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现代农业》2004,(3):45-48,44
199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广大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与流通。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行,当前进一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粮食规模化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其粮食的生产经营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全国的粮食安全。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对湖北省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确保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是发展生产的驱动力,要稳步推进,不断深化,政策是改革成果正常运转的保证,应不断地巩固和完善。我省是一个缺粮省份,在一定意义上讲,粮食问题是困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随着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供需矛盾突出的我省其压力更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逐步西移的大好形势,提醒了人们对发展粮食生产的紧迫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按照远景规划到2010年我省实现粮食自给,必须采取科技兴农,加强  相似文献   

4.
日前在吉林省举办了“全国玉米大豆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启动仪式暨技术培训班”,农业部就此正式启动了全国玉米大豆优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将重点联系13个粮食主产省和受表彰的5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兼顾非主产省粮食生产地区范围,以实施良种推广补贴和重大适用技术项目为手段,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和示范典型带动,2006年在稳定粮食面积1.04亿hm^2的基础上,全国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区提高2个百分点,力争到2010年全国粮食平均单产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回顾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历史,系统地将辽宁省粮食生产划分为1952~1957年的恢复发展、1958~1965年的波动起伏、1966~1977年的缓慢增长、1978~1997年高速发展和1998年以来的持续稳定增长等5个阶段;总结了辽宁省粮食生产存在的四方面主要问题,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强;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低,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没有形成;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成果扩散渠道不畅。在总结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粮食发展的对策:制订优惠政策,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政策保障;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培育以粮食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粮食是国家的重要物资,也是辛集市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该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市),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工作,长期以来,在该市农业生产中粮食生产一直占有主要地位。常年粮食播种面积7.7万hm2左右,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5%,总产55万t。曾多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近年来,辛集市旱情逐年加重,水资源过量超采,对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2005,(11):F0004-F0004
2005年9月23日,农业部在河北少石家庄市召开全国秋冬种工作会议,研究分析当前粮食和农业生产形势,总结交流近年来抓粮食生产尤其是秋冬种工作的主要经验,全面部署今年的秋冬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 襄樊市作为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市和粮食主产区,年均粮食总产40亿kg,位居全国地市级名次第十位,由粮食生产和流通环节提供的财政收入和政策补贴5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8%,粮食经济在整个经济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民收入下滑、农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下,如何保持粮食稳定、促进品种优化、实现粮食增值销售,确保农民增收和流通企业增效,不仅是一个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又是现实粮食工作中面临的难点和焦点。 1 以“订单农业”为契机,实现农民小生产方式与商品大市场运作对接。 “订单农业”是粮食购销和加工企业通过合同的形式与农民签定的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的买卖契约。实行订单农业,不仅使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就地得到粮源,  相似文献   

9.
王俊华 《河南农业》2011,(11):58-58
一、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8个中央一号文件,通过落实党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全市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投入热情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刘子忠  陈灯 《湖南农业》2011,(11):18-18
2011年,湘乡市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第一批“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示范县”之一,湘乡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齐心协力、争创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市的奋斗目标,通过及早动员、周密部署、政策给力,全市上下形成了强大合力,粮食生产呈现出新的工作亮点: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粮食生产,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办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1.
WTO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由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特点,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从粮食生产波动原因,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也不可避免地呈现老龄化态势。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导致农业适龄劳动人口的减少,甚至不足,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年增"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却一直威胁着粮食生产。本文分析了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垦》2005,(6):5-5
农业部负责人4月19日表示,今年全国农业形势开局良好。冬小麦为主的夏粮面积扩大,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局面。农业部负责人指出,当前要重点抓好七项工作:一要抓好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落实。当务之急是抓好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推进“优粮工程”的实施,强化粮食生产工作责任制。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沿淮地区粮食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沿淮地区是安徽主要产粮区,该区大多县为安徽省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文章论述了沿淮地区粮食生产、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大支持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等提高沿淮地区粮食生产、加工综合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南规划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农业》2008,(17):1-1
为充分发挥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的优势,近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初步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按此规划,河南将采取措施使粮食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500亿kg稳定提高到650亿kg,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地区。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荣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98-3401
深入剖析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探寻积极、有效的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不仅对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全国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会宣 《云南农业》2007,(4):37-37
2006年12月23日,农业部在北京对2006年全国粮食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邓明芳成为会泽县继米成坤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  相似文献   

18.
为系统把握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演变及在当前生产格局下粮地匹配特征,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基尼系数和不平衡指数,通过分析2003—2019年全国31省(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粮食生产数据,系统分析了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和资源匹配程度,结果表明: 稻谷和玉米种植逐渐向东北方向偏移,小麦种植逐渐向西北偏移;黑龙江和内蒙古等主产区在土地资源利用上不充分,导致土地生产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南和河北的粮食生产发展速度超过土地资源开发速度,耕地压力巨大。从发展趋势来看,人地矛盾、政策影响等因素将进一步加剧土地资源压力,对粮食生产和土地资源匹配形成更大挑战。因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需要统筹协调,避免粗放式发展经营,缓解高土地资源压力产区的生产压力,丰富种植结构,实现粮食生产与土地资源的匹配。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06,(5):23-23
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提出,“十一五”时期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调控监管,发展现代流通,引导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深化一项改革.健全四大体系,建设六大工程。  相似文献   

20.
淮北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淮北市积极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大力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有力地提升了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