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胡玲君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2):39-40
我国城市化进程决定要将大量的农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只能通过政府征收的行为实现这一流转。针对我国目前的征地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本文认为征地制度只能适用于公益用地的情况,而经营性用地应通过建设用地市场来取得,因此有必要探索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制度,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保护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3.
4.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刚建国时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在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体目标,在这个现实基础上,农民的根本问题就是权利问题。可以说,只有农民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现实的保障,农民的其他问题才能得以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5.
我国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有效开展农地流转市场建设。介绍了4个发达国家农地流转市场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总结分析发现,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健康发展主要得益于土地私有制、政府扶持、市场调节等。并对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农地产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健全农地退化的经济损失评估体系等方面着手,完善农地产权运行机制,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科学》2021,25(3)
在对山东省16个地市35个村庄调研访谈的基础上,运用频数分析法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土地要素推进方式与乡村振兴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是否进行村庄布局调整、是否进行土地资源整理与乡村振兴程度量化评分呈正相关,影响程度依次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是否进行村庄布局调整是否进行土地资源整理,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越高、村庄布局调整、土地资源整理均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土地规模化经营每提高一个层次,其乡村振兴发展程度相应提升0.494;进行村庄布局调整村庄的乡村振兴发展程度较未进行村庄布局调整的村庄高0.280,进行土地资源整理之后村庄乡村振兴程度量化评分提升0.276。 相似文献
8.
张志敏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6,(4):44-44
在众多打工农民纷纷涌向城市造成“找工作难”的今天,许多农村、乡镇却因为难觅打工的农民而出现了“招工难”。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发现,不少乡镇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招工难题,一些企业想雇工却雇不到,或是雇到了却不甚满意,而在与一些富裕农户进行的交谈中,记者也得知,当他们想花钱雇几个帮手以解燃眉之急时,却发现很难找到合适的帮手。 相似文献
9.
窦衍瑞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2):40-41
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生产资料的意义,还承载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现行的农村土地补偿制度造成的征地补偿不足已经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应当尽快出台行政补偿法,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对征用土地的公平补偿原则。同时,应当立法构建农民在土地补偿程序中的参与权,使农民享有的对土地的权益以及依附于土地的财产权利更好地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作为当前社会的主要人群之一,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虽然当前农民自身经济收益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其自身的金融权益等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农民自身贷款权利、农民农业保险权和金融合作权并没有得到有效地保障,需要通过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公平化、完善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农村信用担保机制,促进农民自身金融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