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冀西北坝上半干旱区旱滩地春油菜产量形成的密度、磷肥、氮肥、追氮比例四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单因素和二因素产量效应。四项农艺措施对产量作用的大小依次是:氮肥>密度>磷肥>追氮比例。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是:每公顷密度24.3~30.1万株,P_2O_5 53~80kg,N 107.8~120.9kg,追N比为总量的73%~93%。  相似文献   

2.
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汁方法,研究建立了低酚棉浙棉9号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的产量函数模型。经模拟寻优获得了达到1500kg/hm~2皮棉的五项农艺措施优化组合,两年结果平均值是:每公顷密度为46770~47580株,氮肥(纯N)209.7~243.0kg,磷肥(P_2O_5)64.5~68.7kg,钾肥(K_2O)210.9~221.7kg,打顶时期为7月29~8月2日。在金华、兰溪棉区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下,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的程度依次是:氮肥>钾肥>打顶时期>密度>磷肥。还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单独效应和交互作用效应趋势。同时进行了小面积的验证示范试验、信息反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在高肥地对优良小麦新品种临麦2号的主要栽培措施基施纯N量、追施纯N量、P2O5、K2O及基本苗等与小麦产量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建立的产量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影响高肥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结果表明,该五因素与其密切相关,增施氮磷肥是实现临麦2号优化栽培的关键,增施磷肥更益于氮肥肥效的发挥,实现优质小麦新品种临麦2号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是:每公顷基本苗181.8万 ̄229.2万,基施纯氮量121.95 ̄141.3kg,P2O5195kg,K2O33.75 ̄60.75kg,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追施纯氮71.7 ̄83.7kg。  相似文献   

4.
杂交早稻汕优82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杂交早稻汕优82进行移栽叶龄、密度、施氨、磷、钾肥用量5项农艺措施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产量、净收入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争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和净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叶龄、密度和施氯量。5项农艺措施都会影响净收入。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和综合分析,其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是2.5~5.0叶移栽,每公顷插32万~36万丛,施N93~184kg、P2O5 77~141kg、K2O93~169kg,在这范围内施氮量以取中等水平,磷、钾肥以取低水平的产量、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5.
刘珠 《农学学报》2020,10(2):45-49
为了探讨弱感光杂交稻‘元丰优86’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对其进行密度、施N量和施K量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3项栽培措施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施N量会延长全生育期;增加施K量会提高株高;提高密度会增加有效穗,增施K肥、N肥有效穗也会有所提高;提高密度和施N量都会减少每穗粒数;提高施N量结实率也会有所提高;对千粒重的影响微弱。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施N量和施K量。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优化措施,每公顷插18.05万~24.56万丛,施K2O 64.3~116.7 kg,施纯N 76.9~137.9 kg。  相似文献   

6.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在高产条件下小麦高产优质的农艺模型以及施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x1、播量x2和施肥量x3为调控因子,以每公顷产量y为目标函数,研究小麦生态栽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小麦产量的各因素权重依次为播期x1>播量x2>施肥量x3,依据建立的模型,目标产量在7 500~9 000 kg/hm2时,小麦优质高产最佳农艺方案为:播期x1为10月4日~6日,播量x2为158.20~2 411.63万粒/hm2,施肥量x3纯N、P(N∶P2O5=1∶1)210.11~299.81kg/hm2;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施氮量与加工品质容重、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呈正相关,但其极值为262.5 kg/hm2,而与磷钾施量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优质杂交稻两优2186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优质两系稻两优2186移栽叶龄,插植密度,施N、P、K肥量等5项农艺措施进行研究。建立产量、净收入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和净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作用主要是叶龄和施N量,对净收入的作用主要是叶龄和施P、K肥量。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和综合分析,两优2186作为单季稻栽培时,其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是:4.0-4.5叶移栽、每公顷插24.0-25.5万丛、施纯N120-135kg、P2O536.0-69.8kg、K2O67.5-113.7kg。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根据系统工程学"最佳模拟配合法"原理,对中大穗密植型抗旱品种航玉35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措施进行数学模型设计,并应用计算机模拟选优和产量及净产值极差判定因子主次关系。经高产高效双目标频数分析,得出天水市半干旱地区旱川地春玉米航玉35每公顷产量高于11 250 kg,净产值高于13 500元的综合农艺措施方案为:播期4月15~18日,密度82 500~85 500株/hm~2,施纯N施量436.5~480.0 kg/hm~2、纯P施量222.0~247.5 kg/hm~2。为该地区玉米达到高产高效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耐密型玉米高产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获得了耐密型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及高产农艺措施组合方案。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耐密型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氮肥和钾肥。亩产700公斤以上的栽培措施为:市施纯 N15.4~17.0kg、P_2O_58.1~8.8kg、K_2O_3.5~4.0kg、亩保苗4265~4347株。  相似文献   

10.
以湘油11号为材料,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微机模拟,发现施肥量、苗龄、氮素追肥比例对油菜秧苗素质、产最构成、产量及净产值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显著影响,而且施肥量与氮素追肥比例之间存在互作,产量在2250kg/ha以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是每公顷施纯氮249~255kg(N:P_2O_5:K_2O=1:0.5:0.5),苗龄31~32d,氮素追肥占施用氮肥赠量的45.5%~49.7%;净产值3000/ha以上的综合农艺措施是施纯氮70.5 kg/ha(三要素比例同上),苗龄27.8d,氮素追肥比42%。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