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从土壤元素含量分布与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低的相关性入手,探讨出生缺陷高发区土壤元素含量的异常特征,为筛选诱发出生缺陷的敏感因子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途径.选取出生缺陷高发的山西省中阳和交口两县为研究区,根据流行病调查路线和村镇,逐村采集土壤样品,分析测定土壤样品中Al、As、Ca、Cu、Fe、K、Mg、Mo、Na、Ni、Pb、Se、Sn、Sr、V、Zn等16种元素含量.运用ArcGIS 9.0软件,绘制研究区内96个采样点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土壤中16种元素含量分布的专题图,并进行Kriging插值和叠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低的空间变异趋势与土壤元素含量分布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中元素V、Se、Mo、As、Mg、Na含量与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的空间相关性较大.土壤中V、Se的低含量和Mo、As的高含量可能是造成出生缺陷高发的原因.说明土壤元素含量异常与出生缺陷发生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随州市2001~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为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探讨切实可靠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结果: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利用随州市两个监测点医院的报表,对8年来随州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监测的21 774例围生儿中,出生缺陷20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32‰.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神经管畸形、肢体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闭锁.结论:加强孕前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加强孕期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尽早发现缺陷胎儿并进行治疗性引产,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6-2010年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及其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对全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61‰、7.50‰、3.57‰、3.01‰、3.88‰,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为早产、溺水、先天异常、出生窒息、肺炎。结论针对本镇情况,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孕期管理和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控制出生缺陷,是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莠去津和芴的联合毒性效应,以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进行胚胎发育暴露实验、联合毒性模型预测和靶向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联合暴露120 h后的斑马鱼仔鱼中均观察到异常发育情况,会引起斑马鱼胚胎卵黄囊异常和脊柱弯曲,其毒性作用方式分别为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且无论低高剂量下,二元联合暴露比单一暴露时毒性风险更高。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发现,污染物主要通过干扰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组氨酸代谢等途径影响斑马鱼仔鱼的氨基酸代谢。研究表明,莠去津和芴的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神经发育、氧化应激、抗炎机制、能量代谢、免疫和细胞凋亡机制等生理功能可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且卵黄囊异常是较为敏感的毒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初生幼畜易发生脓毒败血症,如治疗不及时,极易造成死亡。本病是细菌性疾病,常在幼畜出生后二三天发病,7天左右死亡,最急性的在出生后24小时内死亡,发病晚的常取慢性经过,表现为肺炎、关节炎、下痢和腹膜炎等。1.感染途径母畜分娩前经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出生后主要经脐带感染,也可经吃奶或不洁净的人工哺乳感染。  相似文献   

6.
化学杀雄剂对油菜叶片和花蕾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化学杀雄剂WP和YB诱导中双9号等油菜品种雄性不育过程中叶片和花蕾中POD、CAT和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油菜体内这3种氧化酶的活性发生了变化,说明活性氧代谢出现了异常,活性氧代谢失调可能是化学杀雄剂WP和YB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7.
家畜畸形     
家畜畸形是指永久性结构和功能异常的胎儿或新生仔畜。新生仔畜出生时表现的结构或机能异常,叫先天性缺陷,或称先天性疾病。畸形对畜牧业生产,尤其是对家畜繁殖工作的危害性不亚于流产和不育。畸形可能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休畸变的结果,也可能是环境因素通过母体作用于胎儿而引起畸变的结果。因此,母畜的种类,年龄、体重、营养及健康状况;胚胎发育的阶段、各器官形成的时期及其对致畸物质的亲合力,  相似文献   

8.
<正>初生牛犊身体十分虚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比较敏感,一旦外界温度偏低时,牛犊体温迅速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营养代谢异常。此时,牛犊四肢末梢、耳、鼻、口发凉,肛温低于36℃,卧地不起、心跳缓慢,严重削弱牛犊身体免疫力,增加牛犊死亡率。此外,牛犊胃肠道消化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一旦饲喂不当,很容易导致牛犊出现腹泻及营养代谢疾病,影响牛犊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还会导致牛犊死亡。综合上述分析,有必要在牛犊出生后加强各种护理技术的应用,帮助牛犊顺利度过“脆弱期”,促进牛犊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在半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白酒酿造过程中,通过对微生物纯培养和混合培养过程中微生物数目变化、理化指标变化来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酿酒酵母、异常汉逊酵母共培养过程中,异常汉逊酵母经过24 h短暂生长后迅速衰亡;对可能引起异常汉逊酵母衰亡的因子包括碳源、酒精度、p H、酵母无细胞滤液的初步研究,发现在酿酒酵母无细胞滤液和混合酵母无细胞滤液中,异常汉逊酵母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酿酒酵母生长正常。[结论]异常汉逊酵母和酿酒酵母共培养时,异常汉逊酵母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酿酒酵母的代谢产物是抑制其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仔猪出生后的损失和死亡,大部分发生在30天以内,尤其是第1周死亡常常占到整个死亡数的60%以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压死,或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差发生仔猪黄痢、感冒等病而引起死亡.因此,抓好仔猪出生后1周的饲养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仔猪出生后的损失和死亡,大部分发生在30天以内,尤其是第一周死亡的常常占到整个死亡数的60%以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压死,或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差发生仔猪黄痢、感冒等病而引起死亡.因此,抓好仔猪出生后第一周的饲养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贫血是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出生14~28日龄的小猪身上,属于一种多发性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季比较多见。贫血不仅会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仔猪死亡,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着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文章分析了仔猪贫血的主要原因和常见的临床症状,并通过对因贫血导致死亡的仔猪进行病理解剖检验来做出正确的诊断,下面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仔猪出生后的患病和死亡,大部分发生在断奶以前;而且死亡集中在1周龄.其死亡数约占全程死亡数65%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挤压、环境寒冷、饥饿,或抵抗力差发生红痢、黄痢、感冒等而引起死亡.减少仔猪1周龄死亡数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8年1月13日早上8点30分,笔者在对贵州省毕节市某国有农场羊舍内羊只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1号和3号羊舍内有12只成年母羊已死亡,其他羊只采食、运动及精神状态均无异常,死亡羊只在群体中属膘情中上等、体格健壮、投料时抢食较快的个体.根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羊只采食情况初步怀疑死亡原因为中毒或感染腐败梭菌引起急性死亡,为进一步确定死亡原因,采取病料送毕节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快繁中心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为腐败梭菌引发羊快疫急性死亡.现将导致此次羊只发病死亡原因和诊断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养殖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群 《湖南农业》2007,(8):18-18
鸡脂肪肝综合征又叫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以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和伴有出血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病多发生于笼养产蛋鸡,但平养的肉用型种鸡也有发生.发病鸡群产蛋率往往突然下降,可比正常低20%~30%,甚至低40%.发病鸡群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临诊症状,多在夜问、午后突然死亡,尤其在出现异常应激时死亡率增高.死亡鸡的冠髯苍白,体质良好,体重偏大.  相似文献   

16.
西芹生长期受不良的内外界因素影响,会出现叶片黄化,植株滞长等异常现象,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通过笔者多年的实地调查,发现引起西芹异常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综合征也称脂肝病,是一种体内脂肪代谢障碍,肝脏异常脂肪变性,以产蛋量突然下降、死亡率增高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笼养的产蛋母鸡,肥胖弱鸡多发,产蛋前期表现为产蛋高峰期上升慢,峰值较低,发病死亡主要集中在高峰期过后。连续不断地零星死亡是本病特征,极易被忽视和误诊。产蛋全期死亡率可达5%,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海南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探索影响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对2005~2010年海南省某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 483例围产儿中发生出生缺陷28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91‰;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7‰.出生缺陷前5位疾病是:唇腭裂、多指畸形、外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发育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孕产妇年龄呈正相关,年龄35岁以上是发生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分娩出生缺陷新生儿的孕妇以城乡低收入、低文化人群为主.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优生优育教育,营造优生优育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降低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梗死(NCI)围生期发病因素及其发病情况,便于早期防治,降低本病的发生率.方法:总结30例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进行围生期因素和其它可能病因分析.结果:1年内本院发现6例NCI,占同期住院患儿0.6‰.产前与产时孕妇存在高危因素占83.3%,新生儿出生窒息占30.0%.NCI合并左向右分流先心病36.7%,合并卵圆孔未闭26.7%.临床早期50.0%患儿出现阵发性惊厥,其中80.0%发生于生后72 h内.63.3%患儿缺乏定位体征,且伴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肌张力异常和(或)原始反射异常等非特异性神经系统表现.颅脑CT平扫或MRI均有阳性发现,75.0%发生于左侧大脑中动脉,而且左侧发生多与右侧,分别为73.9%与26.1%.结论:新生儿脑梗死并不少见,是新生儿惊厥早期病因之一,与围生期孕妇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窒息以及先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及时针对性选择头颅MRI或CT检查是早期确诊主要方法,防治围生期各种高危因素对降低NCI的发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瘤胃酸中毒是一种营养代谢病,有亚临床型和急性型之分.正常情况下,反刍动物瘤胃内pH值维持在6左右,当pH值低于5.5即发生瘤胃酸中毒.一般认为,瘤胃内pH值在5.0~5.5之间发生亚临床酸中毒.pH值低于5即发生急性酸中毒.牛瘤胃酸中毒是指反刍动物采食过量的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和葡萄糖而引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因饲喂过程中大量添加或连续多日增加精料配给而致病.若不采取治疗措施,轻者影响生产,重者可导致病畜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