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1-6矮生菜豆品种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从国外引进材料中多代系选培育的矮生菜豆品种,通过江苏省审定,具有早熟、无筋、优质、丰产、整齐度好等优点,不仅适宜鲜食,近几年更被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多家加工厂用于速冻加工出口。  相似文献   

2.
西宁菜豆属青海地方品种,该品种荚嫩肉厚,口味淡,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是鲜食、制罐和脱水菜的好原料,该品种适宜在我省西宁、东部川水地及海西露地,地膜主 栽培。为了推广该优良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育苗,田间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矮生菜豆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头地区种植的矮生菜豆品种单一化,且时间长,为此我们引进了5个新型矮生菜豆品种进行品种试验,为包头地区无架菜豆筛选和种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矮生菜豆秋季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总结水稻与菜豆接茬新模式,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矮生菜豆、水稻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择栽培秋延迟矮生菜豆宜选用适应性比较强、对温度适应范围广、早熟、丰产的品种,如北京快豆、黑地芸豆、矮早18、冀芸2号、新西兰3号等。适宜搭架栽培的菜豆品种有秋抗19号、黄县八寸、诸城老来少、碧丰、扬白313、春丰2号、芸丰、哈菜豆1号等。二、适期播种用小拱棚覆盖栽培秋延迟矮生菜豆的适  相似文献   

7.
矮生菜豆熟性早,耐寒性强,不需搭架,采收期集中,早熟栽培效益好。目前,丽水地区菜豆种植类型主要以蔓生为主,矮生类型相对较少,为了丰富菜豆品种的多样性,提早菜豆上市期,满足早春菜豆市场的需求,以及更好地发掘矮生菜豆的发展潜力,本研究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矮生菜豆品种浙芸2号为对照,与引进的18个矮生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金盛达81-6地豆和81-8菜豆均表现出产量高、商品荚性状好的特性。本研究为今后浙西南地区矮生菜豆引种、示范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矮生型菜豆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菜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品种之一,原产南美洲,后传入亚洲,我国南北方均宜栽培.食用菜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约含6%的蛋白质,并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及糖等,同时菜豆又是罐藏及干制的良好原料.目前我国北方菜豆的栽培品种较单一,抗病性较差,尤其矮生型早熟品种产量低、品质差.由于我国北方地处高寒地带,蔬菜季节性强,故研究高产量、高品质及抗逆性强的矮生型早熟菜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黑龙江农垦林业学校菜豆课题组从南方及国外引进一些新品种,经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我国北方寒区栽培的品种,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8个国内外优良矮生菜豆品种,以本地主栽品种(宽荚白莲)作为对照,对出苗率、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品种比较分析并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地油豆王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宽荚地油豆王在各方面均比对照品种表现优良,其粗纤维含量少,口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分别对生菜和矮生菜豆2种作物进行简易基质栽培技术试验。生菜基质栽培结果表明,基质栽培的4个生菜品种生育期比园土栽培(CK)的提早7 d;产量平均比CK增产38.76%;抗病性、品质均比CK优;基质栽培以绿丰生菜品种最好,绿的球次之。矮生菜豆基质栽培结果表明,基质栽培的5个矮生菜豆始花期比园土栽培(CK)的提前2~3 d,始收期提前3~4 d;基质栽培有利于矮生菜豆的生长,株高×株幅、产量均比CK大;基质栽培以本地种矮生菜豆最好。  相似文献   

11.
】对232份菜豆品种(材料)结荚初期中上部叶片检测表明,叶比重为40~60g/m2,并筛选出小于40g/m2(多为蔓生)和大于60g/m2(多为矮生)叶比重的品种及材料。76份矮生品种叶比重(加权)平均值为53.63g/m2,大于156份蔓生或半蔓生品种的平均值(46.75g/m2)。不同生育期菜豆叶比重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2.
菜豆种质资源形态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收集了黑龙江省 4 3个栽培品种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13个半野生品种 ,波兰 4个矮生品种共 60个菜豆品种资源 ,测定其植物学、生物学性状 ,通过编制的计算机软件程序 ,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方法 ,计算各材料间的欧氏距离 ,其范围为 0 .11~ 0 .985。同时根据计算所得 60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度 ,对其开展亲缘关系系统聚类图 ,将其分为两大类 ,即矮生种为一类 ,蔓生种及半野生种合为一类。  相似文献   

13.
11-6矮生地豆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矮生菜豆新品种,2013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品种具有不需搭架、高产、抗病、品质优等多种优点,适合江苏省及周边地区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广大蔬菜研究单位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疆22个鲜食枣品种的引种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筛选适合南疆栽培的鲜食枣品种.[方法]以南疆第一师10团种质资源圃引种的22个鲜食枣品种为材料,通过比较鲜食品质密切相关的性状,并依据单株产量、鲜枣单果重、VC含量等12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根据不同果型灰色关联排序,小果型蜂蜜罐、月光和无核丰,中果型金芒果、冬枣、六月鲜、冷白玉,大果型梨枣、晋矮3号、溆浦鸡蛋、早脆王品质较好,适宜鲜食发展.其中蜂蜜罐、六月鲜、冷白玉、早脆王、雪枣及冬枣的含仁率均大于等于60;,适宜枣鲜食新品种开发.[结论]综合排序前5名鲜食枣品种依次为金芒果、蜂蜜罐、冬枣、梨枣、晋矮3号.无核丰虽在综合排序占16名,但在小果型中排第3名,其果实品质优良,特别是具有突出的无核性状,应将其列入在南疆考虑发展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研究陕西榆林地区不同引种鲜食枣光合特性的差异,分析不同品种之间的光合日变化和其他因子的相关性,选择适应当地的鲜食枣品种,以期为应用优良鲜食枣品种提供参考。本试验使用GFS-3000仪器,测定陕西榆林沙地环境自然条件下四种不同的鲜食枣品种(濮阳糖枣、冷白玉、早脆蜜、金矮四号)的光合日变化,分析不同生理生态因子和光合日变化的关系。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大小分别是:濮阳糖枣>冷白玉>金矮四号>早脆蜜;蒸腾速率日平均值表现为:金矮四号>早脆蜜>冷白玉>濮阳糖枣;四种鲜食枣的净光合作用速率(Pn)具有双峰特征,且四个品种的两次峰值均出现在9∶00和15∶00;各品种Pn受不同生理生态因子影响,与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相对湿度(RH)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相关(P<0.05),胞间二氧化碳(C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4个鲜食枣品种中,比较适宜在榆林沙地栽植的品种是濮阳糖枣和冷白玉。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两个矮生菜豆品种为材料,采用定期取样的方法研究植株定植后的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单株叶数、叶面积以及根、茎、叶、果干重呈典型的Logistic生长曲线;曲线拐点出现的时间随品种及性状而异,植株及各器官干重生长曲线拐点是SG259较Proviuder迟;植株干物质的分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生长前期以茎叶生长为主,中后期则以果实生长为主,在矮生菜豆栽培上,须胺品种生长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南农菜豆5号属早熟菜用型夏大豆品种,适合于江苏淮南片、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耐涝、适应性强的优良特点。种植表现为早开花、早结荚、早上市、早成熟,青荚产量高、色泽翠绿、商品性状优良,籽粒蛋白质含量高,鲜食品质酥。  相似文献   

18.
菜豆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了6个菜豆品种单个壮龄叶片及3个菜豆品种群体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CO2浓度及土壤水分含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蔓生类型的菜豆单个壮龄叶片的光合速率均高于矮生类型,而且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矮生类型菜豆单个壮龄叶片光合速率低且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两种类型菜豆群体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两种类型菜豆的株形、群体结构不同造成截获光能多少不同所致。提  相似文献   

19.
菜豆种质资源等位酶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黑龙江省 4 3个栽培品种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13个半野生品种 ,波兰 4个矮生品种共 6 0个菜豆品种资源 ,应用等位酶标记进行了 10个酶系统检测 ,共获得 2 5个位点 ,多态位点比率为 0 .16 ,其平均遗传距离为 0 .0 5 6 8。采用平均距离法 ,将该品种资源聚成 8大类 ,其中蔓生种占 5类 ,矮生种 2类 ,半野生种 2类。说明蔓生种遗传距离较远 ,可作为育种材料储备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1.栽培技术要求1.1品种选择先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矮生菜豆品种可选用沙克沙、白羊角、矮生油豆;蔓生品种可选用吉早花架豆、大油豆、小油豆、江东宽等。豌豆品种可选用中豌四号、日丰甜豌豆等。菜用大豆品种可选用早生白鸟、台湾292、台湾75、五月半、五香毛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