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东部农业区柽柳造林以春季扦插为主,近年来通过秋季扦插造林试验表明,柽柳秋季扦插造林无论在成活率、苗木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等方面均优于春季扦插造林,十分适宜于干旱浅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果沙棘硬枝扦插育苗及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完善和推广我省大果沙棘快繁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了硬枝扦插及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0mg/kg吲哚乙酸、生根粉1号、生根粉6号处理插穗,对插穗生根均有较好的效果,采用2a生本质化枝条,在日光温室细绵沙苗床扦插,生根率可达90%以上;春季起苗造林、秋季起苗沙藏春季造林,大果沙棘苗成活率和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1997年在平安镇白浓沟进行了沙棘秋季造林和春季造林对比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秋季造林成活率为835,而春季造林成活率仅为72%,秋季造林的苗木生长量也优于春季造林。  相似文献   

4.
在宁夏中南部山区对樟子松造林季节的调查研究表明:1樟子松在春季和雨季都可以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2由树木新梢高生长量可见,以雨季造林最佳,雨季造林连续2年的高生长量远大于春季栽植的苗木;3樟子松不适宜秋季造林,翌年早春苗木风干死亡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互助县不同浅山干旱区以不同季节和不同截干方式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山杏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造林的成活率、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92.0%、29.04cm、0.22cm,较春季造林高。中度截干的成活率、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97.0%、36.5cm、0.270cm,均比其它截干方式高,说明山杏在我县干旱浅山造林中以中度截干在秋季10月份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2009—2011年隆化县刺槐秋季截干埋根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刺槐秋季截干埋根栽植成活率、株发枝数、平均生长量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春季常规栽植,可以在隆化县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2009—2011年隆化县刺槐秋季截干埋根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刺槐秋季截干埋根栽植成活率、株发枝数、平均生长量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春季常规栽植,可以在隆化县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柽柳护埂秋季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东部地区造林大部分为春季造林,柽柳一般造林长势并不太理想。青海东部农业区近年来坡改梯面广量大,充分利用梯田地埂进行柽柳扦插是改变生态环境又一举措。根据民和县调查,地埂柽柳秋季扦插成活率高,长势旺盛,投资少,见效快,省时省工、既保护梯田,又改善生态环境,是理想的护埂植物,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杨(P.Russkii Jabl.)夏季扦插造林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大面积扦插造林在我国研究实用较少,美国在营造杨树纸浆工业原材料上,研究应用非常广泛,而夏季大面积扦插造林国内外未见报道.在克拉玛依"林纸一体化"项目上,短期内为了栽植6.67×104hm2(100万亩)纸浆工业原料林,新疆林科院开展了在特殊地区(风大、风多、干旱)全年造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0年秋季造林66.67hm2,2001年春季造林800 hm2,5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营养钵造林1 333hm2,在6~8月用俄罗斯杨扦插造林368.7hm2,在土壤和灌溉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扦插造林成活率达73;~90;,效果很好,造林成本低、速度快,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油杉不同苗木造林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油杉容器苗、扦插苗、实生苗裸根及实生苗切根4种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经过5年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最高,实生苗切根林成活率最低,实生苗裸根造林生长量最小.容器苗造林成活率(92.1%)是实生苗切根成活率(18.22%)的5.05倍.容器苗造林的树高、地径是实生苗裸根造林的3.39倍和3.26倍.扦插苗造林的各项指标略低于容器苗,油杉造林应采用容器苗和扦插苗  相似文献   

11.
珙桐山地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种子催芽方法、育苗基质进行珙桐山地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露天覆沙低温催芽法出苗效果优于牛粪埋种催芽,出苗率提高17.1%;秋季播种优于春季,出苗率提高14.6%;腐殖质土育苗优于沙土,苗木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59.3%和41.6%;育苗地最佳海拔为1 250~1 500 m;春梢带二次枝扦插能够萌生不定根,而秋梢扦插不能萌生不定根.  相似文献   

12.
黄柳(Salix gordejevii) 是分布于浑善达克沙地的主要固沙植物.本文以黄柳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沙丘类型上不同规格、不同季节、不同扦插方法、不同扦插密度的扦插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扦插规格以70cm插穗长度为宜,但在丘间低地50cm插穗也可;不同扦插方法以垂直扦插效果最好,U形扦插最差;小密度扦插的成活率高于大密度扦插的成活率;春季扦插效果优于秋季扦插效果;丘间低地成活率略高于流动、半流动沙丘,但其插条的高生长、径生长及根系生长量均小于后者.多年的调查表明,黄柳扦插后第4年生长量开始下降,生物量减少,生长量呈退化趋势.为此,可于扦插黄柳的第4年进行平茬,并以3a为轮伐期进行平茬复壮更新.扦插黄柳不仅可以固定流沙、降低风速,而且还可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达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多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造林一般在春季和秋季,以春季造林为主。由于造林季节不同,在技术要求上也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一、造林整地无论春季造林或秋季造林,造林前都要细致整地,整地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智能温室大棚中不同季节扦插对黔湄502(Camellia sinensis cv.Qianmei 502)短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智能温室大棚不同季节[春季(4月下旬)、夏季(7月下旬)、秋季(10月下旬)]扦插黔湄502短穗试验,调查分析其生长状况和作为母本园时可提供的插穗数。[结果]智能温室大棚扦插快繁黔湄502茶苗无论是1年生还是1足龄茶苗均可达到国家茶苗出圃标准。智能温室大棚不同季节扦插快繁黔湄502茶苗生长量为春季>夏季>秋季,且差异极显著。若以苗繁苗继代繁殖,以枝条利用率65%计算,春季扦插第2年可提供扦插短穗646.5万~1 092.0万穗/hm2,夏季扦插可提供690.0万~936.0万穗/hm2,秋季扦插可提供573.0万~702.0万穗/hm2。[结论]智能温室大棚能快速繁育茶苗,可大大缩短茶树良种选育周期。智能温室大棚不同时间扦插后茶树短穗综合表现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展不同季节造林试验,在西宁地区北美海棠春季造林成活率远高于秋季造林成活率50.7%,春季造林形态指标均高于秋季造林。  相似文献   

16.
刺梨苗木繁殖分为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就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方法进行论述,总结适合勉县刺梨种子繁育时间为春季3月上旬、秋季9月中上旬;扦插繁殖春季在3月中上旬,秋季扦插时间在9月中下旬,扦插入土深度5~6 cm较为适合,相比较绿枝扦插操作简单、成效快,长势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不同扦插造林时间对俄罗斯杨幼苗生长与光合速率的影响.[方法]2009年4~8月进行俄罗斯杨扦插造林,调查各个月扦插苗的株高、地径和生物量,测定4、6月扦插苗生长期内的光合速率.[结果]4~8月扦插的俄罗斯杨幼苗生物量、株高和地径存在明显差异,4~8月扦插苗生长量依次降低;4月扦插苗光合速率与6月扦插相比,光合速率整体水平和最大值均大于6月扦插苗.[结论]在生长季内不同造林时间对俄罗斯杨扦插苗生长速率与光合有直接影响,扦插造林时间越早越有利于俄罗斯杨生长.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2年生大叶速生槐主杆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①扦插平均成活率在24.97%~37.84%,显示出IBA>NAA>GGR>ABT>CK(对照)>2.4-D的规律;扦插平均成活率的季节影响变化为秋季(62.08%)>冬季(50.74%)>春季(11.11%)>夏季(6.95%).②扦插的各生长量指标(主杆高、分枝及叶片数,等)以NAA和ABT处理较高,2.4-D最低;扦插3月龄的幼苗总生物量显示出NAA> GGR>ABT>IBA>CK>2.4-D的规律,其中地上部分分别占94.36 %~99.16%.③综合分析得出,在秋、冬季节里,采用生长调节剂NAA和GGR处理2年生大叶速生槐扦插的幼苗成活率、生长量及生物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钻孔深栽技术和普通造林技术比较研究表明,成活率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在高径生长量上差异较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钻孔深栽是科尔沁沙地适宜的造林技术,特别是地下水位较低地类。研究了0.7-3.0m7个深度的成活率和高径生长量表明,1.3m-3.0m5个深度之间成活率、高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0.7m-1.3m之间差异显著(α<0.05)。1.3深度造林成活率已达98%,因此1.3m深度应是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深度。对3×3m、4×4m、5×5m、6×6m和6×9m5个密度的6年高径生长量和第10年蓄积量预测研究表明,5×5m密度的蓄积量均大于其它密度,进而指出,科尔沁沙地适合的深栽造林密度为5×5m。本文对深栽利用的苗木贮藏方式和造林时间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造林时间春秋两季皆宜,秋季造林宜早,春季造林可早可晚;春季造林苗木必须冬贮(平放、埋深1m)。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马尾松历来被认为是扦插极难生根树种,是良种繁育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探索马尾松扦插育苗技术,1989~1991年进行了马尾松扦插育苗、提高繁殖系数以及扦插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修剪诱发萌芽枝作插穗,并合理选择扦插基质、扦插时间,经生根促进剂处理和全光喷雾管理,扦插生根率可达90%以上;幼树插穗繁殖系数可达2~5倍;扦插苗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均优于实生苗,使该项技术在生产上可以有效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