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丰×春玉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十五”期间育成的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该品种经2003~2004年浙江省6个实验室鉴定点饲养,成绩优良已通过鉴定。为探索该品种在山区条件下的适应性,进一步优化蚕桑生产布局,淳安县于2005年晚秋蚕期引进该品种试养,现将试养情况报告如下。1材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摸索家蚕新品种明丰x春玉的饲养习性、经济性状,海盐县于2006年中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了明丰x春玉蚕种25张,进行了农村中间试验,经饲养表明,该品种张种产茧量、张值、茧丝质量等经济指标均好于海盐县现行家蚕品种白玉x秋丰,受到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正>明丰×春玉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中丝量家蚕新品种,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湖州市吴兴区自2006年秋期引进饲养成功至今已有4年,饲养数量不断增加,推广区域不断扩大。经过反复试验对比认为,该品种茧型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形势、气候及环境的变化,寻求适宜湖州地区春期饲养的新蚕品种,2005年春蚕期引进了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新育成的家蚕新品种明丰×春玉,该品种已通过实验室鉴定.现将明丰×春玉在湖州地区试养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研制的粉状人工饲料,对我省现行推广的6对家蚕品种和2个雄蚕品种进行1-2龄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蚕品种喂饲人工饲料24 h后,疏毛率达95%以上的蚕品种有华东x春晨(99.80%)、菁松x皓月(98.69%)、明丰x春玉(96.15%)、秋丰x白玉(96.04%)、春华x秋实(95.45%)和华菁x平72(95.41%);从各品种的生长情况和茧质来看,1-2龄人工饲料育的除全龄经过延长两天左右外,其虫蛹率、万蚕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均与全龄桑叶育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摸索家蚕新品种明丰×春玉的饲养习性、经济性状,海盐县于2006年中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了明丰×春玉蚕种25张,进行了农村中间试验,经饲养表明,该品种张种产茧量、张  相似文献   

7.
<正> 饲养正秋蚕以后,由于桑树枝条继续抽长,再加气温先高后低逐渐下降,适合家蚕蚕体生理要求。因此,每年晚秋茧质量比夏、秋茧还高。但是,晚秋蚕壮蚕期和上蔟阶段容易遭受低温多湿的不良气候影响,若蚕前、蚕中消毒防病不严饲养管理不善,往往容易诱发蚕病,引起晚秋茧歉收。针对各地历年饲养晚秋蚕情况,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几点科技措施,现综合于下:  相似文献   

8.
《北方蚕业》2019,(4):38-40
2018年秋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对引进的家蚕新品种华康3号、川山×蜀水进行了室内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华康3号和川山×蜀水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上车率、茧丝长、解舒丝长都高于明丰×春玉、两广2号品种,与华康2号差异不明显,万米吊糙都小于明丰×春玉和华康2号品种。华康3号的解舒率略低,川山×蜀水的茧丝纤度略粗。分析认为,华康3号和川山×蜀水适合安康蚕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家蚕新品种同丰x新玉秋期农村试养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同丰x新玉家蚕新品种是在秋丰x白玉的基础上改良而成,是一对春秋兼用的中丝量品种。2004~2005年经浙江省新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良好,是适合于杭嘉湖蚕区春、晚秋期饲养,增产潜力较大的蚕品种。2006年春期桐乡市蚕业管理站对新品种同丰x新玉进行了农村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0.
“桂蚕8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家蚕优良新品种,为了解其对广西高寒山区环境与饲养条件的适应性,在高温多湿的早秋季选择地处高寒山区的凌云县养蚕农户进行新品种“桂蚕8号”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桂蚕8号”具有以下优点:产量高、茧质优,张种产茧量较对照品种“两广二号”增产5.80%,平均茧层率提高1.10%,且茧形大、茧色洁白,上车茧率97%;体质强健,死笼率较对照品种减少3%;容易饲养,蚕体壮,食桑旺,眠起、老熟齐一,对高温多湿环境及不良叶质的适应性较强。根据试养结果初步认为,“桂蚕8号”能适应高寒山区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环境和较粗放的地面片叶育饲养模式,可作为高寒山区更新换代的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彩茧1号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选育、经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在农村推广饲养的家蚕天然彩色茧新品种。作者根据本地农村近几年率先推广饲养的实践经验,针对该品种的特性,专题总结出家蚕天然彩色茧新品种——彩茧1号的农村饲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2018年秋季,西安市临潼区利用果桑桑叶进行了5对现行家蚕品种农村养蚕试验。两广2号、华康2号、华康3号、川山×蜀水、明丰×春玉的龄期经过、虫蛹统一生命率相仿,张种产茧量分别为25.3 kg、37.4 kg、40.2 kg、38.5 kg、38.8 kg。两广2号的全茧量、茧层率较低,上车率低,解舒光折大;华康3号的全茧量、茧层率较高;川山×蜀水的万米吊糙较低;明丰×春玉的上车率较高,解舒丝长长,解舒光折小。利用果桑桑叶养蚕能够提高果桑园的利用率,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13.
鄂蚕3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饲养的强健性斑纹双限性秋用家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鄂蚕3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壮蚕食桑旺盛,体色青白,蚕体粗壮,熟蚕上蔟齐一,茧形大,茧形椭圆形,茧色白,缩皱中等,茧层厚,抗高温多湿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蚕桑生产主要以春蚕和晚秋蚕为主,在全年饲养量中,春蚕占45%,晚秋蚕占40%~45%,夏蚕和中秋蚕饲养量很少,饲养春蚕比较顺利,盒种产茧量在45 kg以上,而晚秋蚕期因不利因素多,主要是秋季是病虫害高发时期,大田和桑园药剂治虫频繁,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家蚕农药中毒;加上蚕室环境病原积累较多,容易感染家蚕引发蚕病,以及进入秋季后,桑叶叶质变差等,饲养难度加大,产茧量不稳定。所以,加强秋季桑园管理,在晚秋蚕生产开始前就要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及时抓好施秋肥、除草保墒、防涝等措施,确保桑园优质、高产;同时着重做好蚕前蚕中各环节技术措施的实施,保证晚秋茧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5.
从2008年夏蚕至2009年晚晚秋蚕,我县在河口镇进行了夏蚕、正秋蚕、晚晚秋蚕共3季蚕农饲养,涉及30个村,200户,共饲养“两广二号”100130张,产茧3.8万千克,摸索出一些品种特性及饲养经验,现就试验示范结果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鄂蚕4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合于长江中下游蚕区中、晚秋蚕期和局部地区春蚕期使用的强健性春秋兼用家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鄂蚕4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繁育和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该品种在蚕种繁育单位饲养,表现出种性稳定、原蚕好养、蚕种繁育系数高等优点;农村饲养鉴定,表现出孵化齐一、抗病力强、产茧量高、丝质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蚕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丝质量。通过分析优质蚕茧生产与蚕品种、家蚕饲养技术、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现行评茧标准的关系,认为当前蚕业生产主要是在选用蚕品种、家蚕饲养技术、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收茧上存在不足;提出要实现优质蚕茧生产必须选用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家蚕品种、改进养蚕技术,普及方格蔟具,适时售茧,采用"优质高价、劣质低价"评茧标准收购鲜茧等配套技术与管理政策来提高蚕茧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近三年家蚕新品种明丰×春玉在海宁的繁育和推广情况。在蚕种生产上,双限性和繁育系数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蚕种生产的产质量;在农村饲养上,表现出蚕体、茧型大,全茧量高的特点,但要求较好的气候、叶质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17年秋,在安康市农村试验点进行了华康2号与明丰×春玉的比较试验。从试验成绩看,华康2号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与对照种无明显差异,死笼率明显低于对照,茧质和抗逆性明显优于对照,可作为夏秋季蚕品种用于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20.
转EGFP基因家蚕是西南大学转成的新型绿色茧转基因新品种材料,由西南大学与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对转基因家蚕绿茧品系进行r系统分离纯化和综合经济性状的杂交改良,以期实现家蚕转基因绿茧品系的实用化,开启家蚕转基因品种实用化探索的先河。本文将该品种材料的安全饲养技术要点做一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