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大鲵小肠和胰脏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小肠和胰脏的超微结构特征,采用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8只正常中国大鲵小肠和胰脏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国大鲵小肠黏膜表面覆有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具有发达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颗粒;杯状细胞明显可见,胞质内含较多黏液性颗粒,细胞游离面形成明显的微绒毛;胰脏的腺泡细胞胞质内糙面内质网异常发达,酶原颗粒丰富、分布广泛、线粒体丰富、核糖体发达,其中酶原颗粒电子密度高、圆形、直径0.3~0.9 μm,大小不等;泡心细胞胞体少、核大、长形、核内异染色质较多,细胞表面具微绒毛。  相似文献   

2.
利用植物常规压片法对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Salish)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兰州百合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较多异常现象:在后期Ⅰ和末期Ⅰ出现染色体桥;在后期Ⅰ、末期Ⅰ、二分体和末期Ⅱ出现滞后染色体;在末期Ⅰ出现微核;在后期Ⅰ出现不均等分离等.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可能是导致兰州百合自交不结实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50多年来,陇东地区共培育和推广了127个优良冬小麦新品种,实现了六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育成的主要品种遗传基础包含了地方品种白齐麦、山西小白麦,碧蚂4号、农大183以及国外种质钱交麦、新乌克兰83、苏联早熟1号、早洋麦三大基因群。产量持续提高,90年代比80年代产量提高了19.98%,比50年代提高了55.27%;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陇东地区冬小麦产量三要素的主导因素;穗粒数的变化趋势和成穗数基本一致;千粒重不断提高,近期比90年代产量提高了14.78%,比50年代提高了57.14%;收获系数的提高是不同年代冬小麦新品种产量提高的主要来源。加强旱作种质资源的评判、筛选和创造是提高持续旱作育种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亚麻籽(flaxseed)富含α-亚麻酸、木脂素和其它营养成分。然而,由于生氰糖苷的存在限制了其在饲料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滴定测定加工过程中氢氰酸 (HCN生氰糖苷的转化产物)的去除量来确定溶剂提取、微波烘烤和水煮三种方法去除亚麻籽中生氰糖苷的效力。结果显示为:原料亚麻籽中HCN的测定值为157.68mg/kg,微波烘烤法对HCN的去除量为95.57%;溶剂提取法提取一次去除HCN量为52%,两次去除量为80%,三次去除量为89%;水煮法的去除量为88.12%。在这些方法中微波法对HCN的去除率最高;溶剂法相对于微波加工法更易实现规模化生产;蒸煮法和水煮法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5.
兰州百合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兰州种植历史悠久,因其地下茎由数十瓣鳞片相拥抱合,有百片合成之特征,寓含“百事合意”、“百年好合”之意,并且具有健胃、补虚、祛痰、滋阴等药效,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兰州百合耐干旱,适宜在海拔2000 m以上的高寒山区种植。气候冷凉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和酶学技术在烟草发酵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微生物和酶学技术在烟草发酵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陈化烟叶表面微生物区系与优势菌种的筛选、分离和鉴定;外源有益微生物协调与改善陈化烟叶化学组分,提高烟叶香气量,缩短烟叶陈化周期;以及添加外源生物活性酶降解烟叶中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方法相结合来深入研究烟叶发酵机理及其增香技术仍是今后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态条件下烟草品种烟叶腺毛密度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7个烤烟品种在4个生态区烟叶腺毛密度的电镜扫描测定,结果表明:品种间、生态间烟叶的腺毛密度差异较大,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生态因素和品种因素对烟叶腺毛密度均有较大的影响,但生态因素是影响烟叶腺毛密度的主要因素。烟叶腺毛密度与烟叶的品质有关,为此,根据品种间、生态间烟叶特有的腺毛密度特性,可以估测烟叶品质和烟草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宜种植程度,为烟草品种的合理布局和区域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制备2,4-二氯苯氧乙酸(2,4-D)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两种制备方法进行比较。采用本体聚合法和悬浮聚合法分别制备出2,4-D分子印迹聚合物(2,4-DMIPs)和2,4-D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2,4-DMIPMs)。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聚合配方。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合成2,4-DMIPs的最优配方为:2,4-D 1.0 mmol、MAA 4.0 mmol、EGDMA 20.0 mmol、氯仿4.0 mL、AIBN 20.0 mmol;合成2,4-DMIPMs的最优配方为:2,4-D 1.0 mmoL、MAA 8.0 mmoL、EGDMA 20.0 mmoL、氯仿8.0 mL、AIBN 10.0 mmoL。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MIPs和MIPMs的选择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并进行Scatchard分析。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浓度范围内,MIPs和MIPMs存在一类等同的结合位点。以2,4-二氯苯酚(2,4-DCP)和2,4-二氯苯甲醛(2,4-DCAD)为竞争底物时,MIPs的分离因子α分别为3.27、3.15,MIPMs的分离因子α分别为3.78和3.70。对于以2,4-D为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悬浮聚合法制备的微球比本体聚合法制备的颗粒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能。该聚合物可用于环境和农作物中2,4-D的富集和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大蒜精油的工艺条件及分析其组成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大蒜精油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大蒜精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气-质联用方法(GC-MS)分析了大蒜精油的组成。结果表明: 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10kg/h、萃取时间80min;GC-MS分析确定了大蒜中24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为含硫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大花萱草‘红运’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目的是获得抗叶枯病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突变体。结果表明:0.50%~0.75% EMS处理愈伤组织60 min;0.75%~1.00% EMS处理分化芽60min,分别获得“半致死剂量”效应。对存活的愈伤组织进行毒素浓度递增的多步筛选(10% 30 d—20% 30 d);分化芽80%毒素21d的一步筛选。经定向筛选,初步获得抗叶枯病分化芽突变体103株,有待进一步进行抗病鉴定。愈伤组织未能获得抗病突变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TLR2、TLR4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ECs)损伤中的作用,以体外培养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模型,用浓度为1、5、10μg/mL的LPS刺激RIMECs3、6、9、12、24h后,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情况;再以浓度为1、5、10μg/mL的LPS刺激RIMECs9h后,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TLR2和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LPS刺激均能引起RIMECs表面TLR2和TLR4mRNA表达增加。不同浓度LPS刺激不同时间后,RIMECs表面TLR2和TLR4mRNA表达基本均在9h达到峰值,且无时间依赖性。用LPS刺激RIMECs9h,5μg/mL的LPS对细胞表达TLR2mRNA作用最强且无剂量依赖性,10μg/mLLPS对细胞表达TLR4mRNA作用最强且呈剂量依赖性。TLR2和TLR4在LPS损伤RIMECs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雷州半岛夏季休闲耕作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适合雷州半岛推广的休耕制度,为促进当地耕作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分析了雷州半岛的自然环境条件、农业生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自然灾害严重;连作,病虫害严重;部分农作物产品上市期与其他地方同类农作物产品的上市期重叠,致使农民生产经济效益不高等。由此认为:雷州半岛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资源,发展农业很有优势。但是,该地区农业生产也面临着很多限制因素,其耕作制度也存在很多问题。雷州半岛农业应以冬春季为主要生产季节,使其逐渐成为当地的农业主导季节,而在夏季则对其耕地实行休耕与培肥措施相结合,避免恶劣天气对作物生产的危害,也使农田得到休养生息、快速恢复和提升耕地生产力,推行“秋、冬种春收”的生产模式,有利于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顽拗植物龙眼果皮中总RNA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建立适于富含多糖和多酚等物质的龙眼果皮总RNA提取的方法;[方法]采用TRIZOL法、Tris-硼酸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龙眼果皮的总RNA,并通过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提取的RNA样品的品质;[结果]改良CTAB法、Tris-硼酸法所提取的RNA经电泳检测,28SrRNA和18S rRNA条带清晰,RT-PCR得到的条带与目的片断大小一致,说明所提取的RNA纯度高、质量好;TRIZOL法所得到的RNA降解严重,没有得到完整的电泳条带;[结论]改良CTAB法和Tris-硼酸法适于富含多糖和多酚等物质的龙眼果皮总R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岷江百合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水(30℃)浸润、低温(5℃)冷藏、赤霉素(GA_3)浸泡等方法对岷江百合种子进行预处理,并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和光照强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水处理48 h,或低温冷藏20 d均能显著的提高发芽率;50 mg/L的赤霉素即能抑制种子的萌发;避光处理的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转Bar基因小麦及其杂交后代旗叶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ng4是Bar基因插入在受体小麦D染色体组上的转Bar基因小麦,由于其具有抗除草剂功能,转Bar基因小麦将成为选育高产优质抗除草剂小麦品种的重要材料。笔者以转Bar基因小麦及其与当地常规品种皖麦48的杂交F1代为材料,结合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系统地研究了转Bar基因小麦及其F1代的产量性状、旗叶的光合特性,探讨了转Bar基因小麦及其F1代产量性状产生的影响,并从光合特性的角度揭示其原因所在,为转Bar基因小麦的高光效杂交后代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的表现上,以Nong4为亲本的正交F1Nong4×Wanmai48比反交F1Wanmai48×Nong4有更好的优势表现,呈较强的中亲优势或一定的超亲优势,如其穗长、千粒重超亲优势率分别达到5.17%和4.41%。笔者研究分析Nong4及其正交F1Nong4×Wanmai48产量优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光能转化效率高、电子传递能力强、光合产物积累多等的综合表现。所以,在选育抗除草剂小麦杂交后代时,可以以Bar基因插入在D染色体组上的Nong4为父本,以当地优质高产品种为母本,从而获得高光效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黄芪多糖以及复合微生态制剂与黄芪多糖的组合应用,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360只艾维茵肉鸡分为6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复合微生态制剂;Ⅴ组每周前3天在基础日粮中连续添加0.3%黄芪多糖;Ⅵ组同Ⅴ组每周前3天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同时在日粮中每天添加0.4%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周期为42天。结果表明Ⅱ、Ⅲ、Ⅳ组均可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水平,Ⅲ组和Ⅳ组作用显著(P<0.05),Ⅱ组在42日龄作用显著(P<0.05),其中Ⅲ组效果最好;Ⅴ组在42日龄作用也显著(P<0.05)。Ⅵ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提高肉鸡免疫功能(P<0.05),且效果稳定,Ⅵ组与Ⅱ、Ⅲ、Ⅳ组比较,其作用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5),高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与Ⅴ组比较,其作用显著(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微生态制剂益多宝和黄芪多糖均可提高肉鸡免疫机能,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组合使用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兰州市百合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分析兰州市百合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是: 应用脱毒种球,建立母籽生产基地;合理规划,适地适栽;加强技术培训,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品牌保护意识; 进行百合深加工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完善经营方式,进行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20.
<正>百合是世界畅销的六大切花之一。2009年我国切花百合种植面积5826.6公顷,销售量13.1亿支,销售额近28.3亿元,在四大切花销售额中占据第一位。在韩国,2009年,212公顷的面积产出了4600万支切花百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