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生态廊道绿化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的主要载体。通过对漯河市生态廊道绿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生态廊道绿化发展的现状和主要做法,查找出生态廊道绿化建设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生态廊道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河流污染控制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要,已成为现代景观及城市规划领域的共识。郑州市于2012年初提出了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经过2年的建设,已完成生态廊道建设1000多公里,绿化面积达到6000多万平方米,20%以上的生态廊道实现了“公交进港湾、辅道设两边、行人在中间、休闲在林间”的建设目标。本文以郑州市生态廊道建设实践为基础,提出了生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2019年12月13日,由湖南省林业局副局长吴剑波带队,来自全省林业系统的180余名代表来到昭山示范区参观学习长株潭绿心地区省级生态廊道建设昭山示范段。长株潭绿心地区省级生态廊道建设昭山示范段是“一心一带九核”的生态廊道重要节点,是湖南省省级生态廊道建设试点之一。2019年启动试点示范建设,建设总规模133.33公顷,建设内容包括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增绿扩量、补植补造、小微湿地保护与修复、城镇村庄绿化美化。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市域林带规划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把广州市市域林带分为市域主干道绿化带、市域生态廊道、市域组团绿化隔离带、市域滨水林带;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提出生态优先、一体化、分期规划原则,规划过程中重点突出了7条主干道绿化带的"一路一景"特色,7条新建生态廊道的城市生态安全对策以及丰富城市形象的组团绿化隔离带和规划建设有岭南风情的滨水生态风光带,并就规划的顺利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设珠三角森林生态廊道有助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屏障,是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群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区域生态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在论述森林生态廊道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划分标准和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对珠三角地区森林生态廊道进行SWOT分析,从森林质量提升、裸露地复绿、协调生态保护与惠民目标等方面为珠三角森林生态廊道整体提升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浙江省天台县森林城市建设的国际、国内和区域背景,介绍总体规划中的范围、现状,阐述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对城市绿色屏障、森林生态廊道绿化,城区绿地系统、村庄绿化等建设规划内容进行分析与阐述,认为总体规划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观念,将构建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廊道绿化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的主要基础载体。建设生态廊道,是从总体上构建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城镇、村庄绿化为依托,以公路、铁路、河渠、堤坝等沿线绿化为网络的国土绿化战略的需要。实施生态廊道绿化工程,不仅能够保护公路、铁路、河渠、堤坝,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向纵深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和优化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环  相似文献   

8.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郑州市生态廊道建设中,坚持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采取科学、合理措施,注重建设中技术、管理等环节,把生态廊道建设成节约型园林的典范。同时通过研究,提出了建设及后期管护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近年来,太康县以周口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实施林业生态省和开展廊道绿化工程建设,全县廊道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廊道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了廊道绿化工作主要措施、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汕尾市积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林业生态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生态基础,但是森林生态景观仍然较差,生态功能较脆弱以及城乡绿化发展不平衡,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对汕尾市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结合汕尾市现有生态景观格局提出了以主干道山体为骨架,以各县区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为核心,打造城镇生态核心、主干道生态廊道网络和城乡绿点群落三大工程体系的布局和策略,通过实施林业生态景观提升建设工程可有效提升汕尾市林业生态景观,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乡绿化综合发展质量,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科教等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显著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廊道及其规划设计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生态廊道有利于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在论述城市生态廊道基本概念、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的目标;同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成功案例,指出生态廊道的宽度、生态廊道连接度和生态廊道的变化程度是生态廊道规划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冷苗  刘骏 《广东园林》2021,43(1):13-17
传统水利工程措施展现的弊端促使着城市河道管理的范式由工程治理向生态修复转变。而绿色基础设施(GI)在尺度、功能等方面对城市河流问题都有其相对应的"柔性"调控方式。从GI视角出发,类比河流廊道与GI网络的功能特征并探索其定位与功能,提出了基于GI理念的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流程,并以重庆盘溪河为实例提出多尺度(中观-微观)生态修复策略,即在中观尺度下进行水系、绿地等空间网络格局构建,提升城市"河流-绿地"生态网络的连通性, 在微观尺度下通过河流廊道景观空间设计及生态弹性建设等方式进行复合功能优化。  相似文献   

13.
根据德化县南埕镇森林城镇建设的现状,按照福建省"省级森林城镇"建设标准,以及造林绿化和旅游小镇建设要求,结合南埕镇森林城镇建设实际,科学规划建成区生态绿地,形成"一心、两带、多廊道"的主体结构。通过实施南埕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屏障绿化和生态文化等建设工程,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镇森林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郑州市将生态廊道建设列入建设森林郑州、生态郑州、美丽郑州"六个切入点"任务之一,重点加快中心城区连接"六城十组团"的快速通道建设,按照"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建设理念,打造生态廊道和水系景观。目前,生态廊道建设已初见成效,四港联动  相似文献   

15.
杜菲 《绿色科技》2019,(12):44-45,47
指出了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城市的生态环境,国内大部份城市都在建设城市森林。以西安市为例,从增强城区绿化、建设绿色廊道、乡村绿化美化、加强自然保护区林木保护、加强湿地保护建设、发展林业产业富民工程、增加市民参与度七个方面对城市森林构建提出了思路,并探讨了构建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9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建设万里绿色长廊工程的决定>,这是对我省国土绿化布局的重大调整,主要目的是以生态学定义的生态廊道为纽带,联络各种绿化资源,共同构筑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实现森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贵州草海流域土地资源、绿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存在的绿化问题,提出了符合草海流域实际的生态绿化总体思路及建设方案,通过"斑块、廊道、基质"等各单元绿化,构建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域绿化体系,为构建草海流域"天蓝地绿、鸟飞鱼翔"的立体山水画卷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佛山市森林城市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广东省佛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背景、重要意义、总体目标、途径和策略等内容。佛山通过大力开展湿地绿化建设、公园建设、乡村绿化美化建设、生态廊道以及"绿城飞花"主题绿化景观建设等途径,构建了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山城人水绿融为一体的岭南生态绿城格局,实现了先进制造业城市的生态建设之路,实现了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京沪高铁镇江段生态景观廊道以"青山绿野,逐色而行"为主题,结合镇江不同区段风貌特征,采用不同绿化模式,通过一年建设、四年管护,目前树木郁郁葱葱、错落有致,建成了一条现代化城市建设和郊野风光相结合的具有镇江地域特色的生态景观廊道。通过对京沪高铁镇江段生态景观廊道景观设计、绿化模式及建设成效的分析,总结了高铁绿化景观建设的一些理念,以期为今后高铁绿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广东园林》2020,(1):92-92
2020年1月20日,由广州市林业园林局牵头筹建的大湾区生态绿化城市联盟(下称"绿化联盟")启动仪式暨2020广州花展春季系列活动之第27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在海心沙广场举行。绿化联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生态绿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围绕大湾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森林生态屏障建设、生物多样性修复、城市绿化美化、公园体系建设、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等内容,共同促进城乡绿化规划、建设、管理、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合作和共建、共享,提升城市群区域绿化的系统性、总体性、和谐性,形成区域一体的森林绿地体系,为推进大湾区生态文明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建设,提升城市群生态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承载力,建设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宜居环境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