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白参菌(Schizophyllum communer),别名裂褶菌、白参、白蕈(云南)、树花(陕西)、鸡冠菌(湖南)、鸡毛菌子(湖北)、白参菇(河南),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子菌亚纲,伞菌目,裂褶菌科,裂褶菌属。白参菌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名贵山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2.
贺新生  王茂  张媛媛 《食用菌》2010,(6):55-56,64
报道了段木栽培食药用菌生产中的3种常见竞争性杂菌,包括:Annulohypoxylon stygium(Lev.)Y.M.Ju,J.D.Rogers&H.M.Hsieh,暗色环纹炭团菌,银耳瓦灰霉病害;Chondrostereum purpureum(Pers.)Pouzar,eska Mykol.13(1):17(1959),紫色软韧革菌,韧革菌、紫色革菌病害;Pycnoporus sanguineus(L.)Murrill,Bull.Torrey bot.Club 31(8):421(1904),红密孔菌,红栓菌病害。对3种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危害情况进行了描述,提供子实体图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平菇菌质多糖以及培养基中加人参药渣的菌质多糖对高血脂小鼠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平菇菌质多糖组和平菇人参菌质多糖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喂高脂饲料。各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灌胃45d后,小鼠断头取血分离血清,测血清中的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平菇人参菌质多糖和平菇菌质多糖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血清甘油i酯(TG)含量、总胆固醇(CHO)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有一定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的作用。结论:平菇菌质多糖以及培养基中加人人参药渣的平菇人参菌质多糖均能有效调节体内血脂,对预防高血脂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食(药)用菌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详细论述了重金属元素铅(Pb)、镉(Cd)、砷(As)、汞(Hg)、银(Ag)等在食(药)用菌中的含量、分布、富集机理、富集途径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食(药)用菌中存在重金属元素的潜在危害,并指出食(药)用菌富集重金属现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牛舌菌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分析了牛舌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牛舌菌蛋白质所含的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包括酪氨酸和胱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1.4% ,其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71.4、45.4、85.1、81.1和70.18,营养指数(NI)为16.0。这些结果表明,牛舌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蕈菌生物学─—关于蕈菌生产及蕈菌产品张树庭(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IV蕈菌生物技术(MushroomBiotechnology)蕈菌生物技术是研究与蕈菌产品有关系的学科,包括蕈菌生物学,发酵技术,生化加工以及市场学和管理学等(图4)。蕈菌生物技术中涉及...  相似文献   

7.
一八四.清水大典Daisuke Shimizu近代日本菌物学家,师从小林义雄(Yosio Kobayasi)进行虫草菌研究。一生供职于日本东京自然科学博物馆,二人曾协作完成《冬虫夏草菌图谱》(1983)。继后,清水大典又独撰《原色冬虫夏草菌图鉴》(1994)。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引起野杏穿孔病的嗜果刀孢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在致病过程中主要酶的种类及活性。【方法】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开展了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其活性的测定,并分析了野杏叶片受嗜果刀孢菌侵染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首次发现嗜果刀孢菌在体外不同诱导物培养条件下均可产生木聚糖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等6种细胞壁降解酶,且酶活性呈显著差异。嗜果刀孢菌侵染野杏叶片后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中PG和PMG酶活性最高,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最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3种抗氧化酶活性随嗜果刀孢菌侵染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首次明确果胶酶在嗜果刀孢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野杏叶片受嗜果刀孢菌危害后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9.
出境食(药)用菌的检疫闵绍桓(浙江农业大学杭州310029)国家制定并公布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对包括食(药)用菌、食(药)用菌产品及其装载容器、包装物、以及运输工具实施检疫。并由国家设立的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具体执行。(一)检疫的意义为保证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EM菌、CM菌和酵素菌3种发酵菌堆制木薯皮基质,研究不同发酵菌堆制的木薯皮作为单一基质和混合基质[V(木薯皮):V(沙)=5:1]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没有添加发酵菌堆制相比,木薯皮添加发酵菌堆制后,总孔隙度变化不大,持水孔隙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甘蓝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侵染引发的土传病害,严重影响甘蓝的生产。由于根肿菌生理小种比较复杂,因此广谱抗根肿病甘蓝材料较少。本试验以湖北长阳、重庆武隆、四川广元的根肿菌为病原菌菌源,采用孢子注射法进行接种,对抗根肿病Ogura CMS甘蓝材料GY306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GY306对3个地区根肿菌生理小种的抗性表现分别为免疫(DI=0)、抗病(DI=6.25)和免疫(DI=0)。同时,利用Ogura CMS育性恢复材料对GY306进行育性恢复,通过根肿病抗性鉴定筛选获得了3份抗根肿病甘蓝材料。  相似文献   

12.
黄菊菇,学名珍珠尖鳞伞(俗称黄金菇,黄珍珠菌、黄花菌,黄丝菌,金丝菌)。野生黄菊菇分布于我国西南各省(自治区)海拔较高的地区。属野生珍稀食用菌,子实体鲜嫩滑爽,味道鲜美,同时又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进健康,抵抗疾病和一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采集枣树的树皮、枣股、枣刺、枣吊、落叶、落枣等越冬组织,在室内分离镜检,确定了枣缩果病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在本地引起枣缩果病的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中的细交链孢菌和聚生小穴壳菌,其中细交链孢菌主要越冬场所为落叶(分离率〉90%),枣刺、枣吊和落果也为重要越冬场所(分离率10%~80%),树皮、枣股上不是主要越冬场所(分离率〈10%)。  相似文献   

14.
托氏假单孢菌对双孢菇栽培的影响吴荣妹,李宏锐A.L.JcoleB.Palmer(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坎特伯瑞大学生物系新西兰)托氏假单孢菌(Pseudomonastolaasii)是一种严重危害双孢菇产量、质量的病理菌,广泛流传于世界各蘑菇房...  相似文献   

15.
羊肚菌活性成分及营养保健功能的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肚菌(Morchellasp.)是一种野生食用菌,又名美味羊肚菌,俗称羊雀菌、包谷菌等,是子囊菌中有名的食用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马鞍菌科(Helvella-ceac)、羊肚菌属(Morchella)。羊肚菌在我国食用很早,明人潘之恒《广菌谱》、清人袁枚《随园食单》和薛宝辰《素食说略》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6.
贺兰山紫色丝膜菌的分布及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兰山紫色丝膜菌的分布及生态研究贺永喜(宁夏银川市食用菌研究所750011)紫色丝膜菌(Cortinariuspurpurascens),贺兰山四周的人们称之为紫蘑菇,属菌根菌,肉厚质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银川、石嘴山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乌海人民...  相似文献   

17.
郭晓帆  陈艳秋  杜萍 《食用菌》2006,28(6):9-10
采用Tris-HCl(pH6.9)、TBE、Tris-甘氨酸(pH8.3)、磷酸缓冲液(pH6.4)、Tris-HCl(pH8.0)、Tris-HCl(pH8.8)为提取剂,在同一条件下提取桦褐孔菌过氧化物酶。通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桦褐孔菌菌丝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ris-HCl(pH6.9)做为提取剂制备的样品液经电泳后,在图谱中条带丰富,带形清晰,提取效果最好。Tris-甘氨酸(pH8、3)提取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8.
天然营养保健食品栗子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然营养保健食品栗子蘑粟子蘑(Polypousfrondosus),又名灰树花、莲花菌、贝叶多孔菌、叶奇果菌、舞茸(日本),日文名称。粟子蘑形态婀娜、层叠似菊,闻之香气沁脾,食之脆嫩爽口,具有独特的口味和齿感,是天然稀有的珍贵食用菌。粟子蘑具备全面平...  相似文献   

19.
亮菌多糖ATPS-2对小鼠四氯化碳和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北京红星二锅头诱导小鼠肝损伤,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浓度,并作肝组织切片病理观察。亮菌多糖ATPS-2(25mg/kg、50mg/kg、100mg/kg)给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和AST水平,抑制肝脏中上升的MDA水平和提高过低的SOD活性。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亮菌多糖ATPS-2有明显的保肝作用。亮菌多糖ATPS-2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和酒精肝损伤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枣和火龙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了2种水果中残留量差异,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样品中吡唑醚菌酯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分析2种水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差异,长期和急性膳食摄入评估采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枣(全果)、枣(果肉)、火龙果(全果)和火龙果(果肉)中吡唑醚菌酯在最后1次施药间隔7 d时残留量分别为1.27~1.99、1.36~2.13、0.097 5~0.163 mg/kg和0.01~0.017 3 mg/kg;在最后1次施药间隔14 d时残留量分别为0.931~1.68、0.999~1.80、0.057~0.15 mg/kg和0.011 4~0.018 9 mg/kg。吡唑醚菌酯的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1.83 mg,占每日允许摄入量的97%。枣(儿童)、枣(成人)、火龙果(儿童)和火龙果(成人)中吡唑醚菌酯的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分别为0.001 07、0.006 10、0.000 675、0.000 939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