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1雏鹅管理1.1保温1~5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6~10日龄24~25℃(相对湿度60%~65%)、11~15日龄23~21℃(相对湿度65%~70%)。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看鹅群是否打堆,分布是否均匀。1.2密度1~5日龄,20~25只/m~2;6~10日龄15~20只/m~2;11~15日龄,12~15只/m~2;16~20日龄,8~12只/m~2;20日龄后密度渐降。1.3光照管理第1周24h光照;第2周18h光照;第3周  相似文献   

2.
正笼养可减少禽舍和设备的投资,减少清理工作,还可以采用机械化设备,减轻劳动强度。雏鸭出壳后24 h内饮用0.02%的高锰酸钾水,饮水后即可训练采食。温度:1~3日龄35℃,4~7日龄32℃,8~14日龄30℃,15~21日龄28℃,22~28日龄25℃。湿度:1~7日龄相对湿度70%,8~14日龄65%,15~28日龄60%。光照:1~10日龄24 h全光照,11日龄后白天自然光照,夜间可不开灯。防疫措施:雏鸭1~5日龄和9~13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液饮水;6~8日龄和14~16日龄用0.02%的痢特灵液饮水。  相似文献   

3.
正光照时间长短、强弱与雏鸡发育和健康关系密切。某规模肉鸡养殖场13日龄雏鸡出现死亡213只,在对该场进行观察后发现,是由于光照不足引起采食异常所致。1养殖情况该场养有快大肉鸡14 950只,13日龄雏鸡栏舍温度26℃,育雏室面积约500平方米,日耗料400千克。当天死亡213只,见图1。  相似文献   

4.
(一)雏鸡的管理 (1)雏鸡进入消毒好的育雏室,所需温度为1~3日龄35℃,4~7日龄33℃,第2周30℃,第3周27℃,第4周24℃,第5周21℃.雏鸡在采食前要先饮水,饮5%的葡萄糖水,实践证明,头7天饮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平均海拔2980m,年平均气温3.7℃,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86mm。当地群众养鸡比较普遍但由于缺乏经验,雏鸡育成率较低。而我们海西州牧科所从199年至2003年共饲养雏鸡5万多羽,育雏成活率达到97%以上,在高寒地区取得了雏鸡育成率高的好成绩,起到了示范作用。现将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1密度雏鸡10日龄前,20~40只/m215~30日龄,20~30只/m2;30~50日龄,15~25只/m2,以后转入后备鸡舍。2温湿度第1周龄,33~36℃,以后每周下降1~2℃,至30日龄逐渐降温到自然温度,但最低不低于25℃湿度以60%~65%为宜。3光照育雏舍为开…  相似文献   

6.
中华宫廷黄鸡是含有北京油鸡血缘的优质黄羽肉鸡,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应用品系培育和品系杂交配套技术,通过杂交组合试验筛选,成功选育出的高档优质黄羽肉鸡。   中华宫廷黄鸡体形外貌独特,大多具有凤头、毛腿等特征。全身羽毛黄色,以肉质细嫩鲜滑、肉味鲜美而著称,因其祖先曾作为清朝宫廷的御膳用鸡而得名。近年来中华宫廷黄鸡进入国内、外市场,被生产和消费者接受,出口日本引起轰动效应,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一、营养水平与饲料   中华宫廷黄鸡商品代90日龄公母鸡平均体重1.5kg以上,料肉比3∶1。与快大型白羽肉鸡相比,宫廷黄鸡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宫廷黄鸡的营养水平也可相对较低,但育雏期和肥育期都应使用全价配合日粮,应根据中华宫廷黄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配给各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雏鸡饲料要求新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日粮中还应保证钙、磷、锌、铁、铜、碘、硒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的平衡供应。其营养水平标准参见表1。   二、饲养管理技术   1.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功的首要条件。育雏的第1周要求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第5周达到20~23℃。育雏鸡舍至少需要提前24h预温(炎热季节除外),以使鸡舍提前达到所需的温度,保证雏鸡到达时有一个温暖的环境。在炎热季节,育雏温度不能超过37℃,温度过高时对雏鸡不利;防止阳光曝晒雏鸡,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饮水和饲喂 雏鸡要求先饮水后开食。经长途运输的雏鸡可先饮用5%的葡萄糖水,但亦需防止暴饮。在育雏前1~2周的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如恩诺沙星、氟哌酸、红霉素等)和维生素电解质,连饮5天,可预防雏鸡白痢,提高育雏成活率。   通常要求出雏后24~36h进行开食,最迟不超过48h。可把开食料撒在纸上或浅盘上,雏鸡自由采食,3~4天以后再改成喂料器。全期自由饮水、自由采食。   3.饲养密度、通风 饲养雏鸡的数量,取决于饲养设备情况,比如喂料设备、饮水设备、通风设备等。一般0~30日龄饲养25~30只/m2,30~60日龄饲养15只/m2,60~90日龄8~10只/m2。在冬天,密闭鸡舍要注意处理好保温和通风换气的关系。通风换气以人走进鸡舍,眼睛、鼻子不会受到刺激为度。  相似文献   

7.
(一)雏鸡的管理 (1)雏鸡进入消毒好的育雏室,所需温度为1~3日龄35℃,4~7日龄33℃,第2周30℃,第3周27℃,第4周24℃,第5周21℃。雏鸡在采食前要先饮水,饮5%的葡萄糖水,实践证明,头7天饮糖水  相似文献   

8.
鸡病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是防疫环节落实的不彻底、不完善。要想使鸡病防治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采取综合防疫措施。1加强管理①温度。一般进雏第1周舍温33~35℃,以后每周降低2℃。最低温度肉仔鸡一般不低于20℃,蛋鸡不低于15℃。湿度:雏鸡舍内湿度可适当大一些,中鸡以上则湿度宁低勿高。②密度。根据鸡的品种、日龄大小、饲养方式及生产用途等的不同合理设置密度,使每只鸡都有充足的饮水、采食及休息的空间。③通风。及时通风换气,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④其他。鸡场内进行封闭饲养,饲养人员固定,禁止相互串舍;饲料、饮水符合卫生要求;饮食起居…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早期长时间(1~21日龄)低强度(每日4 h)营养限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1日龄安康红肉用公母混合雏鸡600羽,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与试验组),每个组300羽(含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饲养试验分3个阶段:1~21、22~42和43~63日龄。试验组1~21日龄每日10:00~14:00实施限饲(不给料),22~63日龄恢复自由采食,对照组全期自由采食。所有试验鸡在自由饮水和24 h光照条件下进行为期63 d的饲养试验。限饲结束(21日龄)和饲养试验结束(63日龄)后,每个组的每个重复选择母鸡8羽(共96羽)进行屠宰试验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肉鸡早期低强度(12.59%限饲量)长时间(1~21日龄)的连续限饲方案显著降低了1~21日龄肉鸡生长速度;22~63日龄恢复自由采食后获得了明显的补偿生长,饲料转化率各阶段差异均不明显(P>0.05)。早期限饲明显改变了21、63日龄肉鸡的胴体组成和肉质,显著提高上市肉鸡(63日龄)腿肌重而不影响胸肌重,提高胸肌蛋白含量而降低脂肪含量,同时明显增加了腹脂沉积量。上述结果提示,早期营养限制对肉鸡具有代谢程序化和营养重分配的作用,能显著改变肉鸡的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0.
肉鸡育雏期的细节管理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是肉鸡养殖成败的关键。本文重点介绍了笼养肉鸡在育雏期的饮水、采食、饲养密度、温度、湿度、光照方面的管理细节,以期为肉鸡养殖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防寒保温对育雏来说,春季气温依然偏低,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几天育雏室温度维持在32~33℃。此后温度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维持23℃左右。保证湿度1~7日龄雏鸡要求舍内相对湿度为60%~70%,7日龄后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海南掀起利用林区放养肉鸡的饲养业,并获得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省统计局统计,1993年全省禽肉总产量6.99万吨,创历史最高计录,比上年增值55.7%。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1万多户常年在林区放养肉鸡。现将林区放养肉鸡的技术介绍于下。1、场地选择选择远离村庄和交通要道,地势高燥略呈倾斜,砂质或砂壤质土壤的林区。2、搭鸡舍采用油毛毯和小木料搭成约2米高的人字式简易鸡舍,鸡舍面积按每平方米饲养20只肉鸡的密度计算。3、肉鸡的饲养管理育雏期做好雏鸡的保温和疾病的防制。育雏温度:1~2日龄32℃,1周龄30~32℃,2周龄29~30℃,3周龄27~29℃,4周龄21~27℃。育雏供温设备采用:①电作热源的育雏器或红外线灯泡;③燃油作热源的煤油炉或马灯;③燃柴作热源的铁皮油桶灶。铁皮油  相似文献   

13.
肉用仔鸡生长快,饲养期短,饲料报酬高,正确地做好肉用仔鸡的早期饲养管理工作,使雏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肉鸡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温度和湿度1.1温度雏鸡到达前,应预温鸡舍,并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开始培养苗鸡阶段以35℃为宜,从第2周开始每周降低2℃~3℃,降温太慢不利于羽毛生长,降温速度太快苗鸡不能适应,生长速度降低,死亡增加。从5周龄开始到出售,温度保持在21℃~23℃,这是肉用仔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适宜温度范围。1.2湿度最初3d,应保持较高的湿度,使雏鸡对外界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鸡舍内相对湿度可保持在70%左右。低…  相似文献   

14.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小鸡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开食,前3天内,喂给浸过的碎米或小鸡饲料。将碎米或小鸡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采食,从第5天起可拌入适量的青绿饲料,让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天喂6~8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并给清洁饮水,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任鸡自饮。 2.控制温湿度。雏鸡所需的温度1周龄内为30~31℃,2~3周龄为25~30℃,4周龄以后为20~25℃;室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并还要保持通风换气。 3.保持密度。每平方米放养雏鸡的适宜密度量为:10日龄内为40~50只,20日龄内为40只,30日龄内…  相似文献   

15.
1育雏期0~6周龄为育雏期。首先,注意育雏期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以及饲养密度;其次,注意合格给水,先开饮后开食,饲料全价,自由采食,适时(7~9日龄)断喙,并在断喙前后于饮水中加入维生素K3、维生素C、多维素以及红霉素等加强雏鸡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肉鸡的生产日趋受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注。大小饲养户必须尽快转变观念,以适应市场之需,创造更佳效益。 一、选、控好饲养环境 (一)生产场地选择 无公害肉鸡的饲养要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环境好的场所。 (二)饲养环境调控 (1)温度。饲养环境的适宜温度要求是,第1周33~35℃,第2周32~33℃,第3周30~32℃,第4周28~30℃,第5~8周26~28℃,第9周后20~25℃,产蛋期20℃左右。(2)湿度。鸡舍相对湿度雏鸡为60%,育成鸡55%~60%,种鸡50%~  相似文献   

17.
郭均 《水禽世界》2004,(4):18-19
现代肉鸡的早期生长速度比过去的肉鸡快得多,1周末的体重大约是初生重的3~4倍。正确地做好前几天的育雏工作,使雏鸡有个良好的开端,对肉鸡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影响肉鸡最终生产成绩的关键因素包括鸡舍硬件设施、鸡舍内环境条件和管理。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讨论肉仔鸡的早期管理,供大家参考。1确保舒适的环境条件在孵化厅,雏鸡生活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为了防止雏鸡在鸡舍内脱水,在第1周应细心管理鸡舍湿度。大约在1周龄时雏鸡才具有调节自身体温的能力。因此,雏鸡到达前,应预温鸡舍,并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在最初的7d里,应经常检查舍…  相似文献   

18.
一温度和湿度控制 雏鸡进舍前要提前24-48小时进行预热,地面垫料温度要求达到32℃。1-7日龄鸡舍温度控制在29~32℃,保温伞下温度为40.5℃;8~14日龄舍温在28~29℃;15天以后可以降到26.7℃;从15日龄开始,鸡舍温度控制指的是鸡体感温度的控制,主要包括气温、风速和湿度等三方面因素,表1是不同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下鸡体感温度变化情况。当鸡舍温度和湿度超过一定数值时,  相似文献   

19.
斗鸡又称咬鸡、打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品种。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视野的开阔,人们玩斗鸡的热情不断兴起,斗鸡这一古老的娱乐活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使斗鸡娱乐活动的推广普及、人工养殖也展现出良好前景。1只斗鸡售价80~1000元不等,开发斗鸡产业颇有商机。现将斗鸡的饲养与驯斗技术介绍如下: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温度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提前预温。育雏舍温度应保持在35~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25℃。2湿度第1周最好在75%~80%,随雏鸡日龄的增长,应逐渐降低湿度,育雏后期湿度为50%~55%。湿度过高雏鸡易患真菌感染性疾病;过低易患呼吸道疾病。3通风在保证温湿度的前提下,要注意适当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以利于雏鸡新陈代谢。4光照雏鸡出壳后3天内应保持24小时光照,光照时间随日龄增长而逐渐缩短,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到利用自然光照为止。5饮水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初次饮水要用温开水,温度为18~20℃,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蒽诺沙星等抗菌药物,可预防雏鸡胃肠炎和痢疾的发生。6开食饮水后2小时即可开食。开食料可用煮熟的蛋黄或用开水浸泡的雏鸡料,并在料中加多种维生素。以后用雏鸡料直到育雏结...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国家对农业养殖的大力支持,养殖空间的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逐步呈规模化发展,小型的养殖场也在不断规划与完善。肉鸡饲养的好坏与育雏期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从以下几方面提高雏鸡的育成活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1温度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一般1~3日龄33~34℃,4~7日龄31~32℃,以后每周递减2~3℃,每日递减0.5℃,第4周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