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森林水文生态效益的实际计量和经济评价,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作者对此提出了一个开展工作的体系,它包括三种不同水平(或范畴)的研究路线和技术系统:(一)以全国或省(区)为对象的大范围计量分析,可同林业区划和一类森林资源清查结合起来,对林业发展进行战略性论证;(二)以林业局(林区)或林场等森林经营企业为对象的实地计量调查,要具体落实到地块,目标在于建立能够充分发挥森林水文生态效益的林业经营系统;(三)以不同小流域或有代表性的森林群落为对象,进行定位观测研究,为计量评价工作提供科学的参数。文中对每个水平(或范畴)都举出了实例,表明它们能彼此补充,互相验证,共同构成整个森林水文生态效益计量体系。  相似文献   

2.
浅谈世界各国对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研究,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的主要方法及理论基础等进行综述,分析了现阶段森林生态效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补偿问题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效益补偿对于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保护森林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原则、途径以及补偿标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建立,不仅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更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认可,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将对中国林业和生态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的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经验 ,促进保护生态环境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原则、途径以及补偿标准等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建立 ,不仅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更重要的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承认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在我国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的涵义,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的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补偿资金的筹措方式,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的建立及展望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温州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水源区森林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温州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水域区的自然环境、水土流失、森林资源、优化水源区森林生态效益的对策、生态效益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对其森林生态效益进行全面评估计算,特别是通过等效益物替代和货币置换法计量森林生态效益,在衡量生态效益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为今后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公开发表的有关权威数据,对湖北恩施州现有森林的直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量化分析和价值评估初步测算,恩施州现有森林的直接经济效益(木材效益)与公益效益比为1.00∶6.26。为建立林业产业完整投入—产出核算体系和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森林多种生态效益的分析,确定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因变量指标集为:涵养水源效益、保持水土效益、抑制风沙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吸收二氧化碳效益、净化大气效益、减轻水旱灾效益、游憩资源效益和野生生物保护效益。同时,从影响因变量的众多因素中筛选出主要变量建立自变量集,并将之划分为区域自变量(经度、纬度、海拔、年降雨量、年平均风速和年≥10 ℃积温)和林分自变量(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被率)。按照以上建立的计量指标体系,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多元线性模型。利用该多元线性模型对我国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得到我国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为7 238.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07%。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长久有效地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机制,笔者主要从国内外对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两方面入手,着重对我国国内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相关理论、内容及运行实践3部分的近期相关文献进行阐述,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市场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森林具有外部经济性 ,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森林的外部性问题。随着经济手段在资源与环境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国内外在采取经济手段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方面作了有益的试点和尝试。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补偿费的归宿以及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1.
Forests possess many kinds of ecological functions,which, if expressed in monetary value, would be moreimpressive and definite to make the public as well asthe government recognize its comprehensive effectsand values, and to enhanc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forestresources protection. However, to date there is nostandard system about how to evaluate forest ecologicalbenefits. Therefore, it is exigent for us to find out howto identify its public benefits and to make scientificevaluation on variou…  相似文献   

12.
根据收集整理的全省17个市(州)85个县(市、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资金管理资料,在对生态公益林重点建设林区(天保区和非天保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湖北省2015年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达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有效保护了湖北森林资源,林权所有者得到了应有补偿,有效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对湖北生态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最新实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系统介绍了日本的保安林制度和水源税制度等2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借鉴日本的经验,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识;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机制;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多途径、多方式的补偿机制;建立损失评价制度,提高补偿标准;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补偿重点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Because of the interleaving, extensity of multi-factorsaffecting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 in space, and thecomplexity of bio-factors of forest,and in themeantime, because of lacking of consultation for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physical and ecologicalquantum and monetary value, the evaluation ofecological benefit of forest is all along one of thedifficult problems in academic field. In recent years,some scholars have made much research andexploration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及模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详细介绍了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现状及评价模型的开发与应用状况, 并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我国北方地区现代风蚀荒漠化土地成因的基础上,指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激增及过度放牧、滥垦乱樵、水土资源过度开发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为了有效地防治土地荒漠化,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利用水土资源,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综合治理与综合经营相结合,注重生态效益;把林草植被建设作为防治荒漠化的主体,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重视应用推广先进治理技术,坚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防沙治沙。  相似文献   

17.
抚育间伐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的关键措施,对其进行合理的综合效益评价有重要的生态学、社会学及经济学意义。在简要阐述抚育间伐的作用和目的的基础上,对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3大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论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森林采运作业环境成本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补偿森林采运作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服务效能的负面影响 ,本文提出了森林采运作业“环境成本”问题 ,系统地分析了森林的经济产出与环境服务功能 ,总结了国内外森林环境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提出了采运作业环境成本研究应重点解决的几点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雪  赵眉芳  王岩  徐蕊 《林业科技》2013,(6):47-49,59
介绍了已经通过森林认证的林区进行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重要性,以及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主要方法及评价步骤。对目前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指出了通过开展森林认证工作,在获得持续的森林经营利益回报的基础上,同时还可以获得稳定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姚顺波 《林业科学》2005,41(6):85-88
证伪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2个理论假设: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需获得补偿,森林生态效益(使用价值)即森林生态价值。说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尚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林业补助是政府为鼓励营林生产而对营林活动进行补助的制度设计,其理论基础是利益导向学,即生产要素向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林木补偿是政府为了生态安全限制林木所有权行使对林木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弥补措施,其理论依据是法理上的既得权说、特别牺牲说及公平负担说。构建林业补助与林木补偿制度替代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