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秧好半熟稻”,塑盘育秧是行之有效的育秧方法。塑盘育秧后进行抛泱.是水稻轻型栽培增产的有效途径,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十条操作规范。塑盘矮壮秧的标准是:秧龄15~18天,叶龄2.5~3叶,秧苗高门~15cm.矮壮不窜根,无病虫害。1.选择饱满、健壮、发芽率高的种子,播前用浸种灵一支或线菌清一包对水浸种6kg,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2.选用肥沃无污染的菜园土或老棉田土为营养土,切忌用喷施过绿黄隆的田土作营养土,每亩100kg左右。3.秧田一要施足基肥,二要平整,于整水平,上下不超过1cm。4.秧盘摆放时,秧板上应施一些碳铵…  相似文献   

2.
水稻抛秧技术已在农村广泛应用,广大农民已体验到栽禾不弯腰的轻松感觉,大有普及之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有相当多的农民只是盲目跟随,没有掌握技术关键和操作要领,所培育的秧苗素质、抛秧质量和大田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新技术的好效果不明显。为提示广大农民正确使用抛秧技术,掌握抛秧操作要领,真正发挥新技术增产降耗、省时省力的效用,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以下必须注意的五个问题。 (1) 正确使用壮秧剂在抛秧技术中,首先遇到的技术关键是塑盘育秧。而塑盘育秧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农民为节省开支,不使用壮秧剂,致使秧苗素质差,钻子秧,面黄肌瘦。或不会正确使用壮秧剂,如一些农民图省事,将壮秧剂全部撒在秧盘中,结果使秧盘中秧苗产生肥害。正确的方法是每 2.5kg(公斤 )1包的壮秧剂供 180个秧盘使用,用 1.25kg(公斤 )拌细土或糠灰均匀撒于畦面,再敷秧盘,另 1.25kg壮秧剂拌泥浆灌入 180个秧盘中,这样育出的秧苗青绿粗壮,耐寒,早稻秧令 20天,晚稻 15天秧令即可抛秧。 (2) 秧盘表面泥浆没有刮除干净即行播种有的农民图省事,以为灌满秧盘泥浆就可播种,结果串根结球,抛撒不开,影响抛秧质量和进度。正确的方法应用薄板刮除秧盘表面泥浆,显现秧盘蜂窝孔,再去播种,这样就不会产生串根现象。 (3) 抛秧时机要把握准确有的农户在秧令 30天以上才抛秧或选在雨天抛秧,结果秧苗太长,易倒入泥浆不利立苗,或被雨水冲刷秧苗产生浮秧。由于塑盘育秧,使用了壮秧剂,增强秧苗的抗寒能力,因此可提早抛秧,可掌握在谷雨节前 4~ 5天抛下,这段时间一般有几天好天气,以利秧苗立苗返青,抛秧效果好,既可延长大田生长时间,又可错开农忙季节。 (4) 大田整地要平整细致在抛秧操作中,有的农民图速度,省时间,在大田整地中马虎了事,秧苗刚抛下,田间杂草丛生。大都采用临时耙垡整田,泥不糊、田不平,即行抛秧,结果秧苗未长成,杂草一丘田,给除草管水带来麻烦,影响抛秧效果。正确的整田方法应用农机耕耙或牛耙 2次,使田面泥糊、干净、无杂草再耥平,这样的田面抛秧易入泥,以利立苗扎根。 (5) 抛秧时要 1撮 1撮抛甩空中,使秧苗分散垂直落入泥中。不能 1株 1株丢入田中,这样既花费时间又达不到效果,秧苗困倒田面,不易立苗。抛秧时还要掌握力度,由远而近,均匀甩抛整个田面,再检出工作行,去密补稀。 只要注意以上 5个操作要求,即可做到高效省力,使抛秧质量好,生长快, 1个劳力 1天可抛秧 0.27~ 0.33hm2(4~ 5亩 ),而且无疲劳感。 (帅林根 )  相似文献   

3.
抛秧稻如何能早立苗、立好苗是农户普遍关心的大事,我们从生产实践中认为应注意以下十条:1.抛秧前2天放干秧田水,脱水盘根,并用甲胺磷等对小秧应治虫一次.防治好稻蓟马、稻象甲等害虫,秧苗健壮无病虫。2.抛秧大田应在旋耕时施碳铁,耙田时只能施尿素,以防熏死抛在大田里的秧苗。3.抛秧田块应在抛秧前每隔3~4米先开好通风沟(排水沟),便于田间操作,利于提前立苗,防止倒伏,据我们试验,没有通风沟的田块,倒伏面积比有通风沟的田块增加60%~80%,倒伏角增加30~60°,所以说通风沟是抛秧稻的丰产沟。4.秧苗随运随抛,严禁在晴…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鸭,受耕作制度及养殖方式的制约,多年来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由于机插秧技术具有宽行、株距可调、苗小的特点,适应田间养鸭的要求。经试验示范,稻田养鸭综合经营模式,符合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要求,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 一、技术要求 (一)培育壮秧,保证机插质量 按适宜机插的壮秧标准培育秧苗。江苏省的要求是,秧龄15~25天,叶龄2.5~3叶,苗  相似文献   

5.
研究“9696“水稻新品系产量10500kg/hm^2的栽培策略、优质群体质量指标及关键栽培技术措施。在示范方适应性研究表明:“9696”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单稳重优势明显。产量在10500kg/hm^2的穗粒结构量化指标为有效穗270—300万/hm^2,每穗总粒145粒左右,结实率94%左右,千粒重28g左右。栽培应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1hm^2栽足16.5—19.5万穴、63—67.5万基本茎蘖苗,施总氮量270—300kg/hm^2,N、P2O5、K2O比例为1:0.5:0.6—0.8。搁田始期不宜过早,在达等穗苗或等穗苗90%时进行。  相似文献   

6.
健壮的秧苗,苗体内碳氮等养分含量高,移栽后发根力强、植伤轻、出叶快、分蘖早。因此,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壮秧通常表现穗多、穗大、产量高。并且,壮秧对盐碱、低温、高温和干旱等不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丹阳市今年水稻面积将稳定在3.47万hm^2左右.如何培育好水稻壮秧,笔者认为除了搞好晒种、选种、药剂浸种、催好稻芽、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宜播种等措施外,在栽培技术上还要抓住六点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械抛秧是在手抛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移栽方式,是解决粮食生产“三弯腰”环节的重要革新。1996年浙江省杭州市引进了太湖22PY-C型水稻抛秧机11台,在余杭市、萧山市、酉湖区、桐庐县进行了早稻、连作晚稻、单季稻机抛移栽的试验应用,探索其使用规律,探讨两熟制水稻机抛技术的可行性,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使用概况该市11台抛秧机建立了16个示范点,其中余杭市3台,萧山市3台,西湖区4台,桐庐县1台。IWe年水稻机械抛秧面积为3437亩,按粮季分,早稻lgn亩,连作晚稻1055亩,单季稻505亩;按应用农户类型分,种粮大户占78.88%…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械抛秧栽培是农机与农艺结合的产物,这项技术以其抛秧速度快、质量好、省工、省本、稳产的优势.加快了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在农业规模经营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这项技术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市1996年在丹阳市新桥镇、句容市丁蜀镇等地示范这项技术,均取得了目好的效果。1.抛栽质量:1.1均匀度:机抛利用转盘离心力的作用,转速均匀,抛高、抛幅一致,秧苗田间分布较为均匀。据新桥农技站抽样调查,随机两穴间距离的变异系数比较如表1,可见无论是样本极差还是其变异系数所反映的均匀度均是饥抛优于手抛。但操作时,如果抛秧机行…  相似文献   

9.
1996年全国抛秧种植面积达153万公顷,但目前水稻抛秧作业主要由人工手抛完成。农民迫切需要解决水稻抛秧作业机械化问题。我们研制成功的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解决了目前人工抛秧难以解决的问题,已被国家科委列为“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结构如图所示,主要由动力、行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结构图1.动力部分2.行走部分3.传动部分4.船板5.行走轮6.机架7.抛秧盘8.喂秧斗9.护罩走、机架、秧箱和抛秧等部分组成。工作时,由动力机通过行走部分驱动机器前进,通过传动部分带动…  相似文献   

10.
《南方农机》2001,(3):11
近几年来,水稻抛秧技术在江西省得到大面积推广,仅九江市 2001年水稻抛秧面积就达 75%,而传统的人工抛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每人每天仅抛 0.2hm2(公顷 )左右,而且秧苗的折损率较高。 九江市农机站引进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 WFB- 18ACP型喷雾喷粉抛秧机,该机是一种既可抛秧,又可直播,还可进行喷雾、喷粉的多功能农用机械,它体积小,单人操作,每小时可抛秧 0.27~ 0.4hm2(公顷 ),秧苗最远抛射距离为 15m(米 ),高度可达 3m(米 )。该机主要是依靠汽油机带动风机吹出的风力来实现抛秧作业的,因此秧苗的折损率较低,抛秧成活率高,抗病抗倒伏、抗低温能力强,返青快,一般较人工插秧提前 5~ 7天成熟,每 667m2(1亩 )可增产 10%左右。 该机是在原有 18型喷雾喷粉机的基础上加装抛秧设备而成,因此通用性能较好,实现了一机多用,提高了机械利用率,且价格适宜 (每套售价仅 700元 )。 (九江市农机站 )  相似文献   

11.
武香粳“9915”是武进塥湖育种场1999年用京58///248~5//254~13//9325复合杂交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系。2000年经去海南省加代繁种,在丹阳市蒋墅、行宫等镇大面积示范种植。“9915”的主要性状优于本地当家品种武香粳9号,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倒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一、主要生育特性“9915”作麦茬单季栽培,全生育期150~155天,比武香粳9号早熟3~5天。5叶以下抛栽的秧苗,一般5月25日落谷,6月15日左右抛栽,8月下旬末抽穗,10月下旬初成熟。7叶左右移栽的秧苗,一般5月18日落谷,6月15~20日移栽,8月下旬中抽穗,10月下…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插秧的秧苗质量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插秧机推广的成败.机插秧壮秧(质量)指标:秧龄15~20天,株高12~17cm,叶龄3.5~4叶,苗基部茎宽> 2mm,单株白根量10条,苗齐苗均;根系盘结、提起不散,才不会造成机插卡滞、断秧或漏插. 在大面积推广时,有些农户育秧时总出现僵苗、烂秧、弱苗及完整率低等现象;使用这些秧苗机插作业时势必造成漏秧、漂秧、断秧等情况,增加农户补秧难度,降低工作效率,从而打击了农户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彭山县农机局于 2000年 5月至 9月在该县公义镇新开村七社李晓清家 1. 65亩包产田里,进行水稻气流式机械抛秧与人工栽插试验对比,在水稻品种、进排水、光照、用药、施肥等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列表如下:处理面积 (亩 )用种 (斤 )育秧亩占秧母亩田 (m2)栽插时间基本苗秧龄 (天 )收获时间亩产干谷量 (斤 )机械抛秧 1. 1 2. 5 12 5月 17日 21000 37 9月 15日 855人工栽插 0. 55 1. 0 120 5月 22日 7052 43 9月 4日 750机械抛秧与人工栽插分析:1.节约用地、用水。机抛占用秧亩田可比人工栽插节约用地 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14.
1.农艺技术抛秧机抛秧对农艺技术要求较高,主要分为培育秧苗和平整田块2部分。(l)对秧苗的技术要求抛秧机使用的秧苗,与手插秧苗不同,必须使用“蜂穴式”塑料软盘培育的秧苗。秧苗是否合乎抛秧机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抛秧的浦量,和工作效率,甚至影响机械化抛秧技术的成败.因此,必须将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培育出合格适用的秧苗。①秧盘:必须是塑料软盘育秧,规格不限。②秧苗高度:一般为3叶1芯,适宜80~200mm范围内。秧龄在20~25d较为适宜。③秧苗上钵含水率:应为40%~60%,手指挤压不散碎为宜。④秧苗带记:秧苗根部带记,循…  相似文献   

15.
《福建农机》2001,(3):28
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WFB-18ACP型喷雾喷粉抛秧机是一种既可抛秧,又可直播,还可进行喷雾、喷粉的多功能农用机械,它体积小,单人操作,每小时可抛秧0.27~0.4公顷,秧苗最远抛射距离为15米,高度可达3米。该机主要是依靠汽油机带动风机吹出风力来实现抛秧作业的,因此秧苗的折损率较低,抛秧成活率高,抗病、抗倒伏、抗低温能力强,返青快,一般较人工插秧提前5~7天成熟,每亩可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水稻肥床旱育秧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及其不同品种(系)的栽培特性,为全市推广水稻新的良种良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我们进行了本试验。本试验供试验因素为品种与栽培技术两个。其中,品种(系)为9-108,9-92,9325,泗优422,武育粳3号,以武育梗3号为CK;栽培技术以肥床旱育+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为基础,设高肥、中肥和面上生产三个水平。试验区设计:品种比较及高阳区组设在石狮乡前辛村,每个品种种植一块田,面积2亩左右;中肥组设在石狮乡马巷村,每个小区0.2亩;面上生产水平为石狮乡当年水稻相应品种考察综合平均资…  相似文献   

17.
2ZJP-530型水稻稻治抛秧机由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制,该机不仅实现了秧苗的有序成行、成垄式的抛栽,而且取拔秧过程也完全由机器自动完成,拔秧完整、干净、不损伤秧盘,在1998年湖南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上,该机受到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目前,农业部正积极组织对该机的科研鉴定,预计2000年初,将有部分样机投入推广应用。配套动力170型小玉柴油机(2.94kw)适用秧苗机抛秧专R塑盘育秧苗,苗高100~150mm生产效率(hmZ/h)0.3~0.35(4.5th~5.Zrt/时)工作幅宽(m)1.5作业行数(行)5行距(mm)300株距(m…  相似文献   

18.
水稻乳苗抛栽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成果,此项技术的应用是水稻生产的重大技术改革。水稻乳苗直播机(以下简称直播机)的推广应用,与常规育苗人工插秧比较,作业效率高,工艺简单,只需在大棚内乳芽6~7天,乳苗直播机将乳苗直接播到田里,每h最少可播0.47hm2。不用育苗和苗期管理及人工插秧,费用只是常规育苗人工播秧的四分之一,直播畦里可代替人工抛栽或弯腰插秧,具有高产、稳产、省工、省力,减轻劳动强度,节本增效的特点,深受农民欢迎。1SQ2BD-2R型水稻乳苗直播机及其作业特点1.1SQ2BD-2R型水稻乳苗直播机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群体质量栽培效果,2003年根据省市农机部门的安排,在南农大专家的直接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以机插秧、机直播、抛秧等5种种植方式的群体质量栽培试验和研究,旨在进一步总结其生长特征特性,完善其配套栽培技术,为大面积生产的全面推广应用积累成功的经  相似文献   

20.
连粳11号由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机插栽培650~750kg/667m2的穗粒结构为亩穗数20~25万,每穗总粒135~14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g左右。栽培对策根据其分蘖能力较强、对肥水反应敏感的特性,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建立适宜的群体起点,基本苗6万左右,高峰苗28~30万,667m2总施氮量22kg左右,前、后期比例为5:5,氮、磷、钾之比为1:0.6:0.8。搁田始期不宜过早,掌握达等穗苗80%左右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