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圆型粮仓的通风设计林业部大兴安岭管理局勘察设计院朱振刚大兴安岭地区建委韩鹏一、前言目前我国的粮食贮存主要还是以粮仓仓贮为主,其它形式为辅,这样粮仓通风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粮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圆型粮仓,其内外均为圆型,粮仓较高,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2.
一、选用耐贮性品种 我国栽培的鲜食枣品种极多,贮藏性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早中熟品种耐贮性差,不适宜进行长期贮存,宜随采随销.避免损失。晚熟品种如冬枣、雪枣等。可以通过贮存来延长市场销售时间或在市场变档销售,以提高售价,增加收入。一般晚熟品种.在常温自然条件下可贮存5-7天;在科学管理、低温等条件下。有的品种保鲜期可达4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
鸟类都有贮存食物的习惯,据研究人员发现:有些鸟类,还筑有为数众多的“秘密粮仓”,最多的达一千多个,最高存贮量3.3万颗。鸟类凭什么能记住这么多“秘密粮仓”呢?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学家观察到,鸟在贮藏食物时,头、尾转动两次,交替审视贮食周围目标,因为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所获得的视野信息,分别进入相反的两个半球,形成“共同视野”,在动物学上,叫做双重信号记忆”。为证实这一科学论断,生物学家们做了一个试验,当山雀在“秘密贮粮”还没来得及“左顾右盼”,“交替审视”时,用一块黑布将眼睛蒙起来,…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粮食高产田中枣树生长情况的调查,发现在这类土地上搞枣粮间作林粮矛盾突出,妨碍枣树正常生长。因此,提出了枣粮间作的种植形式应退出粮食高产田,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可以发展密植枣园的主张。  相似文献   

5.
动物贮存食物,以调节食物的时空分布,度过食物缺乏期。贮食行为是一种特化的采食行为。动物贮食包括寻找食物、采集、处理、搬运、放置及掩蔽、保护和找回、食用等环节。动物贮藏食物并不意味着它日后能食用这些食物。作为食物埋藏的动物和植物繁殖体,可能由于霉变、腐烂、萌发、被盗用而丢失。关键问题是如何减少贮藏损失。进化过程中,贮食动物已经发育了种种行为对策以保护贮存的食物,减少储藏损失。  相似文献   

6.
新鲜瓜果的贮存期一般较短。为了能延长瓜果的贮存期,使瓜果旺贮淡售,赚取淡旺差价,增加收入,用盐水浸泡瓜果后再密封贮存,是个有效的好措施。 用盐水浸泡瓜果的方法是:将155克食盐放1000克水中,待食盐全部溶解后,将成熟、无损伤的瓜果放进盐水中浸泡,其数量正好让盐水淹没,浸泡时间约10小时左右。接着,将瓜果从盐水中捞出,擦干水分,密封在聚乙烯塑料袋中,放进地窖或沙堆中,有冰库的也可放进冰库。这样,瓜果就能长期贮存,最长贮存时间可达一年。 此方法适用于葡萄、苹果、黄瓜等瓜果的贮存。这样贮存的瓜果,淡季…  相似文献   

7.
发展枣粮间作,是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日光能、空气等自然资源利用率,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立体农业的有效途径。现就多年来,我们对枣粮间作的效益探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发展枣粮间作,是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日光能、空气等自然资源利用率,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立体农业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民勤县在如何提高枣粮间作效益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秸秆粉微贮饲料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经微生物活干菌发酵贮存的饲料,即为秸秆粉微贮饲料。利用这种饲料养猪,不仅开发了秸秆资源,变废为宝,而且创出了一条代粮养殖,节约粮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新路。这不但是节粮养殖的重大突破,而且为秸秆过腹还田,实现猪多、肥...  相似文献   

10.
抓管理增效益努力开创贮木管理新局面王志臣,赵子会,徐晓惠克一河贮木场是克一河林业局商品材生产、贮存的重要基地,年生产量达17万立方米,承担着全局木材生产任务的85%。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贮木场党政一班人提出了“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管理...  相似文献   

11.
斗鼠纪趣     
我长期在山里谋生,休闲的内容之一即是斗鼠。鼠的猥琐肮脏等等恶名,令人恶心,但斗鼠却其乐无穷。据说鼠们是高等哺乳动物中最聪明者之一。然而不论鼠们有多狡猾,终究缺乏智慧,仅凭本能与人斗,人又何惧?我从山里人那里学会不少斗鼠的绝技,实践之,果然妙不可言。   捕鼠最好季节是秋收之后。一者农人的粮食已收归,不至于践踏了土地上的物事;二者鼠们缺粮,为贮粮过冬,外出觅食者如大军出征,浩浩荡荡。人们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踪迹。   山岭上的鼠,我们称之为“大肚白”。这里的鼠们体大身肥,动辄公斤级,肚皮披白毛,故而名…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林业》2000,(10):10-12
四子王旗地处乌兰察布盟西北部,是乌盟最大的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旗县。全旗总面积占乌盟总面积的近一半,年均降水量仅为 250~ 300毫米,无霜期不足 110天,属于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四子王历史上水草丰美,曾是良好的天然草牧场。 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以粮为纲,“牧民不吃亏心粮”政策的误导,开始大面积开荒种粮。尽管耕地大幅度增加,但粮食单产却逐年下降。到了 80年代,大片土地沙化、碱化、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粮食单产低而不稳,最终陷入了粮化——沙化——贫困化的恶性循环。到 1994年,全旗沙化面积达到 25…  相似文献   

13.
黑粉虫生活于粮食、药材、各种农副产品仓库及粮油食品加工厂中,是一种重要的贮粮害虫。黑粉虫食性杂,繁殖量大,喜群集,耐干燥,成虫不飞翔,易于繁养,可规模化养殖。 黑粉虫可作为各种肉食性或食虫性兽类、鸟类、两栖类、节肢动物等的鲜活饲料。黑粉虫营养丰富,蛋白质质量好,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有利于经济动物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近几年,国内有关特种养殖人士进行了黑粉虫人工繁养和喂养东亚钳蝎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完全解决了东亚蝎因单一投喂黄粉虫而导致的低成活率和低生长量等不良后果。通过分析,黑粉虫表现有幼…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减少碳排放的战争是许多环保工作的核心,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自然界能帮上E。密苏里州大学森林系的树木年轮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淹没在淡水系统中的树木贮存了数千年的碳,比森林中倒下的树木贮碳时间长得多,因此这些树木能够更多地吸收大气中的碳。  相似文献   

15.
蒙新河狸的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长青  贾陈喜 《林业科学》1994,30(6):519-524
研究表明,蒙新河狸(CastorfiberbirulaiSerebrennikov)采食植物达49种其中木本植物15种。常采食植物仅为几种,柳树为其关键食物。夏季蒙新河狸以柳树萌生枝条为主要食物,一般不啃伐大的林木:秋季大量啃伐林大营建食物堆以为冬季贮食,贮食期约持续1个月,每个家族在冰下贮存1000—2000kg的杨柳枝条。全年以秋季进食量最大,约为冬季的2倍。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场贾立明养殖蚯蚓购销养殖总场贾立明养殖蚯蚓10多年,总结了蚯蚓加工与贮藏的技巧,现简介如下: 鲜贮蚯蚓不便于鲜贮,但在具体生产工作中,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方便工作,也可作短期贮存。如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0℃~15℃),每平方米可贮存50万条(即为平常养殖密度的50倍),加上5倍于蚯蚓体的熟化饲料贮存于水泥地或敞口的瓦盆、木桶中,以每天取用10万条的进度,直至五天取完。在这短期的5天时间内可使蚯蚓不发生死亡、逃跑或消瘦。温度升高时贮存的密度相应减少。当气温在30℃以上时,每…  相似文献   

17.
花叶芋(Caladium bicolor),属天南星科花叶芋属中的观叶植物。它叶片硕大,色彩斑斓,观赏价值很高。但花叶芋块茎不易保存,1988~1985年冬季我们有近15000个块茎由于贮存不当而所剩无几,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4月移栽的花叶芋试管苗,7月盆栽,11月挖出块茎。 1.2 方法 在10月下旬花叶芋叶片逐渐变黄时,控制水分,至11月上旬停止浇水,待叶片全部变黄于瘪后取出块茎,去泥,晾干后贮存。 1.2.1 温室内盆贮:花盆两两对扣,每15d向花盆上喷一次水。 1.2.2 房间内加温贮存 1.2.2.1 袋贮:将晾干的块茎放在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置于距地面1.5m处。 1.2.2.2 纸盒贮:将晾干的块茎放在纸盒  相似文献   

18.
桐粮间作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粮间作的效益分析陈奉学(重庆市云阳县林业局,云阳,404500)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00.1hm2,解决人的吃粮问题是头等大事。但是旱地单纯经营粮食生产,农民的经济收入甚微,难以致富。为了保证农业持续发展,寻求一种既能保证粮食生产,又能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泡桐林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2—12月,在河南的山区和平原进行了泡桐林营养元素循环研究。在泡桐各器官中,花、叶营养元素含量最高,树干中含量最低。叶和枝是泡桐林木氮的贮库,叶中氮的贮存量占林木总贮量的42—53%。根是磷的贮库,贮磷量占总量的40—56%。钾主要贮存在枝和根内,钙主要贮存在树干中。泡桐林每年吸收的营养元素约320kg/ha左右,其中分配到新增加组织中89kg,枯落归还132kg,降雨淋洗和茎流100kg左右。在吸收的营养元素中,钙占量最多,每年104kg/ha;钾、氮较多,每年有70—100kg/ha;磷、镁较少,吸收量26—27kg/ha.a。  相似文献   

2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安定。本文以我国能源与重化工基地的陕西北部25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针对陕北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坡耕地面积大,粮食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深入调查基础上,根据西部大开发提出的要求,提出了可供陕北粮食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①提高思想认识;②制订促进粮食发展的政策;③改善粮食发展条件;④改革粮食流通体制;⑤大力增加对粮食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