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重迎茬对大白菜繁种产量质量的影响。 1.易感霜霉病、软腐病。据调查,1991年七台河市种子公司在山东省昌邑县宋庄乡辛城村繁育80亩牡丹江一号大白菜种子,由于该村连年大白菜繁种,大白菜的霜霉病发病率超过50%,软腐病也达到30%,大白菜种子结实率和质量严重下降,导致大白菜种子产量平均亩产58公斤,比正常每亩减产42公斤,总减产336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3万多元。  相似文献   

2.
梨黑星病大面积综合防治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黑星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地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栽培品种中以南果梨、鸭梨和秋白梨等品种发病率最高。1986年我市梨黑星病发病株数达130余万株,占全市梨树总株数的94%,病果率达65.8%,减产约60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74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王宇  苏芳 《蔬菜》1989,(6):4-6
黑腐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之一。1985年始在我市甘蓝、大白菜、花椰菜、萝卜等蔬菜上发现,发病面积逐渐增加,为害程度日趋严重。1988年黑腐病大面积发生,造成2120亩大白菜绝收,6500亩大白菜减产。为寻求有效防治途径,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及室内外试验,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十字花科黑腐病的症状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大白菜生产中发生比较普遍,为害比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大白菜软腐病、黑腐病和黑斑病。在白菜病害发病时在叶片上均有不同的表现特征。根据大白菜叶片的症状表现进行识别诊断,及时采取无公害防治措施可及时控制病害的发展蔓延,避免危害,以确保大白菜丰产,提高大白菜质量。一、叶缘起“V”型斑,褐脉——大白菜黑腐病大白菜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叶片发病多位于叶缘向内呈“V”形黄褐色叶斑。有时由于病原菌侵染维管束呈现褐脉、干腐。十字花科连作地块,高温多雨的天气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开始喷药。(1)绿亨6号可湿性粉剂600倍…  相似文献   

5.
兴安县柑桔生产从1968年栽培试种,历经二十余年。现已成为广西北部新兴的柑桔产区。至1989年已种植近十万亩,产果3.28万吨。虽然栽培历史不长,但病虫发生种类多。据作者初步调查病害25种,病虫69种,有些病虫为害相当严重。如护城乡董田白竹棵柑桔园的5600株温州蜜柑,因受矢尖蚧为害,1982年被迫进行了“露骨”修剪2500株。致使1983年产量由1982年的23.5万公斤减到10.75万公斤,减产54.2%。该园的1322株南丰蜜桔受害更重,减产更多,由1982年的4.6万  相似文献   

6.
继1987年洛阳市大白菜严重减产后,我们在多点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大白菜栽培技术上的四项改革措施,并广泛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8~1991年,我市1.2万亩大白菜平均亩产稳定在40O0~5000公斤。特别是1988年,在全省大白菜普遍因灾减产的情况下,洛阳市却夺得了大白菜全面丰收。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远 《中国蔬菜》2006,1(7):49-50
大白菜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图1)。据研究,在北京大白菜黑斑病病原以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Berk.)Sate.]为主,甘蓝链格孢[A.brassicicola(Sehw.)Wilt]和萝卜链格孢(A.raphani Groves et Skoloko)偶尔也为害大白菜。芸薹链格孢最早于1836年在甘蓝上发现,我国最早于1919年在广东省的甘蓝上发现,1937年江苏报道为害大白菜。至20世纪40年代,黑斑病在我国分布已较为普遍,但对生产影响不大。70年代末该病在我国大白菜上的发生开始严重起来。北京自1934年开始即有芸薹链格孢为害大白菜的记载,1982年后发病逐渐严重。据记载1988年黑斑病大流行,有1500hm^2大白菜严重发病,每株叶片枯死8片以上,菜心裸露;发病中等以上的田块达3500hm^2,全市减产约20%。进入2l世纪该病又有间歇性的流行,已成为北京地区大白菜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花锈病又称“铁浆病”,凡我国栽培黄花菜的地区均有发生,南方各省发病均很严重,一般发病率达50%左右,严重地块达100%。一般发病后减产两成以上,严重时损失更多。 一、症状及病原 黄花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亦有为害花薹,春苗和秋苗均可受害。该病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发生,6月以后逐  相似文献   

9.
崔秀荣  张海平 《蔬菜》2005,(9):26-26
细菌性斑点病,包括细菌性角斑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是大白菜生产上普遍发生,为害较严重的细菌病害。1988年和1996年北京地区大白菜黑斑病大发生中,混发有50%的细菌性斑点病,严重的地块绝收,一般地块损失30%。发病率达100%,病指在30~50,几年来该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对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杞县是全国著名的无公害大蒜主产区,其蒜类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但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蒜叶枯病日趋严重,2006年在多个乡镇中等偏重发生(4级),裴村店大发生(5级),全县发病面积2.1万hm2,一般减产20%~30%,重者减产40%以上。现将大蒜叶枯病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黄萎病、枯萎病、是近年陕北马铃薯发生较重的病害,一般造成减产30%。现将为害特点及拌种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1.1马铃薯黄萎病别名马铃薯早死病,为严重的土传和种传真菌病害,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7月下旬发病,发病初期由叶尖沿叶缘变黄,从叶脉向内黄化,后由黄变褐干枯,但不卷曲,直到全部复叶枯死,不脱落。根茎染病初症状不明显,当叶片黄化后,剖开根茎处维管束  相似文献   

12.
南关岭地区近几年来,由于井水水质变成,土壤溶液浓度过大等因素,影响作物对钙的吸收,造成大白菜“干烧心”病严重发生。为了夺取大白菜丰产丰收,保证市场供应,我们经过四年大白菜“干烧心”病调查研究,初步找出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四年的调查结果证明:大白菜干烧心病  相似文献   

13.
张连江 《蔬菜》1994,(4):23-23
综合防治大白菜病害效果好唐山市每年种植大白菜30多万亩,近年来采取综合防治大白菜病害技术措施,发病率由原来的3~31%,减少到2~4%,单产提高620公斤,年纯增效益1615万元。综合防病技术措施是:一、播前准备在播前主要是消灭病源、减少病虫来源和浸...  相似文献   

14.
<正> 林蒂虫是为害柿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因其为害造成严重减产,如1990年我县29万株柿树减产500多万公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今年柿蒂虫又普遍发生,数量大,来势猛;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积极防治,基本上控制了为害,全县柿果总产达到1000万公斤左右,同常年总产量持平。现将我们进行柿蒂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一、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柿蒂虫,又叫柿实蛾,俗称柿烘虫,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老树皮缝内、树冠下杂草、土石缝内或柿蒂上做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盛期在5月中旬,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幼果。据多年观察,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悠久的柑桔栽培历史,广阔的种植地域和丰富的种质资源。由于柑桔黄龙病的发生、蔓延为害,使我国部分地区的柑桔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享有盛名的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因黄龙病为害,1978~1979年被迫挖除成年树40多万株;广东澄海县1982年挖除幼年树6万多株;云南省化念农场,1956~1976年每年柑桔产量26万公斤。由于黄龙病为害,1984年仅有1000公斤产量;广西的柳州柑,曾是出口柑桔的佼佼者,60年代因黄龙病严重为害,许多柑桔园被迫改种其他作物。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柑桔黄龙病的检疫和防治工作,把它列为国家植物检疫对象,制订了检疫和防治对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防课题组在云南地区进行病害调查发现,当地大白菜菜帮脱落严重,菜农称之为"脱落病"。该病在云南各地普遍发生,随着大白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复种指数提高,土壤中的病原菌逐年增多,大白菜脱落病的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田间症状表现为叶片脱落、茎基部出现腐烂,严重时可减产60%~80%。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大白菜"脱落病"发病症状识别、病原菌鉴定和发病规律探索,为该病的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白斑病是苏州地区白菜苗期的主要病害。近几年为害较重,1985年病害流行,许多田块遭为害而毁灭;1987年又是偏重发生年份;1988年虽然发生偏轻,但也有少数田块为害较重以至失收。从1986年起对该病发生和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发病条件 一、发病与大白菜品种的关系 不同品种的白菜对白斑病抗性不一样。1987年8月15日播种的83—1、城杂8号、青杂3号、莲丰等4个品种。9月19日调查,莲丰发病率98%,病情指数23.47;城杂8号发病率100%,病情指数25;青杂3号发病率97.…  相似文献   

18.
1987年秋,十堰市郊区大白菜普遍发生萎蔫病,经过10月5日和9日定点抽样调查,莲座期田间发病率为7.6%和16.7%,到包心初期(10月28日)调查,平均发病率上升到31.3%,以中晚熟大白菜品种发病较重。发病面积约千余亩,占总面积的25%,个别田块绝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市蔬菜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至2006年,全市种植蔬菜有叶菜类、花菜类、茄果类、根茎类等30多种,种植蔬菜的面积达16多万亩次。随着蔬菜种类的增加和复种指数的提高,蔬菜病虫害的种类和为害程度也逐年加重。目前,我市蔬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疫病、根腐病、枯萎病、茎腐病、炭疽病、蔓枯病、叶斑病、白粉病、软腐病、角斑病、叶枯病、青枯病、病毒病和根结线虫病等;  相似文献   

20.
蔡甸区大棚辣椒疫病是由疫霉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害在大棚辣椒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直接为害根、茎、叶、果,根茎感病后,造成整株枯死,严重减产减收。近几年,通过系统调查发病情况和田间试验研究,了解该病害在当地发生特点,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