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木薯在南方种植的范围、经济技术指标及栽培主攻方向、栽培措施进行论述,详细论述木薯在选地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的一些细节及收获和种茎的保存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述,这种方法适合于广西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随着木薯种植比较效益不断下降,为提高种植效益,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三明站在闽中、闽东地区开展木薯栽培模式研究,取得一定成效,现已推广应用。由于木薯种植在清明前后,前期生长慢,而间套作物甜玉米生长快,到5~6月份时,木薯被玉米覆盖遮挡,造成苗架细弱,节间拉长,影响产量。经过试验,三明站摸索出"双龙出海"栽培方式即宽窄行栽培模式,就是每隔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2012—2015 年在广西桂平开展了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及示范。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2014—2015 年木薯间作套种西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示范基地采用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模式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10.1%,比纯种西瓜增收90.8%;辐射区间作套种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29.0%,比纯种西瓜增收77.5%。研究结果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李向勇 《农技服务》2007,24(2):11-11,119
介绍木薯丰产栽培中的整地要求、种植方法、田间管理及收获加工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木薯茎秆栽培基质氮的变化规律。[方法]在未添加外源养分的条件下,以盆栽法对比研究了木薯茎秆栽培基质在种植番茄和不种植番茄2种情况下各形态氮在番茄不同生育期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番茄整个生育期,"木薯茎秆栽培基质+番茄"的pH为7.48~7.86,"木薯茎秆栽培基质"的pH为7.28~7.88;EC值在幼苗期前从3.28μS/cm急剧上升至1 371.00μS/cm,幼苗期之后几乎保持不变;pH、EC值均在理想栽培基质要求范围内。木薯茎秆栽培基质全氮减少幅度为0.276%~0.281%,木薯茎秆栽培基质仍具有较强的供氮潜力。碱解氮含量相对稳定,营养生长期前,"木薯茎秆栽培基质+番茄"碱解氮高于"木薯茎秆栽培基质",营养生长期后正好相反。铵态氮、硝态氮的大量损失主要发生在番茄营养生长期前;营养生长期后,铵态氮含量保持在35.08~49.93 mg/kg,而"木薯茎秆栽培基质+番茄"硝态氮持续损失直至殆尽,"木薯茎秆栽培基质"硝态氮却有回升,番茄更易吸收硝态氮;矿化氮变化规律与铵态氮、硝态氮变化规律正好相反。氮的转化主要发生在铵态氮、硝态氮和矿化氮之间,但铵态氮、硝态氮的存在会抑制有机氮的矿化。[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木薯茎秆作为栽培基质的推广、应用及有机基质栽培养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木薯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淀粉或能源作物,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收获,生产成本高、 经济效益低。近年来研发的木薯收获机与当前等行距的栽培方式难以相适应,表现为牵引收获机的拖拉机行走 轮不可避免地碾压在木薯行上而压断木薯块根,造成块根损失率高达 17%。【方法】为避免拖拉机碾压木薯 行、提高块根收获率,针对有利于机械化收获的要求,以 66.2 kW 拖拉机的轮距尺寸为参考,设计了宽行距 120 cm、窄行距 60 cm、垄高 25~30 cm 的宽窄双行起垄种植的栽培模式,研制了配套的木薯起垄机和木薯联合种植机, 并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开展不同产区适应性试验。【结果】采用宽窄双行起垄种植栽培模式,起垄 机作业效率 0.6~0.8 hm2/h,种植机作业效率约 0.6~0.7 hm2/h,机械化种植效率比人工提高 23 倍,机械化种植成 本仅为人工种植的 50%,木薯产量在 33~42 t/hm2,机械化收获时能够有效避免拖拉机碾压木薯行、显著减少断薯, 损失率在 5% 以下。【结论】宽窄双行起垄栽培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宜机械化种植与收获,促进农机农艺的高 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研剖析广西木薯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品种选育、培育龙头企业及打造区域优势产区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多渠道调查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分布区域、主栽品种、种植模式、产量、种植收益、加工和销售情况,结合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及文献查阅结果,对广西木薯产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的木薯主产区,木薯种植面积和加工产量均占全国的70%左右,但2017—2019年期间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广西木薯产区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梧州市、钦州市、玉林市和贵港市,目前推广的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主要有木薯+西瓜、木薯+花生、木薯+辣椒及木薯+穿心莲等,主栽品种有南植199、SC205、SC5号和新选048。广西工业木薯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贵港市、崇左市和河池市,共有24家初具规模的工业木薯加工企业,其加工产品以淀粉为主。广西木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种植经济效益偏低,种植面积逐年下滑;本地原料供应不足,加工企业对外依存度增大;木薯品种更新换代慢,尤其缺乏专用型品种;木薯淀粉生产环保压力大,循环利用技术有待加强;木薯加工产品形式单一,深加工技术落后。【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桂字号品牌建设、木薯基础研究及深加工技术集成与研发,全方位提升木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广西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琼中县木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与此同时也相继出现各类问题,如种植精细化水平低、栽培方式不科学、品质较差等,为推动当地木薯产业的发展,应将木薯栽培技术作为切入点,探讨切实可行的高产栽培技术。对此,文章以琼中县木薯种植现状为依托,围绕其高产栽培管理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木薯适应性强、粗生易栽,无论是山坡地,还是瘦瘠的土地,亦或者肥沃的土地都可以种植。木薯产量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可达2t/667m2左右,若能够善加管理,那么木薯产量达到3~4t/667m2以上不成问题。本文分析了木薯高产种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深入地分析了木薯高产种植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武鸣县香瓜、毛节瓜套种木薯的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订广西区武鸣县香瓜、毛节瓜套种木薯的生产技术规程,从选地整地、选择品种、育苗、施肥、定植、盖拱棚、揭膜通风降温、水分管理、引蔓压蔓、整枝留瓜、保花保瓜、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对香瓜及毛节瓜栽培管理进行了规范,从选择品种、种茎处理、种植、补苗间苗、中耕除草、追肥、防治木薯朱砂叶螨等环节对套种木薯的栽培管理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1.
木薯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薯在种植、收获、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木薯叶、木薯杆、木薯渣、木薯皮等废弃物,其中,木薯叶可食用、饲用;木薯杆、木薯渣均可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基质,木薯杆还可粉碎还田作为肥料,木薯渣也可生产肥料、饲料、沼气;木薯皮则能制成表面活性炭或作为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的主要基质。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不同间作方式与种植密度对木薯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木薯高产栽培和耕地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木薯品种NZ199和46-14为试材,设1 m×0.8 m、1 m×0.7 m、1 m×0.6 m三个种植密度,按照二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置密度试验;以GR911单作为对照,设GR911木薯间作糯玉米、GR911间作木薯4...  相似文献   

13.
木薯间作套种穿心莲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薯作为全球重要的薯类作物,既是热带地区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重要的淀粉工业原料。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根据我区木薯间作套种中药材穿心莲在平南县的种植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穿心莲栽培技术,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为旱地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比粉垄栽培与传统整地栽培(CK)两种种植方式对木薯品种新选4088的茎叶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测定株高、茎径、单株叶片数、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重和产量等。【结果】粉垄栽培的木薯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5.35%、28.70%、30.00%、44.92%和46.69%。【结论】粉垄栽培技术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提高木薯产量,是促进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为旱地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比粉垄栽培与传统整地栽培(CK)两种种植方式对木薯品种新选4088的茎叶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测定株高、茎径、单株叶片数、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重和产量等。【结果】粉垄栽培的木薯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5.35%、28.70%、30.00%、44.92%和46.69%。【结论】粉垄栽培技术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提高木薯产量,是促进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探讨木薯组培苗与常规苗大田栽培生长状况的差异,为木薯组培苗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桂热3号、GR-0245、GR-047、华南8号和南植199木薯品种5个作试验材料,在同等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分别进行对比种植,研究植株生长的长势、株高、茎粗、抗逆性、鲜木薯产量、淀粉含量差别。试验表明,木薯组培苗植株比常规苗植株株高稍矮,但是种性更纯种健壮、高产、高淀粉、抗逆性、适应性增强。试验结果表明:木薯组培苗很值得推广种植,特别是在低温冻害天气情况下,组培苗可以弥补常规种茎的不足,是补供薯苗的一条可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木薯在我国华南地区均有栽培,年种植面积600万亩.广西种植面积为全国之首,年种植达335~400万亩.近年来,木薯的精、细、深加工产品不断开发,并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使各省区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种植品种单一,栽培技术传统、粗放,致使单产低,亩均不足1000kg.1999~2000年广西南宁市实施"木薯良种及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后,平均亩产2260kg.  相似文献   

18.
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木薯产业中存在的种植分散,产量较低,栽培效益不高,栽培与加工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成立木薯产业合作社,改进经营模式;发展集约经营,实现产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改进栽培方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工与栽培紧密结合,不断增加产业经济效益;注重木薯废弃物的利用,保持木薯连续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9.
山地木薯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薯生产是大田县优势农业产业集群项目,均溪镇是木薯种植重点镇,种植面积达176hm2。近几年来,不同山地农业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木薯套种西瓜模式效果好,可以提高木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该模式利用木薯前期生长比较缓慢、株行间通风透光好,而西瓜生育期较短的特点,达到空间高矮分布和生育期长短结合,  相似文献   

20.
<正>木薯是重要的能源作物,用途广泛,既可供食用,亦可工业开发利用。木薯可采取平地开沟种植、挖穴种植,也可以起畦种植,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土层厚薄、排水条件、种植规模、管理能力等决定。本期视频介绍木薯栽培关键技术,请观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