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河流浮游生物种群的沿程变化,针对我国唯一一条大型热带河流-海南南渡江进行生物监测和调查研究。生物监测分丰水、枯水两期开展,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51种,丰度为2.62×105~26.25× 105 cells/L,香农-威纳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4~2.9;同站点共鉴定出浮游动物5门74种,丰度为0.01~ 157.5 ind./L,香农-威纳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4~2.6。 研究结果表明,南渡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沿程变化受梯级水电建设影响较大,水库浮游生物丰度一般高于河流干流。尽管热带河流气温季节变化不大,丰水、枯水水量变化对浮游生物群落影响显著。枯水期浮游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均低于丰水期,且沿程变化更加不规则,与枯水期梯级水电蓄水大规模改变水流连通性有关。与浮游植物相比,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在同一河流的沿程变化和季节变化更加显著,说明所研究河段浮游动物对栖息环境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2.
于2015年枯水期(5月)、平水期(6月)和丰水期(8月)对黄河口牡蛎产卵场及邻近海域进行3个航次的采样调查,采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分析其浮游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2门21种,其中硅藻门的种类最多,占90.48%;调查海域枯水期(5月)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最高,平水期(6月)次之,丰水期(8月)最低,说明枯水期(5月)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好于平水期(6月)和丰水期(8月);调查海域枯水期(5月)和平水期(6月)环境质量评价属于中污染水平,丰水期(8月)整体上属于重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3.
2012年大神堂贝类养殖区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天津大神堂贝类养殖区的水生态环境,于2012年4-10月对养殖区5个站位的浮游生物进行了逐月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植物共有3门、19属、22种,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平均丰度为6.22×104个/L;浮游动物共2门、6属、6种,平均丰度为127.8个/L。各季节各站位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07~2.37和0.04~0.66,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为0.40~1.71和0.25~0.91。总体评价大神堂贝类养殖区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4.
汤河水库春季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阳市境内的汤河水库春季的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汤河水库春季共有浮游植物42种,平均生物量为14.18 mg/L,以硅藻门最高,占65.85%,隐藻门次之,占17.19%。优势种有硅藻门的针杆藻、桥弯藻等。浮游植物Chl_a含量为4.33μg/L。浮游动物比较贫乏,生物量很低,仅为0.004 mg/L。汤河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无规律性。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不规律,总的趋势是底层最高。从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来看,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以上游最大,中游次之,下游最小。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分布与浮游植物正好相反,下游最大,中游次之,上游最小。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测得的Carlson营养状态指数判断汤河水库属于中营养型。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贵州省黔西南州万峰湖丰水期和枯水期真核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分别于2020年丰水期(11月)和2021年枯水期(5月)对兴义市万峰湖进行2次共计20个地点进行采样,采用18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序列多样性和丰度分析显示,丰水期OTUs平均为325个,枯水期OTUs平均198个,丰水期物种的丰度比枯水期丰富,而群落分布多样性和物种均匀度均低于枯水期。通过两次调查,丰水期真核浮游生物主要由节肢动物门、绿藻门和壶菌门等23个门,枯水期主要由绿藻门、节肢动物门、轮虫动物门等16门的生物组成。其中,丰水期的优势物种为节肢动物门,枯水期优势物种为绿藻门。在种的水平上,丰水期由147种生物组成,枯水期由187种生物组成,两个时期均有的物种有马索隐藻、拟蛋白核隐藻和光滑鱼鳞藻等,丰水期的优势物种为右突新镖水蚤、甲藻和马索隐藻;枯水期的优势物种为真镖水蚤、马索隐藻和拟二叉角甲藻。研究表明,万峰湖丰水期和枯水期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浮游生物群落、优势种、浮游生物丰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评价万峰湖的水质状况,为研究喀斯特水体中生物多样...  相似文献   

6.
于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对黄河河南段进行了4个季度调查采样,分析了浮游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此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3种(属),其中,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的种类数最多,分别有24种(属)、23种(属)和11种(属)。浮游植物的丰度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变化范围为:4.57×10~4~79.73×10~4 ind/L,表现为夏季或秋季最大,冬季最小;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大类153种,其中,原生动物51种,轮虫72种,枝角类24种,桡足类6种。平均丰度为6.32×10~2 ind./L。物种丰富度大小顺序为秋春夏冬。黄河河南段Shannon-Wiener指数浮游植物变化范围为0.78~1.89,浮游动物为0.75~1.12。H'均较低,依据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标准,黄河河南段水质级别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于2014年丰水期(5月)和枯水期(11月)调查了济南地区不同类型水域(泉水、水库、城镇河道、河流和南部山区等)丰、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济南地区丰水期鉴定出浮游动物优势种5种、指示种16种;枯水期鉴定出浮游动物优势种1种,指示种3种。丰水期和枯水期丰富度指数分别为2.47和1.75。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水温和溶解氧分别是影响丰、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综合评价表明:济南地区水生态呈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2009年的枯水期(5月)和丰水期(7月),在桃山水库对浮游植物结构群落和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生物监测和理化监测手段,基于浮游植物优势度、丰度、优势度以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研究水库进行了生态评价。结果显示:(1)桃山水库浮游植物共有7门46属73种及变种,其中以绿藻为主,分别占44 %;(2)生物量在2.29-10.96 mg﹒L-1之间,丰度变幅在(38.76-124.44)×105 ind.﹒L-1之间;(3)枯水期优势种以硅藻为主,丰水期优势种以以蓝藻、绿藻为主;(4)综合营养指数为42.0-60.1。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桃山水库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营养状态为轻富营养化,化学需氧量是影响桃山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
正作者2018年夏秋在北京市玉渡山水库开展了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调查,旨在为细鳞鲑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库为中富营养型,浮游植物密度12.90×10~6ind./L,生物量5.55mg/L,多样性指数2.97,均匀度指数0.63;浮游动物密度2303ind./L,生物量1.54mg/L,多样性指数2.46,均匀度指数0.59,鲢鳙鱼产力为6.29×10~4kg。该水库生态健康状态较好,水质、浮游生物等可满足细鳞鲑增殖放流和发育繁殖所需条件,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明显,适合夏季进行细鳞鲑增殖放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东莞市水库富营养化现状并为水质管理提出合理建议,于2011-2012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对东莞市25座水库的营养状态和浮游植物主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营养水库5座,富营养水库16座,超富营养水库4座,整体富营养化水平较高。水库浮游植物丰度1.07×105~7.67×108个/L,且枯水期高于丰水期;有20座水库的浮游植物丰度中蓝藻比例超过50%,部分水库出现了蓝藻水华现象,其营养状态与人类活动强度、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水库功能及补水方式密切相关。削减外源污染,尤其是控制磷排放是当前遏制水库富营养化的根本途径;对于即将联网调水的5座水库而言,利用联网形成的调度能力进行合理的水库调度是缓解其富营养化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底栖硅藻能够较好地响应河流水环境变化,其群落物种组成与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水质与生态状况的指示与评估。为了解流溪河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的时空异质性及其受河流水文与水质的影响,从上游到下游共设置了 20个样点,于2018年3月、6月、9月和12月进行季节采样和观测,采集底栖硅藻,同步测定了水体理化因子;在分析群落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河流环境变量和空间变量对流溪河底栖硅藻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4次调查共检 出底栖硅藻276种,隶属于2纲、6目、9科、55属,底栖硅藻多样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在季节上,丰水期的物种丰 富度和真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高于枯水期。枯水期曲壳藻科的相对丰度超过50%,高于丰水期;而舟形藻科在丰水期 时相对丰度比枯水期高。在空间上,三级河流物种多样性最高,一级河流物种多样最低;一级河流和二级河流的优 势种主要以曲丝藻属的种类为主,三级河流的优势种主要以菱形藻属的种类为主。随着河流等级增加,曲壳藻科相 对丰度降低,而菱形藻科的相对丰度逐渐升高。冗余分析(RDA)表明,环境选择和空间要素对流溪河硅藻群落结构 均有显著影响,但营养盐水平比空间要素有更高的解释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丰枯水期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通过布设20个采样站点,于2014年丰水期(7月29日)和枯水期(12月24日)对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进行了2次全面调查,并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无节幼体1类;其中轮虫最多,共14种,占浮游动物总种数的66.6%;枝角类次之,共6种,占28.6%;桡足类最少,仅1种,占4.8%;各站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密度均以轮虫和枝角类为主,数量在5~15种,密度变化在9.8~102.2个/L。浮游动物相似性指数在0.18~0.55,平均为0.36,偏向于轻度相似,表明丰水期与枯水期的生境差异较大。优势种的优势度不高,在0.023~0.297;多样性指数在1.73~3.56,均匀度指数在0.67~0.95,表明丰、枯水期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的浮游动物群落信息含量较大、群落结构处于较稳定状态。浮游动物多样性和水质监测结果均表明,枯水期水质优于丰水期,枯水期水质基本处于清洁状态,丰水期水质基本处于中度污染状态;污染源主要为面源污染,且串场河(6号)、新通扬运河(12号)、喜鹊湖(17号)、兴姜河(18号)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乐清湾春季浮游生物群落和环境因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年春季(4月)乐清湾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162种;其中,硅藻144种,占总种数的88.9%,甲藻12种,占总种数的7.4%.浮游动物10类、37种;其中,桡足类19种,占总种数的51.4%.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38.12×104个/m3和37.26个/m3,其空问分布格局均呈由内湾至外湾逐渐降低.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中国盒形藻(Biddulphia sinensis),浮游动物优势种为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和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平均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35和1.16,浮游生物群落沿环境梯度更替的现象极显著.乐清湾富营养化严重,可溶性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平均浓度分别为0.756 mg/L和0.038 mg/L.对比历史资料可知,近30年来乐清湾无机氮和磷酸盐呈升高趋势,较1982年同期分别上升112%和131%;同时浮游生物丰度有所下降,且浮游植物优势种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浮游植物群落仍以硅藻为主、甲藻其次,而浮游动物群落仍以桡足类为主.  相似文献   

14.
于2015年丰水期(5月)和枯水期(11月)对济南地区26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33种和35种,各采样点物种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76×10~3个/m~2和0.73×10~3个/m~2,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71.67 g/m~2和242.65 g/m~2,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44和1.52,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72和0.76。典范对应分析表明,丰水期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总氮;枯水期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水温。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济南地区底栖动物群落香农-威纳指数较低,水体呈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5年4月(丰水期)和2015年11月(枯水期)珠江口南沙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度、细胞丰度及多样性。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44属76种,硅藻为最主要优势种群。丰水期优势种有2种,分别为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枯水期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萎软海链藻(Thalassiosira mala)、中肋骨条藻和有棘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inosus)。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别为651.91×104个·L-1和129.21×104个·L-1,2个时期细胞丰度分布都表现为近岸向离岸递增的趋势。调查海区的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平均值在丰水期分别为1.64和0.40,而在枯水期分别为1.58和0.41,多样性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盐度、温度、总氮和p H,枯水期为温度、透明度、磷酸盐和盐度。  相似文献   

16.
大水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年2月(枯水期)、5月(丰水初期)、8月(丰水末期)和11月(平水期)对大水桥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有6门、42种,丰度在6.6×106~3.7×108个/L,丰水期丰度最高,枯水期丰度最低,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第一优势种分别为蓝藻门的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kiborskii)、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和湖丝藻(Limnthriox redekei).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显示,水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丰水期水质较差,枯水期和平水期相对较好.浮游植物丰度与硝氮(r=-0.898,P<0.01,n=12)、总氮(r=-0.894,P<0.01,n=12)及透明度(r=-0.594,P<0.05,n=12)表现出显著性负相关,与pH(r =0.676,P<0.05,n=12)、总磷(r=0.703,P<0.05,n=12)、水温(r=0.754,P<0.01,n=12)表现出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春夏季浙江中北部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2009年春季(4月)和夏季(8月)在浙江中北部海域(121°30′~123°30′E、28°30′~30°45′N)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优势种分布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初步鉴定浮游植物6门62属169种,硅藻占绝对优势。春季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蛇目圆筛藻、星脐圆筛藻和辐射圆筛藻。夏季主要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窄隙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远距角毛藻。不同季节优势种既有交叉又有演替;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01×104~40.67×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3.80×104cells/m3;夏季介于0.28×104~6 546.22×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467.59×104cells/m3。细胞数量季节变化显著,浮游植物平面分布特征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优势种明显。春季的香农-维纳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好于夏季,而细胞丰度却低于夏季。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对高原河流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的了解,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浮游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调查其资源现状和季节变化,并探究浮游生物的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08年10月(秋季)、12月(冬季)和2009年3月(春季)、8月(夏季)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谢通门江段选取4个采样点进行浮游生物资源现状调查。本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74属、107种,以硅藻门最多(31属、63种),其次为绿藻门(22属、23种)和蓝藻门(22属、23种),黄藻门(22属、23种)、裸藻门(22属、23种)和金藻门(22属、23种)较少。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以秋季最高,分别为7.758×105个/L 和3.402 mg/L;夏季最低,分别为2.088×105个/L和1.281mg/L;共检出浮游动物3门、47属、54种,以原生动物和轮虫居多,罕见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以秋季最高,分别为526.5 个/L和0.055 mg/L;冬季最低,分别为125.1 个/L和0.004 mg/L。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谢通门江段浮游生物的种类数和现存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主要与透明度和水温等环境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9.
红水河龙滩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9-23日(丰水期)和11月11-25日(枯水期)在龙滩水库进行浮游植物采样调查,研究其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群落多样性,评价了龙滩水库的水质现状,探讨水电开发对河流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龙滩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属、59种;其中,硅藻门28种,绿藻门17种,蓝藻门8种,甲藻门、红藻门、金藻门各2种。优势种为4门、13种,包括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钝脆杆藻(Fragi lariacapucina)、双头针杆藻(Synedra amphicephal)和双射盘星藻(Pediastrum biradiatum)等。龙滩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33.4×104个/L和2.580mg/L。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58和0.94。依据藻类生物学指标评价标准,龙滩水库水质为贫-中营养型。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紫金铜矿事故后棉花滩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基本情况,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提高水面综合利用效益,恢复生产秩序及水域合理生态结构,根据水库型态设置22采样点,对棉花滩水库浮游生物的密度及生物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浮游植物6门、35属、43种,密度为14.16×104~ 131.66×104个/L,平均密度为42.89×104个/L,生物量为0.096 ~7.174 mg/L,平均生物量为1.401 mg/L,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密度在空间上呈现从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的趋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0.628 ~2.67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231 ~0.839,根据评价标准判断,大都属轻度污染.浮游动物4门、13种,密度为36 ~ 285个/L,平均密度为个79个/L,生物量为0.154 ~3.110 mg/L,平均生物量为1.421 mg/L;多样性指数为1.300 ~2.441,均匀度指数为0.625~0.982.棉花滩水库浮游植物为硅藻-绿藻型,生物评价其属于中营养型;事故发生水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受到外界的干扰,呈现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