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药材黄芪中总黄酮及异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16个不同产地黄芪样品中总黄酮和4种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比较其差异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中总黄酮及4种异黄酮含量均存在差异,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中总黄酮和4种异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6份样品中有5份样品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符合药典不少于0.020%的要求。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山西代县得分最高,其次为山西广灵、山西浑源泽清岭,且均为蒙古黄芪。SIMCA-P主成分分析可将16个不同地区的药用黄芪分为3类。[结论]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均可作为药材黄芪的基原物种。不同产地药材黄芪中总黄酮及异黄酮含量差异明显。应选择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国家要求的地区进行黄芪的区域化种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当归补血汤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及芒柄花苷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B):0.4%甲酸水(A)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苷分别在0.091~1.824、0.015~0.308、0.092~1.848、0.036~0.728、0.082~1.656μg/mL质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定量限分别为0.091、0.015、0.092、0.036、0.082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27、0.005、0.028、0.011、0.025μg/mL。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试验的RSD均小于5%;回收率分别为99.68%、99.40%、100.24%、101.04%和100.88%。所建立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分析灵敏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当归补血汤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探究紫雀花(Parochetus communis)不同溶剂提取物及主要异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清除DPPH·法测定紫雀花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物以及芒柄花苷、刺芒柄花素、维生素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紫雀花的乙酸乙酯(IC_(50)=0.016 2 mg/m L)和正丁醇提取物(IC_(50)=0.045 9 mg/m L)显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水提物其次,石油醚提取物最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主要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正丁醇提取物的主要异黄酮芒柄花苷的抗氧化活性微弱。紫雀花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而主要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不是两个提取物清除DPPH·的有效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黄芪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为确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种黄芪黄酮(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黄芪黄酮得率与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液固比的关系;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 h,乙醇体积分数88.3%,液固比25 mL/g。此工艺条件下提取黄芪黄酮得率为0.977 mg/g,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1%,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磷配施对党参根部生长及其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10个不同氮磷配施对党参4个生理指标(根粗、根长、根鲜干质量)和3种活性成分(党参炔苷、紫丁香苷和苍术内酯Ⅲ)的影响。结果显示,氮磷肥料施入量不同,对党参根部生长及3种活性成分质量分数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党参根长最优处理为尿素120kg/hm2、磷酸二铵375kg/hm2(N1P3);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N2P2)最利于党参根部的增粗及根鲜干质量的增长;最适宜党参炔苷及紫丁香苷积累的施肥处理为N1P3;苍术内酯Ⅲ质量分数在尿素120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N1P1)水平下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施用氮磷肥有利于党参根系生长及党参炔苷、紫丁香苷、苍术内酯Ⅲ的积累,处理N1P3及N2P2效果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蒙古黄芪对N、P、K的肥效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N、P、K及其配比对沙地1a生蒙古黄芪的株高、根长、根直径、根干质量等生物学特性及皂苷、黄酮、多糖次生代谢物和Fe、Mn、Cu、Zn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其最佳施肥用量。结果表明:氮肥有助于黄芪株高的增高,但施肥量过高黄芪株高反而降低,以氮钾配施处理(N2K2)的株高最高,较对照增加51.93%;磷肥和钾肥能促进根的生长发育,其中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79.41、150和225kg/hm~2处理(N1P3K3)的效果最佳,其根直径与根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58.42%和43.87%。施肥能显著提高蒙古黄芪皂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以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25、150和79.41kg/hm~2处理(N3P3K1)的效果最好,其皂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18.52%和13.14%;单施氮肥(N3)和单施磷肥处理(P3)均不利于黄酮的积累,其黄酮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降低7.56%和6.46%。对于微量元素,施肥能促进黄芪Mn的积累,对Cu、Zn影响不大,单施钾肥处理(K3)使得黄芪Fe元素质量分数降低。此外,结合蒙古黄芪的次生代谢物及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最终得出该地区蒙古黄芪的最佳施肥用量为氮(N)、磷(P2O5)、钾(K)分别为79.41、150和225kg/hm~2。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供给状况。结果表明:(1)6种植被类型土壤养分整体表现为方竹林较高,次生林和草甸次之,原生林最低,土壤C和K的质量分数较高,N和P的质量分数较低;各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及比值变异系数均为中等强度变异,其中,土壤P、K的变异系数小于C、N,土壤w(C)∶w(P)和w(N)∶w(K)的变异系数明显小于w(C)∶w(N)、w(P)∶w(K)。(2)土壤C、N、P、K质量分数及其化学计量比在不同土层、不同植被类型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N质量分数整体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原生常绿阔叶林土壤P质量分数随土层深度增加整体增加,其他植被类型土壤P质量分数随土层深度增加整体逐渐减少;除方竹林和草甸外,其他植被类型土壤K质量分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3)土壤C、N、P质量分数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化学计量比在不同土层中变化规律各异,除土壤w(N)∶w(K)外,各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之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在早期妊娠和生育的母牛饲料中添加苜蓿植物三叶草的异黄酮提取物对母牛激素平衡的影响,选取荷斯坦母牛26头,平均分到两组。试验1组饲料中添加三叶草异黄酮,试验2组饲喂玉米青贮饲料。检测两种饲料中的4种异黄酮苷配基含量(染料木素、大豆苷元、鹰嘴豆芽素A和刺芒柄花素)。试验持续约20周(5个月),2周采集1次血液样本以确定母牛的代谢情况。14 d使用双前列腺素F2α(PGF2α)刺激发情,12 h后检测人工授精的发情迹象。在人工授精当天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和孕酮(P4)浓度,并计算P4与E2比值。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中异黄酮含量高于试验2组,且异黄酮含量最高是鹰嘴豆素A,最低的为刺芒柄花素。饲料的种类对代谢情况无显著影响(P0.05)。与试验2组相比,试验1组血清中E2、P4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在妊娠早期(人工授精后7~21 d),试验2组血清中P4含量增加,而试验1组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的P4、E2比例极显著增加(P0.001)。饲喂三叶草使荷斯坦母牛受胎率较低(P=0.054),发情比例提高(P=0.062)。因此,在妊娠早期饲喂三叶草明显扰乱荷尔蒙平衡,导致母牛生育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蒙自市喀斯特断陷盆地中的天然林分、灌丛和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C、N、P、K、Ca、Mg、Na、Fe、Al、Cu、Zn、Mn元素的质量分数,并分析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与植物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群落中,土壤全量K、Mg、Na和Fe的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天然林土壤内的K和Na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灌丛和草地群落,Mg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灌丛,Fe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草地;不同群落间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天然林土壤的w(C)∶w(P)、w(N)∶w(P)、w(Na)∶w(N)、w(K)∶w(Ca)、w(K)∶w(Mg)的比值显著高于灌丛和草地,w(C)∶w(Mg)、w(N)∶w(Mg)、w(Ca)∶w(Mg)的比值显著低于灌丛和草地,w(C)∶w(K)、w(N)∶w(K)的比值显著低于草地;在3种不同群落中,植物Ca与土壤Cu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植物Mg与土壤C、N、Fe、Cu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植物Cu与土壤C、N、P、Ca、Cu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以野葛的根样为试材,依次通过总黄酮提取、有机溶剂分级分离和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获得4种异黄酮糖苷组分,依据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分析结果分别鉴定为葛根素、大豆苷、芒柄花苷和染料木苷。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的有机自由基体系和超氧阴离子(O2-·)的无机活性氧自由基体系,对上述4种异黄酮糖苷化合物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异黄酮糖苷组分对DPPH·自由基和O2-·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清除能力的大小与处理浓度均成正相关关系,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染料木苷、大豆苷、葛根素和芒柄花苷,抑制O2-·自由基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和芒柄花苷。  相似文献   

11.
以5个胭脂萝卜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施磷、施氮、施钾、施氮和钾、施磷和钾、施磷和氮、施氮磷钾及不施肥)对胭脂萝卜成株期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色素含量性状外,不同施肥处理对胭脂萝卜成株期株高、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不同胭脂萝卜品种有不同的需肥特点。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胭脂萝卜的株高、地下部鲜重、地上部鲜重和叶绿素含量,促进胭脂萝卜的生长,施用磷肥和钾肥对胭脂萝卜主要性状影响不大。在胭脂萝卜施肥中,应主要施用氮肥,不施用或少施用磷肥和钾肥,结合不同品种需肥特性,施用不同量的氮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腐殖酸钠(SH)单施及其与磷肥(P)配施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6个SH施肥水平(SH,SH2,SH3,SH4,SH5,SH6)和2个磷肥施用水平(P1,P2),测定单株株高、单株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单株主根长、单株根表面积、单株根平均直径、单株根体积及根系活力.【结果】与对照(CK)相比,SH单施及其与P配施对紫花苜蓿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系活力、地下生物量、株高及地上生物量均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且促进程度表现为SH-P1SH-P2SH;同时,紫花苜蓿地下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SH-P1处理组中,根系各形态指标、根系活力、株高及植株生物量随SH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其增至一定程度(SH4或SH5)后开始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可得,SH5-P1处理综合表现最好,且获得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最高.【结论】试验肥效最佳的处理组合为SH5-P1,即腐殖酸钠为11.25g/盆,磷肥为3.41g/盆.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配比对切花菊‘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切花菊Dendranthema×grandiflorum‘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最适宜的营养液配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氮磷钾分别设3个水平,共9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氮对‘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不同水平之间茎粗、叶面积、花径、花瓣长、破蕾期、植株鲜干质量、根长差异显著;磷对茎粗、花颈长和破蕾期的影响显著;钾对花颈长、破蕾期、叶鲜质量和茎鲜质量的影响显著。最佳的氮磷钾摩尔浓度配比为营养生长期N∶P∶K=14.3∶2.0∶8.0,生殖生长期N∶P∶K=7.1∶4.0∶12.0。表4参18  相似文献   

14.
水肥耦合效应对栓皮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生物量积累对水肥耦合的响应规律,并确立最佳的灌溉施肥组合。  方法  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RCCD),建立各指标与土壤含水率、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的主效应、单因素和耦合效应对生长的影响。  结果  ①对苗高、地径、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生物量的方差分析表明,各指标的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处理8、处理16、处理18苗木生长情况较好。②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和施氮量对5个指标均有显著正效应,施磷量对地径无显著效应,施钾量对各指标均无显著效应,主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含水率、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③单因素效应表明:各指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均呈现出类似“抛物线”的变化趋势,生长速率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速率减缓。④耦合效应表明:土壤含水率×施氮量对苗高、生物量、叶面积、根干质量有显著正效应,土壤含水率×施磷量对苗高、地径、根干质量、生物量有显著正效应,土壤含水率×施钾量对生物量有显著正效应,施氮量×施磷量对叶面积、根干质量、生物量有显著正效应,施氮量×施钾量对地径有显著负效应,水肥间的耦合效应大于肥料间的耦合效应。  结论  栓皮栎苗期水肥需求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含水率、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适宜的水分和施肥配比可促进苗木生长。高水、高氮、高磷、低钾条件下苗木生长情况更好。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9%,氮、磷、钾用量分别为215.3、46.0、18.1 mg·株?1,苗木的苗高可达到45.14 cm,地径达到4.40 mm,根干质量达到6.30 g,生物量达到11.70 g,单株叶面积可达460.83 cm2。图3表2参30  相似文献   

15.
为了指导芝麻菜合理施肥,从而生产高产优质的芝麻菜,以芝麻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栽培方法,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单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研究了不同氮钾配施对芝麻菜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和钾素施用量都较高的处理,即N3K、N3K4、N4K3与N4K4(N3:7.5mmol·L-1、N:10mmol·L-1;K3:4.5mmol·L-1、K4:6mmol·L-1),叶绿素含量较高,根系活力较强,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鲜重积累较多,单株产量较高,确定其为最适合的氮钾配施比例。  相似文献   

16.
大葱高效钾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钾肥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岭大葱为材料,在施用等量磷肥的基础上,以2种氮肥水平(225和375kg/hm2)和3种钾肥水平(0、225和337.5 kg/hm2)组成6个氮钾肥处理,研究钾肥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大葱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大葱株高、分蘖数、葱白长、葱白粗和单株鲜重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6个处理中大葱的增产幅度为12.1%~17.6%;施钾能显著提高大葱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2种氮肥水平下,施钾分别增收7 088~9 800元/hm2和8 050~10 850元/hm2。[结论]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合理增施钾肥可提高大葱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菠萝对不同营养元素反应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P、K、Ca、Mg肥的不同水平单独对菠萝进行水培试验,研究菠萝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反应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各营养元素对菠萝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幅、株高、茎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干、鲜重以及根冠比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N素对菠萝根系的影响程度最大,P素次之;Ca素对菠萝的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大,Mg素次之。  相似文献   

18.
以莱芜大姜为试材,研究了常规灌溉施肥(CK)、水肥一体化等量施肥(T1)及减量施肥20%(T2)对生姜生长、根系活力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的生姜株高、茎粗及根鲜重与CK无显著差异,但分枝数、根茎鲜重分别比CK高14.29%、12.70%和9.28%、8.12%,而茎、叶鲜重则比CK有所降低。根茎膨大期,T1、T2的根系活力较CK分别提高20.31%和18.14%,全生育期T1、T2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增加12.65%、5.36%、13.44%和6.34%、2.62%、6.76%,水分生产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82.37%、79.23%和17.56%、44.93%。T1、T2的生姜产量分别比CK增加17.56%和15.95%,但生姜品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对甘薯‘桂粉3号’开展"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甘薯农艺性状以及鲜薯产量的影响,探索出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甘薯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和单株大中薯鲜重影响较大,对分枝数、干物率和淀粉率影响较小。在各施肥处理中,处理6的产量最高,增产率达52.44%,处理8的产投比最高,为127.48。在试验地力条件下,推荐的最佳施肥量:为N 101.21 kg/hm~2、P(P2O5)67.22kg/hm~2、K(K2O)213.09 kg/hm~2,可获35 104 kg/hm~2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20.
营养液对雾化栽培不同品种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3种营养液MS,MX和MY对雾化栽培室3种不同品种马铃薯进行培养处理。结果表明,营养液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茎长、根系鲜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茎鲜重、茎粗、根系体积影响不显著;根系生长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茎鲜重均达到显著相关或根显著相关;对叶绿素含量为负相关;植株全N%、全P%、全K%皆随着生长的进行而逐步减小;最佳营养液配方为M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