℃,世代发育始点温度为7.1±1.7℃,有效积温为527.2±49.9日度。防治始期为幼虫初孵盛期,以一代和五、六代为关键防治时期。40.7%乐斯本乳油、50%地亚农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亩喷100公斤,防治效果为92.2~99.27%。  相似文献   

6.
中国宽尾凤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宽尾凤蝶Agehana elwesi Leech是一种珍稀蝶类,主要为害檫树。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产卵于檫树嫩叶面主脉附近,5月上旬孵化。幼虫5龄,幼虫期34~60天,越冬蛹历期173~213天。每雌可产卵12~26粒,成虫寿命15~28天。该虫主要天敌有松毛虫赤眼蜂、凤蝶金小蜂,以及核型多角体病毒。室内试验表明;60%敌百虫乳剂6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3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6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50%辛硫磷2000倍液对4~5龄幼虫均有较强毒杀力。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地区古毒蛾生物学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毒蛾(Orgyia antiquae)是柴达木盆地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的危害白刺的害虫,该虫在青海省德令哈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幼虫共有6个龄期。在自然条件下,幼虫各龄发育历期平均为5 d左右,蛹期平均为12 d,成虫寿命约6 d,完成1代约50 d。幼虫期防治试验表明: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和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1楸螟以幼虫钻柱嫩梢、树枝及幼干,容易造成枯梢、风折、断头及干形弯曲。不仅显著影响林木正常生长,而且降低木材工艺价值。楸螟l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中越冬。第2代成虫羽化盛期及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5月),世代较整齐,是进行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防治:1喷洒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3-4次(间隔5天);2根埋3%呋哺  相似文献   

9.
珊毒蛾在福建一年3代,以卵越冬,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幼虫6龄、幼虫期38~54天,蛹期11~24天.每雌可产卵196~918粒,成虫寿命5~9天.试验表明,90%敌百虫1000倍液,20%氰戊菊酯3000倍液对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星天牛在我国分布较广泛,能危害多种林木,近年来在椒江市木麻黄防护林中发生较严重,主要以幼虫钻蛀木质部,形成弯曲的蛀道,被害木轻则生长衰弱,重则易造成风折、风倒或整株枯死。此虫在椒江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木质部中越冬。对它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是:人工捕捉成虫;击杀卵和初龄幼虫;喷洒25%菊乐合酯或40%SN-851乳油1500倍液杀卵和小幼虫,用80%敌敌畏、90%敌百虫或40%SN-851乳油2000倍液,也可用20%杀灭菊酯、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将上述药液注入通气孔可收到90%的防治效果,用百部的块根堵塞通气孔,可获得87%左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桑白蚧在三门峡市西南山区的卢氏县一年发生2代,以若虫和受精的雌成虫在寄主2 a生以上的枝条上越冬。各代不同虫态发生期分别为:一代卵盛期为4月下旬,卵孵化高峰期为5月上中旬,2龄若虫期为5月下旬,6月中旬为雌成虫发生盛期;二代卵盛期为6月下旬,若虫发生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9月上旬为雌成虫发生高峰期。9月底以2代少量若虫和雌虫越冬。药剂试验结果表明,55%氯氰毒死蜱乳油1 000~2 000倍液,3%苯氧威乳油1 000~2 000倍液对核桃树桑白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无公害防治及经济有效诸方面考虑,建议生产上使用3%苯氧威乳油2 000倍液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白缘苇野螟(Calamochrous acutellus Eversmann)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芦苇根部、杂草附近土层内越冬,1~3代卵盛期分别为5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下旬.1~3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和9月上中旬.单雌产卵量为110~130粒,幼虫5龄,室温下,幼虫历期30~37天.防治适期为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喷施50%甲基1605乳油1000倍液;2.5%甲基1605粉剂或5%粘虫散,每亩2.5公斤,幼虫死亡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经两年观察研究,卫矛矢尖盾蚧在浙江临安大叶黄杨上一年发生三代,第一代发生在4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三代在8月下旬至翌年5月中旬。以受精雌成虫越冬。每雌平均产卵111.5粒;卵、雌、雄若虫平均历期分别为1.0、20.9和22.1天,前蛹及蛹平均历期5.0天,雄成虫寿命平均1.3天;雌成虫寿命,第一、二代约为40天,第三代约为220天左右。在一龄若虫期,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25%喹硫磷1000倍液喷雾,药后10天,杀虫效果分别为92.5%或69.8%。  相似文献   

14.
点尺蠖(Naxa(Desmonaxa)angustaria Leech)是桂花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在南平、武夷山市一带1年发生2代,以4龄、少数3龄幼虫在丝网内越冬,幼虫7龄,幼虫群居为害叶片,为害期长(从上/3~上/12),常造成枝梢枯死,老熟幼虫于丝网上化蛹,成虫白天活动、交配,且具趋光性,卵串珠状呈4行排列,它的天敌有蜘蛛及姬蜂,并能起抑制作用,防治上采用人工捕杀卵、幼虫及蛹,以2.5%溴氰菊酯5000倍,40%乐果乳油2000倍,80%敌敌畏乳油2000倍和90%的敌百虫结晶800倍等试验和林间使用,对各龄幼虫均有显著防治效果(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宁夏广夏葡萄酿酒公司第三基地地下害虫的种类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蛴螬为优势种类,主要有白星花金龟Potosia (Licocola) brevitarsis (Lewis)、黄褐丽金龟Anomala exoleta Faldermann、阔胫绒金龟Maladera verticalis Fairmare.防治时成虫期可采用10%高效灭百可乳油16000倍液,2.5%功夫乳油12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200倍液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87.76%,87.65%,84.26%,81.39%.幼虫期可施用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灌根或3%呋喃丹颗粒剂3kg/亩穴施.其它防治措施可采用黑光灯诱杀、人工捕捉.  相似文献   

16.
日本龟蜡蚧在红栀子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龟蜡蚧在孝南区每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1~2年生枝条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至6月间产卵,若虫于6月下旬到7月上旬孵化,8月中、下旬雄虫化蛹,9月上、中旬羽化。药剂防治以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20%施扑赛乳油1000倍液杀成虫、卵、若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白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又名秋幕毛虫、美国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一、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及形态特征1.发生特点在香河县1年发生3代美国白蛾,以蛹在枯枝落叶杂草、墙缝、树皮缝、砖瓦堆中越冬。在第二年4月越冬蛹开始羽化,羽化期可延续到5月下旬。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发生期,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下旬。出现世代重叠现象约在8月开始,可同时发现幼虫、卵、蛹、成虫。8月下旬至10下旬为第三代幼虫  相似文献   

18.
女贞尺蠖是女贞、丁香、卵叶小蜡等的重要害虫,在南平室内饲养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丝网上越冬,幼虫为害叶片,它群居生活,为害期长(3~11月下旬),常造成枝梢枯死,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幼虫6龄,老熟虫于丝网上化蛹,成虫白天活动,并具趋光性,产卵挂于丝上,卵串珠状排列呈4行,它的天敌有蜘蛛、螳螂和姬蜂,并能起一定抑制作用。 防治上采用人工捕杀卵、幼虫及蛹,以“741”烟剂熏杀,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80%敌敌畏乳油2000~3000倍,90%敌百虫结晶1000~1500倍,40%乐果乳剂和50%辛硫磷1000~2000倍喷洒,均可达80%以上效果。  相似文献   

19.
拉缘蝽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缘蝽是危害卵叶小蜡的主要害虫之一,拉缘蝽在福建1a发生2代,世代重叠 以成虫在卵叶小蜡上越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第1代的4、5龄若虫、成虫和第2代1龄若虫共同为害,是为害高峰期 防治试验表明,防治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90%敌百虫晶体、20%杀灭菊酯乳油、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且4种农药对拉缘蝽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农药混合试验表明,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90%敌百虫晶体以1∶1000倍液混合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桑瘿蚊(Giardomyia SP.)在烟台地区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休眠体)越冬.6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第一代至第五代(越冬代)幼虫发生期.土壤湿度是影响桑瘿蚊发生数量的主要因子.降雨的早晚和雨量大小可作为对该虫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依据.防治桑瘿蚊可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5公斤加土40~50公斤撒入地面毒杀第二、四代羽化出土的成虫,喷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防治第二代初孵幼虫.桑瘿蚊的优势天敌是小花蝽(Orius minutus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