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砚山县饲草资源供应状况,开展了桂牧1号杂交象草、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曲辰9号玉米、乐食高丹草、构树、羊蹄甲6种饲用植物的鲜草和青贮试验研究。分析测定了青贮前后饲草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结果表明:曲辰9号玉米为优质的青贮饲料,可以作为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优质饲草资源推广利用;非洲狗尾草、乐食高丹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粗蛋白含量较低,粗纤维含量较高,降低了饲草的饲用价值和优良特性,建议生产上提早利用,其中桂牧1号杂交象草建议生长高度在150cm以前刈割利用;木本饲用植物构树和羊蹄甲的青贮品质明显高于其他饲草,青贮后单宁含量较低,青贮过程中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对其进行青贮开发利用,可有效解决饲草短缺季节牲畜蛋白质营养供应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云南德宏盈江、昆明小哨、宜良县狗街和曲靖郎目山4个试验点开展的青贮混播试验及冬春牧草混播试验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地区,加入藤本豆科牧草可显著提高青贮饲草的营养价值,青贮混播以青贮玉米+拌牛豆为最佳组合,冬春牧草以混播组合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为最佳;在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混播青贮以饲用玉米+扁豆为最佳组合,冬春牧草以混播组合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为最佳;在温带地区,混播青贮以饲用玉米+光叶紫花苕为最佳组合,冬春种植混播牧草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可提供部分青绿饲草。  相似文献   

3.
在牧草生长季节(5~9月)对小哨牧场放牧演替形成的5个草地型草地的牧草进行生长速率、牧草产量及养分的逐月观测,生长速率测定显示,白三叶+东非狼尾草和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两个草地型草地均出现两个生长峰值,分别在6月和9月,其余3个草地型草地只有一个生长高峰。干物质产量和牧草养分测定结果表明,白三叶+东非狼尾草和白三叶+非洲狗尾草+画眉草两种草地型草地表现最好,可以在气候环境条件类似的地区推广种植利用;白三叶+画眉草和白三叶+非洲狗尾草两种草地型草地表现优良,可以在草地改良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加以种植;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型草地表现较差,不提倡种植。  相似文献   

4.
在牧草生长季节(5~9月)对小哨牧场放牧演替形成的5个草地型草地的牧草进行生长速率、牧草产量及养分的逐月观测,生长速率测定显示,白三叶+东非狼尾草和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两个草地型草地均出现两个生长峰值,分别在6月和9月,其余3个草地型草地只有一个生长高峰.干物质产量和牧草养分测定结果表明,白三叶+东非狼尾草和白三叶+非洲狗尾草+画眉草两种草地型草地表现最好,可以在气候环境条件类似的地区推广种植利用;白三叶+画眉草和白三叶+非洲狗尾草两种草地型草地表现优良,可以在草地改良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加以种植;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型草地表现较差,不提倡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桉树-牧草复合种植模式的可行性和桉树是否影响牧草的营养成分,试验于2013—2014年在不同郁闭度的桉树林下套种桂牧1号杂交象草、山毛豆、圆叶舞草、非洲狗尾草、合萌、白花扁豆、速生槐等7种牧草,共设计了13种桉-草复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在不同郁闭度的桉树林下,桂牧1号杂交象草鲜草产量最高的套种模式是新造林(2 m×6 m),达232.35 t/hm2;其次是新造林(2 m×3 m)、萌芽林(2 m×4 m)、萌芽林(2 m×3 m);山毛豆鲜草产量最高的套种模式是新造林(2 m×6 m),达89.0 t/hm2,新造林与萌芽林间产量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相同郁闭度桉树萌芽林(2 m×3 m)下套种牧草鲜草,再生性最好、生物产量最高的是桂牧1号杂交象草(115.79 t/hm2),其次是非洲狗尾草(94.27 t/hm2),山毛豆(62.53 t/hm2)居第三,圆叶舞草(43.36 t/hm2)居第四。桂牧1号杂交象草、山毛豆等牧草品种在桉树下套种与常规土壤种植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钙、磷和氨基酸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桂牧1号杂交象草、非洲狗尾草、山毛豆、圆叶舞草4个牧草品种适合在桉树下套种生长,而且桉树对牧草营养价值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1 百万亩优良牧草基地建设现状 百色市1981年首次引种矮柱花草、格拉姆柱花草、非洲狗尾草等优良牧草进行栽培试验以来,先后引进飞播、种植示范推广优良牧草共59个品种(豆科28、禾本科22、其他科9种).经多年的试种、观察,筛选出了一批适应百色市自然环境条件的当家品种[1]: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类玉米、高丹草、多花黑麦草、184柱花草、新银合欢、山毛豆、圆叶决明、紫花苜蓿、菊苣等.  相似文献   

7.
为在牦牛养殖中合理使用狼尾草属杂交牧草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体外方法 对狼尾草属杂交牧草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并与全株玉米青贮作比较,探究狼尾草属杂交牧草在牦牛养殖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1)比较两种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2)应用CNCPS体系评价并比较两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3)应用体外产气技术测定并比较两种粗饲料的体外发酵产气量和养分降解率。结果表明:(1)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粗脂肪、粗蛋白质、淀粉和磷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全株玉米青贮(P <0.01),分别低55%、25%、51%和46%。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都极显著高于全株玉米青贮(P <0.01),分别高44%和67%。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非蛋白氮和中性洗涤不溶性蛋白含量都显著高于全株玉米青贮(P <0.05),分别高38%和59%。(2)CNCPS评定结果表明,在碳水化合物组分中,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中速降解部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低于全株玉米青贮50%和50%且差异极显著(P <0.01),慢速降解部分含量比全株玉米青贮高78%且差异显著(P <0....  相似文献   

8.
<正>青贮饲草是牛羊养殖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贮草方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笔者通过研究、对比、分析,总结出了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青贮饲草的制作方法,供参考。1青贮饲草的目的1.1保持饲草青绿时的营养价值青贮的目的是减少营养成分的丢失,使牧草保持在青绿时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玉米秸秆晒干营养成分几乎损失殆尽,青贮时营养成分如糖、维生素等几乎不损失,基本上保持了青绿饲料原有的一些特点,故有"草罐头"之称。另外,通过青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饲喂桂牧1号杂交象草、白花扁豆和紫色象草对山羊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山羊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不同种类饲草,分别对饲草营养价值、采食量、生长情况及经济效益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桂牧1号杂交象草组日增重112.33g,与其他三组比分别高出了11.48%、41.44%和6.33%。料肉比为17.98:1,饲料转化效率明显,每千克增重纯收益为25.34元,是饲喂山羊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0.
<正> 象草在华南易种植,抗病害、生长快和产量高,受到奶牛场家喜爱,得到大量种植,成为华南地区重要饲草资源。华南多阴雨,潮湿,难于调制优质干草。许多场家采用青贮法保存象草,以解决冬春饲料不足问题。但由于鲜象草水分含量高,自然青贮难以成功;青贮后腐烂结块和汁液流失严重、带刺鼻臭味,牛不喜食。 发达国家对牧草大部分采用化学保护青贮,收割机收割、切碎牧草;将化学药液喷洒上去。而我国多用自然青贮,养分损失大。为探索化学青贮牧草方法效果,本文以象草为试验材料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2年试验结果表明,象草、南牧一号、杂交狼尾草、墨西哥类玉米、青贮玉米5种高禾草新植的当年鲜草每亩产量分别为13800、12963、12030、10911、7170kg,第二年的产量每亩分别为14848、14108、13280、10999、6850kg。叶茎比分别为南牧一号1:1.50、杂交狼尾草1:2.33、墨西哥类玉米1:2.39、象草1:2.63、青贮玉米1:3.35。5种牧草的营养品质和适口性依次为南牧一号、墨西哥类玉米、青贮玉米、杂交狼尾草、象草。5种牧草皆适宜在闽北栽培,其多年生的象草、南牧一号、杂交狼尾草皆能在保护措施下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C4牧草在北亚热带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筛选出适合北亚热带中山地区种植的牧草,于2009年5-11月,对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威提特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clandestinum cv.Whittet、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和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 cv.Basilisk进行田间栽培试验,研究各种群产草量、营养成分、高度和密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臂形草和非洲狗尾草的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宽叶雀稗和东非狼尾草(P0.05);饲草供应集中于7月中旬-9月底;2)非洲狗尾草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牧草(P0.05);3)4种牧草品质营养期优于开花期,适宜于营养期刈割。对各指标综合评价后初步认为,4种牧草的种植表现由好到差依次为非洲狗尾草、臂形草、宽叶雀稗和东非狼尾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暖季型饲草轮作多花黑麦草对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墨西哥玉米、青贮玉米、甜高粱、高丹草、东非狼尾草和多花黑麦草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土壤养分、牧草产量、生长速率及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暖季型饲草种植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种植高丹草后,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轮作能够延长牧草的供草时间、提高牧草总产量,5种轮作模式分别提高了单作暖季型饲草产量,高丹草和东非狼尾草轮作多花黑麦草增产幅度较大,甜高粱轮作多花黑麦草总产量最高。不同前作对多花黑麦草生长速率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丹草收割后复种多花黑麦草的生长速率最快,墨西哥玉米收割后复种最慢。墨西哥玉米粗蛋白含量最高,青贮玉米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一年生暖季型饲草轮作冷季型牧草多花黑麦草,有利于延长全年供草时间及牧草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刈割期天然牧草青贮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通辽扎鲁特旗山地草原天然混合牧草为原料,对其不同刈割时期的青贮品质进行了测定,以确定天然牧草青贮的刈割时间。结果表明:7月中旬~8月下旬刈割的牧草,青贮品质在感官评价上均表现优良,且在营养价值上优于原料草,均可用来制作青贮。综合分析牧草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发现,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青贮料的pH、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乳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明显规律。8月15日刈割的青贮饲草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乳酸含量均相对最高,氨态氮占总氮的比值最低,青贮品质最佳,7月14日刈割的牧草青贮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5.
利用象草、高丹草和玉米在江苏南京进行试验,研究3种C4饲草在不同凋萎时间处理中饲用品质和青贮品质的变化,旨在明确C4饲草在凋萎处理中饲用成分和青贮品质的变化规律,并选择出适宜3种饲草青贮的凋萎时间。试验设置了凋萎0(CK),1.5,3.0,4.5,6.0和7.5 h共6个处理,分别测定了原料的干物质含量、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等饲用品质性状,以及pH、乳酸(LA)和氨态氮(NH3-N)含量等青贮发酵品质性状。结果表明,3种C4饲草的原料干物质含量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均持续上升,其中高丹草和玉米水分含量下降显著(P<0.05),而象草凋萎7.5 h后水分含量仍高达75.73%,水分散失较慢;3种C4饲草原料的NSC含量均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但其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淀粉含量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WSC呈现倒“V”型变化,即在凋萎过程中先上升后下降,而淀粉含量则持续下降;不同饲草凋萎青贮品质最佳的凋萎时间不同,象草是凋萎7.5 h、玉米是凋萎3.0 h、高丹草是凋萎1.5 h。  相似文献   

16.
应用注射器式体外产气法评定广西的象草、木薯渣、青贮玉米和玉米苞叶及芯的营养价值.瘤胃液来源于健康状况良好的带有瘤胃瘘管的2只青年湖羊,记录1、3、6、9、12、24、36、72和96 h的累积产气量,并取发酵96 h的底物测定乙酸、丙酸、丁酸及氨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各时间点累积产气量最高的为,木薯渣,其次依次为,玉米苞叶及芯,青贮玉米和象草;潜在产气量最高的为,玉米苞叶及芯,其次依次为,木薯渣、青贮玉米和象草.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最低的为,象草,其余3种饲草的TVFA相近,在这3种饲草中,木薯渣丙酸含量最高而氨态氮最低.根据RFV(饲料相对值)计算公式,得到4种饲草的RFV值,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木薯渣(149.5)>青贮玉米(83.3)>象草(68.3)>玉米苞叶及芯(61.5).由24 h体外产气量计算的可消化有机物质含量和代谢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木薯渣(734.7 g/kg,10.16 MJ/kg DM),玉米苞叶及芯(651.4 g/kg,8.98 MJ/kg DM),青贮玉米(578.7 g/kg,7.96 MJ/kg DM),象草(575.6 g/kg,7.92 MJ/kg DM).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秸青贮和皇草青贮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季节雨水充沛,牧草生长旺盛,产草量高,饲草供应充足,而在秋末至春初,由于秋季干旱和冬季寒冷的影响,牧草供应则较为短缺。因此,饲草的周年充足供应问题成了山西省肉牛生产中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而牧草的调制(青贮和干草晒制)可以将旺季多余的牧草贮藏起来以保证牛在饲草短缺季节有充足的草料供应。与其它的调制方法相比,从营养价值方面考虑将牧草进行青贮似乎更具有优势,它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本研究分别用玉米青贮料和皇草青贮料作为生长肉牛的基础饲料以比较它们各自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苗苗  玉柱 《草地学报》2015,23(1):205-210
以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为材料,研究了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单独添加或组合添加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象草经刈割切短后,分别添加纤维素酶(CEL)、乳酸菌(LD1~LD8)、乳酸菌+纤维素酶(LD1+CEL~LD8+CEL),密封贮藏60 d后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所有添加剂处理组的pH值、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K),乳酸、粗脂肪(E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弗氏法评分中LD2,LD3,LD7及所有组合添加处理组的发酵品质均为优,LD4发酵品质为中,CK发酵品质为差.组合添加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均显著高于CK;且LD6+CEL将青贮饲料的NDF,ADF降到最低,其WSC也显著高于各处理组(P<0.05).表明添加乳酸菌、纤维素酶能有效改善象草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且以LD6+CEL的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紫花苜蓿、红豆草等禾本科牧草对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利用甘肃省通渭县三泰农牧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饲草对比在同等的饲养管理水平下不同青贮产品在肉羊育肥上的增重效果。本试验选择体况中等、发育良好、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3-4月龄30只羔羊作为试验羊。试验处理分为四组:50%紫花苜蓿+50%红豆草(带籽)、50%野草+50%燕麦草、全株玉米裹包青贮料、紫花苜蓿+红豆草+燕麦草+野草各25%的裹包青贮料。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与玉米(Zea mays var.rugosa)秸秆混合青贮的效果,用含水率同为71.20%的象草与玉米秸秆调制了含水率为73.86%~73.10%的混合青贮(MC1青贮),用含水率分别为59.30%与59.10%的象草与玉米秸秆调制了含水率为62.30%~60.91%的混合青贮(MC2青贮),MC1和MC2青贮均设3种混合比例(象草与玉米秸秆质量比为80∶20、70∶30和60∶40)。每个处理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后评定青贮的品质。结果表明,所有青贮的品质优良;MC1和MC2青贮均随玉米秸秆比例的升高,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pH值极显著降低,水分、乙酸、氨态氮、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或显著减少,干物质回收率极显著提高;MC2青贮的品质优于MC1青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