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青海和甘肃三省交界处,为永久性河流湿地公园。为系统掌握多美林卡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情况,2017年至2019年,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对湿地公园进行9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6种,隶属于17目44科116属。湿地公园以留鸟(90种)和夏候鸟(43种)为主,共计133种,占公园鸟类种数的75.57%;古北界鸟类占优势,共计111种,占公园种数的63.07%。湿地公园有各级保护鸟类44种,其中国家Ⅰ级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5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8种。利用G-F指数对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湿地公园鸟类在科属水平上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此外,湿地公园内不同生境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构成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为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和后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4—2023年6月和7月份,采用样线法对阿鲁科尔沁旗南部不同生境夏季鸟类物种组成及分布特点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7种,隶属于18目40科,包括非雀形目鸟类17目23科82种,雀形目鸟类17科35种;夏候鸟74种,留鸟27种,旅鸟1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种为主。3种生境中分布的鸟类种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湿地(99种)、林地(35种)、草原(34种),鸟类种数在8 a期间逐年增加。将进一步加强湿地生境的保护管理,重视林地和草原生境鸟类的监测,对阿鲁科尔沁旗南部夏季鸟类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对湖南思蒙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进行了调查。通过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记录表明:该湿地公园鸟类共15目40科99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I物种10种。从区系特征上看,东洋界种类49种,古北界种类28种,广布种22种。从居留类型上看,思蒙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以留鸟居多,共58种;夏候鸟23种;冬候鸟11种;旅鸟7种。鸟类物种多样性测度的G-F指数为0.74。此外,通过对5种不同生境的相似性指数分析,其灌丛与村落的鸟类群落结构最相似(0.55),水域与灌丛的鸟类群落结构不相似(0)。  相似文献   

4.
对甘肃裕河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该保护区鸟类有185种,隶属14目38科,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5种,其中:Ⅰ级保护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24种。在保护区鸟类分布中,雀形目种类占61.6%,为绝对优势;在雀形目中,鹟科占42.1%,为优势科;根据保护区鸟类资源分布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观察、拍摄等手段,采用定点、样线法及样方对辽宁葫芦岛龙兴湿地公园的鸟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龙兴湿地公园共监测到鸟类20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9种。水鸟资源丰富,种类99种,种群数量162 232只。雀形目鸟类种数最多,占鸟类总种数的41.87%;鸻形目鸟类占鸟类总种数的20.68%。99种水鸟中鸻形目最多,占水鸟总种数的42%;鸥形目占水鸟总种数的19%;雁形目占水鸟总种数的16%。建议进一步加强管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监测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2017年,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长白泥粒河国际湿地公园内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58种408只个体,分别隶属于15目31科。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线法对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分布的本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6个目46个科164种,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种为优势种群,占59%;按区系分,东洋界鸟种相对较多;按居留型分,留鸟和冬候鸟最多;按生境分,林缘生境中鸟类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高;按季节分,冬季鸟类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调查结果为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未来鸟类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众多,保护野生鸟类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重要任务。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利用样线法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雀形目鸟类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保护区内分布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0种。该文逐一介绍其名称、拉丁名、科属、保护级别、国内外分布情况和栖息环境,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舞钢石漫滩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的种类与数量迚行了调查,结果:①共记录到鸟类13目28科59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河南省重点保护鸟类3种;优势种5种,常见种46种,稀有种8种;多样性指数2.666;均匀度指数0.6566;留鸟34种,夏候鸟3种,冬候鸟17种,旅鸟5种;东洋界8种,古北界23种,广布种28种;②鸟类多样性指数:农田生境(2.2522)湿地生境(2.3651)林地生境(2.6246);均匀度指数:湿地生境(0.6456)农田生境(0.6997)林地生境(0.7717);优势度指数:林地生境(0.1201)农田生境(0.1505)湿地生境(0.1515);3种生境鸟类群落的相似性:林地生境和农田生境的相似性最高(0.7636),和湿地生境的相似性最低(0.2899)。  相似文献   

10.
2022年4月至2023年11月,对内蒙古商都察汗淖尔湿地公园鸟类进行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数据与《商都察汗淖尔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中的鸟类数据进行比较,新增了6目11科70种,合计18目38科149种鸟类。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有33种,占总种数的22.15%。新增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有遗鸥(Ichthyaetus relictus)、黑鹳(Ciconia nigra)、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和猎隼(Falco cherrug)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有白额雁(Anser albifrons)、黑颈䴙䴘(Podiceps nigricollis)、雕鸮(Bubo bubo)、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长耳鸮(Asio otus)、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毛脚鵟(Buteo lagopus)、大鵟(Buteo hemilasius)、灰背隼(Falco columbarius)9种。湿地公园鸟类的增多主要与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实施和鸟类监测力度加大有关。  相似文献   

11.
2006年6月对湖北仙桃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夏季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56种,隶属于12目28科,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21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稀有鸟类1种,易危鸟类1种.该保护区夏季鸟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鸟类密度为6.85只/hm^2,4种不同生境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是:树林(2.6570)〉芦苇(2.4095)〉水域(2.2713)〉农田(1.8697),均匀度指数依次是:树林(0.8569)〉水域(0.8387)〉芦苇(0.7582)〉农田(0.7524),树林生境中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最高.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对湖北省仙桃市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冬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6种,隶属12目26科.对鸟类的居留型、区系组成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分析,当地有冬候鸟39种、留鸟15种、夏候鸟6种、旅鸟6种;古北种43种、东洋种13种、广布种1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24种,被列入CITES的鸟类有10种,被列入CRDB的鸟类有6种.针对该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标本馆馆藏的7 000多号爬行类标本进行核对、整理、拍照、测量和建档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师范大学标本馆现有爬行类标本128种,隶属于3目20科78属。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爬行类共12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爬行类有15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爬行类108种。  相似文献   

14.
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截距法和样带法对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36科8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留鸟36种,夏候鸟22种,旅鸟1种,冬候鸟24种。湿地公园内鸟类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大,时间分布上物种多样性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空间分布上居民及种植区物种数量较多,水域物种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15.
结合文献资料,于2003-2004年对温州地区湿地鸟类、两栖、爬行、哺乳类野生动物物种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市湿地区共有脊椎动物59目210科795种,其中兽类5目12科32种,占浙江省湿地区兽类备种数的100%;鸟类14目34科185种,占浙江湿地区鸟类种数的88.12%;爬行类2目9科34种,占浙江省湿地区爬行类种数的100%;两栖类2目8科37种,占浙江省湿地区两栖类种数的84.09%;鱼类36目147科507种,占浙江省湿地区鱼类种数的72.53%。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62种(一级10种,二级5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49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98种,有37种被列入IUCN 2002年红色名录,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有58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151种,占协定所列候鸟的66.5%,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47种,占列入协定候鸟的58%,温州市湿地在动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分析环境污染、过度渔猎、栖息地减少等主要的致危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建设,加强湿地珍稀濒危动物物种保护,治理湿地污染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利用样线法对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资源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115种,隶属于13目36科,其中留鸟68种,夏候鸟25种,冬候鸟20种,旅鸟2种。鸟类多样性与群落特征随季节和生境变化而波动。受候鸟迁徙的影响,区域鸟类种类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2006年3月,笔者对武汉中山公园冬季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32种,隶属7目15科,有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10种;有留鸟22种,冬候鸟9种,旅鸟1种,留鸟构成了冬季鸟类的主体;有东洋界鸟类10种,古北界鸟类12种,广布种10种。密度9.94只/hm2,物种多样性指数2.7039,均匀性指数0.7802。分析了园林植物多样性及其垂直结构与鸟类群落的关系,并提出保护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松科植物濒危状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IUCN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及其使用指南,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的松科植物进行了濒危状态评估。结果表明,名录中的25种松科植物有24种评为濒危,其中CR、EN、VU分别是20种、3种和1种。栖息地退化是松科野生植物种群濒危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0—12月,采用样线法在广东三水云东海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展秋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目28科56种,数量累计1875只.其中雀形目鸟类有18科40种,占鸟类总数量的83.25%,非雀形目有10科16种,占鸟类总数量的16.75%.在居留类型中,鸟类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留鸟、冬候鸟、夏候鸟、旅鸟.鸟类...  相似文献   

20.
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为库塘湿地和永久性河流湿地,具有多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以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水质净化、保持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气候调节、科研教育等9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采用市场价值方法法、影子工程方法和成本参照方法等,对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4×108元,单位面积价值约为275万元/hm2,其中水源供给、水质净化、调蓄水源、气候调节、旅游休闲、科研教育是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