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巨峰葡萄在太原地区栽培面积为0.2万hm^2,占到全市葡萄产量的45%左右.2007年由于生长后期雨水过多,巨峰果穗烂果率达84.1%,果核裂果率达62%,减产50%以上.损失约1600万kg,有的园子,果实全部烂在地里,果农损失惨重。现将我们的调查结果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葡萄裂果不但影响果实的外观,而且会导致病菌侵染、腐烂,严重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是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生理病害。辽宁省营口市是中晚熟葡萄品种优生区,葡萄栽培面积8 957 hm2,年产18.9万t。‘巨峰’是目前营口地区葡萄的主栽品种,面积6 067 hm2,陈屯镇、红旗镇等乡镇的种植面积较大。但是该品种较易裂果,如果生产中采取的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或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裂果会更加严重。一般年份裂果率达10%~20%,严重时果品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3.
巨峰葡萄套袋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峰是我省主栽葡萄品种,栽培面积约25万亩,约占葡萄总面积的80%左右。该品种以其果粒巨大,颜色鲜艳,品质优良,市场上颇受青睐。但是,其果实的病虫及裂果危害较重,用药剂防治常遭致污染,降低了果实外观品质。为此,我们于1990年春在辽宁省食品进出口总公司的协助下,用该公司提供的葡萄袋,在盖县熊岳地区做了巨峰葡萄套袋试验,现将结果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葡萄裂果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栽培中.当果实进入第2次膨大期后.有些品种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果。无论哪种裂果都会引起霉菌的感染引发病害.如葡萄白腐病.也会招来苍蝇、金龟子等害虫吸食、污染果面,降低果实的商品性。当裂果达80%时就失去了商品价值,所以必须查找原因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5.
葡萄无核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辽宁省葡萄栽培面积已达2.67万hm2(公顷),其中巨峰系品种栽培面积占葡萄总面积的75%,为了提高葡萄的商品价值,我们于1990年开始研究巨峰等品种的无核栽培技术,经过4年的试验研究,研制成葡萄无核剂,并提出葡萄无核栽培的配套技术措施,该项技...  相似文献   

6.
瓦房店市万家岭镇于2010年秋从辽阳灯塔市引入葡萄新品种‘辽峰’进行试验,并在栽培上应用无核剂及膨大剂进行果穗处理.经过4年多的栽培观察,该品种生长势强,比‘巨峰’丰产,抗病且不裂果,经无核及膨大处理,可实现果实无核,且口感好、外观美,综合性状和品质优于‘巨峰’.当地销售价格是‘巨峰’的2倍以上,是优良的中熟鲜食葡萄品种,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7.
葡萄裂果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裂果的原因及预防鞠远刚(重庆市九龙坡区黄园艺场401327)有些葡萄品种,如巨峰等,在采收前易裂果,裂开的果粒常腐烂,虽然丰产性、品质等均好,但裂果重会失去经济栽培价值。1裂果原因葡萄裂果一般发生在着色成熟期,引起裂果的原因多种多样。1.1与品...  相似文献   

8.
<正>辽宁省鲅鱼圈区是辽南葡萄的主要产区,其中‘巨峰’葡萄栽植面积占葡萄总面积的85%以上。每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巨峰’葡萄果实进入着色至成熟期。笔者2014年8月中下旬在鲅鱼圈区果园内调查发现,葡萄果实发生比较严重的裂果现象,在调查的20个‘巨峰’葡萄园内,平均果穗裂果率10%左右,最高裂果率达17%以上,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果品质量,减少果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9.
南方巨峰葡萄避雨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方巨峰葡萄避雨栽培研究吴力军赖圣聪陈海潮(浙江省泰顺县茶叶特产局325500)巨峰葡萄是80年代以来南方广为栽培的品种,因其粒大、形美、质优,具有“一年种,二年结果,三年丰产”的特点,因此很快成为南方葡萄的主栽品种。但南方多雨地区巨峰葡萄栽后四五年...  相似文献   

10.
葡萄裂果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裂果现象较为常见 ,严重时造成大幅减产 ,减少经济效益。现将近年来的栽培经验总结如下。1 裂果原因1 1 品种原因 容易感染白粉病的玫瑰香、葡萄园皇后等品种易出现裂果 ,而欧美杂交种抗白粉病的巨峰、红提、黑提等裂果较少。此外果粒间排列紧密 ,挤压过大品种易裂果。1 2 外界原因 因果实感染白粉病引起裂果 ;密植果园 ,施氮肥过多 ,枝蔓徒长和通风透光条件不良的葡萄园易发生裂果 ;土壤水分不均匀 ,变化过大 ,特别是葡萄果实膨大期干旱缺水 ,而到成熟期降雨过多 ,易造成裂果 ;空气湿度较大 ,果实吸收水分而造成裂果 ;因狂风、暴…  相似文献   

11.
葡萄套袋,因减少农药污染,外观质量光洁鲜艳,病虫果率及裂果率明显下降,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果农的收入。1997年我们进行了巨峰葡萄套袋试验,通过试验,摸清了巨峰葡萄套袋栽培的技术规程及主要技术指标,现将一年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果袋选用台湾产,佳果牌22cm×30cm规格纸袋。供试品种为5年生巨峰葡萄。试验园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鲜食葡萄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葡萄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葡萄栽培面积18.4万公顷,年产葡萄234.7万吨,其中鲜食葡萄占65%,主栽品种以巨峰系为主。栽培地域遍及全国各地,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地区、以辽宁为主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各省、市。由于受传统栽培方式的影响,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栽培品种滞后,适栽品种不对路20世纪80年代的巨峰热,全国遍地栽巨峰,90年代的藤稔热,大江南北都栽藤稔,造成鲜食葡萄栽培品种单调,且又忽…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几种葡萄专用果袋在黑奥林和巨峰两个葡萄品种上进行套袋对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果袋在两个葡萄品种上均可有效减少葡萄病害的发生,提高葡萄果面光洁度,减少裂果和果面机械损伤一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含糖量增加,酸含量减少,糖酸比增大,果实农药残留量降低。套袋果实着色率均有所下降,以套黄褐色纸袋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塑料大棚栽培葡萄是保护地栽培的一种形式,在早春能提高气温和地温,使果实提早成熟.同时由于棚内小气候改善,消除了造成葡萄不稳定的落花、裂果、冻害等因素,使产量、品质有大幅度提高.1987年,我们开始此项研究工作.1988~1992年分别在长岛县南长山园艺场,建造面积为0.48亩的东西一面坡式大棚,供试品种为4年生巨峰,株行距1×4.6m+1×1.5m,采用棚篱架栽培;在蓬莱市淳于乡富阳李家村建造面积为1.27亩的南北向拱圆式大棚,供试品种为乍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农民朋友对葡萄栽培颇感兴趣,但由于立地条件、品种选择和管理不善等不利因素,往往在成熟期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裂果现象,对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葡萄成熟期裂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栽培的品种选择不对路,如乍娜、藤稔等品种,由于果实皮层很薄,在果实生长后期,因果实生长过快而造成一定的内压而导致裂果。2、果穗的粒间过于紧凑,后期因果实膨大而互相挤压而造成裂果。3、在持续高温久旱情况下,突遇大雨或大水灌溉,造成土壤湿度急剧变化,使果肉细胞迅速膨大而造成裂果。4、病虫的危害和机械损伤,使果皮受到一定的损害。降低…  相似文献   

16.
巨峰葡萄是我县葡萄生产的主栽品种。为了提高巨峰葡萄栽培水平,获得早期丰产,进行大面积推广,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年在哈拉毛都乡小城子村臧克树果园,规划1.1亩高产攻关田,定植巨峰葡萄200株。在总结各地栽培经验的基础上,对栽培措施作了很大改进,采取早春塑料袋营养土育大苗,次年少挂果长放条等七条措  相似文献   

17.
1 裂果 裂果是一种生理病害,多发生在葡萄成熟期,与栽培条件有关。若采收前土壤湿度过大,采后贮藏期间湿度也过大,有些品种易发生裂果,如红地球和秋黑等。巨峰等品种也会因挤压增加裂果。浆果裂果后,很快霉烂变质,影响贮藏时间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巨峰葡萄是用美洲种品种石原早生与欧亚种品种森田尼杂交育成的四倍体鲜食品种,具有穗大、粒大、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特点,成花易,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巨峰及巨峰系品种的栽培面积约占葡萄栽培面积的一半,巨峰葡萄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仍是葡萄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经营中,  相似文献   

19.
‘超藤’是浙江省金华市婺江葡萄研究所从日本‘藤稔’芽变中选育出的鲜食葡萄良种。1993年首次结果,1998年通过有关鉴定,2000年2月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属巨峰系第四代品种,‘超藤’与‘藤稔’比,在同等管理条件下,果粒大小差不多,但硬度大、糖度高、耐贮运。弥补了‘藤稔’葡萄“糖度不足、品质偏差、成熟期遇雨易裂果和不耐贮运”的缺点。实行无核栽培后,无核果率比‘藤稔’大2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巨峰葡萄是山东半岛地区葡萄栽培的主要品种,峰后是巨峰系的第1代品种。我校2000年从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引进晚熟欧美种峰后,经过8a(年)栽培观察,该品种表明果粒较大,果肉硬脆,爽口,味浓甜,近似欧亚种的口味,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该品种树势极强,落花落果严重。同时果穗偏小,产量不稳,果实易感染炭疽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该品种的栽培目标应为缓和树势,增大果穗,提高坐果率,保证果穗完整,实现稳产,防好病害,特别是炭疽病,并总结出了针对性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