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德化县南埕镇森林城镇建设的现状,按照福建省"省级森林城镇"建设标准,以及造林绿化和旅游小镇建设要求,结合南埕镇森林城镇建设实际,科学规划建成区生态绿地,形成"一心、两带、多廊道"的主体结构。通过实施南埕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屏障绿化和生态文化等建设工程,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镇森林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2.
银杏     
城镇绿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镇的形象和窗口.如何提高城镇绿化的品位,加快生态城镇发展的步伐,选好绿化树种很重要.笔者对银杏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城镇绿化树种配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千岛湖未来城镇绿化树种选择提出了建议和对策,认为科学规划,合理选择,丰富千岛湖城镇绿化景观;加强对乡土树种发掘、选育和应用,发展垂直绿化,开发利用宿根花卉和丰富地被植物,提高千岛湖绿化景观效果,突出千岛湖地方特色,是千岛湖城镇绿化树种配置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林盛 《中国林业》2008,(2):30-30
福建省尤溪县坚持城镇建设与环境绿化、美化与社会生态效益并举齐抓,做到绿化、美化、香化、净化高起点和高标准,着力提升城镇绿化品味。如今,素有"朱子故里"美称的尤溪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阳城县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绿化一体化是实现城乡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城乡生态人居环境的有效措施.结合阳城县城乡绿化的特点,分析了其绿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对加快阳城县城乡绿化一体化提出了规划建绿、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提高绿化标准、增强生态理念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土绿化》2000,(6):11-11
1996年初,省政府作出了建设高效生态林业的决策,并批准出台了《江苏省“九五”国土绿化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九五”期间全省国土绿化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翻三番、奔小康的总目标,进一步确定国土绿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从本省实际出发,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创建优美的园林式城镇,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城乡一体、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科技先进、功能健全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全面绿化新格局。这一思路突出了绿化生态功能的首要地位和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为我省提高国土绿化的整体水平,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年多来,我们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明确了城乡绿化的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彩化与彩化工程的概念、内涵、特征,结合舟山市的自然、经济特点,提出了舟山市彩化工程的规划理念、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提出了通道两侧山体生态观光廊道、城镇与景区外围景观林、沿海景观防护林、生物防火林带、村庄绿化、库区多功能防护林、矿山复绿、城镇与通道绿化美化8个重点区域的工程规划。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城镇绿地的作用与生态功能,分析了浙江省城镇绿化发展现状,提出城市生态绿地、小城镇和城郊结合部生态绿地、村庄及平原生态绿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基本实现“灭荒”和平原绿化达标后,提出了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创建园林城镇、建立与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的城乡一体、全面绿化新格局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路子。并根据这个思路编制了《江苏省“九五”国土绿化规划纲要》。为了实现规划纲要确定的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城镇绿化树种配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千岛湖未来城镇绿化树种选择提出了建议和对策,认为科学规划,合理选择,丰富千岛湖城镇绿化景观;加强对乡土树种发掘、选育和应用,发展垂直绿化,开发利用宿根花卉和丰富地被植物,提高千岛湖绿化景观效果,突出千岛湖地方特色,是千岛湖城镇绿化树种配置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镇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绿化生态功能和多样化景观的基础,也是城镇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桃源县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目前全县有公共绿地面积145.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5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2平方米。主要种植品种有广玉兰、香樟、栾树、银杏、桂花等乔木类树种,并广泛种植红檵木、春鹃、月季、紫薇等花灌木,结合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阳台的绿化、美化、靓化,也是低碳生活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体现,是城镇乃至乡村品质的象征。阳台绿化美化布局必须从空间入手,以安全为首要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并结合阳台朝向与建筑装饰色泽,功能性利用,满足个人的文化品味与大众需求。以千岛湖镇为例,探讨了几种不同类型阳台的绿化布局与创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山区城镇对绿化工作逐步重视起来,加强了公共绿地、城区单位绿化、城周绿化建设,整体绿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山区城镇绿化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轻规划、轻管理、轻监督,从而导致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绿化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绿化建设质量也得不到保障。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一、加大绿化规划执法监督,使园林绿化建设能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杜绝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现象。城市绿化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加大规划、验收执法力度,把绿化与楼舍道路建设放在同等重 要位置,实行绿化图章和绿线制度,严格绿化用地审批制度。二、加强绿化规划。绿化规划要强调两个原则:一是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使城市融入自然的原则。要加大城乡结合部村舍道路的绿化,大搞四旁植树。城周荒山绿化要在树种选择上下功夫,多栽植一些生态、观赏兼用树种;城内绿化要实现人、建筑物、植物材料、地形地貌“质”的统一。在实施中,首先要对城市进行环境评估、景观设计,然后认真实施,使城市真正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二是坚持绿与美协调发展的原则。城镇绿化坚持乔、灌、花、草相结合,单一草坪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城镇绿化要突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优 《中国林业》2011,(1):39-39
城镇绿化不仅是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提高城镇品位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城镇绿化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人们感觉到城镇的绿色多了、环境好了,城镇有品位了。美中不足的是,目前的城镇绿化普遍缺乏特色,无论从树种选择还是从绿化方式来说,多趋于简单化,大中小城镇一个样,县乡村一个样,缺乏个性,没有特色。究其原因,一是城镇绿化工作缺乏科学规划和总体构思,没有体现出生态学原理。二是城镇绿化方式简单单调。三是城镇绿化对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不力,过多地引进使用了外来树种,没有根据绿化功能特色要求处理好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的搭配关系。  相似文献   

15.
绿化美化已经成为小城镇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重头戏之一,开辟绿地广场、修扩园林和栽种花草,倍受市民亲睐。人们在草坪热的反思中也越发欣赏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环境,寄希望于绿化工作者添加文化含量,以增强对城镇的亲切感和自豪感。作为城镇的道路绿化,对提高城镇知名度,出新城镇形象尤为重要,现就如何提高其绿化品位谈几点认识。一是科学规划城镇道路绿化布局,营造空间开阔、格调明快的现代城镇园林新景观。过去,由于规划滞后,一些城镇主干道两侧建筑过于临街,造成人行道狭窄,停车无序,行道树绿化带不能与庭院绿化有机结合,道路两侧绿视率较…  相似文献   

16.
中小城镇园林建设的低碳化途径——以桃江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迪钦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3):78-81,91
桃江县的城镇绿化长期以来不注重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不注重成本核算,重建轻管,导致绿化成本高,绿地景观效果差,生态功能弱化,碳排放倍增。本文从分析桃江县城镇绿化现状入手,提出了桃江县城镇绿化低碳化发展,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林业》2012,(6):47-47
2012年,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按照“保护生态优先”的要求,把“生态立县”列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造林绿化为核心,以大幅增加绿化总量为重点,坚持“四重”并举(重规划、重文化、重绿化、重水化),大力实施造林绿化“1234588”工程,努力实现天空增蓝、大地增绿、城镇增水、百姓增福,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城镇绿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绿化用地未列入总体规划.无法实现国家提出的(?)城市绿化规定的目标要求;未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城镇园林绿化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得力;苗木基地建设跟不上.并针对此提出:搞好规划(利用沿江、沿海、沿河两侧开辟绿地.大力开辟山地公园,搞好城镇周围第一重山和沿江、沿河两侧绿化),全民办绿化.加强绿化法制建设,强化园林绿化管理,多渠道筹集和用好管好绿化资金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晋江市城镇绿化树种的调查研究,针对晋江市树种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城镇绿化发展的趋势,结合晋江市的气候环境特征、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城镇树种规划目标,从城镇园林绿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出发,提出了适宜晋江市城镇园林绿化的树种规划原则,为和谐、生态、宜居的景观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凤庆县创建"森林县城"的森林网络建设多项指标着手,结合森林城镇建设的基本原则,围绕交通廊道绿化、水系廊道绿化、村庄绿化、城市公园绿化等内容,针对凤庆县城镇建成区绿地乔木应用比例较低,生态防护隔离带林分质量低等问题,提出创建森林县城所必须的森林网络构建思路。阐述森林网络构建原则、理念、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并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完整立体、强化保护管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