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刘文豹是中国农村改革初期实行规模经营最早的一批人,更是坚持规模经营时间最长的一位,有人称他为"中国农民规模经营第一人"。多种地、多打粮,多为国家作贡献刘文豹出生于1946年2月,是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农民。1978年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未来谁来种地"成为许多人担忧的事情。未来如何种地?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未来没人种地"?政策好机械化保障种地底线"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提速,很多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里工作、定居。这个问题时常见诸报端。但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国家  相似文献   

3.
工人生产产品要按流程,建造大厦要按图纸,而浙江嵊州农民搞种养业也有一张"工艺图"。目前该市有10多万农民按照这一"工艺图"种地养兔,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环节。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一是培育对象遴选不精准,二是培育内容和方式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三是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不到位。提高农民培训效果要在选准选优培育对象、做优做实培训模式、跟踪服务技术指导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山场林地多、粮多、草多,如何把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好,人称"羊司令"的观音乡观音村养羊大户陈强走出一条创办示范养殖场带领农民走上养羊的致富捷径。2000年陈强决定养殖出肉率高、生长快的波尔山羊。当年,他筹资10多万元,修建了标准羊舍,架设了牧草围栏。自2005年立体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人远赴南部非洲国家赞比亚“种地“的消息日渐增多,其中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农垦总公司和江苏农垦集团共同投资建立的中赞友谊农场备受关注。多年来,中赞友谊农场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在赞比亚进行农业合作投资的示范性企业。  相似文献   

7.
正"种地成本越来越高,增产不增收"家里忙活一整年不如外出忙活一个月",于是出现"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种地究竟划算不划算?最终要看单位土地的实物产出和价值产出。河南农村科技小院以实用技术连接农民的地块,使农民尝到了技术服务带来的甜头。主粮种植——成本下来了,收成上去了"以前,俺这里的地,一亩小麦产900斤,玉米一亩产1200斤,算下来一亩地两季能卖2000块  相似文献   

8.
<正>用科学种地、用科学管理,相信越来越多的农民对科学种田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深刻了。国家在推进科学种田,各地政府在引导,各农业相关企业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农业科普工作,走在田间,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用知识种地,用数据讲话。笔者不久前参加了一个小麦观摩会,按说这么普通的传统作物,农民是不是会不重视呢?参加观摩会  相似文献   

9.
言午 《农家顾问》2011,(12):19-20
"种地也是做生意",这是一位靠种地致富的农民朋友说的。听后笔者觉得这句话颇有见地,耐人寻味。 从表面上看来,种地与经商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但从本质上分析,只有盈利才有生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民生产出来的东西绝大部分也是商品.也要受到价值规律的制约与调节。  相似文献   

10.
张驰 《中国农资》2007,(12):44-44
2007年,身价最高的种地农民当属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桑树河村村民曾祥华了。8月6日,曾祥华与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受聘为"三宁牌"复合肥的形象代言人。曾祥华也同时成为全国第一位农资品牌农民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11.
“一家俩人种1.3公顷(20亩)地,天天忙得不得了。”许多农民谈起种地,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可近年来,湖北省枣阳市杨当镇却涌现了一批承包耕地5.4公顷(80亩)、6.6公顷(100亩),甚至20公顷(300亩)的种地大户。同样是普通农民,他们为什么能种这么多的地?秋收时节,我们经过深入走访发现,他们都有一  相似文献   

12.
<正> 当前,许多农民朋友因种地不挣钱纷纷奔走他乡,靠打工养家糊口,种地还能挣钱吗?在新的一年里,种什么赚钱成了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其实只要农民兄弟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多动脑筋,转变种植观念,种田不但能挣钱,而且能挣大钱!据专家分析,在今后几年里下列项目将成为农业中商机无限的黄金产业,农户可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农民普遍反映,种地的利润越来越薄,已至种地不赚钱。尤其今年麦收时节,由于受极端雨水天气影响,"农民种地不赚钱"的声音在逐渐升温。现正值各地农民收获小麦后售粮的时候,为了了解农民种地的实际情况,切实分析农民种地为何不赚钱,以及与农民成鱼水关系的农资企业又将如何应对?近日《中国农资》记者专门采访调查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苏等主要产麦区经销商和农民,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4.
<正>在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当地农民以种植种植玉米、珠葱、大蒜为主。56岁的张军就是其中一位,他有65亩地,主要种植的作物是玉米,亩产约2500斤。张军的种植过程中,质优产高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天脊肥料一用十几年"就会种地,别的没干过,我算一个种地专业户了。"从十  相似文献   

15.
陈岳松 《新农村》2016,(4):52-53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问题。2012年,农业部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浙江各地陆续开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索,各地成校作为农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2年、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了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事关"谁来种地?""谁会种地?"问题。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就我市农民素质教育及农业生产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式及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入夏后,磐安县方前镇陈岙村孙尚水、施仁明等20多位农民,带着镰刀,卷着铺盖,包租了一辆大客车,到宁波农村割席草,每天有五、六十元的收入。此外,该村施时根等20多位农民也到相邻的天台县打农工,每天也有四、五十元的收入。在该镇,类似陈岙村这样的农民还不少。在农忙时节,他们在家耕耘收割;农闲时节,就利用节气差,三五成群,组成“农事打工族”,带着铺盖到周边县市包田种地,或帮“雇主”料理农事。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到新化县上梅镇采访,听到一位农民兄弟感叹:"一个农业示范园雇我种地,月薪600元。种地能有这么高的收入?哪想到他们种的是从菲律宾引进的高档绿色营养保健蔬菜,这东  相似文献   

19.
很多农民朋友跟我说,现在农业是越来越不好办了,种什么什么多。干什么什么赔,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新世纪开头的第一年,我们辽宁省农业确实存在着“两缺两降”(种地缺水,农民缺钱;农民种粮积  相似文献   

20.
甘肃通渭农民祁鸿义盘点2009年收成当个种地农民没啥不好的!望着满院堆放的黄澄澄玉米,祁鸿义心里美滋滋的,过去一年尽管辛苦,但收成却不错。祁鸿义是甘肃省通渭县李店乡祁咀村一位普通农民,在国家土地流转和甘肃省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等政策受益下,他家的收入比2008年增长了很多。2008年种了15亩玉米,纯收入也就1万过点。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