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对苹果梨盛花期喷蜂蜜花粉悬浊液对花序座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蜂蜜花粉悬浊液比常用的蔗糖花粉悬浊液座果率提高11~15.3%,差异显著。但与传统的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人工鸡毛授粉相比二个供试果园结果不一致,这尚待进一步探讨。所用蜂蜜浓度不宜低于0.5%,花粉浓度不宜低于0.05%,盛花期喷雾二次为宜。此外,蜂蜜花粉悬浊液喷雾授粉具有座果均匀、疏果量小、花粉用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能够适合生产推广的机械授粉方式,以生产中主栽的猕猴桃品种海沃德、徐香、华优为供试材料,研究液体喷雾授粉和固体喷粉授粉对其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套袋处理时,采用自行研发的花粉悬浊液专利配方对不同品种进行液体喷雾授粉时,坐果率可达61.03%~61.88%。以石松子孢子为稀释剂,采用国产授粉枪对不同品种进行授粉时,坐果率可达46.84%~81.59%,均高于自然授粉或者人工点授的坐果率。与自然授粉相比,喷施花粉悬浊液处理的单果质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使用国产授粉枪处理的单果质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亦无显著差异。在授粉树配置不当或者天气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可利用花粉悬浊液专利配方进行喷雾授粉或使用授粉枪喷粉辅助授粉进行弥补。国产授粉枪与韩式授粉枪效果相当。石松子孢子是较佳的花粉稀释剂。  相似文献   

3.
秦敏红 《农业与技术》2013,(11):153-153,191
本试验通过对人工授粉中人工点授和喷雾授粉与自然授粉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授粉的坐果率及果实品质均高于自然授粉,且人工点授的坐果率高于喷雾授粉,综合实际因素,大面积的果园喷雾授粉法较好,小面积的果园可以采用人工点授授粉法。  相似文献   

4.
为使"翠冠"梨达到优质、省工生产的目的,对上海地区"翠冠"梨树上采用的栽植授粉树、人工点授、嫁接授粉枝和挂袋插枝4种授粉方式,从座果率、果实性状和果园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栽植授粉树的座果不均匀,梨果比人工点授花粉的果型明显偏小,且授粉成本高;人工点授可控制座果量,且梨果发育良好,果型较大,但对人工的需求量较大;挂袋插枝方式在座果率、果实性状和果园经济效益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差于嫁接授粉枝方式;嫁接授粉枝是一种座果率高、果实性状好且省工省力的授粉方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授粉方式对红阳猕猴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红阳猕猴桃适宜的授粉方法,进行了不同授粉方式对红阳猕猴桃坐果率及其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喷雾授粉处理E(白砂糖2 g/L+硼酸1 g/L+阿拉伯胶4 g/L+花粉2 g/L)方法快捷,省时省力,授粉坐果率高,果实外观性状和内部品质都较自然授粉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不同授粉器对猕猴桃授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有效地提高果品产量与品质。以6年生红阳猕猴桃为试材,采用液体喷雾、手动授粉器、电动授粉器和毛笔点授4种方式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结果表明,使用电动授粉器授粉方式的坐果率最高,为64.89%,并且果实畸形发生率低于人工点授,授粉效果最好。另外,通过使用1∶2,1∶4,1∶6 3种比例混合花粉进行人工授粉,结果发现3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花粉对坐果率和果实畸形发生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同授粉方式对桃无花粉品种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桃(Prunus persica)无花粉品种豫农6号、砂子早生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喷雾授粉和人工点授均能显著提高桃无花粉品种的坐果率,其中人工喷雾授粉效果较好,坐果率分别比2003年和2004年的对照(自然授粉)提高2.87倍和3.24倍;人工喷雾授粉时以花粉,蔗糖,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37.5:250为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授粉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辅助授粉对猕猴桃果实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本试验以6年生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分别采用液体喷雾、手动授粉器、电动授粉器粉剂喷洒和传统毛笔点授4种授粉方式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结果表明:使用电动授粉器粉剂喷洒授粉方式的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18.49 g和8.68%。另外,通过使用3种比例(1:2、1:4、1:6)混合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发现,按照1:4比例混合花粉授粉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8.48%。因此,在生产上可以使用1:4比例混合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降低花粉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适合海南冬季丝瓜的授粉方式,以泰国丝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丝瓜座果率 果实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院与其他授粉方式相比氯吡脲授粉能极显著提高丝瓜座果率可达97%并 能极显著提高丝瓜产量,比对照高31.7%且对丝瓜品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莎车县种植的巴旦姆为研究对象,研究蜜蜂授粉、自然授粉以及无授粉三种授粉方式对巴旦姆初期座果率、单个果重和单株产量影响。发现蜜蜂授粉对巴旦姆初期座果率和单株产量有重要作用。蜜蜂授粉组、自然授粉组座果率和单株产量都显著高于授粉组。  相似文献   

11.
套袋对皮胎果果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同套袋时间、袋种和去袋时间对果实的影响不同。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的色泽、果形果个、果面光洁度;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包括果皮果肉组织结构、维生素C含量等。套袋影响果实的耐贮性,同时套袋可降低病虫对果实的侵害。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天津市果品市场,延长供应期,进行了树莓新品种的引种和设施栽培,研究了不同栽植地区(天津市北辰区和蓟县)的红树莓和黄树莓的果实横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及贮藏特性。结果表明:红树莓果实的单果重、果实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果实成熟而逐渐增加。从未成熟的白色期到完全成熟的深红期,平均单果重从14.41g增加到25.91g,后者是前者的1.8倍;果实横径从14.20mm增加到17.25mm,增加了3.03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6%增加到了9%,增加了3%。同一成熟期(深红期)的红树莓果实单果重约是黄树莓的1.7倍;红树莓果实横径是黄树莓的1.13倍;红树莓可溶性固形物最大值为9%,也略高于黄树莓的8%。在4℃低温贮藏时,红树莓果实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腐烂率逐渐增加,贮藏到第3天时腐烂率增加了50%,贮藏到第7天时腐烂率达到100%。在粉红规采收红树莓果实,贮藏期最长,但可溶性固形物较低。应在果实粉红期至鲜红期之间采收。  相似文献   

13.
水果农产品微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果农产品微营销策略进行分析,以基于微营销的运营方式展开研究,以水果农产品为销售实体,探究有关水果农产品的销售现状,结合微营销进行研究探索,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访,综合分析结果,了解水果农产品在微营销中的优、劣势,对现有的水果农产品微营销方式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探索出更加可行、更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微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连续3a对苹果梨开花物候期及花期霜害调查,发现长果枝上花芽比短果枝的花芽晚开放8d左右。花期霜冻长果枝明显轻于短果枝。据此,冬剪时采取留两套枝,霜后复剪定果,就可保证在有霜或无霜年份树体的适宜负载量,并使其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5.
日灼病是一种由高温强光诱发的植物生理性病害,每年会给北方落叶果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科学合理的日灼防治是果树优质丰产的重要保证.系统综述了以苹果为首的北方落叶果树果实日灼病研究进展,包括果实日灼的主要类型和症状、日灼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生理分子机制、目前生产上主要的应用防治措施,同时对未来果树日灼病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果实日灼病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留果量对杏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中主栽品种金太阳杏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疏果处理,研究其与果实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找出保持较高经济效益的最适宜的留果量。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园盛果期金太阳杏合理的果间距为5~10 cm;而观光采摘园由于顾客需求的果实品质较高,因此一般果间距控制在15~20 cm。  相似文献   

17.
果袋透光性对晚西妃桃裂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晚熟桃品种晚西妃为试验材料,分析了7种不同果袋套袋对晚西妃果实裂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地降低果实裂果率,7种果袋套袋的果实裂果率均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套袋后果实单果重均显著提高,但不同果袋之间差异不显著;套袋果实花青苷含量高于不套袋的,果皮叶绿素含量除了3号袋(外表面淡土黄色蜡纸,内层白色蜡纸)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他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袋后果实糖酸比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综合来看,在所选用的7种果袋中,以外层表面褐色里黑色,内层白色蜡纸的果袋(5号果袋)在降低果实裂果率和提高果实品质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18.
疏果和套袋是果树生产中提高果实品质常用的农艺措施,蓝莓疏果和套袋技术研究目前未见报道.为探究疏果与套袋对蓝莓果实生长及品质是否有促进作用,以南方广泛推广的南高丛品种密斯提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程度疏果及是否套袋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硬度、纵径、横径,同时提升了果实的内在品质.疏果率为40%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素含量最高;疏果率为60%时,果实糖酸比和Vc含量最高.套袋处理对果实单果重、果实纵径、横径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果实硬度.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降低,但果袋高温导致日灼果和烫伤果等问题.综合考虑蓝莓果实品质评价指标,以40%疏果率和不套袋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悬铃木成熟球果外部由小坚果及其基部的果毛组成,内部为头状花序的花托.球形花托表面有一层网状结构,其上着生小坚果及部分果毛,内部为花托的木质部分.果毛分为长直毛和齿状分枝毛,表面光滑,每根果毛都由若干个节组成,每个节为中空管状结构,管的外径约33μm,内径约23μm.果毛基部为短节组成的扁平管,中部为长节组成的圆形管,端部为尖刀状或分枝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