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2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经颅脑CT检查并结合血气分析确诊的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存活10例(恢复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3例),病死率为6l—5%。结论:颅脑损伤后出现呼吸衰竭时进行早期诊治,对病情的转归有极大的影响。院前及急诊科内迅速进行呼吸功能衰竭的早期复苏和及时的头颅CT检查明确病因.针对引起呼吸衰竭的各种原因,拟定积极的治疗措施及建立高质量的ICU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以动物医院接诊的被轿车碾压腹部、致膈肌破裂、临床表现为胸腹式呼吸的患犬为例,探讨一例犬膈疝的诊断、治疗及术后护理效果。对患犬进行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确诊为膈肌破裂后,立即进行膈疝缝合术,最后成功挽救患犬生命。因腹部被挫伤,引发水肿,每天护理时需用硫酸镁热敷,以减轻水肿。治疗膈肌穿孔或破裂最有效的方法是膈疝缝合术及良好的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15a来收治的胰腺损伤6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治愈58例(94%),死亡4例(7%),术后并发症12例(19%)。结论:胰腺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及早剖腹探查是诊断胰腺损伤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与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9年10月~1995年12月以来,共收住32例(52个伤指)腱鞘区内屈指肌腱损伤患者,应用Kessler缝合方法一期修复屈指深、浅肌腱,术后用弹性橡皮筋牵引方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取得良好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在16~52岁。大多数屈指肌腱断离是由刀伤或玻璃切割伤所改。损伤水平全部在屈指肌腱Ⅱ区(腱鞘区)。各指损伤分布情况见附表。1.2手术及操作方法手指伤口彻底清创后,将肌位断端修剪整齐,用Kessler法缝合(图1):用5~0尼龙线缝合肌键的断端,打结时注意力量要平稳均匀,线结理人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内脏器穿孔或损伤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0月到2008年10月入院的,应用腹腔镜进行诊治的47例腹内脏器穿孔或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方面:47例在腹腔镜下得以确诊,确诊率100%,更正术前诊断14例,更正诊断率30%。治疗方面:36例消化道和子宫穿孔在镜下成功进行镜下直接修补术;5例溃疡穿孔在腹腔镜下作胃大切术;2例乙状结肠穿孔作暂时结肠造瘘术,三周后作结肠远近端吻合术;4例严重的腹内脏器复合伤或伴肝脾严重破裂大出血的中转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率为8.5%(4/47)。结论应用腹腔镜对腹内脏器穿孔和损伤的诊断具有确诊率高,尤其是对一些较难明确诊断的病例有较大的帮助。对溃疡穿孔、单纯性小肠穿孔和子宫穿孔的镜下治疗效果良好,但对复合性脏器损伤和出血量大的腹部外伤在处理上颇为棘手,多须中转开腹处理。  相似文献   

6.
绞窄性膈疝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膈疝特别是绞窄性膈疝误诊的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和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典型的绞窄性膈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在手术中明确诊断,而进行相应的坏死器官切除重建治愈。结论:绞窄性膈疝往往由早期误诊所致,但细致的检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仍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其发生,而正确的手术处理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胸腹联合伤伤情危急且复杂 ,常合并多系统多脏器损伤 ,且诊断多较困难 ,我院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9月收治胸腹联合伤 6例 ,现就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全部为男性 ,年龄 19~ 37岁 ,均以急诊入院 ;致伤原因均为穿透伤 ,其中刀刺伤 5例 ,铁棒刺伤 1例 ,全部为盲管伤 ;入院时伴休克 4例 ,呼吸急促 5例 ,胸痛 6例 ,腹痛 5例 ,气管移位 5例 ,伤侧肺呼吸音减弱 6例 ,腹部压痛与反跳痛 3例 ,胸穿6例均为阳性 ,腹穿 3例阳性 2例 ;经 X线检查 4例 ,均发现血气胸 (2例膈肌升高 ,2例因病情危急未行 X线检查 ) ;术前确诊5例 ,其中常规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42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行剖腹探查术,因颅脑手术13例,其中腹—脑同时手术2例。本组36例治愈,6例死亡。结论:提高早期诊断率要加强多发性损伤认识,把握合并颅脑损伤的闭合性腹部损伤特点,优先处理危及生命创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应用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不同部位与程度的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采用不同的术武,综合评价其外科治疗方法。结果与结论:36例中治愈35例,术后十二指肠瘘2例,死亡l例;十二指肠损伤虽然早期诊断较困难,术中探查也易被漏诊,但只要加强全身与局部检查,动态观察,认真进行综合分析是可以做到早期诊断的,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完全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对腹部闭合性损伤1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例中存活118例,死亡11例.死亡率为8.5%。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提高了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76例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44例.病死率为25.0%。其中颅脑损伤合并休克及严重颅脑损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早期诊断率要加强对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认识,及时并动态的应用腹腔穿刺、CT等辅助检查,治疗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创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经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156例患者治愈149例.死亡7例,病死率4.6%;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是抢救的关键,而积极抗休克、及时手术和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其治疗术式的选择(附3例报告)莫艾(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湛江524001)十二指肠损伤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比例虽然只有3%~5%,但由于无特殊的临床表现,术前较难确诊。即使行剖腹探查,也可由于十二指肠位置深,周围解剖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提高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6例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14例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中14例转入我科前误诊误治,其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7例,小儿肺炎3例,先天性膈膨出、先天性肺囊肿、急性脓气胸和气胸各1例,误诊率高达87.5%。14例经X线检查、钡剂或碘油造影、CT、超声检查确诊;15例治愈,1例死亡(死于呼吸衰竭)。结论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由于症状迟发且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提高对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认识,对疑似病例进行特殊性检查且追踪观察是可望确诊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经验教训,方法对1992年至2008年间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1例创伤性膈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18例治愈;1例死于复合伤过重;4例延迟诊治,其中2例死——结论医生应提高对膈疝的认识,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无肢体瘫痪(肢瘫)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CT特征与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经CT证实的36例无肢瘫型脑出血(无肢瘫组)与另36例表现肢瘫的脑出血患者(肢瘫组)的临床表现及CT表现作对比分析。结果:无肢瘫组入院较肢瘫组迟(P<0.05);意识障碍、中枢性面舌瘫、肌张力及腱反射改变、病理征阳性等体征发生率均明显少于肢瘫组(P<0.01);病灶多分布在脑叶,其次为基底节、小脑,平均出血量均偏少;治愈率高。结论:脑出血患者可不出现肢体瘫痪,其早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仔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及时的头颅CT检查对确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32例颅脑损伤后并发NPE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死亡17例.植物生存2例.存活13例;存活者留有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结论:早期发现、及时合理的治疗对降低颅脑损伤并发NPE病死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肺部良性孤立病灶的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治疗、病理证实的肺部良性孤立病灶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中仅26例术前明确诊断,最终病理诊断主要有炎性假瘤、结核球、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等,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无手术死亡。结论:肺部孤立病灶的良、恶性决定手术方式,术前未能确定为良性占位疾病或除外肺癌者,术中应作快速冷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手术应以尽量保留正常肺组织、减少组织损伤为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60例进行留置胃管、胃管给药、静滴止血药、制酸等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原发伤及并发症。结果:60例中治愈37例,治愈率61.7%;死亡21例,病死率35.0%。结论: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术前超声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科诊治的9例先天性胆囊缺如患者,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疾病的术前超声诊断方法和误诊原因。结果:1例患者超声显像误诊为填满型胆囊结石,术中探查未见胆囊;7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胆囊缺如;1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胆囊缺如并胆总管结石,术中证实为先天性胆囊缺如。结论:在胆囊模糊不清时,应考虑到胆囊先天性缺如的可能,可进行进一步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