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作者在分析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优点、增产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中应当尽快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疆北疆棉区膜下滴灌棉花液体氮肥随水施用技术规程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疆北疆棉区膜下滴灌棉花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滴灌随水施肥的肥料用量及其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分配做了详细的规定。按本规程滴灌随水施肥,可明显提高新疆北疆棉区膜下滴灌棉花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面积已发展到46.6万hm2,有效地缓解了新疆农业干旱缺水的矛盾。为了充分发挥滴灌设施利用效益,提高棉花对肥料的利用率,发挥水肥耦合效应,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对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从1996年伴随着棉花膜下滴灌  相似文献   

4.
棉花膜下滴灌是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 ,本文作者根据在农六师芳草湖五场进行的常压滴灌和深埋式滴灌两种不同节水方式的对比试验 ,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影响以及成本投入、节水降本、效益等进行评价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地埋式滴灌技术具有发展优势 ,同时指出了地埋式滴灌技术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一二一团于1996年率先在兵团大面积试验成功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棉花产量大幅提高,节水效果显著。随着棉花节水滴灌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推广,一二一团在滴灌棉花模式化栽培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农六师农业生产属于灌溉农业,面对目前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采用膜下滴灌,逐步提高水的利用率,是农六师农业生产能否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农六师从1998年开始试验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截止到2001年,全师推广应用棉花膜下滴灌面积达1.13万hm2.根据这几年的成功经验以及高密度棉花的生长发育进程,配套了相应的农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兵团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兵团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经连续3年试验取得成功后,在兵团大面积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兵团滴灌总面积居全国第1位。本文作者就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及这项技术的十大优点和效益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认为此项技术具有极其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不同灌溉量对膜下滴灌土壤水盐分布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灌溉水资源日益紧张,自1996年新疆石河子地区开始试验研究和应用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目前已发展棉花膜下滴灌面积67万hm2以上,而且每年以新增3万~4万hm2的增长速度发展。但是,大面积应用滴灌后,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土壤中的盐分运移、分布和循环与大水漫灌时有很大的不同,作物根系分布发生了改变,如  相似文献   

9.
膜下滴灌是一种高效节水技术,已在棉花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土地开发规模的扩大,一些地区已在沙壤土上大面积发展棉花膜下滴灌工程。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棉花植株耗水率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膜下滴灌技术不仅可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还可以避免深层渗漏。为了合理地确定膜下滴灌技术体系 ,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 ,对轻壤土、中壤土和重壤土进行不同土壤含水率处理 ,试验得出了棉花生育期植株耗水规律 ,以及棉花成铃数与生育期耗水量的对应关系。在不产生深层渗漏的条件下 ,土壤含水率越高 ,棉株耗水越大 ,但成铃数的增加有限。另外 ,观察到膜下滴灌棉花的根系主要吸水层在 60 cm土层深度以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田测法对膜下滴灌条件下杂交棉全生育期的耗水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杂交棉各生长发育阶段的耗水量和总耗水量,同时开展了膜下滴灌杂交棉花的灌溉制度试验研究,提出了中壤土条件下杂交棉滴灌灌溉定额、灌水定额、灌水周期等灌溉制度参数。  相似文献   

12.
2001年9月中旬,一项节水灌溉新技术--膜下软管微灌技术,在兵团一三六团棉田投入安装. 近年来,一三六团大力发展高新科技节水型农业,投资1 800万元,建成了国家级高新科技示范区.一三六团利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棉花0.26万 hm2,成为全国最大的滴灌示范区.目前投入安装的膜下软管微灌新技术,是在膜下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又一项新技术.这项新技术的工作原 理与膜下滴灌技术所不同的是它可同时利用井水和渠水,通过自然压力把水送入棉田的支管道,再通过连接在支管上的白色细毛管流入棉花行中.通过试验对比,采用膜下软管微灌新技术种植棉花,干播湿出,出苗均匀,一播全苗,管理上省时、省力、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比常规灌溉节水4 0%,而且支管便于回收,可重复利用2年. (任新忠泥前进)  相似文献   

13.
目前,加压滴灌技术已成为兵团棉花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但传统加压滴灌运行成本过高,针对这一问题,三十一团探索出一种新的加压滴灌方式-低扬程棉花膜下滴灌。2005年试验示范149.2hm^2,2006年又增至411.67hm^2,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垦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主要种植棉花,完全依赖灌溉。在灌排方式下,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随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逐渐推广,节水增产效果愈来愈受到重视。在此条件下带来的危害报道很少。本文针对滴灌条件下棉田土壤盐分、水分、养分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滴灌土壤脱盐技术提供改良依据。1试验方法1.1试验地情况2003年在农一师农科所滴灌棉花试验地,选土质不同的3个点取土调查。第1点土质为中壤,第2点为中壤夹有粘土隔离层,第3点为粘土。试验地播前每667m2(旧制1亩,下同)施基肥油渣86Kg、尿素26kg、二胺16kg;6月12日追施尿素10kg/667m…  相似文献   

15.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早衰问题严重。在对国内外关于棉花早衰研究成果及膜下滴灌条件特殊根区微环境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膜下滴灌棉花早衰原因的合理假设,认为不合理的根系构型及其高蕾铃负荷是造成膜下滴灌棉花早衰的根本原因: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根系生长和构型分布发生的明显变化不利于棉花根系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抗逆性减弱,对环境的改变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加之覆膜增温及优越的水肥供应,棉花地上部生长良好,蕾铃负担增加,一旦遇到逆境条件,在高蕾铃负荷前提下,即使对根系养分吸收功能最轻微的损害或者暂时的养分供应短缺均有可能造成对地上部养分供应的不足并发生早衰。因此,如何通过调控构建与地上部生长更为匹配的、构型分布更加合理的、抗逆性更强的棉花根系就成为解决膜下滴灌棉花早衰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 棉花膜下滴灌施肥的基本原理 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是根据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和根系生长特点及滴灌湿润峰的渗透规律,利用滴灌设施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棉花需要的水分和养分(肥料)溶液滴灌入田间和棉花根际的过程,亦称为滴灌水肥耦合(随水施肥)。它是一种利用滴灌设施激活土壤的物理性能,在棉花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通过棉花营养诊断、土壤养分诊断以及土壤干旱诊断,给棉花提供必要的、适时适量的多种肥料(营养液)和水分的设施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新疆己大面推广膜下滴灌棉花栽培技术,影响作物产量的两个重要因子是水肥运筹和耦合问题。水是肥效发挥的关键,水肥耦合效应是争取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必由之路。在现代的育种技术、耕作技术、栽培技术条件下,合理灌溉和施肥是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1试验研究方法1.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农六师芳草湖农场五分场六连,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早13号。试验从2002年开始,到2004年结束。滴灌地采用“干播湿出”方式播种,1膜4行。行距为30cm 60cm 30cm 60cm,株距8.4cm,保苗株数21.75万/hm2。每年4月中旬播种,播前施基肥三料磷肥245kg/hm2,硫酸钾227…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棉花高产群体质量诊断指标及优化调控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膜下滴灌棉花高产群体质量诊断的主要指标及群体优化调控途径。描述膜下滴灌棉花高产群体质量的主要指标有 :高产群体光合速率与合理的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协调的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单位面积的总铃数和成铃率以及适宜 LAI条件下的铃叶比等。水、肥调控和化学调控技术对膜下滴灌棉花高产群体质量的建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节水新模式,通过地下滴灌在新疆兵团第五师九十团棉花生产试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对棉花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在灌溉水量、施肥及棉花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棉花地下滴灌增产效果明显,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是具有新疆特色的高效节水技术,是一种投入较高的节水工程,要实现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除了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外,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工程投资和降低运行费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的地面管道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