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是丛生竹造林的新方法,在生产中越来越受重视。此项研究从立地条件、竹种和种源选择,母竹运输贮存,整地方式,造林密度,造林时间,应用生根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选择枝条粗壮、秆壁较厚、易于生根的黄金间碧玉、甜龙竹、龙竹等大中型丛生竹种,扦插、埋节前先用相应的生长素处理,采用全面整地或带状清理大块状整地,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造林,造林密度5m×6m,造林后进行封山育林和林农间作,能收到好的造林效果。与植苗造林相比较这两种造林方法具有繁植材料易得,利用率高,技术操作简单,造林成本低的优点。但造林效果不如植苗造林,仅适宜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区营造丛生竹林时采用。  相似文献   

2.
角竹埋鞭苗造林与通常的母竹移植造林比较,其造林成活率无显著差异,但造林后二、三年内竹笋株数增加11%,竹笋产量增加8%,鞭梢年生长量增加15%,新竹的胸径无显著差异,埋鞭苗造林优于母竹造林。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当前我国造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树种,相较于其他树种而言,杨树的造林存活率高、造林方法简单且生长迅速。但是在既往的工作之中,针对干旱地区通常采取常规带根植苗造林法,整体成活率较低,不利于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杨树截干埋干造林法则可以有效地提升造林的存活率,促进造林效果的提升。分析了截干埋干造林法促进杨树成活率提升的原因,并探讨了其对造林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丛生竹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是丛生竹造林的新方法,在生产中越来越受重视。此项研究从立地条件、竹种和种源选择,母竹运输贮存,整地方式,造林密度,造林时间,应用生根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选择枝条粗壮、秆壁较厚、易于生根的黄金间碧玉、甜龙竹、龙竹等大中型丛生竹种,扦插、埋节前先用相应的生长素处理,采用全面整地或带状清理大块状整地,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造林,造林5m×6m  相似文献   

5.
丛生竹带蔸埋秆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丛生竹采用带蔸埋秆育苗,进行以苗繁苗、以苗造林,既加快了繁苗速度,又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经过多年的实践,丛生竹带蔸埋秆育苗技术对丛生竹引种推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二年春,在我场附近山窝杉树幼林内,对毛竹进行截杆栽培试验。并与埋鞭、长杆造林对照。 经过试验,截杆造林比埋鞭、长杆造林的发笋率高,而笋长得又较粗壮。我们体会,毛竹主要靠地下鞭芽发笋成竹,鞭养竹,竹护笋。把长杆截断以后,竹鞭所贮存的营养就集中地供养鞭芽生长、发育,促成了截杆造林发笋多成林快的内部原因。从经济  相似文献   

7.
沙柳集束沙障固沙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蚀沙埋是制约沙区人工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子之一。设置沙障是防止风蚀沙埋,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本文通过对沙区人工造林设置不同类型沙障的对比试验,筛选出沙柳集束沙障。该沙障具有明显的效益,可在高大流动沙区人工造林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巴盟治沙研究所试验基地的瓦窑路两侧曾进行土坯造林和理冰造林试验。这条土路经常受到沙埋,来往行车不便。为了防止沙埋,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小地貌的特点,进行了无沙障条件下的埋冰造林和土坯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采用这些方法,不但防止了路面积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沙区人民积累了许多治理和改造流沙的好经验.其中,在科尔沁沙地沿等高线进行弯弓埋干法营造黄柳林,就是成功之举.黄柳抗干旱,耐沙埋,是科尔沁沙地的主要固沙造林树种之一.但是,过去用直立埋干的方法造林,成活率较低,一般只有50~60%.近年来,当地群众采用沿等高线进行弯弓埋干法,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0~30%.特别是在流动沙丘上造林,其优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塑料膜筒和纸筒护苗防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樟子松的造林成活率,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进行了樟子松塑料膜筒和纸筒护苗防风造林试验,结果可使樟子松春、夏造林成活率提高20%以上。塑料膜筒护苗秋季不用埋土防风,纸筒后期损坏,秋季需埋土护苗。  相似文献   

11.
怀集县东南部是茶秆竹的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坳仔、大坑山、怀城等地。埋鞭造林5年近万亩。埋鞭造林成活率远高于挖兜造林成活率,埋鞭造林技术要点:选好造林地、种鞭1-2年生,正种茶秆竹,种鞭随起随种,斜插或全埋造林,头两年每年抚育2次,第三年抚育1次,加强养抚管理。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速生易生。但人们常片面地认为它“贱生”,从而忽视造林前的整地工作。一些地方的群众以“一锄法”造林代替整地造林,造林效果很不理想。造林前的整地工作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提高造林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国上获地可以改变土壤原有的理化性状,从而改善幼林成活和生长的条件。如通过块状挖坎整地可改变土层的结构,把较为肥沃的表上放到坎的底部。造林时苗木的根系在疏松肥沃的土层中吸收养料和伸展根系。而采用“一锄法”造林,只经一挖一踩,苗木根系常出现弯曲、窝根等现象,加上土壤紧实,栽后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慈竹一种新的栽植方法──“蔸秆平埋”栽植与传统栽植方法──“埋蔸露秆”栽植的造林效果对比及不同年龄母竹的造林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l)新的栽植方法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并能提高一定的竹株平均发笋数量,而两种栽植方法的发笋质量没有差异。因而,认为新的栽植方法可提高造林成效,是一种在生产上可推行的栽植方法。(2)母竹的年龄对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对发笋数量和质量也有一定影响,但没有显著性差异,造林母竹以选择一年生竹为宜,二年生竹次之,三年生竹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云南师大的科技人员指导新平县进行了大面积甜龙竹栽培研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丰产栽培技术。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育苗营造竹林,2~3年成林,4年后即可达稳产丰产。同样采用无性繁殖方法造林,育苗移栽造林比扦插造林好,扦插造林又比埋节造林好,母竹移栽效果最差。造林时适量用生长剂处理,辅以施尿素、草木灰,穴上加10cm覆盖物,可为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培育优质壮苗对提高造林质量关系很大。随着泡桐的迅速发展,广大群众对培育优质桐苗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泡桐的根、茎、种子均可繁殖。育苗方法有播种、埋根、留根和埋条四种,但在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是前两种。  相似文献   

16.
<正> 多年来,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人们根据干旱地区的特点不断改进造林方法,先后总结出了改春季造林为春、夏、秋三季造林,截(?)造林和钻孔深栽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高成活率的途径,我们于1983—1986年先后在宁夏同心县马高庄乡、郭家大湾林杨、羊路乡甘草掌村、骆驼腰岘村进行了秋植幼树埋土越冬试验、推广和调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秋植刺槐、白榆埋土越冬后比常规造林(不埋  相似文献   

17.
竹子的育林和造林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子的育林和造林新方法谭宏超竹林作为森林的一个特殊类群,多年来一直被广大农村群众所利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近几年,为适应竹业的迅速发展,逐渐扩大竹林资源,全省除采用传统的母竹分殖造林外,还普遍采用了埋节、埋秆和竹枝条扦插育苗造林等新...  相似文献   

18.
白格既粗生,材质又好,常被选为干旱地区的造林树种之一;但裸根全苗或切干造林成活率均较低。为此,我们于78年春进行了容器育苗试验,造林成活率显著提高,并发现在培育壮苗方面,容器埋床效果更好,现将材料整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二年春,在我场附近山窝杉树幼林内,对毛竹进行截杆栽培试验,并与埋鞭,长杆造林对照。经过试验,截杆造林比埋鞭、长杆造林的发笋率高,而笋长得又较粗壮。我们体会,毛竹主要靠地下鞭芽发笋成竹,鞭养  相似文献   

20.
毛竹(楠竹)是一种生长快、成材早、伐期短、用途广的树种。竹材不仅是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原料,而且又是天然的防空屏障和作战掩体。因此,发展毛竹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栽培毛竹有很多育种方法,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母竹栽植,埋鞭造林;一种是用毛竹种子育苗,实生毛竹造林。母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