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受劳动力素质、种植习惯、耕地条件等因素影响,岑巩县水稻种植密度普遍偏低,极大制约水稻单产水平的提升。为提升水稻单产,夯实岑巩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同时促进当地水稻种植业发展,以泰优808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栽插密度及谷粒秧组合的水稻种植试验,分析栽插密度及秧苗谷粒数对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筛选水稻高产栽培最佳的栽插密度及谷粒秧组合。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及不同谷粒秧组合水稻的株高、穗长、千粒重无明显差异,有效穗随栽插密度及秧苗谷粒数增加逐渐提升,栽插密度为12 000穴/667m2、3谷粒秧的水稻有效穗最多,为18.12万穗/667m2,栽插密度为8 000穴/667m2、1谷粒秧的水稻有效穗最少,为13.44万穗/667m2;穗实粒数随栽插密度及秧苗谷粒数增加逐渐降低,栽插密度为8 000穴/667m2、1谷粒秧的水稻穗实粒数最多,为172.4粒,栽插密度为12 000穴/667m2、3谷粒秧的水稻穗实粒数最少,为155.7粒。相同栽插密度下,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晚粳稻秀水134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kg/667m2、8kg/667m2、11kg/667m2、14kg/667m2)和栽插密度(1.5万/667m2和1.1万/667m2)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其最佳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施氮水平14kg/667m2,栽插密度1.5万丛/667m2时,产量最高,达到395.18kg/667m2。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置1.43万穴/667m2、1.25万穴/667m2、1.11万穴/667m2、1.07万穴/667m2、0.83万穴/667m2等5种中稻栽插密度处理,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成穗率降低,结实率降低,病虫为害率增大;而稀植能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病虫为害减轻,但667m2穴数少,有效穗数少,未能获取较高产量。三期超级稻品种深两优5814在处理4(规格26.7cm×23.3cm、1.07万穴/667m2)栽插密度下,能获得680.6kg/667m2高产,建议推广深两优5814组合作中稻栽培时,以(1~1.25万穴)/667m2栽插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4.
早熟杂交水稻黔优107不同栽插方式和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早熟杂交稻黔优107的高产栽培技术,2007年在安顺高海拔区(1 410 m)中等肥力田,进行了一组不同栽插方式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栽插处理平均产量632.6 kg/667m2,比宽行窄株栽插处理平均产量增产5.5%;最佳处理产量达646 kg/667m2,其栽插规格为(33.3 16.65)cm×15.23 cm,密度为1.75万穴/667 m2。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23-24
用四因子(1/2实施)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杂交水稻宜香2866产量与栽插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宜香2866产量达74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为:移栽密度1.45万~1.60万穴/667 m2,有机肥1 000 kg/667 m2作底肥,施入纯N 9.3~13.3 kg/667 m2、P2O59.0~12.5 kg/667 m2、K2O 9 kg/667 m2。4个因素中,氮肥施用量对提高产量起主要作用,其余是施磷量栽插密度施钾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出最适宜适合黔西南中部土壤肥力,气候条件下水稻栽培密度,2014年根据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水稻667hm2示范必须有3~5个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要求。安龙县德卧镇农业服务中心杨远志(高级农艺师)在德卧镇毛杉树村瓦厂组郑传云责任田开展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比试验,每个处理试验面积30m2,每小区处理随机排列,7个处理三次重复,每个处理播种期,栽培穴数,肥水及田间管理均一致。经过观察记载,测产验收,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环境及栽培条件一致情况下,通过水稻不同密度栽培试验表明,在8 000~14 000穴/667m2密度范围内,水稻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增加到15 500穴/667m2的时候,水稻的产量反而下降。在黔西南相同条件及栽培技术地区,适宜推广水稻栽培密度为12 500穴/667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施肥水平和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其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密度为12000穴/667m2、每667m2施肥量为N 12kg、P2O58kg、K2O 7kg,水稻产量达到最高553.5kg/667m2,可进一步验证推广。  相似文献   

8.
超级稻Q优6号栽培密度及氮、磷、钾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Q优6号水稻在正安县青潮泥田中不同种植密度和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结果表明:Q优6号水稻最佳种植密度为10 000株/667 m2,最佳施N量为12.2 kg/667 m2,最佳施P2O5量为6.5 kg/667 m2,最佳施K2O量为11.5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2006年在贵阳郊区(海拔1140 m)用杂交稻新品种黔优301进行了一组不同施肥量和栽插株数的栽培试验,在蚕豆绿肥田不施用农家肥,只施用尿素,机耕,4月初播种和密度1.2万窝/667m2的条件下,栽插株数间差异不显著,施肥量间差异极显著,最佳栽培处理为栽插1株,施尿素3次,共15 kg/667m2,产量为670.0 kg/667m2。并讨论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水稻无盘旱育免耕抛秧适宜栽培密度和技术,设计了6种不同抛秧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性状指标变化情况为:株高、穴穗数、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随抛秧密度的增加而减少,667m2穗数随抛秧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够苗期随密度的增加而提前,其他性状指标变化不大。667m2抛秧14 000、17 000和20 000粒谷秧的处理4、5、6产量较高,分别为760.3 kg/667m2、718.2 kg/667m2和712.8 kg/667m2,与其余3个处理间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无盘旱育免耕抛秧适宜的密度范围为1 4 000~20 000粒谷秧/667m2。  相似文献   

11.
不同分蘖苗移栽与氮肥运筹对超高产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水稻超高产栽培产量对不同分蘖苗移栽和氮肥运筹的响应,以超级稻准两优527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分蘖苗移栽和氮肥运筹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田按1.11万穴/667m2密度栽插4蘖秧苗、分蘖期施N量为总N量的5%(总N量为13.8 kg/667m2)时,其生长高峰期的基本苗为28.6万穗/667m2,有效穗19.38万穗/667m2,成穗率67.7%,叶面积指数在抽穗期最大,产量也最高,为853.3 kg/667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与穴播苗数对常规籼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出不同穗型品种的合理种植密度和每穴播种苗数以指导农民种植。【方法】采用大穗型常规籼稻材料N2和中穗型常规稻材料N4每667m~2不同栽培密度和穴播种苗数的比较试验。【结果】材料N2在种植密度为1.7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00.0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57.6kg/667m~2;材料N4在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33.2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81.1kg/667m~2。【结论】大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1.7万穴/667m~2与穴播3苗;中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与穴播3苗。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对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267,在贵州中高海拔的贵阳地区进行了不同播期、秧龄和栽插株数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K优267的各处理因子平均产量为631.1 kg/667m2,比汕优晚3(CK)增产10.4%。其中以3月31日播种、秧龄24 d、单株栽插方式的产量最高,达688.6 kg/667m2,比汕优晚3(CK)最佳方式的产量(646.7 kg/667m2,于3月31日播种、秧龄24 d、3株栽插方式)增产6.5%。并对该组合实行小秧龄强化栽培的有关技术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密度及施钾量对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贵州省余庆县600 m海拔水稻与马铃薯轮作区进行了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最佳播种密度、施钾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施钾量、密度×施钾量有显著差异。密度为5 000窝/667m2需配施钾15 kg/667m2、4 500窝/667m2需配施钾10 kg/667m25、000窝/667m2需配施钾15 kg/667m2的水平才能达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黔香优302在松桃县的最佳栽插密度,进行了不同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黔香优302在中低海拔地区、缺水条件下的最佳栽插密度为12 352株/667 m2(30 cm×18cm),获得的产量为614.75 kg/667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超级稻栽培密度比较试验,筛选适合平塘县生产条件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平塘县水稻大面积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平塘县水稻高产栽培密度宜在15000—16000穴/667m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肥方案对陕西略阳地区雪莲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其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设计4种密度试验和肥料试验方案,统计分析不同处理下的雪莲果田间性状和产量,测定主要成分含量。结果表明,800株/667m2的条件下生长的雪莲果单株产量、平均每个块根质量和还原糖含量最高,折合产量(kg/667m2)和低聚果糖的含量仅比最高者低9.68%和3.25%。在农家肥2 000kg/667m2的条件下,雪莲果的单株产量、折合产量(kg/667m2)和平均单果质量最大。低聚果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占块根干质量的53.66%和17.00%,在各处理的结果中排第2位。综合考虑,略阳地区雪莲果栽培的最佳密度是800株/667m2,最佳的施肥方案是农家肥2 000kg/667m2。  相似文献   

18.
册亨县水稻覆膜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积极应对干旱天气对册亨县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粮食总产,保证粮食安全,特开展水稻覆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密度为18万穴/hm2时产量最高,达10 064.85 kg/hm2,常规栽培(CK)密度为16.5万穴/hm2时产量最低,为6 685.65 kg/hm2,在册亨县覆膜栽培密度以18.0万穴/hm2和19.5万穴/hm2最佳。  相似文献   

19.
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水稻品种黔两优58水稻不同种植密度和施用氮、磷、钾的效应。主处理为密度,设8000株/667 m2、10000株/667 m2、12000株/667 m23个水平;副处理采取3414+2试验方案,以氮、磷、钾肥3个因素为基础,4个水平,16个处理。结果表明:黔两优58水稻在正安县灰黄泥沙田当年的栽培条件下,氮、磷、钾肥的最大施用量为4.66 kg N/667 m2、5.73 kg P2O5/667 m2和7.78 kg K2O/667 m2。若不注意防治穗颈稻瘟病,则施肥的增产作用有可能被病虫害的加重抵消;穗颈稻瘟病损失率(%)=-17.0+3.69 N+2.82 P2O5;栽培密度以8 000株/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对梧州市藤县藤州镇潴育泥田水稻Y两优1号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 9.91 kg/667 m2、磷肥(P2O5) 3.53 kg/667 m2、钾肥(K2O) 3.76 kg/667 m2,可获产量540.3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